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電商逐鹿印度市場,男性成消費主力

2021-01-12 雨果網

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神奇的、悠久的迷人國度,也許是因為都屬於四大文明古國,在很多方面,它和中國有些相似。在中國的電商行業蓬勃發展之後,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也把目光投向了印度。近日,亞馬遜正式進軍印度的奢侈品市場,推出在線珠寶商店,很多印度和國際知名珠寶

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神奇的、悠久的迷人國度,也許是因為都屬於四大文明古國,在很多方面,它和中國有些相似。在中國的電商行業蓬勃發展之後,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也把目光投向了印度。近日,亞馬遜正式進軍印度的奢侈品市場,推出在線珠寶商店,很多印度和國際知名珠寶品牌都在此出售包括項鍊和手鐲等商品。

線上銷售增速快

由於珠寶商品的價格十分昂貴,所以在線上銷售一直推進的很慢。很多消費者都喜歡看到實物再進行付款。但是現在這種局面正在改變,一份來自麥肯錫的報告顯示,線上珠寶的銷量佔到了珠寶總銷售的4%。儘管這個數字很小,但在線銷售的珠寶增速卻是珠寶銷售整體增速的兩倍。報告還顯示,到2017年,純線上的珠寶銷售將佔到整體銷售的6%。

亞馬遜自然也想在這一潛力市場分到一杯羹,於是,它將目標瞄準了印度。印度富人享受生活的本事可謂全球聞名,受英式教育培養的「老錢」階層,他們的奢侈觀也很英式。比如富豪維賈伊·馬爾雅,他在家時,身後總是跟著一位男管家,一隻手拿著銀制的菸灰缸,另一隻手則拿著一瓶蘇格蘭威士忌。印度鋼鐵大王拉克希米·米塔爾則以豪擲6600萬英鎊在倫敦肯辛頓宮住宅區買下一幢豪宅而著稱,一度創造全球私人購買豪宅的最高成交紀錄。

信實集團掌權人穆克什·阿姆巴尼則是新貴階層的代表,他耗資20億美元,在孟買打造了一幢高173米的摩天豪宅。這幢亞洲第一豪宅,每個細節都奢華至極:酒店式大堂中裝有9部電梯,通往宴會廳的樓梯扶手全部覆蓋白銀;宴會廳天花板80%的面積掛滿水晶燈。跟隨穆克什一家六口住進這座豪宅的,有600名全職僱員和僕人。穆克什毫不介意炫富,正如舉辦奢侈品展的《印度斯坦時報》的一個報導標題:「炫耀吧,因為你現在有能力。」

來自凱捷集團和美林財富管理的數據表明,印度目前有12萬百萬美元富翁,掌控印度約1/3的國民總收入。而思緯集團2009年底針對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展開的奢侈品消費調查也顯示,印度的受調查者更多地把奢侈品描述為「有關品質」、「一種生活方式」;同時,近3/4受調查者表示,自己對於花大價錢購買奢侈品並不感到內疚,因為他們把買得起奢侈品看作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標誌。關鍵是那些願意一擲千金的奢侈品消費個體正在增多,從2006年的4.6萬人到2013年的13.2萬人,增幅為200%。這些消費個體平均每人擁有超過100萬美元的流動資金。同時,從2006年的70萬戶到2013年的110萬戶,印度年可支配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家庭在過去7年裡增長了60%。

除了土豪眾多、花錢「任性」外,亞馬遜選擇印度還有一個理由,按照該公司印度的時尚品類經理Vikas Purohit的話說就是,印度市場與西方相似,正在見證珠寶銷售快速增長的時期。亞馬遜選擇推出珠寶電商的時機正好與印度的結婚季重合,也是選擇了一個銷售珠寶的好時機。

目前,亞馬遜珠寶電商的類目主要分為鑽石、金飾、珠寶和設計師商品等,還有一些著名的品牌例如D』damas、Aspen等。而且還為社交名媛們準備了絕對不會「撞配飾」的珠寶系列。為了讓消費者買得安心,亞馬遜會為每一件產品加上質量認證保證書。

購物環境成問題

面對印度奢侈品市場的火爆,難免會有人將之與之前的中國奢侈品市場進行對比。印度奢侈消費研究專家拉哈·查哈就曾在其著作《名牌至上:亞洲奢侈品狂熱解讀》中專門用一章的篇幅,來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印度會是下一個中國嗎?

