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棋界第3位棋王:卡帕布蘭卡

2020-12-11 東方體育

西洋棋界第3位棋王:卡帕布蘭卡

2020-09-04 08:13  西洋棋業餘愛好者

一、人物簡介

卡帕布蘭卡,古巴人,西洋棋史上第三位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21-1927年)。自幼碰棋、無師自通,豆蔻年華戰勝古巴全國冠軍、連續八年保持不敗紀錄,不負天才之名,這位古巴神通被棋界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棋手之一。

4歲開始下棋,13歲便在對抗賽中以7:5戰勝古巴冠軍科爾佐。1909年以8勝14和1負的成績擊敗美國冠軍馬歇爾。兩年後即1911年,首次參加在西班牙舉行的大型國際比賽,戰勝眾多強手獲得冠軍。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1921年始得與拉斯克進行世界冠軍對抗賽,激戰結果,以4勝10和的不敗紀錄獲勝。1922年,以不敗紀錄獲倫敦大型國際賽冠軍,此後獲1927年紐約國際賽冠軍、1924年紐約國際賽亞軍、1925年莫斯科國際賽第3名。1927年負於阿廖欣失去世界冠軍稱號後,在一系列的國際賽中仍取得8次冠軍或並列冠軍,其中包括1928年柏林、1929年布達佩斯、1936年莫斯科、諾丁漢國際賽等。

風格特點為局面感覺靈敏,講求實際,善於使局面明朗化,以高明的棋藝技術取勝。很多人認為,他是所有時代中最偉大的棋手。棋壇的評價是:「在他的棋藝創作中,佔主導地位的趨向是力求簡單,然而在這簡單裡面蘊含著無與倫比的真正深度的美。」

二、下棋歷程

何塞·卡帕布蘭卡1888年11月19日出生於古巴哈瓦那,他的父親是一位西洋棋業餘棋手,經常與人在家裡下棋。

1892年的一天,4歲的小何塞看著父親和朋友下棋並指出父親的失誤,吃驚的父親將他帶到國象俱樂部,11歲時他就成為了古巴冠軍。

古巴人卡帕布蘭卡從不研究棋局棋書,甚至連家中都沒有西洋棋棋具,難以置信的是,他於1921年戰勝了拉斯克,成為了第三位西洋棋世界冠軍(西洋棋世界冠軍賽簡介及歷屆棋王 )——只能說這是個名副其實的天才。

此人1916年至1924年一盤未負,直至輸給英國人列蒂一盤。職業生涯567盤棋居然只輸了32盤。1927年,這位從不研究棋藝的天才,失冕於刻苦研究棋藝的阿廖欣博士,比賽破記錄的產生了25盤和局,阿廖欣以6勝4負而折桂。之後阿廖欣拒絕卡帕布蘭卡提出的回敬賽邀請,只和明顯弱於他的其他人對弈。

作為平靜地局面型棋手的代表,卡帕布蘭卡具有極佳的局面嗅覺及應變能力,他能夠閃電般迅速地理解局面並幾乎不出差錯。他那明晰而系統的著法令同時代的對手甚至後輩們自嘆弗如,由衷欽佩。

英俊而迷人的卡帕布蘭卡結過兩次婚(高富帥還聰明無比,這個上帝的寵兒),並被任命為古巴的外交專員轉戰於全世界,他的第二任妻子據說是俄羅斯公主,品貌俱佳。

卡帕布蘭卡的棋中也有弱點。他過分自信,以至於不願花太多時間研究開局,由於開局上的一些弱點被亞歷山大·阿廖欣所抓住,在1927年西洋棋世界冠軍對抗賽上,阿廖欣一舉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卡帕布蘭卡。失去世界冠軍稱號的卡帕布蘭卡一直苦心研棋,想重新奪回冠軍稱號。但是歷史卻沒有再給他這一次機會。那個時候的西洋棋世界冠軍有權選擇和誰下冠軍對抗戰。儘管卡帕布蘭卡是明顯有資格的世界冠軍挑戰者,但阿廖欣卻拒絕了他的挑戰,代之以波戈留波夫和馬克斯·尤偉。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西洋棋世界冠軍賽停辦。

