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書《羅織經》:「字字誅心,怎麼能不讀人心?」

2021-01-19 一夢文化

閱人卷 第一

人之情多矯,豈可信乎?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蓋人之本然也。譯文 :人們的情感多是裝的,怎能輕易相信呢?人的欲望無限,本性自私。事情成功了便想獨佔功勞,事情失敗了就將過錯推給他人,誰會例外呢?這是人的本性決定的。

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懲,吏之懼禍,或以斂行;但有機變,孰難料也。譯文 :欲望多了就起貪念,一味自私就會心理扭曲,即可能犯罪。老百姓怕被懲罰,當官的怕被查處,才不得不約束自己;一旦有了作惡的機會,局面就難以預料啦。

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實哀;夫差存越,終喪其吳。親無過父子,然廣逆恆有;恩莫逾君臣,則莽奸弗絕。是以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終無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為智者乎?譯文 :人們受害,常常是因為對人不夠警惕。遭受禍患,往往是因為太心慈手軟。齊桓公過分相信他的臣子,終究死得窩囊。吳王夫差留著越國這個隱患,難免身死國滅。父子關係夠親密吧?可是,像楊廣那樣的逆子,卻總是屢屢出現。做臣子的,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但是像王莽那樣的叛逆屢見不鮮。所以說人心難測,不乏詭詐艱險。不僅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世態炎涼,一味地做好人好事,未必有好報。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可心存僥倖。如果這些都理解不了,也做不到,那真是活該倒黴啊。

事上卷 第二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譯文 :上司的疑心重,下屬就會感到不安。上司和下屬離心離德,各種糟心事就層出不窮。

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鹹於此耳。譯文 : 領導者驕橫,就順從以安其心。領導者憂慮擔心,就適當地表現忠心。順從的同時不要避諱逢迎之舉,忠心也不用忌諱醜陋不端,雖然會遭人詬病,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呀。上司能給你的,自然有權收回,生死都控於人手,怎麼能違背他們呢?因此智者擅長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堅持自己的見解,他們境遇不同,都是源於這個原因。

防身必備手冊《羅織經》

要想徹底斷絕被操控的可能,一篇文章的內容肯定不夠,建議你去讀讀防身必備手冊《羅織經》。

《羅織經》建立在小人通過人性的弱點操控、算計別人的基礎上,透徹的分析了人性、人際關係的本質以及權力管理的運作,具體包括閱人、事上、制下、控權、制敵、保身等內容。

這本書我每讀一遍便會後怕一次,原來我已經被操控了這麼多次,好在讀完《羅織經》後對人性的理解突破了幾個層次,這也使得我在職場、工作、社交等方面混得更順心如意了。

也難怪武則天看了後也感嘆,如此心機,自愧不如,狄仁傑讀完之後更是暗嘆不止。

讀懂《羅織經》能讓我們更好的讀懂人性,保護自己與家人,你的命運甚至可能都會被改變。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潛知識,由於太重要,很多人都不會輕易的暴露出來,但也總有一批人,為每個普通人的利益著想,願意想方設法的挖出這些潛知識,《羅織經》這系列的內容便是很多人不願意透露的知識之一,好好研讀,必有大用。

