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比中,申花球迷為何對上港有這麼大的敵意?一件事成導火索

2020-10-17 不懂球專欄

很長一段時間裡,總能聽到一種聲音:中超賽場上的德比,並不是真正的德比。

其實確實如此:「德比」二字,並不是所有的競爭關係都能稱得上的。世界足壇中的那些火爆德比,更多是在長久以來信仰、文化、階級或是主義上的衝突:蘇格蘭老字號德比、德國魯爾區德比、英格蘭雙紅會、西班牙國家德比、阿根廷國家德比……這些延續了數十年的火爆對抗,其起源絕不是來自於場上的競爭。

而放眼國內,大部分的德比似乎都是單純的競爭關係——甚至在北京和廣州,由於城市文化深深地刻在了在一支球隊裡,兩支本地球隊很難達到一樣的影響力,德比更是無從談起。

在國內,原本唯一能夠得上「德比」二字的,實際上只有京滬德比。國安與申花,代表了兩個城市在歷史與定位上的不同,更有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認同的差別。加之兩支球隊始終處於聯賽的頂級行列,有著直接的競爭關係,這樣的「德比」氛圍便被逐漸建構了起來。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申花的競爭力逐漸下降,京滬德比的火藥味似乎遠不如往昔。與此同時,上港的崛起,成為了申花真正的德比對手。

故事的開始,兩支球隊在本地的影響力完全不在同一水平,而實際上也並未在聯賽中構成直接的競爭關係。所以,為什麼這一組上海德比會成為中超賽場上唯一的真正的德比?

換句話說,為什麼申花球迷們會對上港有著如此之深的敵意?

01

申花球迷可能是國內經歷過最多競爭關係的球迷群體了——與國安、魯能球迷不相上下。這與三支球隊在中國短短的職業足球史上,長期維持的競爭力不無關係。

對於申花來說,從最初的連滬爭霸,到京滬德比、滬魯大戰,再到先與杭州再與江蘇的長三角德比,包括此前與國際的上海德比,毫無疑問都是每個賽季申花與球迷們的重頭戲。

然而,回看這些競爭關係,其實大都源自於球場上的競爭關係:與大連隊連續數賽季的冠軍爭奪,再到與國安、魯能一起成為了中國職業聯賽賽場上最老牌的三支球隊,甚至之前一次短暫的與國際(中遠)的上海德比關係,儘管肯定有對於在本地話語權的爭奪(國際挖走多名申花球員與教練),但也有著短暫的爭冠構成的球場競爭關係。

這些競爭關係隨著兩隊實力差距的變化,自然也會有起起落落。近些年,申花與大連、魯能的關係都逐漸升溫,甚至與國安的京滬大戰,也能讓人感受到一絲溫暖。

但上港不同。

在上港集團接手前,兩隊包括兩隊球迷間,最多存在一些很少的,非常單純的競爭關係。甚至在東亞的衝超之路上,還有不少申花球迷前去助陣。在最終成功衝超後,武磊還來到申花球迷們面前,鞠躬表示感謝。

其實,哪怕是在東亞衝超之後,申花早就不再是聯賽頂級的競爭力了,兩隊之間的競爭關係也並沒有這麼激烈。申花在之後與上港之間的衝突,完完全全緣起於那一年的那一場鬧劇。

02

其實,大部分申花球迷看上港(東亞)的年頭,可能比不少上港球迷還要長。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申花球迷與上海球迷是大部分重疊的群體:與現在北京、廣州,還有之前的天津球迷相似,「德比」二字只是一種趕時髦的說法。

而2015年聯賽中的那一次鬧劇,成為了上海球迷分化的起點。

賽前,大量申花球迷想要前往客場看球,但通過正常售票渠道購得的球票都被以各種名目退票。雙方管理層的協商也無疾而終,上港高層那一句斬釘截鐵的「不同意」更是成為了中國足壇向來和氣的高層交流中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當然,這些小動作擋不住申花球迷的熱情,正如坐滿整個球場的紅衣裡套著藍衣的申花球迷也擋不住裁判的高超表演。

