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對行動升級,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2020-12-14 瞳眼天下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敵對行動升級

自7月12日以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界上的軍事緊張局勢一直在上升,雙方軍隊使用火炮和無人駕駛飛機,軍事設施被摧毀,有人員傷亡。但是造成這種緊張關係的確切原因仍然是晦澀的。

上周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邊界戰鬥中有20人死亡,這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高加索山脈領土爭端之一。

這場小規模衝突於7月12日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有爭議的飛地以北約300公裡處開始,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邊界衝突,兩國都互相指責開始,衝突事件可能始於一個小事件,由於對數十年的多國和平進程失去了信心而升級了。

兩國突然都在努力遏制冠狀病毒大流行:亞美尼亞只有300萬人口,已記錄了近35000例Covid-19病例。同時,能源豐富的亞塞拜然經濟受到油價下跌的打擊。

亞美尼亞總理訪問卡拉巴赫

長期談判沒有產生任何結果,這加劇了國際邊界地區的緊張局勢,因此,雙方一直期待對方發動進攻。

衝突地區涉及15萬人,俄羅斯是衝突的主要調解者,也是亞美尼亞的親密盟友,呼籲雙方保持克制。土耳其支持穆斯林佔主導地位的亞塞拜然。

兩天後亞塞拜然總統伊利亞姆·阿利耶夫解僱了他的外交部長,他說外交部長「參與了一些無用的談判」。亞塞拜然國防部表示,亞塞拜然軍隊已採取適當措施應對。

邊界衝突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高地地區之間的衝突,爭端已久,在蘇聯解體之前曾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亞美尼亞人居住,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之後於1988年初爆發自治區宣布退出亞塞拜然共和國。

大規模戰爭不符合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利益,顯然,俄羅斯已經向雙方發出了必須結束衝突的信息。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邊境戰爭的背後

卡拉巴赫和平談判始於1990年代,但並未產生雙方都能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由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的國家(美國,法國和俄羅斯)進行的調解進程沒有任何成果,很明顯,談判陷入僵局。亞美尼亞2018年領導層的變化也無助於推進進程。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在7月6日的一次公開採訪中公開表示,「和平」進程已變得毫無意義,明斯克集團並未盡力向亞美尼亞施加壓力讓步。

邊界衝突

在2017年舉行的公民投票中,亞美尼亞人將多山的卡拉巴赫共和國更名為阿爾薩克。和平進程沒有向前推進的主要原因是,現狀對亞美尼亞實現其長期目標是有利的。

亞美尼亞的大戰略和邊界衝突

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辛揚(Nikol Pashinyan)上任時將卡拉巴赫(Karabakh)列為首要任務。去年8月,他對卡拉巴赫的訪問中,呼籲亞美尼亞與卡拉巴赫山區統一

在蘇聯時期,卡拉巴赫山區內主要居住著亞塞拜然人口,是亞塞拜然文化的搖籃,也是亞美尼亞嘲笑亞塞拜然的另一個例子。它在亞塞拜然受到強烈譴責。亞美尼亞其他高級官員,包括外交部長,也訪問了該地區。亞美尼亞外交大臣甚至在自己的照片上發布了自己在喀爾巴哈爾的照片,該鎮是卡拉巴赫山區附近被佔領的亞塞拜然地區之一。

卡拉巴赫

這表明亞美尼亞有能力採取大戰略吞併卡拉巴赫。亞美尼亞領導人似乎選擇了託沃茲附近兩個國家之間的國界,以佔領具有戰略意義的亞塞拜然人的位置:然後,亞美尼亞軍隊將緊靠作為亞塞拜然經濟和收入核心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這將阻止巴庫今後考慮採取軍事解決方案來奪回七個被佔領區,並迫使他們作出讓步,接受對卡拉巴赫山區的吞併加上七個被佔領區中的四個。

這是亞美尼亞的大戰略,不僅對巴庫構成威脅,而且對以色列,土耳其和歐洲的戰略利益也構成威脅。以色列和歐洲是亞塞拜然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消費者亞塞拜然的石油和天然氣通過穿過託夫茲Tovuz地區,喬治亞和土耳其的管道進入市場。安卡拉意識到葉里溫冒險的範圍,並發表了一系列支持亞塞拜然的聲明。

