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跑步不崩,就能比得不錯.廈門鐵人澎湖首鐵取佳績!

2021-01-14 全球鐵三



2018年10月沒幾天了,IRONMAN Taiwan的比賽也已經過去3周了,一直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總結回顧自己的首場大鐵之旅,一方面是忙,另一方面是懶。趁著周末,趕緊坐下來寫一下。


IRONMAN是一項很tough的運動,畢竟對一個人的耐力和意志力都是極大的考驗。而回望我的首場大鐵之旅,雖已盡力,但也不覺艱苦,因為有家人朋友的加油助威,我樂在其中,享受比賽大概就是我這個樣子吧。你看,其實大鐵也沒那麼遙不可及。


從澎湖回來之後,我的腦海裡不時會徘徊著《外婆的澎湖灣》的旋律。我想念比賽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想念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歡樂時光,想念澎湖的美景美食,想念澎湖當地居民的熱情與友善。的確,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備戰


事情還要從去年說起,在廈門完成首場IRONMAN 70.3後,我便把2018年的目標定到了完成一場IRONMAN,況且2018年還是IRONMAN40周年,很有意義。打怪升級,可能是我一貫的風格,當年完成半馬後,我迫不及待地想挑戰全馬,而在完成50公裡越野後,我就馬上把目標定到要完成100公裡。


距離我們最近的IRONMAN比賽就是在臺灣澎湖舉行,很多人還在猶豫報哪場比賽的時候,我就已經交好報名費了。報完名,就真正有一個目標了,可以堅定地向著目標前進了。

早早就把澎湖定為首大鐵之地


我也知道,大鐵不是70.3乘以2那麼簡單,不練肯定不行,況且我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我不懷疑自己可以完成大鐵,但與其在比賽中痛苦地堅持,不如我設定一個成績目標,讓自己更有動力,比賽時稍微好過一些。


耐力運動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和跑馬拉松一樣,你平時練得多,在比賽中就不會那麼痛苦,也更容易達到自己的成績目標,而你平時都不怎麼跑,上去就跑馬拉松,誰難受誰知道。


大鐵,遊泳3.8公裡、騎車180公裡後,再跑一個馬拉松。除了馬拉松,前兩個項目的距離,我都從來沒有完成過,特別是騎車。180公裡,如果以每小時30公裡計算,意味著我要在自行車上度過至少6小時,所以自行車訓練成了我的重中之重。

Zwift,和全世界一起騎行


自行車,用功率來訓練最科學。確實,考慮到騎完自行車,還要跑一個全馬,只憑感覺騎,到跑步階段必然會崩。為此,我買了一本《自行車功率訓練》,還買了一個邁金功率騎行臺,給電腦裝上了Zwift這個虛擬騎行軟體。


說到這裡,我得給大家安利一下Zwift了,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騎行軟體,很多鐵三大神像Jan Frodeno、Sebastian Kienle、Lionel Sanders,還有職業自行車手都在上面訓練,雖然是虛擬騎行,但你可以體驗和全世界車手一起在倫敦、紐約、因斯布魯克等城市騎行的感覺。


Zwift裡還有很多訓練計劃和賽事活動,我基本就是按照軟體的訓練計劃來騎行的。當然,Zwift是收費的,差不多每個月扣100元人民幣,如果我好幾天不騎,會有虧錢的感覺,這也給我更多訓練的動力。


室內騎行有個好處,可以邊騎邊看電視或者電影,你不用考慮路況和安全,只需要雙腿機械運動,到前往澎湖前,我已經在Zwift上騎了超過3000公裡,不敢說自己的能力有多大的提升,但至少這些裡程給了我基本的信心。

早起集體訓練的日子很快樂


只在騎行臺上訓練,而不上路訓練,也是不行的。很感激廈門有一幫一起練鐵三的兄弟,從7月起,只要不出差,我基本都會參加「大鐵約練群」的周日長距離騎行訓練,你們見過凌晨4點的廈門嗎?我們見過,3點的都見過,叫醒我們的,不是夢想,而是對自己和兄弟的承諾。從80公裡到100公裡,再到160公裡,和兄弟們一起訓練,也就不覺孤單乏味。


