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好的故事》教案(2課時)

2021-01-19 k12教學資料

一、課文內容分析《草原》這篇課文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創作於1925年。當時魯迅生活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會的黑暗,就像處於異常「昏沉的夜」。魯迅在夢境中看見了遠方水鄉的美麗風景,但這一風景剛出現即消逝,表現出他的悵惘和失望,而課文中對夢境裡那「好的故事」的描繪,則表現出魯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課文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寫「我」在「昏沉的夜」閉目養神的情狀;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寫「我」在夢境中「看見一個好的故事」,水鄉各種奇妙的景物以及「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依次展現開來;第三部分是第10~12自然段,寫「我」驟然驚醒,夢境中「好的故事」消失了,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本文在表達方面很有特色,主要運用了對比的寫法。開頭和結尾都寫到「昏沉的夜」,形成呼應,營造出一種昏沉、悲涼的氛圍,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低沉、消極的情緒。中間描繪了美麗、幽雅、有趣的夢境,反映出作者開朗的心境。兩種截然不同的情調和情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讀者以強烈的衝擊。  本文在表達方面的另一個特色是運用了象徵手法。從表面看,「昏沉的夜」是指作者寫作的夜晚時分,其實另有深意,暗指當時中國的黑暗社會。魯迅後來回憶當年在北京生活時的感受,說「實在黑暗的可以」,其時正值北洋軍閥統治,政治混亂,民生凋敝,身處其中的正直知識分子倍感壓抑。因此,文中「昏沉的夜」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而文中夢境裡的美好幻想則象徵著遙不可及的願景。課後「閱讀連結」中的材料,很好地闡釋了文中事物的象徵意義。  二、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導學生把握本課的主旨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作者寫作的時代距今較遠,歷史背景比較複雜,老師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補充相應的資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三、教學目標  1.會寫「擱、綜」等13個字,會寫「預告、煙霧」等15個詞語。  2.能聯繫上下文、藉助資料理解難懂的詞語,在此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夢境的美好。  4.能結合「閱讀連結」中的資料,進一步讀懂課文。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抓住重點語段中的關鍵詞句,體會夢境的美好。  2.能結合資料,體會象徵手法的表達作用,進一步讀懂課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預學,檢查字詞   同學們,大家一定都做過夢吧!你的夢境是什麼樣子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魯迅先生的夢境,齊讀課題《好的故事》。   放聲朗讀課文,看看魯迅先生的夢境是怎樣的?(生自由讀)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魯迅夢境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藉助預學單,小組分享重點字詞。   指導書寫:擱、澄、漾三個字。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預告 煙霧 昏沉 錯綜 澄碧 蕩漾 解散   退縮 瘦削 浮動 瞬間 凝視 驟然 凌亂 陡然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和預習方法。】  二、默讀課文,疏通詞句  (一)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本文寫於現代文學的初創時期,語言表達與現在不完全一樣,有些詞語比較難懂。默讀課文,遇到難懂的詞語先跳過去,想想讀懂了什麼。  (二)明確學法,嘗試理解不懂的詞語  1.同學交流:怎樣可以理解不懂的詞語?   預設:聯繫上下文猜一猜;藉助注釋;查詞典……  2.再次默讀,嘗試運用掌握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3.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預設:   藉助注釋可以理解的:「石油」「山陰道」「罷」。   聯繫上下文可以理解的:「四近」「膝髁」「皺蹙」。   聯繫上下文可以大致猜出類別,教師需要補充圖片理解的:「伽藍」「烏桕」   查詞典理解的:「潑剌奔迸」。  【設計意圖:本文寫於中國現代文學的早期,其遣詞造句仍留有那個時代由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的痕跡。