在日本,有一個元帥級別的人物,同時也是唯一一個死在中國的日本元帥,他就是武藤信義,此人當時率領侵華日軍侵略了中國東北,並在此建立了滿洲國,可以說他是滿洲國的締造者,同時也是實際的掌控人。
武藤信義為何會死在中國?據軍事歷史學家分析稱,雖然功勳卓著,但是武藤信義的政治理念與當時的日本政府格格不入,面對政府的巨大壓力,無奈之下選擇了自殺。雖然武藤信義是率領軍隊入侵中國,但是他的理念是不主張暴力侵略,同時還表示想要徵服中國,就必須要進行寬容政策。
在武藤信義擔任關東軍司令期間,曾經在1927年6月20日到7月7日參加了日本首相中田召開了研究侵華政策的「東方會議」,並在此次會議上決定先行佔領滿蒙,然後在爭霸中國的計劃。在九一八事變事變之後,武藤信義再次擔任關東軍司令官,並在1932年9月9日與偽滿洲國總理籤訂了日本有權開採礦業的協定,並強迫偽滿洲國確認日本國民在東北享有一切特殊權利,其中還包括日本侵略軍的駐紮權等一系列權益,這也導致了日本軍隊向中國侵略的隨後發展。
不過,這位日本的元帥也在主動推進,日本的侵略計劃,1933年1月,命令一部分日軍進攻山海關,第二天調集錦州、綏中、興城的裝甲車和飛機對山海關發起猛攻,附近的日本海軍軍艦也進行支援,最終日軍攻下了山海關。
接下來,武藤大將把進攻勢頭指向熱河,目的是要將熱河省納入「偽滿洲國」的管轄範圍。關東軍第六、第八師團進犯長城一線,然後佔領了赤峰和承德,3月下旬,佔領熱河全境。接下來日軍突破長城各個防線,強渡灤河,侵佔密雲、遵化、薊縣、唐山等地,平津告急。當年5月30日,中日兩軍在塘沽籤署了《塘沽協定》。之後,武藤下達了撤退命令,但是日軍在河北東北部佔據了重要的據點。
據稱武藤信義在擔任關東軍司令期間,多次向日本天皇寫信,並表示希望可以通過寬鬆政策來控制東北,可日本天皇則根本不予採納,在回信中也可能存在譏諷與嘲笑,這也導致遭到多次挫折之後,武藤信義的言行也出現了異常,而且據稱在他死之前,還已經將自己關在辦公室多日,未曾面見過任何人。
從普通字面上理解的話,可能認為武藤信義的寬容政策是仁義的,但是深入了解之後就會發現,他的計劃非常的陰險,如果當時日本天皇這的採納了它的建議,那麼日軍在中國的侵華計劃獲取有可能變成現實。同時武藤信義也明白,中國國土面積太大,日本這個彈丸小國根本無法掌控。
再加上日本在當時的偽滿洲國造成了很多惡性事件,這也讓當地的百姓對日本人恨之入骨,這也導致武藤信義的辦法失去了作用,最重要的是,中國與日本交手的情況下,想要戰勝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前期是一邊倒的勝利,但是如果長期拉開戰線,那麼日本必敗無疑。
武藤信義甚至寬容政策還能有效的侵略並控制中國,但是他的計劃,天皇根本不會同意,再加上日本當時可以說是節節勝利,根本不會認為日後日軍會慘敗,他們認為只要通過暴力入侵中國,那麼最終的勝利肯定屬於日本,但是這種做法無疑是慢性自殺,武藤信義也是因為天皇對他的極度不滿,和對日本日後的絕望才選擇了自殺,可以說武藤信義是深知中國並不會容易屈服,而且日本人的高傲自大,也奠定了日後失敗的關鍵因素。
雖然當時中日代表在塘沽籤訂了屈辱的《塘沽協定》,而中國軍隊也撤出了延慶到蘆臺地區,導致日軍成功肢解華北,前進平津的道路,但是在武藤下達主力部隊撤退的消息之後,還是最終離開了人世。關於武藤信義的死,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說他是自殺而死,不管是哪一種,他所犯下的罪行人神共憤,雖然想要通過寬容政策侵略中國,但是依然犯下了罄竹難書的滔天大罪,作為一個日本元帥,他的行為極為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