在那一場屠殺式的5-0中,大部分媒體的報導是申花「輸球又輸人」,三張紅牌成為了記者們的焦點。但是,稍有些記憶的人應該還記得,在那一場比賽中,申花早就已經體驗過了這兩個賽季全中超球隊才逐漸享受到的待遇。

開場不久的一次角球中,孫祥對著面部受傷戴面具出戰的卡希爾連推帶打,大爆粗口,被卡希爾一把推開。馬寧精準地捕捉到了這一次衝突,果斷地向報復性地推開對手的卡希爾一張黃牌,但對始作俑者孫祥無動於衷。

這也成為了整場比賽的縮影:馬寧用一些看起來符合規則但實際上不平衡的判罰,不斷撩撥著申花球員的情緒。呂徵的鏟球吃到了紅牌,而王燊超亮鞋釘飛鏟卡希爾卻連犯規都沒有吹。申花球員的情緒在不斷積累,馬寧也就能夠抓到越來越多吹罰的機會。

比如說,上半場那一次超時的角球,被解圍後裁判並沒有終止比賽。柏佳駿正面貼地的鏟球完完全全地破壞了皮球,卻因為這次乾淨的放鏟被出示了第二張黃牌罰下。直到這時,已經30分鐘少打一人的申花,在第二個人被罰下後,才被孔卡用一腳任意球打破了僵局。

03

從這場比賽之後,那些上海球迷的分流開始加速。

一部分球迷,在上港職業而現代化的球迷建設工作下,轉投了實力更強,球風更瀟灑,更有過往海派足球之風,還有著上海足壇教父背書的紅色一邊。

但更多的一部分,則轉向了藍色一邊。

一個事實是明證:在2015賽季,申花的季票需求尚依舊處於剛好飽和的狀態。但之後一個賽季,申花的季票不僅供不應求,甚至因此推出的高價聯票也被哄搶。

因為,在那一場5-0的鬧劇之後,申花球迷發現,他們的對手不僅在球場之上。

實際上,上海人沒有這麼喜歡討論時政話題。但當迫不得已時,這些話題會讓不少上海人用行動表示自己的態度——比如說,穿上家裡閒置了很久的藍衣,捨棄一支自己從中乙開始關注的球隊。

這樣的敵意並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

比如說,在受到眾多申花球迷唾棄的朱駿執掌球隊時,更受到詬病的是只發表意見不掏錢的五大國企股東。又比如說,在朱駿因為捨棄申花足校遭到千夫所指時,很少有人知道足校根本就沒有隨著合併轉到朱駿手中。

當然,朱駿是一個商人。但申花的落寞,五大國企股東也罪無可赦。

在那場5-0鬧劇的五年前,朱駿就公開怒斥過上海足協,將申花足校裡的優秀青年才俊隨意拋售。而這種情形愈演愈烈,無形的手似乎想要置申花於死地。

04

很多上港球迷選擇紅色的一大原因,是申花如今持續多年的粗糙、粗野球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申花這一形象,來自於上海媒體的逐步建構。

比如說,在秦升加盟申花後,是上海媒體首先喊出了「惡人谷」這一稱謂。

又比如說,孫世林豎起大拇指後,是上海媒體直斥他「惡得嘆為觀止」,卻無視此前的那粒點球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一座城市的媒體,對自家球隊有如此大的惡意,在如今職業化程度尚待繼續提高、足球更多作為當地官員文體政績的中國足壇,實在是少之又少。

