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美國發動韓戰,軍隊一度打到了鴨綠江,我國迫於領土主權,所以對美發起了戰爭,最後取得了勝利。
抗美援朝前後,世界各國對於我國的評價可謂180度轉變,前期的時候,他們都歧視華人,但是後期的時候,又變成了尊重我們華人。近代由於我國的衰落,被西方列強多次侵略,在國際上毫無地位,直到二戰在中國戰場上拖住大部分日軍,做出突出貢獻,才被國際上認可,但要說被尊敬還是到了抗美援朝之後。
抗美援朝,對年輕一代來說,或許很多人根本無此意識,對一些習慣了安居樂業的人們來說,或許也已淡忘。但「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華民族這英雄、豪邁的旋律決不能忘記,魏巍先生「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告誡決不能忘記。
必須牢記,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打的第一仗。這是中國人民保家衛國不得不打的一仗,我國對抗以美國為首的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18國「聯合國軍」。無論從兵力上講,還是從武器裝備上講,這都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特別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白手起家,國家財力困難也很大。然而,讓侵略者沒想到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軍毅然跨過鴨綠江,並最後贏得了這場戰爭。正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一仗打出了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的威風,也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
世界各國再也不敢小瞧我們,周邊國家更不敢招惹我們。這場戰爭為國內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也讓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起來搞建設。而且蘇聯也看到了我國的實力,認為我國可以成為一個祝他一臂之力的朋友,開始大力支持我國的工業建設。如果沒有抗美援朝戰爭,我國不可能那麼快得到世界的認可,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建立起我國的工業體系,我們才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可以說直到今天還享受戰爭紅利。
這場戰爭中,蘇聯出力也是不少。
在韓戰期間,蘇聯為30個師的志願軍部隊提供了步兵裝備。在空軍方面,蘇聯在韓戰中總共派出了12個航空師,在52年的時候蘇聯派出的航空作戰人數達到了2.5萬人之多,且蘇聯的空軍在韓戰中的表現還是很勇猛的,擊落的敵機數量更是超過了800架,沒有因為是出國作戰而保留實力。
其中領頭的便是二戰蘇聯頭號王牌闊日杜布,是蘇聯首名擊落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員,在他的帶領下,蘇軍利用米格15戰鬥機在朝鮮上空打出了著名的米格走廊,掌握了朝鮮上空的局部制空權,使囂張一時的美國空軍顏面盡失。為了不使美軍收聽到蘇聯飛行員相互之間的聯絡,他們被命令講中文或朝鮮語,而不準講俄語。許多蘇聯飛行員對此命令進行抱怨,但是在戰鬥中他們還是將關鍵的中國單詞用俄語字母標註,並寫在一張卡片上。
但是必須說明一點,蘇聯提供給中國的軍事援助並不是白給的,只是價格打了折,並且支付的方式是分期付款。
1958年以後,中蘇逐漸開始交惡,期間我軍一方面在北方防備蘇聯,同時還在向蘇聯政府支付先前的武器費用,蘇聯在韓戰期間是盈利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供給中國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