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薔薇科木瓜屬,灌木或小喬木,高達5-10米,葉片橢圓卵形或橢圓長圓形,稀倒卵形,長5-8釐米,寬3.5-5.5釐米,葉柄長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齒;果實長橢圓形,長10-15釐米,暗黃色,木質,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木瓜樹幹挺拔,花豔果香,葉色濃綠,冬季落葉後枝幹剛勁,頗具陽剛之美,常用於製作直乾式、斜乾式、雙乾式等不同形式的大樹型盆景。
一、木瓜盆景選材
用於製作盆景的木瓜既可從小苗培養,常用播種、扦插、高空壓條和嫁接的方法養殖;也可用園林部門淘汰的老樹,經鋸截後使主幹達到一定的高度,然後栽入瓦盆或地下「養坯」,並培養新的造型枝,經修剪、蟠扎、牽拉後使之成型,注意將較大的傷口作適當修飾,使其隨和自然,達到「雖是人為,猶如天成」的藝術效果,最後再移入細盆觀賞。
二、木瓜盆景養護
木瓜的移栽和翻盆宜在早春進行,應帶有土坨,並將主根剪短,多留側根。用中性至微酸性、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栽種,並施以腐熟的餅肥末作基肥。成活後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而不積水。
4月初向葉面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促使花蕾健壯,給以後的開花結果提供充足的營養。由於盆栽土壤較少,養分有限,座果不能太多,一般每盆留3至5個果實即可,其餘的果實應及早摘除,以免消耗過多的營養,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每月施一次 「礬肥水」,以防止土壤鹼化,並使果大味香。養護中經常打頭摘心,以保持株形都優美。冬季落葉後對植株進行一次修剪整形,剪除枯枝、弱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多留壯枝,使來年花繁果豐。
木瓜耐寒,冬季可留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最好能將花盆埋入地下,也可置於0℃以上的室內,溫度過高植株會提前發芽,反而對第二年的生長不利,故最高溫度不要超過10℃,以使植株充分休眠。每1至2年的早春翻盆一次。
三、病害防治
已報導的宣木瓜病害種類約有10餘種,其中以輪紋病、炭疽病、灰黴病、銹病、葉枯病、幹腐病、褐斑病等危害較為嚴重,以上病害的主要表現及防治方法主要有:
1、輪紋病
輪紋病危害宣木瓜的枝幹、葉片和果實。當年生枝幹受害後,初為紅褐色水漬狀點,後從中間隆起呈疣狀並逐漸擴大成斑;當擴至枝幹一半時,病斑處發脆,枝幹在風等機械外力作用下折斷。多個小病斑密集呈粗皮狀並隨枝幹增粗而擴大,可存活數年致使整個樹幹枯死。在葉片和果實上,病斑水漬狀呈深淺相間的同心輪紋並伴有黑色小點(即病原物)。
2、炭疽病
炭疽病危害果、枝、葉。發病初期,果實上的「小褐點」迅速擴大成斑致使整個果實腐爛,病果在溼度大的情況下產生粉紅色黏液,失水後成僵果。輪紋病、炭疽病皆以病原潛伏於病枝、果中越冬,遇高溫高溼條件即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次侵染和復染。發病高峰在每年5月份後的每一次降雨。傳統防治除冬季修剪病枝、清除僵果病葉併集中燒毀的農業防治外,還採用在冬季噴施3-5度石硫合劑、4月底噴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5月底6月初噴75%百菌清500倍液2次以上。
3、灰黴病
灰黴病是宣木瓜苗木生產和木瓜林早春萌芽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隨殘枝病葉混入土壤越冬,翌年氣溫升至15℃以上、溼度達90%以上時再侵染木瓜幼苗的莖、嫩梢和葉片,受害的木瓜幼苗葉片如水燙一般;幼莖、嫩梢由染病初期的褐色小點而擴散為一圈,造成病變以上部位萎蔫形成立枯或枯梢,病莖葉在高溼度情況下長出一層灰色黴狀物(即病原孢子)進行重複侵染。傳統防治十分重視該病的冬季預防以達到清除病原的目的,即在冬季利用修剪清除病枝及病葉、早播、地膜覆蓋以增溫促苗早出和早木質化、施足底肥及少用追肥等方法以提高苗木的抗病力。育苗時,土壤消毒尤為重要,中國臺灣華裔植物病理學家柯文雄首創「處女土育苗法」值得借鑑。苗木出土後,用1:0.5:200波爾多液每周噴灑1次,連用2-3周;或70%甲基託布津1500倍液每10天1次,噴2-3次。發病期間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或50%苯來特防治。
「盆景盆栽」旨在為盆友們提供一個自由的交流平臺,歡迎盆友們參與留言.
歡迎盆友們投稿,平臺免費推薦盆友的優秀盆景作品!
微拍堂每天均舉行盆景/樁材拍賣,歡迎盆友們關注微信wjynqj參與競拍!
另長期出售純松針土/尋求商務合作,請加微信wjynqj詳詢
。 盆景盆栽公眾號微信:yunnanpenjing.
謝謝盆友們長期支持,您的關注就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