金融危機之後,奢侈品消費在傳統市場的萎縮,使得奢侈品公司紛紛把目光投向新興市場,尤其是經濟保持迅猛增長的金磚五國(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作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被寄予厚望,曾經有調查機構預測,印度將成為全球第四大奢侈品消費國。

就此前來看,印度的奢侈品消費額尚不足中國的1/10。2009年的數字為6億歐元(而中國是66億歐元),僅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量的5%。儘管如此,伯恩斯坦研究公司於2010年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仍稱,在未來10年內,印度將成為亞洲奢侈品消費的一個主要市場。貝恩諮詢公司(Bain&Co.)也作出預測,今後3年,印度奢侈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5%。

在歐洲市場回穩,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之際,奢侈品牌們正在尋找他們的新增長市場,印度顯然是目標之一。

LV是第一個登陸印度開設獨立門面的奢侈品牌。久富盛名的Chanel,在印度也有一家精品店。其他幾個一線國際品牌,如Prada、Max Mara和Ralph Lauren,仍然沒有出現在印度市場上。還有一些品牌介於二者之間,正在準備登陸印度。

Dior的市場公關部副總裁卡利亞尼·查瓦拉堅持認為,在奢侈品銷售方面,印度還只是一個剛剛學步的嬰孩。查瓦拉說:「和大部分一線品牌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一樣,Dior在印度的銷售額同樣在穩步增長。」

雖然中國是公認的奢侈品消費大國,但不容忽視的是,印度正迎頭趕上。不過,和中國相比,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沒有很好的道路、機場和高樓大廈(印度的主要城市沒有商業大道、沒有高級購物中心);另外,印度對進口商品課以高關稅(如進口手錶的關稅高達50%),這些都是阻礙奢侈品牌推廣的因素。

「現在奢侈品廠商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印度富人的消費習慣。我認識的許多印度富人寧願飛幾千公裡到巴黎、倫敦或米蘭採購奢侈品,也不願意光顧開車半小時即可到達的新德裡購物中心。因為和印度的商場相比,國外購物氛圍更佳,商品款式更新、價格更合理。」Alex是中國一家電子公司駐印度的中國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印度的確需要更多的奢侈品商場或是購買渠道來滿足富人的需求。

男性成消費主力

此外,男性力量和寶萊塢的明星效應也正成為印度奢侈品市場的新動力。2007年9月,《時代》周刊曾發表了一份全球奢侈品調查。調查指出,印度人最熟悉的奢侈品品牌,排名前五位的,除了排第四位的勞力士,前三個都是擅長製作印度傳統服裝——紗麗的服裝品牌,印度政府的保護政策加上印度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使得在印度大行其道的幾乎都是本土品牌。

因為印度女性依然穿著紗麗而不太可能穿西式服裝,所以,印度男性消費者反而成為奢侈品的消費主力,這跟其他國家的情況截然相反。珠寶、手錶及配件是印度最大的奢侈品類別,而男裝奢侈品牌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經典男裝品牌如傑尼亞、Canali獲得35至44歲印度男性的好感,21歲至35歲的印度男性則喜歡穿Paul Smith、Kenzo和Etro。

而印度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的另一大動機是追逐寶萊塢影星。這些消費者想模仿明星的生活方式和個人風格,讓現實生活像電影裡描繪的一樣。

更有意思的是,在印度的婚禮上,新郎佩戴的珠寶要比新娘重要多了,因為在過去,新郎珠寶的多少直接反映出婆家的經濟實力,雖然現在佩戴珠寶的多少與家庭地位並無多大關係,但新郎們還是保持了這樣的傳統,為的就是體會那光鮮亮麗的一天。

