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非接觸服務悄然提速 力推線上綜合化服務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銀行非接觸服務悄然提速

□本報記者 歐陽劍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銀行的數位化金融服務正發揮更大效用。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積極運用金融科技,發揮線上服務優勢,通過非接觸服務來滿足企業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基礎金融服務保障在此期間是一次實戰檢驗,強金融屬性、強線下特徵的業務將加快數位化轉型進程。

力推線上綜合化服務

疫情防控期間,多家銀行以線上綜合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企業金融需求。

貴州雙龍航空港是一家主營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的國有企業,其上遊供應商多為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它們在復工復產時急需資金用於支付員工工資、添置防疫物資。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浙商銀行貴陽分行迅速啟動信貸「綠色通道」,梳理出存在困難的37戶上遊小企業,依託以該集團為核心的應收款鏈平臺商圈,通過區塊鏈應收款支付工程款、勞務費等,上遊小微企業收到區塊鏈應收款,即可在線實時轉讓給浙商銀行獲得流動資金。疫情管控期間,該行已有21戶上遊小微企業藉此獲得了2.2億元資金補給。

近期,很多企業面臨辦公、收支、運營等方面的困境。暢途網是汽車票網的頭部銷售平臺,春節期間,大量民眾改變原有出行計劃,使平臺承擔了巨大的退票壓力。中信銀行南京分行得知這一情況後,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系統調試上線,緊急放開「線上車票退款筆數」限制,並大幅度簡化退款流程,縮短退票時間。截至2月20日,1.85萬名全國旅客順利完成了退票,19.38萬名客戶實現了購票,通過「綠色通道」的日均總交易筆數是平日的3倍以上,且所有交易均順利、準確完成。

應對疫情,銀行各顯神通,發揮金融科技優勢。興業銀行建設運營了福建省金融服務雲平臺,為抗疫企業、復工復產企業開闢專屬申貸入口,提供貸款貼息等惠企政策補貼申請、重點保障企業申報專屬通道,已為各類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需求約35億元。光大銀行上線電子帳戶資金代發業務,支持各企業商戶日常經營資金流的平穩運營,目前已與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保互通公司展開工資代發業務合作,通過線上開立II類結算帳戶7萬餘戶,可通過系統自動發起交易,實現工資款的批量代發。

增強金融科技硬實力

目前,線下服務面臨許多挑戰,也凸顯了商業銀行非接觸式的線上化、數位化金融服務的重要價值。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日前強調,要做好線上業務,金融機構要增強自身金融科技硬實力,要增強研發投入,提升技術能力。小的金融機構可能自身缺乏研發投入,可以在分清權利和責任的前提下,與有公信力、有誠信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強合作,提高金融科技應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開展線上業務。

鑑於數位化轉型中對於技術能力的需求,藉助「外力」已成為越來越多金融機構的現實選擇。商業銀行或與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進行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方面合作,或尋求其提供數位化轉型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需求就是商機,據了解,針對疫情之下金融機構復工的切實需求,京東數科及時推出了「復工產品包」:疫情AI助手可以嵌入機構的APP或微信公號,及時更新疫情前沿信息;智能客服機器人可以實時更新疫情相關語料庫,代替70%-80%的人工接線及外呼工作;各類營銷工具和系統公開實踐課可幫助機構提升數位化運營能力。針對金融機構近期遠程辦公需求增大,京東數科JT智管有方推出了大咖視界以及Meeting遠程會議系統,通過雲交流,雲辦公,幫助金融市場參與者快速獲取信息、高效溝通。

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在零售端線上金融供給方面發展迅猛。相比之下,公司端線上金融服務依舊是短板,而當前環境下,對線上公司金融服務形成迫切需求。線上金融服務從零售端向公司端深度拓展不僅是一種發展趨勢,更是當前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抓手。