8月19日,用差不多5小時騎完160公裡,我對自己的信心就更足了,比賽目標可以定到6小時騎完180公裡了。騎車似乎不是問題了,遊泳也得練起來了。仗著自己有遊泳底子,我有大半年沒有進行遊泳訓練,基本都是騎車和跑步。

海韻臺是我們遊泳訓練的基地


進入8月,遊泳必須練起來了,每周二四六一早,小孫都會開車接上我去海韻臺遊泳,當然,早起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時候,他會放鴿子,有時候,我會放鴿子。其實我一直在期待他起不來,這樣,我也能躺回床上再睡一會兒。


算下來,我一共去了14次海韻臺,差不多每次遊2000米,經常一起訓練的還有速博單車的黃老闆、小魚,我們4個都是報名了澎湖大鐵的人。而報名了巴薩大鐵的塔哥、阿蔡、一哥也經常和我們一起在海裡撲騰。每次海遊,狀態都還不錯,遊完感覺體能也還挺充沛,遊泳的信心也有了。


因為把大多數時間和精力花在了騎車和遊泳上,跑步的時間就少了很多,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職業運動員,除了訓練比賽,還有更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也是鐵三最有魅力的部分。


備戰期,我的平均月跑量沒超過100公裡,但因為騎車也能鍛鍊心肺功能,感覺自己的跑步能力並沒有下降太多,9月16日的北京馬拉松,正好在澎湖大鐵前3周,算是對自己的一次測試,3小時41分完賽,還算滿意。


出發澎湖前,我的首場大鐵目標成績也就漸漸清晰起來,遊泳1.5小時、騎車6到6.5小時、跑步4.5到5小時,再算上換項的時間,我應該可以做到sub13。


賽前


備戰花了那麼多筆墨,其實也是為了強調備戰的重要性。比賽是一天的事情,但為這一天,你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更加值得紀念。


很快就到了出發的日子,因為比賽是10月7日,正值國慶長假,10月1日,我便帶著爸媽一起前往澎湖,先玩幾天再說,也算提前適應比賽場地,同行的還有小孫一家。

觀音山「海爾兄弟」提前試水


澎湖縣是由64個島嶼組成的,海風不小,當天晚上,我和小孫就跑到了遊泳項目所在地觀音亭去看了看,西瀛虹橋內的海水還算平靜,出去的海浪就顯得比較大了,而且這裡的浪不是一波一波來襲,而是被風吹得毫無規律可循。更讓我們擔憂的是颱風康妮的逼近,如果颱風來襲,不僅會影響遊泳,自行車賽段也會變得非常危險。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穿上膠衣下水試遊了,海風還是很大,浪也不規則地亂拍亂打,這和海韻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和小孫也不可避免地喝了幾口海水,幸好這裡的海水還算乾淨,沒有特別難受,但我們也很清楚地知道,原本被我們視為最有信心的遊泳賽段,已經成了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難題了,在海裡與浪裡搏鬥,必然會消耗很大體力,在時間上也會有所損失,更多人可能會因此被撈。

七美島的雙心石滬


自行車賽道也要提前熟悉一下,我們租了輛車,把馬公、白沙、西嶼都逛了一遍,邊玩邊了解了一下路況,總體來說還好,就是起伏比較多,另外海上各個角度吹來的風,對每一位參賽選手也是一種考驗。


因為去的早,我們還把北邊的吉貝,南邊的七美、望安玩了一遍,也見到了著名的雙心石滬,充分感受了澎湖當地居民的熱情與友好。幾乎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從入住的安一大飯店走到中正街上覓食,其中馬中美食是我們的最愛,我回來算了一下,差不多在那吃了5頓飯之多,每次我都吃麵,畢竟賽前要多補充碳水嘛。因為去的次數多了,跟老闆和老闆娘都熟絡了很多,下次大家有機會去澎湖,一定要去品嘗一下。

