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狂轟濫炸三大城,亞美尼亞總理:他們要對18萬人種族清洗

2020-12-23 上海熱線陣地

阿亞戰事愈演愈烈,在土耳其的支援下,亞塞拜然大軍勢如破竹,即將佔領了納卡關鍵要塞,亞美尼亞大批士兵瀕臨崩潰。近日,亞美尼亞總理透露了一件重要機密。

據環球網10月30日報導,納卡地區緊急情況服務處指出,亞塞拜然軍方對其三大城市進行了空襲:阿斯凱蘭、馬克特和馬蒂尼。

該服務處在社交平臺上寫道:"馬克特和馬蒂尼目前沒有人員傷亡,但此次轟炸對城市的主要建築物和數不清的定居點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當時空襲警報幾乎響徹了納卡的所有城市"。

此外,亞塞拜然還襲擊了納卡地區的主要的醫療機構,至少有2人死亡。納卡國防軍表示,亞塞拜然是故意選擇醫療機構進行的空襲。

當地時間10月29日,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亞塞拜然大軍和土耳其轉運的數千僱傭軍在納卡前線進行密集的軍事行動,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對納卡地區的18萬亞美尼亞人進行"種族清洗"。

目前阿亞衝突已經進入到了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頭。當地時間10月29日,亞塞拜然部隊正準備封鎖舒沙鎮。在經過一個月的戰鬥後,阿軍佔領舒沙鎮將標誌著這場戰事到了一個關鍵轉折點。

這是因為該地是通往納卡所謂的首都的關鍵要塞。帕辛揚稱,亞塞拜然大軍目前距離該鎮最多五公裡。他呼籲在該地的亞美尼亞人行動起來,保衛該鎮。"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奮鬥",他表示。

阿亞兩國於上世紀90年代爭端至今,20年的時間裡,有3萬人喪生。而號稱獨立的納卡共和國,至今也未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自1994年達成停火以來,兩軍大小衝突不斷。阿亞兩國在9月27日爆發了20年來最為激烈的戰鬥。事後,雙方都在指責對方先打的第一槍。

隨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公開力挺其盟友亞塞拜然,並從敘利亞轉運了大批叛軍加入阿軍陣營共同戰鬥。

10月10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外長在莫斯科的許多小時談判中,就停火達成了共識。當天,停火協議開始生效。但是幾個小時後,戰鬥仍在繼續。當地時間10月18日,雙方在法國的周旋下,再次嘗試進行人道主義停火,但衝突並未因此降級。第三次停火是由美國攢的局,但無奈也不成功。