相關焦點

  • 西洋棋界第3位棋王:卡帕布蘭卡
    一、人物簡介卡帕布蘭卡,古巴人,西洋棋史上第三位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21-1927年)。自幼碰棋、無師自通,豆蔻年華戰勝古巴全國冠軍、連續八年保持不敗紀錄,不負天才之名,這位古巴神通被棋界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棋手之一。4歲開始下棋,13歲便在對抗賽中以7:5戰勝古巴冠軍科爾佐。
  • 西洋棋界第6位棋王:鮑特維尼克
    同其他超級棋手不一樣,他在12歲時才開始學習西洋棋。這種「遲誤」使他不得不加倍努力,付出艱苦的勞動。  1925年,當時的世界冠軍卡帕布蘭卡為參加莫斯科國際比賽來到了蘇聯,在列寧格勒為他安排的一次車輪比賽中,14歲的鮑特維尼克很快使卡氏陷入困境,並使他在第三十二回合後含笑認輸。從此鮑特維尼克開始在棋壇揚名。
  • 西洋棋界第2位棋王:拉斯克
    拉斯克被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如此推崇並非偶然,他是西洋棋史上第二個世界冠軍,保持世界棋王的冠冕達27年之久,這是一項至今未被打破的記錄。  愛默奴紐·拉斯克(1868—1941),誕生地是德國的一座小城(現在是波蘭的巴爾利內克),自小通曉西洋棋。1880年7月開始顯示身手,他在德國棋協比賽中獲取冠軍,並得到大師稱號。同年8月,這位新大師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次規模不大的國際比賽中獲第二名。
  • 西洋棋界第2位棋王:拉斯克
    拉斯克被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如此推崇並非偶然,他是西洋棋史上第二個世界冠軍,保持世界棋王的冠冕達27年之久,這是一項至今未被打破的記錄。愛默奴紐·拉斯克(1868—1941),誕生地是德國的一座小城(現在是波蘭的巴爾利內克),自小通曉西洋棋。1880年7月開始顯示身手,他在德國棋協比賽中獲取冠軍,並得到大師稱號。
  • 西洋棋界第4位棋王:阿廖欣
    「西洋棋是一種藝術,所以應當像對待藝術那樣去對待它。」作為西洋棋藝術家的阿廖欣是這樣說的,也是傾注畢生的心血這樣做的。亞歷山大·阿廖欣,1893年10月31日出徵於莫斯科。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幼就「感覺到一種不可抗拒的對西洋棋的強烈渴望」。少年時代他就鑽研大量的開局理論,潛心各種西洋棋文獻。
  • 西洋棋界第4位棋王:阿廖欣
    這是一次強手雲集的比賽:其中有世界冠軍拉斯克、未來的世界冠軍卡帕布蘭卡、世界冠軍候選人魯賓斯坦、德國冠軍塔拉什、美國冠軍馬歇爾、法國名手耶諾夫斯基、莫斯科名手伯恩斯坦以及奇戈林的同代人,英國的布列克貝恩和貢斯培克等。  拉斯克獲第一名,卡帕布蘭卡獲第二名,是順理成章之事。
  • 西洋棋界第16位棋王:卡爾森
    8歲開始學棋,13歲時就打敗當時的世界棋王卡爾波夫,打平人稱「西洋棋最高峰」的卡斯帕羅夫。曾擊敗多位西洋棋超級高手,包括阿南德、克拉姆尼克和託帕洛夫等,被譽為「Wonder Boy」(神童),人稱「棋壇莫扎特」。2012年12月,打破加裡·卡斯帕羅夫保持了12年的最高等級分紀錄。
  • 西洋棋界第9位棋王:彼得羅相
    彼得羅相學會了西洋棋,並為它所吸引,提高棋藝的願望使他進入了提比里西少年宮。大師阿爾契爾·艾勃拉利則是那裡的西洋棋小組領導人。他很快發現彼得羅相這孩子很有天賦。問題在於,進入西洋棋這個複雜世界的孩子們,通常首先掌握戰術方面的技術,以後才能掌握戰略。如果一個孩子在開始時就顯示出正確的局面弈法,那就意味著他有非凡的才能。卡帕布蘭卡是這樣,斯梅斯洛夫是這樣,而彼得羅相也是這樣。
  • 西洋棋界第9位棋王:彼得羅相
    彼得羅相學會了西洋棋,並為它所吸引,提高棋藝的願望使他進入了提比里西少年宮。大師阿爾契爾·艾勃拉利則是那裡的西洋棋小組領導人。他很快發現彼得羅相這孩子很有天賦。問題在於,進入西洋棋這個複雜世界的孩子們,通常首先掌握戰術方面的技術,以後才能掌握戰略。如果一個孩子在開始時就顯示出正確的局面弈法,那就意味著他有非凡的才能。卡帕布蘭卡是這樣,斯梅斯洛夫是這樣,而彼得羅相也是這樣。
  • 西洋棋界第16位棋王:卡爾森
    2012年12月10日,第4屆倫敦經典大賽結束,卡爾森以8輪5勝3和積6.5分(倫敦賽制積18分)奪得冠軍。他先後戰勝世界排名第二的阿羅尼安、西洋棋天才朱迪特·波爾加和3名英國棋手,戰和當時世界冠軍阿南德、前世界冠軍克拉姆尼克和美國頭號棋手中村光,其表現分達到2994分,等級分增加13分,即時等級分達到2861分,打破由前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保持達12年之久的2851分世界紀錄。