相關焦點

  • 萬載農商銀行信貸業務線上化全面提速
    原標題:萬載農商銀行信貸業務線上化全面提速   自進入移動
  • 安徽力推「非接觸式」服務 網上辦稅繳費事項範圍拓展到273項
    (抗擊新冠肺炎)安徽力推「非接觸式」服務 網上辦稅繳費事項範圍拓展到273項中新網合肥4月1日電 (記者 吳蘭)安徽省稅務局總審計師趙弘1日介紹:「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在全國統一185個稅費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的基礎上
  • 中信銀行「全付通」提供「零接觸」線上金融服務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日電 題:中信銀行「全付通」提供「零接觸」線上金融服務  作者 起鈺婷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方式,很多企業也面臨辦公
  • 中國工商銀行:線上線下協同 全面升級普惠金融綜合服務
    二、舉措和亮點 (一)線上線下協同,構建一站式、立體化、全方位的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網絡 工商銀行通過線上線下協同,構建一站式、立體化、全方位的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網絡。線上堅持「做活」,以數位化轉型為核心,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解決小微企業信息難獲取、信用難衡量的問題。
  • 吉安市青原區稅務局添力「非接觸式」辦稅服務助復產復工
    吉安市青原區稅務局深入貫徹落實總局 「非接觸式」辦稅繳費再添力工作部署,不斷促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常態化、制度化,全力優化服務舉措,為企業復工復產再添助力。全力擴大「網上辦」。持續推進「線上辦」。
  • 貝殼找房構建「線上核籤室」 逐步實現交易服務線上化全閉環
    無接觸配送、在線會議、在線教育……一個個行業迎來了在線化、雲端化的拐點。在「住」的領域,貝殼找房的線上貸籤3.0產品「線上核籤室」,正通過克服行業固有的痛點,重構著二手房交易模式。  數據顯示,2019年,貝殼平臺完成二手房交易總量47.9萬單,其中商業貸款29萬單,佔比61%。
  • 後疫情時代 「非接觸」金融服務全面加速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 「非接觸」金融服務全面加速)
  • 鹽池縣稅務局力推「非接觸式」辦稅繳費
    原標題:鹽池縣稅務局力推「非接觸式」辦稅繳費   記者日前從鹽池縣稅務局獲悉,立足「放管服」和優化
  • 線上化需求迫切 銀行數字中臺布局「開疆拓土」
    來源:中國經營報線上化需求迫切 銀行數字中臺布局「開疆拓土」本報記者/秦玉芳/廣州報導銀行中臺建設尤其數字中臺、智能中臺推進步伐正在提速。多家金融科技服務公司相關業務人士透露,疫情以來,銀行各業務領域對線上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激增,使得銀行在數據治理、業務流程梳理等中臺建設方面需求迫切。
  • 九卦|API如何助力銀行貿易金融線上直連服務?
    雖然銀行貿易金融服務流程不斷更新、業務處理效率提高,但尚有許多服務內容需人工進行,防控疫情要求減少人員接觸對現有的線下服務模式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同時,銀行貿易金融服務的線上化發展與國內電商平臺相比滯後,客戶辦理業務往往需要到銀行現場進行,加之銀行貿易結算融資、海關報關、運輸保險等進出口貿易環節無法一站式辦理,增加了進出口企業工作人員的暴露風險,因此,可以說疫情對銀行貿易金融服務的數位化、自動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銀行平臺化服務「破圈」:從對公到零售,浙商銀行揭秘背後如何自我...
    來源:顧問雲銀行業處於變革之年,布局數位化轉型+平臺化生態圈,以提升、拓寬、增厚服務價值,是很多銀行謀求創新的突破口。在龐大的銀行體系內,向內打通共享平臺、公私聯動,撤除條線屏障、強化條線融合,整合銀行的各項業務、流程、手續;向外輸出系統化服務能力和矩陣化創新產品,實現「平臺化」服務,無疑是很多銀行夢寐以求的創新「良方」。
  • 開放銀行重磅升級,平安銀行發布「數字帳戶」 ,加碼綜合金融服務
    2020年疫情影響下,「宅經濟」悄然出世,各行業相繼出現了「雲消費」模式,這也使得「數字銀行」、「行動支付」有了突破性發展,「平安銀行數字帳戶」應運而生。作為平安開放銀行能力升級的重點,「數字帳戶」深化金融服務場景,可以為用戶及合作企業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功能及服務。
  • 疫情期間金融服務調查:「非接觸式金融」能火多久