相關焦點

  • 高加索硝煙再起,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離戰爭一步之遙」?
    中新網9月28日電 綜合報導,長達數十年的領土之爭,使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長期處於敵對狀態。27日,兩國在納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發生新一輪衝突,截至發稿時,已造成至少24人死亡、百餘人受傷,引發國際社會關切。目前,兩國均已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的背後是什麼?
    兩國背後都有大國的支持,戰爭開始後的第一時間,土耳其就派出4000人的部隊給亞塞拜然撐場面,報導稱,土耳其的F16還擊落了一架亞美尼亞的蘇-25。而亞美尼亞的背後是俄羅斯,在氣勢上一點不輸亞塞拜然,然後就演示了無人機打坦克的標準操作。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邊界衝突有可能引發重大地區戰爭或核災難
    一些土耳其消息來源報導說,土耳其派遣F-16戰鬥機在土耳其-亞美尼亞邊境附近飛行。亞美尼亞外交部嚴肅回答說:土耳其的做法對亞美尼亞和該地區構成安全威脅。」亞美尼亞SU-30 SM戰鬥機開始密集巡邏,並在土耳其邊境附近部署了S-300防空飛彈系統發射器。
  •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邊境衝突加劇,阿軍上校被打死,將無法和平解決
    自12日爆發軍事衝突以來,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邊境衝突問題持續升級。近日,據媒體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副部長表示,阿方的一名少將和少校均在這次的衝突中被亞美尼亞的部隊射殺。對於這場已經持續了5天的邊境衝突,美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都呼籲兩國能夠和平解決問題。7月12日,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邊境地區發生了軍事衝突。
  • 納卡地區:局勢升級還是戰爭爆發
    謝爾蓋·馬爾克多諾夫納卡地區2016年4月以來還未發生過軍事行動如此迅速升級的情況。也就是說,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未獲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這種情況是4年來所未有的。七月衝突的加劇發生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邊境,由此可見武裝衝突之前僅是暫停。與2016年4月的「四日戰爭」不同,當時衝突升級的第五日局勢就開始重返外交談判,可今夏這一情況並未發生。當前局勢大規模升級還有其他一些特點,比如土耳其活動的加強。七月衝突發生後不久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就在邊境舉行了聯合軍演。
  • 亞塞拜然貿然進攻,4名士兵遇襲身亡,巴庫:用鐵拳打垮亞美尼亞
    納卡地區的軍事衝突再次爆發之後,作為背後調停國的俄羅斯立即出面,強硬要求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保持克制,禁止再次採取敵對行為破壞停火協議。與此同時,俄軍維和部隊也強化了在拉欽走廊及周邊地區的警戒力度,重新劃出一條紅線。
  • 亞塞拜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亞美尼亞全國軍事管制
    兩國因納卡問題長期衝突不斷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
  • 亞塞拜然無視停火協議進攻,摧毀亞美尼亞防線
    但在周六當天,阿軍方就開始使用重型裝備向亞美尼亞控制區進行炮擊,引發局勢直線升級。遇襲之後,亞美尼亞軍方也進行了適當反擊。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駐守在納卡地區的俄軍維和部隊得知卡拉巴赫接觸線爆發交火事件之後,立即向事發地帶增派了大量的作戰士兵,阻止了亞阿兩國有進一步的正面衝突。
  • 亞美尼亞「死亡公路」出現:百輛坦克裝甲車被摧毀,亞塞拜然大勝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衝突中也暗示了「戰爭的未來」。廉價的土耳其和以色列無人機機隊,正在通過亞美尼亞領空,對亞美尼亞軍隊防禦工事進行「砍瓜切菜」般打擊。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納卡」大打出手,「納卡」的前世今生
    埋下天坑 為了退出戰爭,1918年1月,蘇聯與同盟國籤訂《布列斯特和約》,承認外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獨立。 1921年,蘇聯以民族自決為由將納卡地區劃歸給亞美尼亞。然而,考慮到蘇聯西南部面臨著土耳其等伊斯蘭勢力,把納卡劃給亞美尼亞,勢必會埋下邊境地區不穩定的因素。 出於穩住南部邊陲的需要,1923年,蘇聯對行政區重新劃分,又將納卡地區劃給亞塞拜然,成為「亞塞拜然蘇維埃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州。
  • 臺灣能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中學到什麼?