深入理解課文之前,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方法疏通詞句,為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三、整體感知,感受美好  (一)瀏覽課文,想一想這個夢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圈畫出可以概括這一印象的詞語  (二)匯報交流   預設:美麗、幽雅、有趣(板書)   這故事到底美麗、幽雅、有趣在哪兒?下節課我們一同走進魯迅先生的夢境去感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一)聽寫詞語   擱下 錯綜 澄碧 萍藻 蕩漾 火焰 瘦削   瞬間 凝視 驟然 凌亂 投擲 陡然  (二)訂正修改  二、品讀「好的故事」  (一)聚焦詞句,感受夢境的美好  1.默讀思考,批註感受。   自學提示:默讀3~9自然段,想一想:這故事到底美麗、幽雅、有趣在哪兒?做出批註。  2.組內交流。  (二)想像畫面,揣摩表達,感受夢境的美好  1.品讀「我仿佛記得曾坐小船經過山陰道……一同蕩漾。」  (1)想一想:作者描寫景物和我們平時描寫景物有什麼不一樣?   預設:作者羅列了一連串的景物。  (2)教師讀,學生閉眼想像畫面。  (3)學生結合插圖,說一說自己想像到的畫面。  (4)學生練習朗讀,讀出畫面的美麗、幽雅、有趣。  (5)討論: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預設:語句很簡潔,很有畫面感。  2.品讀「邊緣都參差如夏雲頭……發出水銀色焰。」  (1)什麼叫「邊緣都參差如夏雲頭」?  (2)出示水中倒影和夏雲頭圖片,對比觀察:有什麼相似之處?   預設:形狀相似,顏色相似。  (3)指名讀,讀出景色之美。  3.品讀「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白雲織入村女中。」  (1)讀一讀,發現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預設:上一句末尾與下一句開頭使用了相同的字詞。  (2)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體會節奏感。  (3)補充圖片,讀出畫面感。  (4)交流: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三)配樂朗讀,感受夢境的美麗、幽雅、有趣  (四)對比閱讀,發現寫法特點  1.思考交流:作者是怎麼寫「好的故事」的?   預設:夢境的開頭和結尾,都寫這個故事「美麗、幽雅、有趣」以及「美的人和美的事」。  2.對比閱讀第5和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的夢境裡分別回憶和看到了哪些景物?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前後描寫的景物很相似,都是江南水鄉的景物。  3.你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為什麼要反覆寫這個故事「美麗、幽雅、有趣」以及「美的人和美的事」?為什麼要描寫江南水鄉的景物?  4.交流討論。  三、研讀「好的故事」  (一)語段比較,產生閱讀資料的需要  1.再次默讀文段,產生問題。   再讀讀課文開頭和結尾部分,思考:你有什麼問題嗎?  2.梳理問題。   預設:為什麼作者說「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   美好的夢境和昏沉的夜有什麼含義和關係?  3.魯迅先生的文章含義深刻,我們怎樣才可以讀懂它呢?   預設:了解當時的寫作背景。  (二)閱讀資料,深化理解  1.資料引入,了解《野草》。   出示:《野草》相關資料  本文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野草》是魯迅的最薄、最美、再版最多的一本散文詩集,寫於「五四」退潮時期。作品以隱晦的象徵表達了一個啟蒙思想家在軍閥混戰時期的白色恐怖下孤軍奮戰的孤寂、迷茫與疑懼,同時表達出對「糊裡糊塗生、亂七八糟死」的民眾的失望與希望之情。  象徵手法的運用,詩情和哲理的結合,以及語言的精練、雋永而富有生命力,是《野草》藝術上的鮮明特徵。   師:同學們,讀完這段資料,請再次默讀課文,把你對文章新的理解批註在旁邊。  2.資料引入,感受對比和象徵的表達手法。   師:《野草》在藝術上最鮮明的特點就是象徵手法的廣泛運用。讀一讀「閱讀連結」中的材料,想一想:「夢境」和「昏沉的夜」象徵著什麼,作者說「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想表達什麼情感?   預設:「夢境」象徵美好的理想,「昏沉的夜」象徵黑暗的社會現狀,作者說「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想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設計意圖: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距今較遠,適時補充相關歷史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打通理解上的障礙,感受作者象徵手法的運用。】  3.資料引入,走近魯迅。   師:生活在如此黑暗的社會中,卻仍然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魯迅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別人對他的評價。   出示資料  魯迅是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毛澤東  