於是,申花球迷發現,一張記錄了5名申花球迷和8名上港球迷發生衝突的合影,在媒體那兒成為了「申花球迷群毆上港球迷」。

一名球迷帶著孩子在申花球迷人群邊緣換上了紅色球衣,大搖大擺舉著手機拍攝著進入人群,然後再脫下紅色球衣,在媒體那兒變成了「申花球迷欺凌上港小球迷」。

三五成群的上港球迷在主場外的地鐵站出口處,帽子口罩圍巾全部戴著,等候落單的申花球迷施以拳腳,在媒體那兒成為了「申花球迷與上港球迷發生衝突」。

當然,還有上港球迷買了全套的申花裝備,遮住口鼻在上港看臺上舉起藍色的日本軍旗——哪怕當申花官方追查到了球迷的聯繫方式,申花裝備的購買方式後,依舊有球迷與媒體拿這件事,念念不忘。

所以,在大部分申花球迷眼裡,儘管球隊成績早就不能與對手匹敵,但上港依舊是他們最厭惡的球隊,國安、魯能、蘇寧都難以望其項背。

「對於國安、大連、老山東,我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但現在,我希望看到上港每一場比賽都輸。」

所以,當申花在上港的主場,拿到了暌違14年的國內冠軍獎盃時,球迷會跪倒在球場外的路邊抱頭痛哭。

當然,他沒有能進場的原因,是上港拒絕公開售票,黃牛手中的票價高達數千元。

05

說了很多申花,但上港也值得一聊,畢竟,德比是兩邊的事情。

其實,在很多上港球迷眼中,申花不過是一個吵鬧的同城對手,一個抱著過往輝煌度日的老貴族。

但上港俱樂部更加現代化、更加職業化的運營方式,的確能招攬更多的球迷——利用非競技因素的背書,在社區、學校推廣與合作,將自己的形象與上海這座城市綁定,逐步將上海的標籤從申花身上剝下並貼到自己身上。

對於中生代的球迷來說,這樣的嘗試的確是徒勞。但對於更年輕一些的學生球迷,還有上了年紀的老球迷來說,效果不一般。

所以,在看臺上,上港儘管仍處於明顯的下風,但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德比,正在變得越來越有意思。

同時,在競技上,上港也有著相當強勢的運營手段。上港在本地幾乎所有青訓俱樂部門口都掛上了上港合作青訓基地的牌子,又有著難以想像的來自上汽的天價贊助,甚至將球隊的財政轉虧為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會處於國內聯賽的爭冠行列中。

畢竟,申花的總經理是職業足球經理人,而上港的經理曾經是在反賭掃黑中被落網黑哨萬大雪實名供認的上海足管中心主任。

舉個例子,在第一階段的比賽裡,爭議判罰儘管不少,但大部分球隊都有輸有贏,而上港成為了唯一的幸運兒。終於,全中超的球迷都意識到了,這支球隊並不是一支簡單的俱樂部,申花球迷對他們的敵意也並非簡單來自於

但其實,除去一些極端的不正常球迷,很多上港球迷也並不喜歡這樣的情況:「我們不需要這種照顧,我們也能自己爭冠。」


上海德比的競爭,看起來還要延續一段時間了。至少,在這一次的兩回合德比中,再次出現的球票鬧劇,證明著申花球迷對上港敵意的根源依舊在那兒,遠未到離開的時候。

而兩隊之間的對立,已早就不是競技層面的對抗了。上港球迷擁護的,是多方面的力量為他們建構出的一幅海派足球文化的圖景。而申花球迷擁護的,是遠離非競技因素的足球本身,是為了不讓他們熱愛的足球、熱愛的球隊被無形的力量漸漸摧毀。