賽前一天在馬中美食補充碳水


澎湖人民的生活很悠閒,業餘文化生活也很豐富,短短的幾天,我們就親身參與了澎湖的踩街遊行、最美海灣沙灘音樂節、風箏節等活動,還在觀音亭聽範逸臣唱歌,看滿天的煙花,我挺羨慕澎湖人民的,幸福感實實在在地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賽前3天,黃老闆、小魚等廈門鐵協的大部隊也到了,請黃老闆幫我最後檢查調試一下自行車,一切就緒了。好消息是康妮往北方去了,不會過多影響澎湖,壞消息是比賽當天的風依然會很大。

照例賽前定妝照


賽前一天看標鐵比賽,感覺還是風還沒那大的,但一想到第二天風力會升級,就不禁擔心。把自行車放進轉換區後,趕去聽運動員賽前技術會,果然,賽事總監提到,遊泳賽段存在變化的可能,如果風浪太大,可能會讓大家只在灣內遊400米,也有可能讓大家直接從自行車賽段開始比賽,但這都不是我和小孫、黃老闆想看到的,因為我們不想之前的早起被浪費。


遊泳


賽前一天睡得倒是很安穩,雖然差不多3點就起床了。安一大飯店特別貼心,為了我們這些參賽選手,特意把早餐時間提前到了4點,走進餐廳,每個人都表情平靜,餐廳內也顯得很安靜,幾乎沒什麼人說話,的確有一種大戰將至的感覺。


考慮到比賽6點才開始,我沒有提前穿上膠衣,不想讓身體憋得太難受,從安一大酒店走著就能到起點,當然,我們要先去T1換項區,為自行車做最後準備,給車胎打滿氣、把水壺裡的水灌滿、把碼錶裝到車頭。雖然天還沒亮,但轉換區早已熱鬧非凡,我也開始慢慢興奮起來。

準備出發,信心滿滿


走出換項區,很多選手在穿膠衣,我想走到起點再說,反正時間還挺充裕的。從換項區到遊泳起點也就幾百米的路,但我們卻聽到了最不想聽到的消息,主辦方通過廣播通知,由於風浪太大,出於安全考慮,遊泳賽段縮短為400米。


或許我的運動人生總會留有一些遺憾,比如首個全馬沒獎牌,首個大鐵不完整,那又能怎麼辦呢,只能接受這個事實,把這場不完整的比賽比完,當然,有選手在抗議後退賽,也有選手聽到這個通知後,轉身就把自行車推走了。每個人對這項運動的理解和認識都是不同的,我可以理解他們的選擇。


比賽推遲1小時開始,每個人都在遊泳出發區等待著,因為只遊400米,我決定不穿膠衣了,小孫和黃老闆也把膠衣脫了。隨著職業組的出發,我們這些年齡組選手的出發時間也臨近了,我一直很期待和大鐵選手們站在起點的那一刻,在賽前,我就跟黃曄說過,我想體驗村上春樹所描述的那種感覺。


慢條斯理地下水出發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裡有過這麼一段描述,寫的是他站在鐵三比賽起點時的感受,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想想看,選手幾乎都有工作有家庭還有生活,還得日復一日地完成遊泳、自行車和長跑的訓練——是相當劇烈的訓練。這些當然要佔用時間、耗費精力。以常識來看,這很難說是正經的生活。被視為怪人、奇人,也怪不得別人。即便算不上「連帶感」那樣了不起的東西,但是我們之間,就像晚春飄蕩在山峰間的色彩淡淡的煙靄,淡然地有一種類似溫情與認同的東西。當然,這是比賽,毫無疑問地要爭奪勝負,不過對於一般的鐵人三項選手,說他們參賽是為了爭雄奪冠,不如說是確認這種認同感——這煙靄的形狀及色彩——的儀式,其意義更為重大。」