    「那個人很好戰嗎,還是什麼?」——少校點頭微笑,想讓我同意他的看法。「不,她很現實,」我回答說。「現在事態已經發展到了不好戰反倒會很危險的地步。」這位少校看著我,一臉迷惑(可能他在琢磨是不是整個美國代表團都寧願在烈火中共進午餐)。然而,最近剛結束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已經有力證明了我這位同事的建議是非常明智的。
  • 亞塞拜然總統不滿外長對與亞美尼亞衝突立場,將其解職
    16日,亞塞拜然總統伊力哈姆·阿利耶夫(Ilham Aliyev)解除了該國外長埃爾瑪·馬梅迪亞羅夫(Elmar Mamedyarov)的職務。此前,阿利耶夫曾批評馬梅迪亞羅飛在近日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兩國衝突問題上的立場,指責馬梅迪亞羅夫做了「無謂的談判」。
  • 俄羅斯入局阿亞戰爭,進駐亞美尼亞邊境
    上周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籤訂的停火協議在生效後的一小時內就被打破了,當天早上,兩個國家就再次發生了軍事衝突。如今衝突造成的傷亡人數已達數千人,但局勢卻絲毫沒有降溫的跡象。最新消息顯示,俄羅斯軍隊進駐了亞美尼亞邊境,這或許會給戰局帶來一定的影響。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軍事衝突 「多山的黑色花園」再度濺血
    亞塞拜然國防部9月27日證實,亞美尼亞武裝力量在卡拉巴赫開炮並造成傷亡,亞塞拜然方面正採取回應措施。隨後,亞美尼亞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開始全國總動員。
  • 德媒: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這次為什麼又打起來了 亞塞拜然沒法收回...
    中國小康網9月30日訊 老馬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升級至下一階段:自周日(9月27日)以來,敵對雙方持續發生激烈戰鬥,這是自1994年停火以來首次在爭議邊界發生武裝衝突,並且造成數十人傷亡。亞塞拜然國防部9月27日發布的前線影像資料德國媒體報導,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先後宣布實行戒嚴,儘管戰爭狀態是地區性,而非全國。兩國均指控對方此次爆發激烈衝突的責任,而南高加索地區的戰事可能會越演越烈。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邊境衝突深表關切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7月12日和13日在北部邊境發生交火,並使用了重型武器,目前已導致4人死亡、多人受傷,兩國均指責對方越過邊界實施挑釁。聯合國官網消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3日晚間發表聲明,對衝突深表關切。據媒體報導,亞塞拜然共有四名士兵在衝突中喪生、另有五名士兵受傷,亞美尼亞方面也有五名士兵受傷。雙方在衝突中使用了彈藥、迫擊炮和坦克。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為了退出戰爭,1918年1月,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與同盟國籤訂《布列斯特和約》,承認外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獨立。然而,考慮到蘇聯西南部面臨著土耳其等伊斯蘭勢力,把納卡劃給亞美尼亞,勢必會埋下邊境地區不穩定的因素。出於安撫伊斯蘭勢力並穩住南部邊陲的需要,亞美尼亞人因人數少而成為了大國博弈的犧牲品。1923年,蘇聯對行政區做了劃分,將納卡地區劃給亞塞拜然,成為「亞塞拜然蘇維埃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州。這次劃分引起了當地亞美尼亞人的強烈不滿,也為蘇聯解體後亞阿兩國的爭端埋下伏筆。
  • 俄媒:俄軍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部署 亞美尼亞防長稱無損主權
    中國小康網12月11日訊 老馬 亞美尼亞國防部長瓦加爾沙克阿魯久尼揚上周日接受國防部下屬的媒體「Zinuzh Media」採訪時稱,俄羅斯邊防軍人部署在與亞塞拜然交界的休尼克州(亞美尼亞)無損亞美尼亞主權。
  • 埃瑞克·陳:臺灣能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中學到什麼?
    「那個人很好戰嗎,還是什麼?」——少校點頭微笑,想讓我同意他的看法。「不,她很現實,」我回答說。「現在事態已經發展到了不好戰反倒會很危險的地步。」這位少校看著我,一臉迷惑(可能他在琢磨是不是整個美國代表團都寧願在烈火中共進午餐)。然而,最近剛結束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已經有力證明了我這位同事的建議是非常明智的。
  • 埃爾多安:支持亞塞拜然是因為美俄法向亞美尼亞提供武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27日爆發武裝衝突,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雙方都指責對方開了「第一槍」。納卡地區武裝衝突已持續三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指責一些外國大國向亞美尼亞提供武器,並發表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