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棋世界冠軍賽簡介及歷屆棋王

2020-12-11 西洋棋業餘愛好者

昨天寫了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簡介及歷次比賽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獲勝者就可以去挑戰現任棋王卡爾森了。今天簡單介紹下西洋棋世界冠軍賽及歷屆棋王。

一、簡介

西洋棋世界冠軍賽,也稱西洋棋世界棋王賽,是世界西洋棋聯合會組織的最高水平的西洋棋個人大賽。該賽事正式創辦於1886年,原先是三年一屆,每屆採取逐級選拔的辦法。其初賽為區域賽,此後分別為區際賽和候選人賽。候選人賽的決賽優勝者即為世界冠軍候選人,獲得與上屆世界冠軍進行對抗賽的資格。國際棋聯原規定,對抗賽不限局數,每周三局,先勝六局者為西洋棋世界冠軍。1993年後,賽制與賽程均有所變化。

世界西洋棋冠軍賽,創辦於1886年,大致上每兩三年舉行一屆,但並不固定,還因為世界大戰等原因,中斷過幾次。從1948年到1990年,基本上每三年舉行一屆。從1993年到2005年,職業棋協(PCA)和國際棋聯(FIDE)各自舉辦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世界西洋棋錦標賽)。2006年舉行統一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此後大致上每一兩年舉行一屆。

比賽採取逐級選拔的辦法。其初賽為區域賽,此後分別為區際賽和候選人賽。候選人賽的決賽優勝者即為世界冠軍候選人,獲得與上屆世界冠軍進行對抗賽的資格。對抗賽賽制經歷了多次變化。最早的對抗賽不限局數,先勝10局者為世界冠軍;後一度改為20局制,先得10.5分者為世界冠軍;後又改為不限局數先勝10局、8局、6局者為世界冠軍,或改為24局制、20局制、16局制、14局制、12局制等。

現行賽制是12局制,先得6.5分者獲勝。若雙方6比6打平則進行加賽快棋。加賽規則為:雙方先進行4局25+10(25分鐘基本用時每步棋加10秒)的快棋賽;如果快棋打平,則再進行5+3(基本用時5分鐘每步棋加3秒)的超快棋,兩盤為一組,如果一方在一組裡取勝了,即為世界冠軍,如果雙方在一組裡再度打平了,則再進行下一組,最多進行5組;5組超快棋賽完,如果仍未分出勝負,則進行突然死亡賽,白方5分鐘,黑方4分鐘,第61回合開始,雙方每步加3秒,和棋黑勝。

二、發展歷史

早期的世界冠軍賽

世界西洋棋冠軍賽有著上百年歷史。奧地利的斯坦尼茨被普遍認為是第一位現代西洋棋大師,他於1886年在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上擊敗德國的阿道夫·安德森而榮登王座,成為第一位正式的西洋棋世界冠軍。1894年,德國棋手拉斯克擊敗斯坦尼茨,成為新冠軍,直到1921年他被古巴人卡帕布蘭卡打敗。但卡帕布蘭卡只當了1屆冠軍,就被法國的阿廖欣拉下王座。阿廖欣在1935年輸給荷蘭人尤偉而丟失了1屆冠軍,但兩年後他又從尤偉手中奪回了冠軍,並一直保持到他1946年去世為止。

1946年,已經成立22年的西洋棋聯合會(FIDE)開始全方位管理世界上的西洋棋比賽,制定了一系列統一的西洋棋比賽規則,並開始舉辦「西洋棋奧林匹克大賽」以及各種級別的錦標賽。戰後的世界西洋棋錦標賽幾乎成了前蘇聯棋手的一統天下。從1948年起,除了1972年美國棋手費舍爾拿下1屆冠軍外,其餘冠軍寶座都被前蘇聯棋手鮑特維尼克、斯梅斯洛夫、塔爾、彼得羅相和斯帕斯基所佔據。其中亞美尼亞籍的彼得羅相保持世界冠軍稱號達6年之久,被稱為「鐵棋手」;而兩位俄羅斯籍的超級大師卡爾波夫和卡斯帕羅夫從1975年起就長期佔據著世界冠軍寶座。