這可以算作是主義或是階級的對立了吧。在申花球迷眼裡,這是平民與特權的對抗。而在上港球迷眼裡,這是未來對傳統的顛覆。

在中國足壇職業化的進程之中,這樣的對抗無可避免。而時間會證明,中國足球究竟會選擇哪一條路,是建構起的文化還是自發形成的傳統。


在以下平臺找到我們,從文化、歷史到產業、技戰術,讓我們一起嚴肅活潑地聊聊球。

相關焦點

  • 上港球迷因合影申花球員被開除?聊聊上海德比的那些事
    引子前日,上港球迷組織發布通告,部分上港球迷因公開發布與同城死敵球員合影,被分別處以降級、除名、扣分等處罰。許多人對此提出批評,但拋開爭議,這僅是近年來上海德比的一個縮影而已。此後的2012賽季上海申鑫回遷上海、上海東亞衝超成功,2013賽季上海灘又一次同時擁有三支頂級聯賽球隊。但由於東亞隊老闆是申花名宿徐根寶,且東亞的球迷群體有不少同時也是申花擁躉;所以儘管初出茅廬的東亞成績好於老大哥申花,顯然不能公開挑戰其在上海灘的地位。上海灘真正的新德比,是從2015賽季開始的。2014年,綠地入主申花,上港收購東亞。
  • 德比的味有了,申花球迷不輸上港竟半小時掃光所有球票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早些時候兩個賽區的中超球隊已經開始備戰淘汰賽的比賽,接下來淘汰賽就要拉開序幕,其中在爭冠組最引人注目的一場比賽就是上港對陣申花,這也是上海灘德比,本來還有很多媒體擔心這場比賽在蘇州進行,德比味會不會變淡。火爆!
  • 前申花球員毆打上港球迷,上海雙雄哪來這麼大仇恨?3大原因解析
    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部分申花和上港球迷間確實有很大的「仇恨」。中超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很多同城或同省德比,但是沒有哪一對德比像上海德比這樣火爆。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申花和上港都很「狂」在中超的其他德比,一般都是一方明顯強勢,另一方明顯弱勢,比如廣州恆大和廣州富力。這樣的德比看似火爆但其實鬧不出什麼風浪,尤其在場外。而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都很「狂」。
  • 前申花球員毆打上港球迷,上海雙雄哪來這麼大仇恨?3大原因解析
    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部分申花和上港球迷間確實有很大的「仇恨」。中超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很多同城或同省德比,但是沒有哪一對德比像上海德比這樣火爆。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申花和上港都很「狂」在中超的其他德比,一般都是一方明顯強勢,另一方明顯弱勢,比如廣州恆大和廣州富力。
  • 奧斯卡看淡上海德比,上海上港PK上海申花,胸有成竹
    特別是京魯大戰以及上海灘德比,絕對是重中之重,應該會掀起球迷收視的高潮。特別是上海上港與上海申花的這場中超德比之戰,應該說是近幾年來最有含金量的上海灘德比戰了!只不過如今的這兩支球隊,情況還是有區別的。上海申花第一階段傷兵滿營,打的還是很頑強。而上海上港實力有增無減,很明顯人家的目標是奔著中超冠軍去的。
  • 上海德比,不止於場內:中超唯一真正的德比,是如何誕生的?