相關焦點

  • 千古奇書《羅織經》有多厲害?狄仁傑讀完冒冷汗,武則天自嘆不如
    文/當年一木千古奇書《羅織經》有多厲害?狄仁傑讀完冒冷汗,武則天自嘆不如。俗話說得好,「寧願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就是因為小人太難纏,防不勝防。因為正常的手段,根本就對付不了小人。幸好,歷史上有人寫了一本千古奇書,拿這本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簡直是「以毒攻毒」的最佳良藥。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冷汗直流的書,同時,也是寫盡了心機和刻毒手段的書。
  • 羅織經:狄仁傑看了直冒冷汗,武則天看了自嘆弗如
    只要能避開不幸,悟透玄機,就能安然度過一生,並且創出屬於自己的奇蹟,中國有一本奇書,被稱為權謀極致之作,如若能讀懂此書,一生足以平步青雲。這本書就是來俊臣所寫的《羅織經》。說到來俊臣,就需要說說他的時代。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都說職場如戰場,如果你還覺得這是道聽途說,那只能說你如職場不深,感受不到其中的小氛圍。其實職場包括的範圍很廣,比如官場、商場都是職場的一種。在職場說到底就是人與人打交道,你知道了怎麼與人打交道,才能在社會任何地方生存,甚至混出一番作為!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老實人也精明
    在生活中如何能避免被小人所害呢?常言道,人心隔肚皮。我們沒有辦法了解別人的內心,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適當的了解人性,直面人性的弱點,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和職場上佔領一席之地,避免被坑!《羅織經》是中國權謀經典,後人稱之為「千古奇書」,它集合了中國五千年的權謀大成者。此書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編著,專門是用來製造冤假錯案的!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知
    在古代就有這樣一本專門寫人心、人性弱點的書,也被稱為「千古奇書」。它就是「害人書」《羅織經》,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和他的黨羽共同編著而成的,專門用於在當時製造冤假錯案。裡面對人的心理,人性分析得特別透徹,書裡有三句話,不僅揭露了世俗的險惡,還能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
  • 《羅織經》讓人「苦澀」的一句話,多少人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但出了社會,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在利益至上的今天,想要真心對待一個人,都要想想適不適合。那些一起玩的好朋友,也因沒有利益的交集,而變得疏遠,甚至再無聯繫!進入職場後,能在一起交際的朋友,平時看不出來什麼,約著吃喝玩樂。但真正到了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真的展現出了人性的陰暗。
  • 《羅織經》:一部網羅罪名、邪惡的奇書,究竟有多可怕
    但是「爭權奪利」的現象又何嘗不存在吶?工作的地位反差、家庭的重男輕女的財產分配,都已然造成了巨大的社會性問題。 羅織經不止是教你如何的「爭」,還在傳授如何的「防」。願你是世間清淨的存在,但身邊不妨有奸佞小人,擾你清淨,不得安寧。這也是大多數人選擇看這本書的原因吧。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當你深陷人性的選擇中時,不妨讀一讀羅織經。
  • 《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或君子,看3點就夠了,多數人不知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別人怎麼想的,我們很難猜,而且永遠猜不透,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研究人心,多悟透一些道理,如此一來就能少走很多彎路。自古以來寫人心的書真不少,其中有一本書讓人「不寒而慄」,此書便是千古奇書《羅織經》,此書是專門用來「害人」的書,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和他的黨羽共同編著而成的,專門用於在當時製造冤假錯案。
  • 羅織經:真正聰明的人,都悟透了3種人性,老實人長嘆:知道太遲
    古代有一本專門描述人性的書,這本書是公認的「千古奇書」,此書名為《羅織經》,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此書是唐代酷吏來俊臣為武則天編著的,書中陷害的手段讓人不寒而慄,但卻也將人心參透的明明白白。其中這3句話揭露了人性險惡一面,真正聰明的人,都悟透了這3條「天機」,老實人長嘆:知道得太遲!
  • 千古奇書《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最近有幸讀了一本《羅織經》這本書被稱作是「中國的人性的弱點」,在書中,作者把人性剖析得十分透徹,就連斷案如神的狄仁傑看完之後也是冷汗直流。二、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面對自己的利益時,即使是自己最親的人也能斷絕關係,即使讓你去做惡事,你也不會推辭。自古以來多少人為了權力和地位而骨肉相殘,兄弟反目,即便是在如今的世界裡,也有人願意為了名和利益放棄很多美好的東西,這種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或君子,就看這3點,助你儘早防住小人