兩大對立的棋王賽

1993年,世界西洋棋冠軍賽格局被打破,從1993年到2006年,西洋棋界一直存在兩個世界冠軍。這兩個世界冠軍分別來自兩個對立的國際組織,一個是歷史悠久的國際棋聯(FIDE),這也是唯一的官方組織,擁有170多個會員國。另一個組織則是由卡斯帕羅夫和肖特於1993年脫離國際棋聯後自立山頭成立的職業棋協(PCA)。

追述世界棋壇的混亂起源,要從1984年卡斯帕羅夫挑戰老棋王卡爾波夫,爭奪世界棋王稱號開始說起,人們將他們稱之為「小卡」和「大卡」。自1984年至1990年的6年多的時間裡,「二卡」共進行了5次爭霸,交鋒144局,小卡以勝20負18和106的總戰績略微領先。

恩怨篇:沒有勝者的世界棋王賽

在老棋王費舍爾悄然隱退棋壇後,卡爾波夫背著不戰而勝的遺憾獨霸西洋棋世界棋壇9年之久。直到1984年,卡爾波夫「獨孤求敗」的輝煌歷史終於在年僅21歲的卡斯帕羅夫的挑戰下遭到最大的威脅。這一戰就進行了5個多月,兩人大戰48盤,連和17盤,創下了西洋棋歷史上比賽時間最長的紀錄。

1984年9月10日,卡斯帕羅夫和卡爾波夫在莫斯科開始了首次碰撞。此番大戰規定,和棋不計分,對局數不受限制,兩人中先勝6局者便可獲得世界冠軍的稱號。

當比賽進行至第42局時,「二卡」均已達到了身心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此時總和局達到了35局。對此,前世界冠軍塔爾指出,為了避免再發生類似「無限」和棋現象,國際棋聯應啟用原有規則,即最多下24局,先得12.5分者為勝。

沉悶的和棋一直延續到第48局,卡斯帕羅夫出人意料地連扳2局,就在卡爾波夫提出要推遲第49局的比賽的時候,當時的國際棋聯主席,弗羅倫西奧·坎波馬內斯站了出來。1985年2月15日,坎波馬內斯在莫斯科一家旅館中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結束「二卡」正在進行的西洋棋男子世界冠軍爭奪賽。在同年按照最高局數24局的舊規則重新在「二卡」之間開始世界冠軍爭奪。

坎波馬內斯的決定立即在棋界引起軒然大波。對於坎氏的決定最為憤怒的是卡斯帕羅夫,而應該是「受益一方」的卡爾波夫也同樣對「決定」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為了平息「二卡」的不滿,坎波馬內斯與他們協商了1個多小時。最終,坎氏宣布卡爾波夫接受了這一決定,而卡斯帕羅夫將服從決定。憤怒的卡斯帕羅夫指責卡爾波夫和坎波馬內斯串通一氣。這一事件在卡斯帕羅夫心中種下了對於國際棋聯不滿的火種。

1985年9月2日,「二卡」第2次世界冠軍爭霸賽在莫斯科拉開戰幕。經過24局鏖戰卡斯帕羅夫最終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男子西洋棋世界冠軍。

自此之後,卡斯帕羅夫稱霸棋壇15年,即使丟掉了世界冠軍的稱號後,他仍是國際棋聯等級分最高的棋手。1986年、1987年和1990年,卡爾波夫三度發動復闢之戰,儘管依舊殺得風雲激蕩,但卡斯帕羅夫的地位已難以撼動。卡爾波夫的復闢之戰均以失敗告終。直到2002年12月20日在紐約舉行的「二卡」快棋對抗賽中,卡爾波夫才報了前5次慢棋對抗賽中均負於卡斯帕羅夫的一箭之仇。

