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鐵完賽其實並不難,旅旅遊,比比賽,這個坑挺好跳的。
【鐵三緣】
說來神奇,完成初鐵時我親身接觸鐵三正好一年,它貫穿了我的整個20歲。
2015.5.1 金堂鐵三世界盃志願者
2015.7.11 三夫鐵三接力賽(遊泳)
2016.5.1 澎湖標準賽
從小騎車,但都是幾個月一次的休閒騎,有絲路休閒騎和3天環青海湖經歷。小學訓練過一個月遊泳,之後都自己玩(不怕水是天生的,媽媽說小時候一哭就把我扔盆裡,就不哭了。希望怕水的鐵友們可以儘快克服...)跑步屬於考試800米會怕的那種...算是心裡對跑步有牴觸,玩鐵三也是為了找個理由用喜歡的兩個項目來克服跑步障礙。
聽說鐵三這個項目,還是因為我媽,我爸略帶調侃地給我講過她的鐵三經歷——在他倆戀愛的時候,媽媽參加過一次鐵三比賽,報名時她還不會遊泳,於是爸爸在賽前拉著她去十三陵水庫教學,比賽時爸爸焦急地在終點等她,結果等到了她坐著收容車到了終點(據說最後一公裡上了車).
「虎母無犬女」,媽媽這段經歷給了我兩個刺激,一是雖然沒跑過超過5公裡但我還是敢報名參賽,二是我一定要超越媽媽完賽一次。
趁著在臺灣交換學習的這個學期,我決定完成初鐵。臺灣叫鐵三為「三鐵」,我也是適應了一段時間才習慣了這個稱呼。從3月到6月,臺灣有大大小小將近10場的三鐵比賽,有高雄愛河、臺東活水湖等舉辦地,本著想比賽加旅遊且想在海裡遊泳的想法,我最終選擇了「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的澎湖。
這場比賽算是臺灣本土比賽,對大陸來說很冷門,在大家熱烈討論金堂首戰時,我只有默默準備自己的比賽。
【孤軍作戰 一路幸運】
雖說是自己第一場大比賽,但沒有家人朋友陪同,在異地他鄉還是有點擔心。
從臺北出發去澎湖可以選擇飛機或鐵路+船的方式,價格差不多,還是飛機方便,大概300RMB,飛行50分鐘。
幸運地坐上航班號是515的飛機,幸運地經歷了人生第二次升艙~心情飛起來。
(澎湖航拍 臺灣短航線部分飛機接受電子設備的飛行模式,所以可以拍拍拍)
一個人旅行就選擇了青年旅社,澎湖只有一家YHA,老闆很熱情,看到我有定製的鐵人服就拉著我拍照~穿著「CHN」在此打卡。
選擇住青旅備賽其實有點冒險,在宿舍一樣的房間裡大家可能彼此幹擾睡不好,不過好在同屋的日本朋友和臺灣朋友都很支持我,讓我10點就能休息(雖然還是睡不著,賽前...大家懂的)早上4點30就起床出發。
澎湖本島屬於月牙形,113K組算是繞島一圈,我參加的標準距離是在南環繞圈。
主會場設置在蒔裡國小操場,終點在塑膠跑道上蠻有趣,國小旁邊就是蒔裡海水浴場(遊泳比賽區域),感覺這裡的小朋友在這樣的比賽氛圍和沙灘旁邊生活會很快愛上這項運動,成為小鐵人~
臺灣的民間信仰盛行,澎湖有198座廟宇,為全臺密度最高,每一間都很精緻漂亮,轉換區旁就有一座。
按照前輩的建議,我在車架上綁了兩個膠和一個蕉,寫手帳用的手撕膠條是很好的選擇(手帳又是和鐵三完全不相關的另一個深坑...)。怕自己慌亂拿錯或遺漏東西,所以把東西分成兩包,左邊一包是騎車的,右邊一包是跑步的。
賽前在墾丁待了兩周,看到衝浪的朋友都用防水包,覺得好看也買了一個,天知道這個包起了多大的作用!因為下雨了!