    所以,即使我們內心再善良,也應該留個心眼,畢竟「知人知面難知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研究人心,多懂得一些道理,讓自己少走彎路。二、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解釋:人心難測,只看外表是看不出來的。關於隱藏,小人說第一,沒人敢稱第二,所以,僅憑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是不可靠的,一些外表老實的人,內心未必那麼純潔善良。
  • 《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值得深交,但是有些人卻不值得我們付出真心,容易在暗中給我下絆子。行走江湖中,「看人」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分辨出小人,我們便能避免被小人所謀害。在古代就有這樣一本專門寫人心。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三句話,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在《羅織經》這個書,就有寫著人際交往、處事中的一些謀略,更多的裡面卻有很多處世智慧,要想避開小人,就只能了解小人,把人性看透,就不會被小人所害。今天小編就和你分享《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一、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層的人都有自己的驕傲,對於員工,跟喜歡順從,心安的。
  • 聰明人借這3種方法操控人心,老實人感嘆:自己知道得太晚
    人生在世,就已經註定要和人打交道,我們身邊的人形形色色,有貴人,自然也不缺「小人」,都說害人之心不能有,可是防人之心也不可無,即使你再單純,再善良,也不能保證他人不陷害你,因而每一個人既然置身於二十一世紀,就需要多個心眼。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他人的念頭和盤算,我們始終都不能猜透,可是我們能做的便是探究人性,這樣才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 權謀厚黑《羅織經》,記住這3句,助你讀懂人性,防住小人
    《羅織經》是是武周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書。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閱罷此書,冷汗直冒,卻不敢喊冤;女皇武則天面對此書,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這是一本千古奇書,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為何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但是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這本書重點不在如何陷害別人,而是可以從中看清人性,看透人心,幫助我們在社會上不受欺負不被小人算計!
  • 《羅織經》:人不狠,站不穩,揭露成年人要懂得的3種人性智慧
    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我們更應該讀點人性智慧,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羅織經》,這本書被稱為是「中國版人性的弱點」,主要是向我們介紹如何通過那些人性的弱點去算計別人的,裡面涉及到的很多都是人性的智慧,我們不一定要用到,但一定要懂得、
  • 羅織經:狄仁傑看了直冒冷汗,武則天看了自嘆弗如!
    只要能避開不幸,悟透玄機,就能安然度過一生,並且創出屬於自己的奇蹟,中國有一本奇書,被稱為權謀極致之作,如若能讀懂此書,一生足以平步青雲。這本書就是來俊臣所寫的《羅織經》。說到來俊臣,就需要說說他的時代。
  • 《羅織經》:3句話揭露人性「險惡」,老實人長嘆:沒早點讀懂
    我們永遠無法摸透人心,畢竟人心隔肚皮,既然人心難測,那麼如何提防身邊的小人呢,此時我們就需要研究人性。中國自古以來還真有不少寫人心的書,其中有一本書叫《羅織經》,此書可不一般,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修心的書,此書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及其黨羽共同編著的,專門用來製造冤案的書,被後人稱為「害人奇經」。書裡的話句句深刻,揭露了人心的險惡,方便大家參考。
  • 羅織經: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這幾個方法,比討好更有效
    股神巴菲特能有這樣一番成就,就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是班傑明·格雷厄姆帶巴菲特進入了價值投資的領域,是查理·芒格改變了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劉強東的成功同樣有貴人相助,徐新在京東遇到資金問題時打了一千萬美金過去。懂得獲得別人的幫助是一種智慧,也能助我們成功。但是如今不少人對於獲得別人幫助的方法,腦海中想到的就是討好。
  • 《羅織經》: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弗顯
    《羅織經》是唐朝武則天時期一本書詭計奇書,由酷吏來俊臣所著,這本書正如其名,是專門用來羅織罪名,角謀鬥智,它深入剖析了人性,讀來讓人不寒而慄,直擊人心。據說,酷吏周興臨死之時,看完此書,自嘆弗如,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讀罷,冷汗直冒,就連武則天看後都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