起水後和家人打招呼


站在起點,我身邊站著小孫、黃老闆、小魚,他們都是我最親密的訓練夥伴,更多的是陌生的面孔,但我確實感覺到了村上春樹所描述的煙靄,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都在與生活苦戰,但這一刻,我們在一起,一起挑戰一項在大多數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比賽,那種我們是同類人的認同感,確實讓我們的聯繫變得非同一般。


400米,沒什麼好說的,就是遊,風浪確實不小,下水不久就被灌了一口水,最後100米迎著太陽遊,看不清起水點的浮漂,還遊歪了一些,9分多鐘起水,不過癮,與家人打個招呼後,就奔向T1換項區了。


自行車


T1換項區在中正國小,拿到換項包,更衣帳篷裡早已人滿為患,找了一張椅子坐下。其實遊400米,沒消耗太多體力,但我還是按照原定的補給計劃執行,先是吃掉了能量膠,又拿出能量棒,慢慢啃起來。


比我遲出發的黃老闆和小孫也先後進入更衣帳篷,相比動作迅速的他們,我實在是太慢條斯理了。後來聽黑練哥說,補給應該在車上吃,在換項上,我確實還是太缺乏經驗了,遊泳9分鐘,換項10分鐘這事,估計這事也就我能做出來了。

澎湖賽道風景美如畫


我幾乎和黃老闆同時把車推出換項區,從此他就一騎絕塵而去了,而我知道自己不能心急,我把這180公裡自行車騎行當作遊戲,就像我在家裡騎行臺上騎Zwift一樣,不管我超過誰,誰超過我,我都會按照自己的節奏和功率來騎。


澎湖的自行車賽段景色很不錯,基本上我們要騎遍澎湖三島的每個角落,才能把距離湊到180公裡。而對於我們這些參賽選手來說,有幾個很嚴峻的挑戰,高溫暴曬就不說了,賽道起伏較多,補丁、減速帶多,造成的振動較多,每一次都是對屁股的考驗,還有就是從海上吹來的四面八方的風。


可能是太陽眼鏡的作用,我在騎行的過程中倒也不覺得有多曬,另外風也大,身體感覺還不錯。按照原定計劃,我會在每30公裡吃一根能量膠和吃一次鹽丸,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剛騎到30公裡,我吃完能量膠,吃了兩顆鹽丸,還沒來得及把鹽丸放好,一次振動,整包鹽丸就被振落在地了。

騎得很專注也很賣力


車速不慢,我也不想停下來倒回去撿鹽丸耽誤時間,就這樣,一直騎到了92公裡的特殊補給點。幸好我在特殊補給包裡放了4顆鹽丸,而且我提前在水壺裡裝的是寶礦力水特,才沒有在騎車的前半段就因為電解質流失而抽筋。到了特殊補給點,我停車吃鹽丸,又吃能量膠和能量棒,還喝了可樂,其實還有兩塊蛋糕,實在是熱得有點吃不下了,我才繼續上路,中間耽誤了差不多又有10分鐘,真有點酒足飯飽再上路的感覺。


自行車賽段最讓我期待的是騎澎湖跨海大橋,這幾天,港珠澳跨海大橋通車了,但澎湖跨海大橋曾經也是亞洲最長的跨海大橋。事實證明,這段路也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去程,大順風,簡直是要飛起來,時速可以達到四五十公裡每小時,回程就爽了,頂著風騎,200W左右的輸出,時速也就能達到十四五公裡每小時。

推車進換項區,正好遇見老爸老媽


黃曄和純真騎著租來的摩託車在自行車賽道邊不時出現,一會在跨海大橋看到她倆,一會在特殊補給點看到她倆,為我們這些廈門鐵人加油拍照,也給了我們更多的動力。一天下來,她們也比了一場大鐵,不比我們輕鬆。


因為鹽丸吃得不夠,最後30公裡,我的大腿也出現了要抽筋的跡象,這讓我有點慌張,我儘量不再喝水,而只喝寶礦力水特,還好,最後也沒有抽筋。小孫就沒有我幸運了,在躲避前面的摔車時,他的大腿就抽筋了,導致他的成績受到很大影響,而黃老闆也出了狀況,在關鍵的轉彎點,他騎錯了方向,導致他多騎了差不多10公裡。