歡迎關注跨境電商及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

相關焦點

  • 男性消費新勢力崛起 購物中心如何挖掘男性消費潛力
    一直以來,吸引和刺激女性消費的電商節日和營銷活動數量和種類居高不下,如:京東「蝴蝶節」、唯品會「撒嬌節」、天貓「38女王節」等,在女性經濟的光環下,男性經濟一直處於被忽略、被低估的狀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消費升級的影響,男性消費意識開始崛起,「買買買」不再是女性群體的專屬,男性消費正在成為消費風口。
  • 消費超3460億!中國奢侈品消費上升48%,5年後或成世界最大市場
    據今日俄羅斯12月21日報導,目前,中國的經濟勢頭正在加速增長,並在世界市場中脫穎而出,而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消費者不得不在國內消費,這直接使得中國的奢侈品市場份額在2020年急速增長,中國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
  • 服裝主播試水奢侈品拿下百萬GMV,快手電商成奢侈品商家新選擇
    服裝主播試水奢侈品拿下百萬GMV,快手電商成奢侈品商家新選擇 奢侈品專場單場GMV達123w、成交品牌集中於Burberry、Tiffany、LV等一線知名大牌…
  • 誘人的中國奢侈品電商市場有哪些 「內卷」 風險?
    這一重大變化的背後是全球消費放緩和疫情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中國線上奢侈品銷售的穩步增長成為了行業持續發展的新希望之一。2020 年亦是奢侈品中國電商之旅變得空前複雜的一年。各個電商平臺的推廣和營銷費用飛漲,導致客戶的收穫、轉化和留存等成本不斷走高;同時,極速變化的線上促銷活動將品牌的盈利能力和空間推到了一個新極限,中國消費者的關注度也在千變萬化的社會潮流中,變得更加難以捉摸、不易捕獲。
  • 瑞士電商市場洞察:男性消費頻率更高,Wish比亞馬遜更受歡迎
    專注出口跨境電商,側重歐洲市場,獨特視角解讀歐洲跨境電商趨勢為跨境賣家帶來新商機。
  • 移動網際網路賦能的印度電商消費崛起
    「中國類似,網際網路改造著印度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古老的印度遇上了爆發式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印度電商市場百花齊放來形容。」在6月12日的鼎暉百孚新興市場基金印度峰會上,一場有關「移動網際網路賦能的印度電商消費崛起」的圓桌對話,再次揭開了印度電商市場的神秘面紗。
  • 中國佔全球奢侈品市場份額翻倍 電商平臺爭奪新品首發紅利
    原標題:中國佔全球奢侈品市場份額翻倍,電商平臺爭奪新品首發紅利    疫情之下,全球奢侈品消費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幾年前仍在擔心電商假貨泛濫、損害品牌的的的奢侈品集團在
  • 貝恩報告:2025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原標題:貝恩報告:2025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 全球奢侈品市場萎縮中國上漲48% 四大引擎支撐消費回暖
    今天,全球知名戰略諮詢公司貝恩發布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勢不可擋》顯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 2020奢侈品電商亂局 | 多莫瑜意瀋陽奢侈品
    2020年要在奢侈品電商發展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根據諮詢公司貝恩上周發布的報告,2020年在線奢侈品銷售額為580億美元,而2019年為390億美元,該行業在全球奢侈品銷售市場的份額從12%增加到23%,幾乎翻了一番。
  • 為什麼日本應該追趕中國的奢侈品電商潮流?
    奢侈品的數位化延遲在亞洲奢侈品消費上,中國由於其無與倫比的規模、增長和活力,理所當然地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日本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去年,日本佔了Hermès全球收入的13%——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個比例相當高,因為該品牌來自整個西半球(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加起來)的收入只佔全球的18%。
  • 貝恩發布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2025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央廣網上海12月16日消息(記者韓曉餘)「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然而在中國,有四大引擎支撐了奢侈品消費市場在4月之後回暖,分別是:消費回流、新世代消費者崛起、數位化發展以及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奢侈品線上渠道銷售額激增報告指出,今年1月至10月,天貓奢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20%,全年增速預計在130%至140%左右。雙十一期間,部分品牌組織全球調貨、線下門店調貨保障境內的激增需求。
  • 日本40歲男性成為化妝品市場主力 男性護膚市場不容小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40歲男性成為化妝品市場主力 男性護膚市場不容小覷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化妝品不再只是女性的專屬,近年來隨著技術的升級,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化妝品流入市場,男性化妝品的市場逐漸被打開,為什麼日本40歲男性成化妝品市場主力了呢?
  • 報告:90後獨立女性已成消費主力 青睞線上線下拼團
    報告認為,80後、90後女性事實上已經是中國家庭購物決策的主導者,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上,90後女性更是已經成為主力消費人群,佔比超過五成。報告認為,隨著90後新女性在職場和家庭成為主力軍,女性獨立的思潮正在讓女性在各個方面發揮目的明確、考慮細緻、樂於互助的優勢。
  • 貝恩預測:2025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TechWeb】12月16日消息,全球知名戰略諮詢公司貝恩發布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勢不可擋》顯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 Q1季度虧損4250萬元,奢侈品電商寺庫迎最糟財季
    寺庫成立於2008年7月,是奢侈品電商領域的資深玩家。公司在此前國內的奢品電商洗牌中突圍而出,於2017年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不過,公司股價和市值隨後持續下滑。截至2020年7月20日,寺庫市值為1.56億美元,和2018年8月的7.7億美元市值巔峰相比縮水了近8成。股價低迷,很大程度是因為資本市場對其增長前景不樂觀。
  • 天貓國際:成中國消費市場不可忽視的新增量
    與此同時,基於十多年來中國消費者良好的線上消費習慣的形成,隨著中國進口消費市場的不斷開放,進口跨境電商自然成為了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不可忽視的新增量。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式超過3萬元人民幣。
  • 奢侈品電商大戰爆發!阿里巴巴「拿下」Net-a-Porter
    ,阿里巴巴集團今日宣布將與歷峰集團旗下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簡稱YNAP)成立合資公司,不過未透露具體的合資比例和金額。 YNAP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奢侈時尚電商之一,囊括了近1000個奢侈品品牌、設計師品牌和美妝品牌。YNAP既有售賣當季產品的Net-a-Porter和Mr Porter,也有Yoox和THE OUTNET,同時也為奢侈品品牌提供電商代運營服務。
  • 消費的「月之暗面」:二手電商交易的市場與心理研究
    而在物質過剩時代,剁手買買買成為消費常態,過剩的消費欲望、商品供應的豐富、信用卡消費的便利和辦卡門檻的逐步降低、電商送貨上門服務、618與雙十一甚至每月一度的購物節...物質的極大過剩使得二手市場庫存供給愈發充沛;因而無論是主動掌控的相對理性消費還是被動接觸的相對衝動消費,都將催生用戶各類買買買行為。
  • 電商搶佔印度市場,亞馬遜增投Flipkar
    龐大人口紅利、欠發達的交通以及不完善的實體零售業布局,如今的印度仿佛二十年前的中國,對於電子商務來說,這是個進入市場的絕佳機會。印度電子商務具有更大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2009年印度電商市場規模只有38億美元,到了2013年,市場規模上升到126億美元,其中零售行業的市場規模就達到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