    與此同時,上港的崛起,成為了申花真正的德比對手。故事的開始,兩支球隊在本地的影響力完全不在同一水平,而實際上也並未在聯賽中構成直接的競爭關係。所以,為什麼這一組上海德比會成為中超賽場上唯一的真正的德比?換句話說,為什麼申花球迷們會對上港有著如此之深的敵意?
  • 火爆上海德比將開放6000球迷進場,申花上港球迷各佔一半
    上海德比首回合的比賽,賽場會開放大約13%的看臺,即近6000個座位。10月18日和23日,申花與上港將在中超聯賽第二階段的首輪淘汰賽上為4強席位而戰。據了解,引人關注的德比大戰看臺開放方案已經初步確定,能夠容納45000名觀眾的蘇州奧體中心屆時將開放13%左右的看臺,也就是說五六千名球迷將可以到現場,觀看激動人心的申城德比。另外,出於疫情防控等方面的考慮,所有前往蘇州奧體中心觀看比賽的球迷,將由兩家俱樂部各自牽頭,同一俱樂部的球迷需全部一同前往蘇州並離開蘇州,不允許單獨前去觀戰。
  • 沙場點兵——2020德比之上海綠地申花VS上海上港
    中超也熱火朝天地踢了這麼多年了,我們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足球文化。比如說上海德比,硝煙瀰漫,狼煙四起。這些年為了爭奪上海灘老大的名頭,兩支球隊可謂刀光劍影,相生相殺。為我們呈現了一場場盪氣迴腸的城市德比,許多畫面歷歷在目,有些事情過去了就不提了,對也好錯也罷,沒有這些也就沒有現在濃烈的上海德比。上海申花無疑是幸福的,他們擁有全中超首屈一指的球迷,我曾到過虹口現場感受過,不狂不放不申花,球迷也是如此,他們的球隊文化根深蒂固。在這個層面上講,上港就小眾很多,畢竟球隊文化的積累需要時間的沉澱。
  • 前申花球員姚力君酒後毆打上港球迷被刑拘 德比需要理智而不是仇恨
    目前,姚某某等三人因涉嫌尋釁滋事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從時間來看,這起鬥毆事件發生在上海灘德比第一回合比賽的前一天。記者從上海上港俱樂部了解到,10月18日的德比第一回合,儘管比賽歷史上第一次放在蘇州賽區進行,但俱樂部仍然在安保、服務、保障方面做了充足準備。
  • 上海灘德比還沒結束,但在服務球迷環節,為何申花、上港提前打成了1...
    2020賽季中超聯賽第二階段爭冠組,引人矚目的上海灘德比上半場暫時0比0,不過賽前上海綠地申花、上海上港俱樂部服務球迷的不同途徑,卻也形成德比之勢。 自由也自費 統一卻免費 按照中國足協規定,上海德比約有2800名球迷獲準進場觀戰,按照兩隊均等原則,申花、上港遠徵軍各佔一半。不過,中國足協要求觀賽球迷不能以散客身份單獨前往,而是需要俱樂部組織大巴,集體前往蘇州現場觀賽。
  • 上海上港vs上海申花德比再戰,我猜上港3:1可以贏
    北京時間今天晚上19.35分,中超聯賽爭冠組,又將迎來上海上港vs上海申花次回合的比賽。而上海申花雖然整體實力不如同城的上海上港,但在曾誠和姆比亞的神勇發揮,在全體球員團結一心的努力下,力保城門不失,得到媒體和球迷的稱讚!
  • 申花祝顏駿凌早日康復!球迷翻舊帳:上港當年可沒這麼大氣
    顏駿凌在首回合上海德比中受傷,已經返回上海治療,缺席次回合比賽,上海媒體的消息稱,顏駿凌賽季報銷。對於顏駿凌重傷,作為上海德比的另一方,申花希望顏駿凌早日康復重回球場,「對於顏駿凌的受傷我們深表遺憾,真誠祝願他早日康復,重回賽場。」不少球迷贊申花的做法極為大氣,給火星四濺的上海德比「減壓」,尤其2017年登巴巴斷腿事件,上港的做法令很多中立球迷為之不齒。
  • 申花上港:上海灘的恩怨情仇
    這兩年引進了孔卡、吉安、埃爾克森,加上武磊、蔡慧康、於海、孫祥等國內頂尖球員,球隊實力迅速提升,上港漸漸成為申花球迷心目中上海足球頭把交椅的有力競爭者。每逢德比,就成了兩隊球迷情緒最直接的對抗載體。2014年就曾曝出雙方球迷十餘人在虹口球場附近鬥毆的消息。去年5月,上港主場迎戰申花的德比戰更是將矛盾轉為了正面對抗。賽前,經過雙方商量達成協議,本場上港為申花球迷提供兩千張球票。