最近幾天,阿亞兩軍戰鬥加劇了,甚至對平民地區的火箭彈襲擊的次數也更多了。接下來的第四次停火能否成功,仍需繼續觀望。

文/咕咚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宿怨難解:「納卡」的前世今生
    於是,處理棘手的亞美尼亞與地區強國土耳其的矛盾提上日程。歷史上,亞美尼亞跟土耳其是死敵。在1915年,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曾對亞美尼亞實施種族滅絕,造成150萬亞美尼亞人失去了生命,可謂"血海深仇"。所以蘇俄為了防止亞美尼亞去惹土耳其,就想學習英國人搞「分而治之」,於是就把亞美尼亞的一塊領土——納卡地區,拿出來歸到亞塞拜然去了。
  • 血與火的較量,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百年恩仇錄
    圖為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及納卡地圖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同屬於南高加索地區,也就是高加索山脈南側。亞塞拜然約一千萬人口,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經濟實力雄厚。靠能源的出口國家積累的財富。軍隊數量,裝備水平,科技水平在南高加索地區首屈一指。反觀亞美尼亞,是個純粹的內陸農業國,人口三百多萬,由於經濟實力落後,儘管近幾十年勒緊褲腰帶與亞塞拜然搞軍事競賽,但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武器質量都遜一籌。他們的歷史恩怨?
  • 不滿向亞塞拜然割地,亞美尼亞2萬人上街促總理下臺,高喊叛徒
    大批民眾聚集街頭要求總理下臺。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周六(5日)有超過兩萬名市民走上街頭,不滿總理帕申因將納卡大片土地控制權拱手予亞塞拜然,要求他周二(8日)中午前下臺,否則將發起全國公民抗命。帕申因拒絕下臺,表示割地是痛苦但必需的舉動,可以防止亞塞拜然佔領整個納卡地區。示威者在市中心聚集並遊行至總理府,途中高呼「帕申因是叛徒」和「帕申因下臺」等口號,遊行亦吸引牧師參加,他們譴責當局將聖址拱手相讓。
  • 亞美尼亞總理:亞塞拜然大軍出動,俄羅斯維和部隊被「包餃子」
    當地時間12月16日,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接受採訪聲稱,亞美尼亞軍方得到可靠消息,亞塞拜然軍隊已經將俄羅斯維和部隊團團包圍了。該地區之前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軍隊必爭之地,在和平協議籤署之後,俄羅斯維和部隊接管了此地。 帕希尼揚總理聲稱,俄羅斯維和部隊已經被亞塞拜然「包餃子了」,因為地形複雜,俄羅斯維和部隊通訊設施存在一定問題,為了奪取此地,亞塞拜然軍隊很有可能夥同土耳其軍隊發動了進攻,或者土耳其特種兵僕從軍穿著亞塞拜然軍人的衣服參加了戰鬥。
  • 為何亞美尼亞會被亞塞拜然擊敗?亞前總理:亞美尼亞80%軍人失蹤
    亞阿戰爭衝突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是關於他們的戰爭,移動網際網路上一直都有,對於亞美尼亞真正失敗的原因,一直眾說紛雲,今天我們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據亞美尼亞前總理布蘭特發文稱,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中被亞塞拜然擊敗的原因,是因為亞美尼亞軍隊的80%失蹤。亞美尼亞已被擊敗,這不是什麼秘密。亞塞拜然人很清楚我們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有多少輛坦克,大炮和其他武器。一句話就是,被亞塞拜然擊敗是不可避免的。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什麼水火不容?亞美尼亞民族的悲慘歷史!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爭已經告一段落了,最終以亞美尼亞的割地賠款結束,亞塞拜然雖然傷亡也不小,但是還是贏得了最終的勝利!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相信很多人依舊不知道他們倆為啥這麼大仇恨,動不動就開戰!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前世今生
    還有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 其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三國是蘇聯解體後獨立建國的,從地理上來說,它們同屬於高加索山地地區,交通不算發達。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國土面積加起來大約10萬平方公裡,還沒有咱們國家的福建省大,人口加起來也就1000多萬人,還不如北京常住人口的一半,那他們為什麼起了爭端呢?
  • 新時代的割地賠款,屈辱的亞美尼亞!
    然後,亞美尼亞人被無差別的屠殺,而且是虐殺,大量的亞美尼亞少女被剝光衣服釘在了十字架上,讓她們慢慢的死去。這種虐殺手法,在於伊斯蘭教徒對於東正教徒的羞辱。在兩年的大清洗中,亞美尼亞人總共被屠殺了150萬人之多,留在土耳其境內的所有亞美尼亞人,幾乎就沒有倖存者。
  • 從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到百年世仇