  • 西洋棋界第5位棋王:尤偉
    於是世界第一流的西洋棋名手們都樂意前往荷蘭。在重大比賽前,這些名手往往約尤偉作練習性的對抗賽以°熱身」。這無疑為尤偉棋藝才華的發揮提供了廣闊馳騁的天地。例如,阿廖欣在自己同卡帕布蘭卡的艱巨的世界冠軍對抗賽前夕,於1926年選擇尤偉作為操練對手,尤偉出色地抵擋住了阿廖欣的進攻,使他只得到微小的優勢(5.5比4. 5)。
  • 西洋棋世界冠軍賽簡介及歷屆棋王
    加賽規則為:雙方先進行4局25+10(25分鐘基本用時每步棋加10秒)的快棋賽;如果快棋打平,則再進行5+3(基本用時5分鐘每步棋加3秒)的超快棋,兩盤為一組,如果一方在一組裡取勝了,即為世界冠軍,如果雙方在一組裡再度打平了,則再進行下一組,最多進行5組;5組超快棋賽完,如果仍未分出勝負,則進行突然死亡賽,白方5分鐘,黑方4分鐘,第61回合開始,雙方每步加3秒,和棋黑勝。
  • 西洋棋界第15位棋王:阿南德
    在1993世界棋王爭霸賽中,阿南德獲得資格參加他的第一次候選人比賽,第一場獲勝,但在四分之一賽中惜敗於卡爾波夫。1994–1995年,阿南德在國際棋聯賽程中(國際棋聯1996世界棋王爭霸賽),積分領先的情況下,四分之一賽時不敵卡姆斯基。卡姆斯基則輸給了卡爾波夫。
  • 西洋棋界第15位棋王:阿南德
    阿南德贏得候選人比賽,在決賽中擊敗麥可·亞當斯,立刻與以逸待勞的卡爾波夫爭奪棋王。儘管阿南德處於極其不利的情況,阿南德仍以3-3戰平常規賽,將比賽拖至快棋賽。然而,快棋賽被卡爾波夫以2-0贏得。,有兩個棋王稱號)世界西洋棋棋王稱號,成為第一個獲此頭銜的亞洲人。
  • 西洋棋界第14位棋王:哈裡夫曼
    1966年1月18日出生在列寧格勒,棋史上第十四位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99-2000年)( )。哈裡夫曼1990年被授予國際特級大師稱號( )。1982-1984年蟬聯三屆蘇聯青年冠軍。1984年獲蘇聯冠軍,時年18歲。曾獲1985、1987年兩屆莫斯科冠軍。1985年歐洲青年賽冠軍。
  • 我的西洋棋私人書單(連載3)——卡帕布蘭卡
    即便你不是卡帕布蘭卡的粉絲,這本書也一定要買。原因上面已經講過了:棋書裡專門介紹一個棋手的殘局技藝的,少之又少(我所見過的只有三本,除了上面提過的兩本,還有一本是斯梅斯洛夫根據自己的殘局選例寫的《Endgame Virtuoso》),而殘局又是每個愛好者提高棋藝的必經之路。如果要我列一個必讀書單,這本書一定在其中。
  • 西洋棋界第14位棋王:克拉姆尼克
    職業國際棋協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2001-2006年)、國際棋聯和職業國際棋協統一賽世界冠軍,無爭議的第14屆棋王(保持稱號時間為2006-2007年)。1986年11歲時,進入莫斯科的卡斯帕羅夫一鮑特維尼克棋校,拜剛剛成為世界棋王的卡斯帕羅夫(西洋棋界第13位棋王:卡斯帕羅夫)為師,從此進步神速,卡斯帕羅夫對他的評價也很高。接受過西洋棋文化教育的克拉姆尼克不僅天分極高、素質全面,而且儀表堂堂、風度翩翩。5年後1991年16歲時獲得18歲組世界青年冠軍,在世界最高棋壇佔得了自己的位置。
  • 西洋棋界第11位棋王:菲舍爾
    任何一位高級棋手直至世界冠軍都不會來自真空,他們每一個都是時代的驕子,同時又是西洋棋運動發展中一條連續不斷的鏈條中的一環。菲舍爾也不例外。人們常把卡帕布蘭卡和菲舍爾相比較。在英國BBC廣播節目的採訪錄音中,菲舍爾本人談到他曾鑽研和欣賞卡氏的棋局,承認卡氏蘊藏著無限藝術的純粹風格對自己的影響。自然,菲舍爾不會一切生搬硬套,而用自己的才華創立自己的風格。
  • 西洋棋界第11位棋王:菲舍爾
    人們常把卡帕布蘭卡和菲舍爾相比較。在英國BBC廣播節目的採訪錄音中,菲舍爾本人談到他曾鑽研和欣賞卡氏的棋局,承認卡氏蘊藏著無限藝術的純粹風格對自己的影響。自然,菲舍爾不會一切生搬硬套,而用自己的才華創立自己的風格。他比卡氏更熱衷於探索西洋棋的真諦所在。他不屈不撓,從不打算在棋盤上弈和。當代棋手中也詛咒和棋的有塔爾、拉爾森等高手,但他們各有其短,未形成一種流派。
  • 西洋棋界第13位棋王:卡斯帕羅夫
    他的父母都是工程師,並且都是西洋棋愛好者者,稍有餘暇便聚在一起研討棋藝。他們很早就發現小卡斯帕羅夫有點與眾不同,但絕沒有想到他將來會成為西洋棋世界冠軍。的確,小卡斯帕羅夫有很高的天賦,3歲就能讀書,5歲時就愛上了地理和歷史,而且對於旋律和節奏很敏感。他在西洋棋方面有更高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