用時6小時16分,我終於騎完了180公裡,來到T2換項區,老爸老媽早早在換項區的入口迎接我,讓我倍受鼓舞。


在這180公裡的騎行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想,這樣一個賽事能做到不封路,真的要感謝把守在每個路口的志願者和交警,更要感謝澎湖人民的耐心配合與理解。所以,我想,要在大陸地區落地大鐵還真是挺困難的,因為180公裡自行車肯定是要封路的,哪個城市又可以把一整天的時間拿出來給到一場比賽呢,畢竟馬拉松關門時間是6小時,而大鐵是17小時。


跑步


「我不是我自己,我是跑步機器人。」這是我在跑步賽段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這句話,讓我得以把最後的馬拉松距離扛下來。


進入T2換項區,我又開啟了我慢條斯理的換項過程,先是拿出水來喝幾口,然後又是一套標準動作,吃鹽丸吃能量膠吃能量棒,因為天氣比較熱,也可能因為長時間有氧運動,我的胃口並不是很好,所以能量棒變得有些難以下咽,所以只能細嚼慢咽。

咬著後槽牙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


等我換下鎖鞋,換上特步競速160跑鞋,很多在我後面進入更衣帳篷的選手都已經開始跑步了。最後一看,我居然用了差不多15分鐘時間換項,以致於他們都以為我在換項區裡出什麼事情了。


鐵人三項,跑步決勝。在不久前結束的KONA世錦賽上,也是這麼個定理,跑步最強的人拿下冠軍,同樣,跑步不崩的話,成績也不會太差,但最後的跑步才是對人的耐力和意志力最大的考驗,需要對自己進行很多心理暗示。


離開換項區,我對自己說,幹就完了。貪吃蛇的賽道設置,讓選手們在5公裡左右的賽道上來迴轉,好處是我們會37次經過補給站,也可以不斷地和朋友打照面。

看到攝影師還是要保持笑容的


我差不多是下午2點開始跑步的,當時澎湖烈日當空,氣溫正高,主辦方也很貼心,在補給站設置了大水桶,還有小朋友幫選手們澆水降溫,所以我在第一次經過補給站時,全身上下就被澆透了,雖然鞋子也溼了,但體感特別好。


我們廈門鐵人中,黃老闆一馬當先,看得出來,他的狀態很好,配速還能保持在530左右,而我一開始就把目標定在爭取4個半小時完成,所以也沒有那麼拼。一進補給站,我就喝可樂,這一招我在跑越野時屢試不爽,畢竟又可以補糖,口感又很爽,喝可樂成了我跑下去的動力。


路上看到很多選手健步如飛,還有幾個女生也跑得飛快,我是相當地羨慕,真希望能跟上他們一段,但我也知道,自己對跑步的付出沒那麼多,現在這個速度才是我的真實水平,當時我就意識到,我這輩子可能沒辦法KQ了,這幫人太厲害了,在騎完180公裡自行車後,還能把馬拉松跑進4小時。


跑步賽道要跑4大圈,前兩圈回去,都見到了老爸老媽,每次看到他們,都想跑快點,早點到終點。他們也是不容易,差不多一整天都在賽道上呆著,看我們比賽,為我們加油,或許親情也是IRONMAN經歷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吧。

官方照片,碰巧爸媽也出現在了圖裡


終於熬到了最後一圈,不被黃老闆套圈,不被小魚追上,成了我格外的動力,讓我堅持跑了起來。黃老闆的實力就不用說了,最後他差不多4小時跑完,而小魚則是我們廈門運動圈裡的魚神,雖然是個女生,但她真的很強,HK100就比我快,今年還在臺東大鐵拿過年齡組冠軍,不久前剛從UTMB回來。在路上,我也和小孫同跑了一段,我跑第4圈,他跑第2圈,跑完前兩圈時,一直沒有看到他,我還擔心他出什麼狀況了,聽說他跑出去了,才放心,我知道他完賽沒問題的。