之前都很好奇為什麼歌裡唱的是「海浪、仙人掌」,查了才知道澎湖少雨,氣候乾旱,和臺灣本島不同,所以很適合仙人掌生長,仙人掌果也成了當地特產。賽前的雷雨啊、陰天的天氣預報,卻都是暴曬的天氣。
一直擔心比賽時會被烈日曬暴,結果幸運依舊,千算萬算沒想到早上放好車之後開始下雨了,並且越下越大持續了整個比賽!
雨戰!GO!
在墾丁的時候天天下海,並且我也不怕水,所以沒提前試水。發令聲一響,作為第一梯隊下水(那可是和男女PRO同梯次啊)什麼也沒想,我就徑直跟著大部隊衝向海裡.喝了半口水好鹹
遊泳要遊兩圈,本著蛙自結合的方式,我緩慢地前進,不斷被後面梯次的領先選手超越,默默踢了他們無數腳(心中愧疚萬千)海浪中感覺比之前在湖裡接力賽的時候還要混亂,每一秒都感覺在荒野求生。
第一圈起水 手臂各處不時傳來刺痛...難道是水母?
第二圈起水 「咦?怎麼都是紅點點?咦?我泳帽是不是遊丟了...」
完賽後發現應該真的是水母電的,第二天還會刺痛,且紅點一周未消(我是很喜歡水母的,你可以電我,但總的讓我看看你吧...在海裡根本看不見)
澎湖整個島的最高海拔是59米,賽道略有起伏但難度不大(畢竟我這個爬坡殘還是可以爬上那幾個大坡的)。雨戰繼續,沒想太多反而更輕鬆,第一次在雨中騎公路車,並沒有意識到什麼差別,除了甩了一身泥。一路上大家相互鼓勁,非常溫暖,在我表示自己是初鐵之後,前輩們更加鼓勵我。
跑步路線是在仙人掌公園旁邊來回兩趟,想著完賽就是勝利,我選擇了跑走結合的悠閒方法,看看路邊的仙人掌花、溝裡的蝸牛什麼的(不要打我...比暈了我還以為要跑三圈,差點以為完不了賽了,卻在第二圈折返點發現回去就是勝利)
遮陽帽變成了遮雨帽,4小時的雨戰酣暢淋漓,汗水和雨水溼透全身,一步一步完成了51.5公裡,給我的20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幸運完賽之後,還有意外彩蛋,我居然是小組第三名!(小組人數少,不過鐵三完賽就是冠軍,分齡比賽是鐵三賽的特殊魅力。)
賽前,我以為完賽那一刻我會很激動。賽中,我以為到終點那一刻我會哭。
等真正完成了,心情卻格外平靜。就像有前輩跟我分享的那樣,騎318,一路艱辛坎坷,進入拉薩的時候心情卻是平靜的。
在全心全意為了目標努力的時候,重要的已不是目標,而是一路為之付出的努力。
一路上被各種40組、50組和60組的前輩超越,我也希望自己能從F18一路走下去。
【比賽順便旅遊OR旅遊順便比賽】
賽後發現自己身體狀態還不錯,就把機票延後了兩天,去了周邊的小島、吃了本地的海鮮、挖了這個季節山水沙灘特有的夜光沙、再騎著小電動緩慢地「馳騁」在海邊,看了賽前為了早睡而沒看的海上花火節...
鐵三讓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先跟自己比再跟別人比,難不難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願不願意相信自己的能力。
初鐵剛完,以後的打鐵路還很漫長。
作者:黃詩琪(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學生,媽媽系四川老車迷俱樂部創始人楊豔麗)
原創文章 請您賜稿
微信平臺將通過作者投稿的方式推送原創文章。原創文章將:標記為原創帖,並開啟打賞功能。所有的打賞費用均通過微信支付到作者的帳戶。
投稿方式:
微信:MONKEYDLUFFY003347
郵箱:945285651@qq.com
-近期熱門閱讀-
鐵人三項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追求夢想的過程分享運動知識、傳遞體育精神、感悟人生體驗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