鬥爭篇:特級大師協會中途夭折

在1987年「二卡」第4次大戰之後不久,國際棋聯這一世界西洋棋的領導機構的權威性受到了嚴重挑戰。卡斯帕羅夫和比利時嗜好棋藝的百萬富翁科克聯手成立了「特級大師協會」,宗旨是爭取在高級別的比賽中讓棋手有更多的自主權。「西洋棋國際特級大師協會」創辦之初只有8名成員,雖說人丁稀疏,但各個都是世界棋壇中呼風喚雨的人物。在這個與國際棋聯分庭抗禮的組織中,卡斯帕羅夫自任主席。至1989年5月時,協會已經擴大到了243人,並於1989年創辦了首屆世界盃西洋棋個人冠軍系列賽。

可惜的是,卡斯帕羅夫引為自豪的「特級大師協會」並未如他所願那樣發揮職能。最終,坎波馬內斯憑藉老辣的外交「鐵腕」,輕而易舉地使特級大師協會變成了只能是在國際棋聯手下得到某種程度自由的下屬組織。憤然之下,卡斯帕羅夫辭去主席之職並退出「特級大師協會」。

分裂篇:兩個棋王共同現世

1993年秋的世界棋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鮮事,兩個西洋棋男子世界冠軍賽幾乎同時舉行。9月7日,卡斯帕羅夫與肖特在倫敦進行了首局交鋒,而在此前一天,卡爾波夫與蒂曼的戰鬥已於荷蘭茲沃勒打響。

在與國際棋聯長期不能「和平共處」後,1993年,卡斯帕羅夫和肖特「揭竿而起」,發表聯合聲明,拒絕國際棋聯對他們兩人間世界冠軍賽的安排,並在脫離國際棋聯後自立山頭成立了國際職業棋協(PCA)。對於卡斯帕羅夫和肖特的行為,多年來一直統治著西洋棋界的國際棋聯自然不能等閒視之。3月23日,國際棋聯宣布正式由卡爾波夫與候選人賽亞軍蒂曼來參加當年的世界冠軍賽。兩個月後,國際棋聯又宣布取消卡斯帕羅夫和肖特的世界冠軍稱號和挑戰者資格。而同年秋天的兩場世界冠軍爭奪賽便是在這種前提下產生出來的。卡斯帕羅夫成為職業棋協世界冠軍,卡爾波夫成為世界棋聯世界冠軍。

希望篇:2002年布拉格協議

2002年初,極富外交才能的前美國棋王塞拉萬主動承擔起卡斯帕羅夫與國際棋聯和解的中間人。按照權威人士的說法,卡斯帕羅夫此時與國際棋聯走到一起的時機已經成熟。

為了結束西洋棋界這種混亂的局面,2002年,國際棋聯(FIDE)與職業棋協(PCA)在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達成的統一協議(也稱「布拉格協議」),宣布組織西洋棋統一棋王賽。最初按照布拉格協議的規定,統一棋王賽應於2003年10月或11月舉行。比賽的一方由是2002年多特蒙特大賽的勝利者與職業棋協世界冠軍克拉姆尼克爭奪;另一方則由2001年國際棋聯世界錦標賽冠軍波諾馬廖夫和世界等級分最高的棋手卡斯帕羅夫爭奪。但是由于波諾馬廖夫後來拒絕在比賽協議上簽字,導致這場比賽一拖再拖。2004年,國際棋聯又宣布由2004年男子世錦賽冠軍卡西姆扎諾夫與卡斯帕羅夫交鋒,勝者將與當時職業棋協(PCA)的世界冠軍克拉姆尼克進行一場對抗賽,以決出「真正的世界冠軍」。然而,此計劃又屢次出現波折。

2005年1月,卡斯帕羅夫宣布退出統一棋王賽。又過了兩個月,這位叱吒棋壇20餘年的「西洋棋巨無霸」又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出職業生涯,轉向政壇。

2005年阿根廷聖路易斯市市長阿爾博託與國際棋聯經過協商後共同籤署了主辦協議,宣布於2005年9月27日至10月16日舉辦由8人參加的統一棋王賽。

然而,職業棋協世界冠軍克拉姆尼克對外宣布他將不參加在阿根廷聖路易斯市舉行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理由是國際棋聯未能履行布拉格協議所規定的義務。他還提到,願意與此次聖路易斯世界冠軍賽的勝者舉行一場對抗賽,爭奪統一的世界冠軍頭銜。同時還表示,如果國際棋聯無意再繼續履行布拉格協議,他將另找他人組織一對一的世界冠軍對抗賽。