澎湖的夜幕已經降臨,燈光也亮了起來,最後,我用時11小時32分06秒完賽,衝過終點前的那一小段路,我又險些抽筋,跟在廈門IRONMAN 70.3衝線時差點抽筋的感覺如出一轍,看來人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力真的很奇妙。

珍貴的衝線瞬間


高舉雙手衝過終點線,聽到主持人高喊:「LIN KUNYI, You are IRONMAN.」還是激動了一下,但我知道這次不算數,我要真正徵服的大鐵在下一場。


當然,在家人的陪伴和見證下,完成了自己的首場大鐵之旅,我的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從心底裡湧了出來,也為自己感到驕傲,感謝過去半年努力的自己。


結尾


鐵人三項是一項個人的運動,但也是一項需要夥伴的運動,在備戰和參加大鐵的前前後後,廈鐵協和黑練的兄弟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同事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可能沒有辦法在86歲時還能完成大鐵,但我還會繼續把鐵打下去,直到打不動的那一天。


IRONMAN Taiwan,我的首場大鐵之旅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朋友們,我們下一場比賽見。

我的廈鐵協隊友們都順利安全完賽了,獨臂鐵人的故事,請戳福建無臂小哥毅力驚人,近日臺灣澎湖圓夢大鐵!



學習鐵三知識、報名鐵三比賽、購買鐵三裝備一站式服務

敬請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剛剛| 在澎湖大鐵揭曉 2019 kona世錦賽名額,中國大陸晉級的是這兩位鐵人
    「2018富邦金控 IRONMAN TAIWAN 澎湖國際鐵人三項賽」於10月7日在世界最美麗海灣澎湖舉辦,
  • 【實時報導一】常州鐵人出戰臺灣澎湖IRONMAN大鐵賽事
    今天,常州誕生了首批出戰IRONMAN大鐵賽事的業餘鐵人三項運動員。常州市路跑體育運動協會派出了五位來自常州馳緣鐵人三項運動隊的鐵人們,他們將代表所有常州鐵人,在10月2日的臺灣澎湖,邁出他們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 2017年廈門鐵三協會會員邀請公告
    ,協會也在近一年來迅速發展,會員數量不斷增加,協會積極組織各種公益培訓及會員訓練、協助會員參賽等,與廈門文廣體育合辦第一期國家鐵人三項二級裁判培訓,推廣和帶動了鐵人三項運動的發展。其中在去年11月份IRONMAN70.3廈門站的比賽中,廈門鐵人肖曉晶更是一舉斬獲2017年IRONMAN70.3世錦賽資格。2017年,鐵三賽事將會越來越多,廈門也因為舉辦了IRONMAN70.3的比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鐵人三項運動,並且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來。
  • Andy澎湖大鐵吃吃喝喝玩賽心得
    只有10公裡的跑步經驗,我就報馬拉松,只嘗試了蛙泳參賽的標鐵(跑步階段全程抽筋),就報了大鐵,這一切看似有點瘋狂,但在大師的指導下,我也堅信絕對是可能。成功真不是一步一步穩穩噹噹就能達成(那太耗時),往往需要的是敢想、敢做、敢拼,還要有一顆不服輸的心。
  • Uni同你分享一大波熱愛生活的廈門鐵人澎湖大鐵倒計時2天
    ✬廈門70.3比賽倒計時: 45天。澎湖大鐵倒計時:2天。▲這張抓拍得好自然 !好帥太近對焦不上,構圖局限。 如果不是廣角魚眼鏡頭,一定別往攝影師的鏡頭上靠太近。           T2   騎行篇             以下一些圖片是這次拍的比較ok的照片。幾張不錯的pose 供大家參考:
