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國防部9月27日證實,亞美尼亞武裝力量在卡拉巴赫開炮並造成傷亡,亞塞拜然方面正採取回應措施。隨後,亞美尼亞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開始全國總動員。
亞美尼亞國防部9月27日稱,卡拉巴赫遭到空中和飛彈襲擊,亞美尼亞方面擊落了亞塞拜然兩架直升機和三架無人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7日報導,亞美尼亞政府因卡拉巴赫事態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並進行全國總動員,亞美尼亞官方的一份聲明顯示,「根據當前情況,召開國民議會臨時會議,宣布戒嚴並對18歲以上人員全面動員」。
亞塞拜然國防部新聞處9月27日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亞美尼亞武裝力量使用迫擊炮和大口徑武器轟炸了位於卡拉巴赫接觸線附近的居民點,造成平民傷亡。
亞塞拜然國防部消息稱,「9月27日,亞美尼亞武裝力量進行了大規模挑釁,使用大口徑武器、迫擊炮和各種口徑的火炮裝置,向沿整個前線的亞塞拜然軍隊陣地及位於前線區的居民點進行了猛烈炮擊。敵人的猛烈炮擊造成了平民傷亡,一些民用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強調「為了制止亞美尼亞武裝力量的作戰活動並確保平民的安全,亞塞拜然陸軍司令部決定針對整個前線展開反攻行動」。
亞塞拜然軍方表示,摧毀了亞美尼亞空軍的12個防空系統。亞美尼亞國防部則稱,該國軍隊擊落了亞塞拜然的兩架直升機和三架無人機,亞塞拜然損失了三輛坦克。
俄羅斯外交部9月27日發表聲明稱,卡拉巴赫衝突急劇惡化,雙方正在進行激烈射擊,並有遭受損失的消息。「敦促雙方立即停火併開始談判,以穩定局勢」。
據了解,卡拉巴赫地區為亞塞拜然西南部的一個自治州,多數居民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為爭奪卡拉巴赫地區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了卡拉巴赫地區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1994年,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至今仍因卡拉巴赫地區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多年來,兩國在卡拉巴赫地區地區時有交火,經常有士兵和平民傷亡。
「多山的黑色花園」再度濺血
卡拉巴赫是亞塞拜然語的俄語譯文,意思是「黑色花園」,納戈爾諾是俄語,意思是「多山的」。亞美尼亞族人傾向稱此地為阿爾特薩赫,這是該區的亞美尼亞古語名稱。
兩者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發生的主權爭議,可追溯至1991年蘇聯瓦解前。1988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要求併入亞美尼亞,導致這個自治州內阿、亞兩族之間爆發武裝衝突。
雙方雖在1994年同意停火,但估計已導致約3萬人死亡、逾100萬人流離失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落入亞塞拜然手中。
這個位於山區的地方佔地約4000平方公裡,而分離主義份子在這場戰爭中,於亞塞拜然攻佔一些飛地。
自從亞美尼亞及亞塞拜然在1994年停火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運作一如獨立的共和國,以及實際上成為亞美尼亞的一部分。圖為2015年4月21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軍人在當地與亞塞拜然接壤的邊境駐守。
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及突厥亞塞拜然人世居此地。在前蘇聯時期它成為亞塞拜然共和國內的自治州。
國際一貫承認卡拉巴赫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在停火後,實際運作上是獨立。亞美尼亞從未正式承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獨立,卻是該區主要財務及軍事支援的來源。
停火協議籤訂後,用於解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爭端的努力大致上停擺。由法國、美國、俄羅斯推動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問題明斯克小組斡旋無果,和平協議的談判在2010年宣布破裂。
其他國家與這兩個國家的關係上,俄羅斯傳統上支持亞美尼亞人,土耳其是亞塞拜然的盟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