  • 上海德比戰首回合取消散客票 申花上港球迷各1500人遠徵需集
    10月18日,中超聯賽第二階段首輪將迎來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的德比大戰,這場在蘇州開打且面向球迷開放的比賽因蘇州距離上海兩地較近、兩隊淵源較深、球迷熱情高漲,無疑是最受關注的焦點戰。該場次原計劃對外出售6000張球票,供申花、上港兩隊球迷以及蘇州本地球迷入場觀賽。但因防疫、安保等因素的影響,上海德比戰的球票不再以公開形式出售,僅由兩家俱樂部組織球迷報名觀賽,入場觀眾人數也將被控制在3000人以內。
  • 德比不能缺衝突!曝上港球迷向申花球迷投擲雜物,現場無比混亂
    截圖來自:聖魯迅公園球場資訊每個賽季的上海德比,兩隊球迷之間的爭鬥也是看點,即便這次在蘇州賽區,比賽散後,居高臨下的上港球迷向申花球迷投擲雜物,導致現場混亂無比。自從上港成為強隊以來,與申花的上海德比,球迷之間的吵鬧從來沒有停歇,甚至部分德比賽前
  • 上海德比點球大戰上港5-4擊敗申花,晉級半決賽
    中超聯賽第二階段,第二回合的上海德比如期進行,本場比賽還有一大亮點,就是主裁判馬寧,由於他是京魯大戰的視頻助理裁判,但是他卻反客為主,主動介入比賽,將山東魯能的一個好球給硬生生的做掉,魯能慘遭淘汰,馬寧一時間也球迷口誅筆伐,他的壓力非常之大。
  • 看了真羨慕 申花有這麼好的後衛 滬上德比有這麼好的裁判
    申花0比0戰平強大的上港,有人說靠的是運氣,有人說靠的是努力。但不管怎麼說,在紙面戰鬥力遠遠不如對手的時,藍魔還是讓強大的上港全場狂射近20次卻無功而返。 作為中立的球迷,相信魯蜜看完比賽後會直呼羨慕——為啥都是中後衛為什麼申花的姆比亞這麼厲害?
  • 今年中超上海德比又來了!上港一項數據被申花完爆,調整好心態是關鍵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俞炯上海球迷又有德比大戰看了!根據中超第二階段的對陣安排,B組第一名上海上港爭冠組的首輪兩回合面對的是A組第四名。在今天下午A組最後一輪賽事結束後,上港隊的這個對手就是順利戰勝河南建業的上海綠地申花。兩回合德比大戰的時間也已經確定:第一回合10月18日,第二回合10月23日。從陣容上來分析,以B組頭名晉級的上港隊肯定強於最後一輪才拿到爭冠組資格的申花。
  • 知名記者批上港:上海球迷你都搞不掂,哪有資格對恆大充滿敵意?
    6月16日,知名足球記者賀曉龍在社交媒體上,力挺申花、國安和恆大的球迷最多、最忠誠,而批評的矛頭,卻指向了滬上另一支球隊——上港隊:你連上海本土球迷都搞不掂,還有心思成為恆大的最大敵意者?賀曉龍稱:其發現國安、申花、魯能這些俱樂部,以及俱樂部的記者、球迷,對恆大的敵意不算太大,敵意最大的卻是上港隊!——這位記者認為:其實最該反思的是上港!一是論成績、實力、陣容、球星,上港把申花遠遠甩身後,可主場上座率,一直卻上不去。論本地球迷,申花球迷數倍於上港,上港的球迷,則多為在滬大學生和外地駐滬人員。
  • 上海德比:為中超高水平賽事打了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蘇荇 中超聯賽第二階段上海德比在賽前風波不斷:先有球迷被毆打引發爭議,後有京魯大戰裁判風波引發的「陰謀論」,讓本就火爆的德比戰次回合平添幾分變數。好在這場萬眾矚目的比賽最終回歸正軌——用一場無爭議、高水平的對抗,為中超高水平賽事打了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