  • 2016廈門世界鐵人三項賽舉行 2000多名選手參賽
    :   中新網廈門11月13日電 (陳悅 李希辰)2016廈門世界鐵人三項賽13日在廈門舉行,包括25位世界職業選手在內,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名選手參加此次被世界鐵人公司CEO安德魯稱為
  • 芸姐澎湖大鐵凱旋歸來共歡慶 兩江家人歡聚俱樂部齊分享
    為了歡迎芸姐澎湖大鐵取得分齡組季軍佳績凱旋歸來,兩江鐵人俱樂部於10月11日凌晨0點許在江北T3機場成功接機,並授予芸姐橫幅、綬帶及鮮花等。俱樂部成員等待芸姐歸來三年後的今天,芸姐澎湖大鐵歸來並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表面看似光芒萬丈,殊不知其背後不為人知、三年如一日的汗水與付出。
  • 天津鐵人出徵連雲港超鐵,全員首戰大鐵順利完賽!
    連雲港山海連雲超級鐵人三項於2020年10月17日在江蘇連雲港在海一方公園開賽,226公裡超級鐵人三項賽(3.8公裡遊泳+180公裡騎行+42.195公裡跑步)伴隨著青山、碧海
  • 把項目管理帶進鐵三訓練,四川辣媽實現大鐵飛躍!
    然而,10月2日臺灣澎湖大鐵,我以16小時23分的渣渣成績穿過那道夢想之門,終圓鐵人夢!收穫的不僅是終點那句讓人熱血沸騰的「You are an ironman」和完賽獎牌,更多的是追求夢想過程中對鐵三運動和鐵人精神的深刻感悟。
  • 日照「鐵三」牛人陶玉華火了!
    據悉,由世界鐵人公司主辦的2018臺灣澎湖國際鐵人三項大鐵賽落下帷幕,日照選手陶玉以總成績12小時21分9秒的總成績獲得分齡組第二名,進入ironman的最高殿堂,2019年美國夏威夷科納入場劵。  2018富邦金控ironman、Taiwan 澎湖國際鐵人三項賽於10月7日在美麗的海灣澎湖舉辦,共吸引了39個國家和地區,近千名頂級鐵人高手參賽,其中外地選手多達700餘名。在今年的這次鐵三晉級大賽中,共設定選拔35個Ironman世界錦標賽名額,全世界的鐵人選手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力拼取得每年十月在夏威夷科納舉行的ironman世界錦標賽門票。
  • 八名溫州鐵人完賽連雲港大鐵
    商報訊 (記者 徐家琪)近日在江蘇連雲港市連雲區舉行的2020第二屆連雲港山海連雲超級鐵人三項賽中,溫州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的八名會員全部完賽。其中溫州姑娘王劍雪以16小時37分18秒衝線連雲港大鐵終點門,成為溫州女子完賽大鐵第一人,至此溫州完賽大鐵的大名單增至28人35人次。大鐵(超級鐵人)是鐵人三項運動中的「頂配」,相較於標鐵(奧運會比賽距離,即1.5公裡遊泳+40公裡騎行+10公裡跑步),大鐵的總距離為226公裡,即遊泳3.8公裡+騎行180公裡+42.195公裡全程馬拉松。
  • 連她都熱得退賽,澎湖大鐵究竟有多虐?
    暴曬高溫下的2016年澎湖大鐵最後的跑步段,我整個消化系統崩潰,上了數不清次數的廁所,最後腹瀉的全是清水,熬了7個小時從中午到黑夜才走完全馬,之前自行車賽段結束時的年齡組第三優勢被完全抹殺。除此之外,比賽還留給我一付曬傷的臂膀和將近兩個月的免疫力低下反覆生病的後遺症。賽後我曾放下狠話,澎湖這鳥不下蛋的鬼地方我這輩子再也不來了。
  • 23場馬拉松已成過去式,打鐵十月鑄就大鐵完賽的成都女人!
    至今她已完成包括芝加哥、柏林、倫敦、名古屋、北京、上海、廈門等23個全馬。有人說凡是完成極限運動的人,都有著超常的勇氣、毅力、自律、執著。對肖夢萍而言,運動就是潛能的催化劑,讓她一次次打破人生的天花板。2016年10月完成的臺灣澎湖大鐵,是她至今經歷的最自虐的活動。