由於職業棋協世界冠軍克拉姆尼克拒絕參加此次世界冠軍賽,統一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暫時擱淺。

統一的世界冠軍賽

2006年9月底至10月初,經過多方努力,統一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俗稱統一棋王爭霸戰)在俄羅斯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首府埃利斯塔成功舉行,國際棋聯世界冠軍託帕洛夫對陣職業棋協世界冠軍克拉姆尼克。雙方在慢棋比賽中打平,最後克拉姆尼克通過快棋加賽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保加利亞棋手託帕洛夫,成為西洋棋界自1993年以來首位統一的無爭議的世界冠軍。

2007年在墨西哥城舉行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中,俄羅斯棋手克拉姆尼克負於印度棋手阿南德,失去世界冠軍。阿南德2007年登上世界西洋棋棋王寶座後,又先後在2008年、2010年、2012年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上分別擊敗了克拉姆尼克、託帕洛夫、格爾凡德三位挑戰者,三次成功衛冕世界冠軍。

2013年11月7日至22日,世界西洋棋冠軍賽在印度欽奈舉行,世界排名第一的挪威棋手卡爾森挑戰印度棋手阿南德。根據比賽規則,慢棋12局棋先得6.5分者獲勝,若打平則進行快棋加賽。最終卡爾森以勝3局平7局、總比分6.5比3.5的成績擊敗阿南德,提前兩輪結束對抗賽,成為無爭議的第16位西洋棋世界冠軍;同時他又保持著最高等級分的歷史紀錄,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棋王。後來卡爾森又在2014年11月8日至24日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和2016年11月11日至12月1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上,分別擊敗挑戰者阿南德和卡爾亞金,兩次成功衛冕世界棋王。