    作為一家總行在浙江杭州的全國股份制銀行,浙商銀行一季度通過線上業務方式辦理發放貸款超54億元,通過自動增額服務已服務小微企業超4600戶,投放貸款超25億元。  這些非接觸金融服務背後,是該行長久以來專業化服務小微企業過程中對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的運用和積累,使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化、數位化、智能化。
  • 泰州:「非接觸式」辦稅來添力,「不見面」服務更安心
    考慮到疫情期間納稅人出行不便,稅務部門核實情況後為納稅人更新了稅控盤,並協助線上申領發票,整個過程通過郵遞方式進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不見面的「非接觸式」式辦稅繳費,成為泰州「納稅人之家」溝通群、四級網格微信群裡的「熱詞」。
  • 湘陰稅務:「非接觸式」辦稅再添力 出口退稅再提速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出臺了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為讓企業應享盡享、應享快享,針對出口企業特點,國家稅務總局湘陰縣稅務局精準施策,優化服務,確保退稅服務「不斷檔」,出口退稅提效增速。湘陰縣稅務局積極謀劃部署,對內加強出口退稅各工作環節銜接,對外加強與國庫的溝通協調、與企業的信息共享。
  • 線上金融服務迅速發展,線下網點撤併有所增多 銀行網點,轉型之路...
    在服務特定人群和地區、辦理非標準化業務等方面,銀行網點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銀行網點關閉的情況為何有所增長?多位銀行管理人員介紹,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需要去銀行網點櫃檯辦理的業務所佔比例逐步減少,裁撤網點主要是因為網點客戶少、效能低下等原因。
  • 寧波分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近年來,工行寧波市分行通過實施客戶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化、訂單化改造,構建起了線上便捷辦理、流程無縫銜接、信息實時交互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力求將「最多跑一次」變為「一次都不跑」。目前,工行寧波分行已推出借記卡換卡不換號、歷史明細、上門收款、個人資信證明寄送、對公電子詢證函等一系列個人及對公業務場景,通過業務全流程的訂單化管理,加大無接觸服務供給,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讓客戶「一次都不用跑」。同時,該行還推出個人客戶經理「雲工作室」,運用數位化金融打造的全線上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零距離」在線金融服務。
  • 銀行機構線上業務服務替代率平均水平高達96%
    面對增量,銀行如何控制成本?上市銀行三季報顯示,金融科技已成為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利器」。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雖然今年受到了疫情衝擊,但銀行業保持了平穩運營,同時還加大了對企業的讓利,提升了服務質效,這得益於近年來銀行業大力推動數位化轉型,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了綜合經營成本。大型商業銀行均將數位化轉型作為重要發展戰略。
  • 中信銀行線上服務打造「金融+科技」疫情防控新模式
    參賽單位: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名稱:中信銀行線上服務打造「金融+科技」疫情防控新模式案例簡介:從金融+非金融雙向入手,結合中信銀行自身資源與既有優勢,打造「金融+科技」賦能疫情防控新模式,並在手機銀行上線疫情服務專區,滿足廣大用戶銀行業務在家辦理、生活需求在線關懷、企業防疫優先處理的需求,將疫情防護和各項金融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 民生銀行西安分行:特別年份特別的服務
    小微融資產品方面,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生銀行西安分行即開始大力推廣「無接觸式」線上貸款服務,創新推出雲快貸、微貸、納稅網樂貸等產品,極大地提升了小微企業申貸的便捷性。為此,民生銀行西安分行風險條線與市場業務條線協同,出臺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等一系列寬鬆政策,保證「不抽貸、不斷貸」,並開闢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強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全力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