  • 通往夢想的起點——IRONMAN Taiwan澎湖大鐵邁入第五年
    ,這個裡程碑讓臺灣鐵人和IRONMAN的世界舞臺有了新的連結,也讓懷有KONA夢的亞洲鐵人,多了一個新選擇。2017年的IRONMAN Taiwan職業男子冠軍Kevin Collington曾說:「如果你正在努力爭取KONA資格,那IRONMAN Taiwan很適合成為你的下一場比賽,能戰勝與大島相似的澎湖炎熱氣候,那KONA資格就能成為你的囊中物。」
  • 2019 IRONMAN臺灣澎湖大鐵賽記
    現在回過頭來看,遊泳賽段應該是澎湖大鐵難度最低的部分了,比賽當天風不算小,但蒔裡沙灘的海浪還是以碎浪為主,如果水溫允許穿防寒泳衣,我估計成績還會提高很多。澎湖九月的東北季風真不是鬧著玩的,第一段路線還好,除了中正和永安兩座不長的橋,其他路段離海邊都有些距離,季風影響有限。按照比賽計劃,前5km先解決第一次補給,適當提高踏頻熱身,找到舒服的節奏和姿勢。
  • 臺灣同胞觀賽記:我眼中的澎湖Ironman和大陸選手
    北京壹季體能訓練營跑步教練崔藝兵,由北京飛臺北,驅車往布袋,跨黑水溝,到澎湖參加首次大鐵。「小美」賽後感言:「澎湖大鐵安全完賽,太虐了,這地兒熱爆了,全程無遮擋。今天自行車逆天了,比『遛貓的』還快給全馬奠定了隨便走走就能完賽的基礎,以後改玩兒自行車單項算了。」
  • IRONMAN 70.3取消了,幸好還有廈門標鐵 | TriFinishLine
    精心整理的近期世界鐵三資訊   封面故事   廈門鐵人三項公開賽10月10日,首屆廈門鐵人三項公開賽報名開啟。賽事由廈門路橋體育產業集團主辦,也是廈門首個奧運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比賽。比賽得到了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的認證,將於11月7日至8日在廈門環東海域濱海旅遊浪漫線舉行,起終點和換項區所在位置是美峰體育公園。比賽設全程分齡組、半程組和騎跑兩項組,另外還配套了小鐵人比賽。在IRONMAN 70.3 廈門站宣布取消後,這樣一場鐵人三項比賽,無疑將延續廈門乃至福建地區鐵人三項運動的發展。
  • 北體大萌妹子澎湖玩鐵三,第一次就愛上這項運動
    2015.5.1 金堂鐵三世界盃志願者2015.7.11 三夫鐵三接力賽(遊泳)2016.5.1 澎湖標準賽從小騎車,但都是幾個月一次的休閒騎,有絲路休閒騎和3天環青海湖經歷。小學訓練過一個月遊泳,之後都自己玩(不怕水是天生的,媽媽說小時候一哭就把我扔盆裡,就不哭了。
  • 武穴選手蔡緒文上獲「廈門鐵人三項公開賽」男子六十歲以上組銀牌
    11月8日,「2020廈門鐵人三項公開賽在這條全國最美的賽道上,選手們迎著初升的朝陽,依次從美峰體育公園前的賽道出發,進行1.5公裡的遊泳,40公裡的自行車騎行,10公裡的跑步,完成對自己的挑戰。,並組織了二十多名鐵三愛好者參加了武漢首屆梁子湖鐵人三項比賽,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 陝西鐵人三項:借十四運東風,打「鐵」要趁熱
    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陝西,省內多個地市都用有良好的比賽水域、自行車和路跑賽道,可為「鐵三」運動的發展提供條件,而近年來更有三件事標誌著我省「鐵三」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其一是陝西省高爾夫擊劍運動管理中心於2017年7月正式掛牌成立,作為我省鐵人三項運動的業務管理單位,該中心承擔著「鐵三」運動在我省的普及發展以及後備人才的培養等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