魯迅先生的死,不僅是中國失去了一個青年的最勇敢的領導者,也是我們失去了一個最真摯最熱忱的朋友。——鄭振鐸  

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裡。 ——葉聖陶  

(1)讀資料。(2)討論交流。  四、回顧總結,梳理學法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藉助了哪些資料?   今後我們在閱讀某一位作家的文學作品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查閱哪些資料呢?   預設:關於作者生活經歷的資料,關於創作背景的資料,別人對作品以及作者的評價等等。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師:課後,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讀一讀《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詩,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師交流,也可以主動查一查資料。  板書設計:    好的故事     象徵  (理想)夢境:美麗、幽雅、有趣  (社會)現實:昏沉、黑暗

相關焦點

  • 優秀教案怎麼寫?史上最全教案指南來了!(趕緊收藏)
    2 教案撰寫的形式 文字式: 是全部內容均以文字形式展現,可分簡案和詳案兩種,由課題名稱、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直觀教具、板書計劃、課的過程六部分組成
  • 規範的教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教案是以課時或主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具體設計和安排而撰寫的操作型文本。對老師來說,教案是考查教學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公開課、教學考核工作中常被作為展示項目之一。然而,拋開這些教學管理的因素,教案對於課堂實踐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規範的教案製作是每位老師的「必修課」,它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的Roadmap。
  • 規範的教案設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對老師來說,教案是考查教學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公開課、教學考核工作中常被作為展示項目之一。然而,拋開這些教學管理的因素,教案對於課堂實踐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規範的教案製作是每位老師的「必修課」,它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的Roadmap。
  • 教師資格證:地理教案套用模板,不會寫教案的直接套!
    教師資格證:地理教案套用模板,不會寫教案的直接套!很多同學不會寫教案,今天就帶來教案套用模板,不會寫的直接套!值得收藏!今天是地理模板,其他學科不斷更新~一、課型:新授課二、課時:1課時三、教學目標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
  • 新授課教案編寫要點
    常見課型有新授課、習題課、複習課、實驗課等,常見課型教案編寫的要點在教師資格考試中是重要的考點,主要以單選題和教學設計題的形式出現。同學們要深入理解常見課型所對應的教案編寫的要點並能夠寫出相應課型的教案,接下來對新授課教案編寫的要點進行詳細的講解。一、教案編寫的要點新授課教案編寫要抓好教學各環節的過渡與銜接,並寫明有效措施,便於突破難點。
  • 《背影》第三課時教案:賞析與仿寫
    【課時安排】 第三課時【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一百年前的「五·四「時期,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切要務全在救亡圖存,那是一個反傳統的年代,那是」矯枉「不惜」過正」的年代,那是一個「打死父親」的年代。這時,《背影》發表了——二、 賞析《背影》1、《背影》最成功之處在哪裡?
  • 細讀魯迅:《好的故事》,好在有讓人心動的遠方
    從前讀《好的故事》,眼前出現的總是一個老的魯迅,老到「在爐旁打盹」,他怎麼還有夢可做?現在才發現,那時的他才44歲,44歲……44歲,剛剛進入中年而已,甚至還不及現在的我的年齡,還會有青春的尾巴尖在搖晃,還會有夢的……1925年1月28日,農曆乙丑年正月初五。
  • 小班語言教案:毛毛蟲的故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毛毛蟲的故事 2012-03-02 14:22 來源:網際網路
  • 魯迅把省略號用錯了?分析《好的故事》中省略號使用的兩種特例
    比如我們鎮的六年級語文教師群裡,就有老師討論課文《好的故事》中省略號是不是用錯了。《好的故事》是魯迅的文章,寫於1925年2月24日。這篇文章中有5處使用省略號,其中兩處在省略號之前加了逗號,三處在省略號之後加了句號。
  • 彩色教案!
    【讀後續寫研討2群開通】 本群會每周定期分享讀後續寫最新試題、課件、論文、公開課等資料!歡迎全國各地高中英語老師加入! 候課時,就可以安安靜靜地等待。 備課,很愜意!
  • 小學體育面試《快速跑》教案
    小學體育面試《快速跑》教案 http://www.hteacher.net 2019-12-31 16:12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61006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課件教案反思單元測試卷及備課資源打包
    61004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課件教案反思單元測試卷及備課資源打包61005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課件教案反思單元測試卷及備課資源打包61006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課件教案反思單元測試卷及備課資源打包61007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課件教案反思單元測試卷及備課資源打包61008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課件教案反思單元測試卷及備課資源打包
  • 這位衡中老師的高顏值教案讓大家開了眼……
    他用彩筆寫的教案非常精細,在楊老師用彩筆寫的教案中,他應用了4種不同的顏色。而遍布在教案中的紫、黑、紅、棕色,也各有不同的意義。楊老師表示:紫色的教案,代表的是學生們的易錯知識點;黑色的教案,代表的是典型的例題;紅色的教案,代表的是非常需要注意的易錯細節;棕色的教案,代表的
  • 鄭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潭》教案設計
    鄭州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潭》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積累「茂盛、名勝古蹟、隱隱約約、風光秀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 初中數學教師資格面試—《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教案
    初中數學教師資格面試—《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教案 http://www.hteacher.net 2015-12-22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師資格面試教案―初中美術《水彩靜物畫》
    為幫助大家抓住這最後的兩天時間,環球青藤小編整理了教師資格面試教案―初中美術《水彩靜物畫》,各位初中美術教資考生,還不趕緊來看看!教師資格面試—《水彩靜物畫》教案第六課 水彩靜物畫課 型:綜合課教學方法:欣賞、講解、示範與寫生練習相結合。
  • 大班主題教案:我喜歡的成語2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我喜歡的成語2   把他們的事情編進成語中?
  •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5課時,單項式乘多項式同步教案
    上次課我們學習了單項式乘單項式,下面將進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5課時的學習。這次課從已有知識出發,通過適當的探究、合作討論、實踐活動,了解單項式與多項式乘法的意義,會進行單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運算。經過上一課時的課堂學習,加上課後作業的鞏固,如果你能夠熟練應用法則進行計算,那麼我們就可以進行新課的學習。方法一:先表示出畫面的長和寬,由此得到畫面的面積為x(bx-1/4x)。方法二:先求出紙的面積,再減去兩塊空白處的面積,由此得到畫面的面積為bx2-1/4x2。
  • 只要有好教案誰都能講出一節好課來
    教師講課要提前備課,寫好教案,在教案的基礎上制好課件,上課的時候能用上。要是準備一節好課,就得準備好長時間,還要看好多素材,才能寫出好的教案,制出好的幻燈片,其中辛苦只有老師自己知道。那麼,是不是每一個老師都能講出好課來呢?
  • 戶外活動籃球教案2篇
    、活動性,小編收集了大班戶外活動籃球教案,歡迎閱讀。2、增強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培養了幼兒的集體主義感。三、活動準備:籃球若干四、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帶領幼兒慢跑一圈,做簡單的熱身動作。1、導入遊戲老師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做個傳球遊戲,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