    要說明的是,亞美尼亞所信奉的既非天主教,也非東正教,而是自己創立的亞美利亞教會,他們認為是基督的人性融入神性.....反正很複雜..... 這時,土耳其東部的亞美尼亞人被驅逐開始了苦難行軍,他們將被遷移至現今敘利亞的代爾祖爾及周邊荒漠地區。在遷移過程中,他們的大部分財產都被政府充公,幾乎空手上路,也沒有任何交通工具,要靠腿走完幾百公裡的放逐。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廝殺,和中國有關係嗎?
    期間,總理帕希尼揚的財物被搶劫一空,連第一夫人的香水、化妝品以及他本人的駕照都未能倖免(搞不懂要駕照幹什麼)。  (帕西尼揚和其夫人)  而且,我要指出亞塞拜然一直都在否認事實,而且放任對亞美尼亞的屠殺,舉一個最普通的案件吧:2004年,亞塞拜然軍官拉米爾·薩法羅夫(Ramil Safarov)用斧頭砍死亞美尼亞學員古爾根·馬爾卡良(Gurgrn Margaryan)。
  • 土耳其強勢助攻亞塞拜然,亞美尼亞難敵攻勢,為何俄軍在旁觀望
    其中亞塞拜然便是土耳其實現泛突厥聯盟的重要一環,這次的納卡衝突,土耳其不僅下血本給亞塞拜然種種資助,甚至派出了本國的特種部隊幫助亞塞拜然軍隊作戰,並最終幫助阿軍贏得了這場戰爭。土阿兩國關係向來不錯,這次土耳其下了這麼大力氣,亞塞拜然自然也要投桃報李。
  • 圖說: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戰爭 蘇聯加盟共和國唯一的種族衝突
    這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內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種族衝突,雙方在戰爭中都積極使用了現代化戰機。1992年2月,亞塞拜然出動米-24武裝直升機,使用飛彈和炸彈對卡拉巴赫民兵的陣地進行襲擊。不久後,又投入了蘇-25攻擊機,蘇-24戰鬥轟炸機,以及米格-25截擊機,米格-21、米格-23戰鬥機。
  • 亞塞拜然軍隊接管首塊割讓領土,3萬人逃離後變「鬼城」,亞美尼亞防...
    由俄羅斯調停的停火協議規定,亞美尼亞將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的三個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第一個是阿格達姆,已於周五移交。 11月20日,亞塞拜然宣布其軍隊進入了納戈爾內-卡拉巴赫地區附近的一個地區。一天前,亞美尼亞部隊的士兵和坦克已經撤離該地區。
  • 小國的悲哀:亞美尼亞,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壹 | 命運多舛的民族兩千年前,他們的祖先曾在高加索山南麓建立了古亞美尼亞王國,從裏海西岸延伸到地中海東岸,後來在外族不斷入侵和壓迫下,亞美尼亞國的領土不斷縮小。這次屠殺和納粹的猶太人大屠殺、盧安達種族大滅絕,並稱為「20世紀三大種族屠殺」。
  • 亞塞拜然用亞美尼亞國旗捆住俘虜,殘酷開槍打死
    由於領土爭端、民族糾紛、宗教衝突等多種紛繁複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個小國展開了一場大交兵。阿亞兩國雖然都較為弱小,可戰火一經點燃,雙方火力的密集程度簡直史上罕見,戰爭的殘酷性就淋漓盡致的彰顯了出來。尤其是亞塞拜然軍隊,隨著戰局的發展,甚至將武器對準了無辜平民。10月15日,希臘 Pentapostagma網報導稱,亞塞拜然軍隊進行大屠殺,相當冷血的處決亞美尼亞俘虜。
  • 亞塞拜然集體屠殺450名亞美尼亞戰俘!俄羅斯拍攝現場慘不忍睹
    來自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什尼揚表示,本國數百名軍人在納卡地區衝突加劇後失蹤。而早前,亞塞拜然軍隊拍攝到進入舒西市畫面沿著這條路,全是亞美尼亞士兵的屍體,亞美尼亞士兵的屍體仍在舒西市路上,舒西城市中的屍體和「坦克」殘骸周圍大約有450具屍體。
  • 敵對行動升級,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敵對行動升級自7月12日以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界上的軍事緊張局勢一直在上升,雙方軍隊使用火炮和無人駕駛飛機,軍事設施被摧毀,有人員傷亡。但是造成這種緊張關係的確切原因仍然是晦澀的。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是亞塞拜然領土,但納卡實際上是獨立狀態(亞美尼亞支持),亞塞拜然無法行使管轄權細看外高加索地區的地圖,亞塞拜然的國土被亞美尼亞分成了彼此不相連的兩部分,這部分飛地叫做「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面積5500多平方公裡,45萬人中有99%是亞塞拜然人。
  • 視死如歸,亞美尼亞總統夫人和兒子參戰,誓死與亞塞拜然打到底!
    但亞美尼亞極其頑強,在這裡殊死一搏,奇蹟般抵擋住了亞塞拜然強大的火力。雖然亞美尼亞在納卡上演了「教科書」般現代戰場案例,但損失十分慘重,為了國家利益,在納卡地區的青壯年甚至是老人都扛起了武器,亞美尼亞方面也不但從國內派出援兵,其中包括大批女性志願參戰,展現出了視死如歸的決心,誓必要與亞塞拜然一較高下。
  • 亞塞拜然的飛地,隔著世仇亞美尼亞,被封鎖百餘年
    19世紀沙俄一家獨大才跟隨亞美尼亞被列為邊疆區,此時亞塞拜然人與亞美尼亞人的比例是57%和42%,兩大民族在沙俄管轄下仍然紛爭不斷。 1905年俄國動蕩不安自顧不暇時,兩大民族各自屠殺轄區內的敵對者,約有128個亞美尼亞村鎮和158個亞塞拜然村鎮被毀。雙方矛盾自此無可協調,徹底淪為「死敵」,連對方祭祀寺廟都被推平或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