三、歷屆西洋棋冠軍

具體可以訪問:西洋棋史上的那些棋王

喜歡或陪娃學習西洋棋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西洋棋業餘愛好者,可以及時收到我發布一些西洋棋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簡介及歷次比賽
    2020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已於3月15日在葉卡捷琳堡舉行。八位參賽棋手將通過14輪的比拼,爭奪今年年底向現任棋王挪威棋手卡爾森挑戰的資格。本次比賽總獎金達到50萬美元,創下了歷屆候選人賽之最。候選人賽為八人雙循環賽。
  • 西洋棋界第3位棋王:卡帕布蘭卡
    > 一、人物簡介卡帕布蘭卡,古巴人,西洋棋史上第三位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21-1927年)。
  • 世界棋聯西洋棋冠軍賽第6位棋王:託帕洛夫
    韋塞林·託帕洛夫,1975年3月15日出生在保加利亞東北部邊境城市魯塞市,世界棋聯(FIDE)西洋棋冠軍賽第6位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2005-2006年)(西洋棋世界冠軍賽簡介及歷屆棋王
  • 西洋棋界第15位棋王:阿南德
    人物簡介維斯瓦納坦·阿南德,世界西洋棋棋王,被稱為「馬德拉斯虎」。1969年12月11日出生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小鎮。不久後,他們全家遷往馬德拉斯的金奈市,阿南德在那裡長大。他的父親維斯瓦納坦·伊艾是南方鐵路的退休總經理,母親薩施拉是一名家庭主婦和象棋/電影/俱樂部迷,也是一名有影響力的社會名流。
  • 西洋棋界第7位棋王:斯梅斯洛夫
    他在父親(莫斯科一家汽車工廠的工程師)的影響下,童年時代就愛上了西洋棋。父親是一位棋迷,也是他的啟蒙教練。因此早在踏入社會之前,斯梅斯洛夫就已是一名「家庭棋手」了。在同學們的鼓動下,他又進了區少年宮,認真學習棋藝理論和研究戰略戰術。 莫斯科冠軍賽使斯梅斯洛夫找到了自己事業的正確途徑。他非常用功地研究過去冠軍們的對局,探求他們成功和失散的奧秘。
  • 西洋棋界第10位棋王:斯帕斯基
    1955年斯帕斯基取得青年世界冠軍,然後參加世界冠軍區際賽,出線進入候選人賽,獲並列第三至七名,19歲成為國際特級大師,世界上最年輕的國際特級大師(西洋棋的四種等級稱號)。 斯帕斯基的飛騰是如此神速,如此自然。在很短的時間內,西洋棋的王冠似乎像一個熟透了的蘋果似的,自動落到他的腳下。但事實卻遠非如此。
  • 西洋棋大師退出世界棋王挑戰者賽,只因有中國選手同場競技
    上周,世界棋壇傳來一則令人吃驚的消息,2019年西洋棋世界盃賽冠軍、亞塞拜然特級大師泰穆爾·拉賈波夫宣布退出本月中旬即將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的國際棋聯世界冠軍候選人賽,也就是爭奪世界棋王挑戰者的資格賽。本項賽事的最終勝出者,將有資格向現任西洋棋世界棋王卡爾森發起挑戰。
  • 快棋能力突出 不懼世界棋王 杜波夫登頂西洋棋快棋挑戰賽
    然而這位24歲的俄羅斯棋手卻在上周結束的西洋棋Lindores Abbey快棋挑戰賽上笑傲群雄勇奪冠軍。雖然沒能實現在今年春天登頂吉力馬札羅山的願望,但是波杜夫卻成功地登頂了這個有世界棋王卡爾森、中國棋手丁立人等超一流棋手參加的西洋棋網絡頂級賽事。
  • 西洋棋界第14位棋王:哈裡夫曼
    1966年1月18日出生在列寧格勒,棋史上第十四位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99-2000年)( )。哈裡夫曼1990年被授予國際特級大師稱號( )。1982-1984年蟬聯三屆蘇聯青年冠軍。1984年獲蘇聯冠軍,時年18歲。曾獲1985、1987年兩屆莫斯科冠軍。1985年歐洲青年賽冠軍。
  • 世界棋聯西洋棋冠軍賽第2位棋王:哈裡夫曼
    1966年1月18日出生在列寧格勒,世界棋聯(FIDE)西洋棋冠軍賽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99-2000年)。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也稱西洋棋世界棋王賽,是世界西洋棋聯合會組織的最高水平的西洋棋個人大賽。
  • 西洋棋界第15位棋王:阿南德
    16歲時,他登上印度西洋棋冠軍寶座並且又兩次獲得該頭銜。他的棋下得快如閃電。1987年,阿南德成為獲得世界少年西洋棋冠軍稱號的首位的印度人。1988年,18歲的他贏得在印度哥印拜陀市舉行的沙克蒂金融西洋棋比賽,從而成為印度的第一位特級大師。他被授予卓越貢獻獎。
  • 西洋棋界第16位棋王:卡爾森
    2013年11月在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中挑戰維斯瓦納坦·阿南德並獲勝,成為歷史上第16位無爭議西洋棋棋王。2018年11月28日,在2018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上,卡爾森在加賽快棋中擊敗了卡魯阿納,成功衛冕棋王寶座。這也是卡爾森繼2013、2014、2016之後第四次奪得棋王頭銜。
  • 丁立人超級賽獲得冠軍,打破棋王卡爾森「加賽不敗」的神話
    北京時間8月30日凌晨,中國棋手丁立人在2019西洋棋超級巡迴賽第五站比賽——辛菲爾德杯超級大賽的加賽中,戰勝現世界棋王挪威名將卡爾森,勇奪冠軍!這是中國棋手歷史上第一次獲得超級賽事冠軍,同時丁立人也打破了卡爾森自加冕棋王以來,「加賽不敗」的神話!正如蘇珊波爾加賽後點評「自從卡爾森獲得世界冠軍以來還有誰能完成這個壯舉?」
  • 西洋棋世界冠軍 候選人賽抽籤揭曉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施紹宗) 2020年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將於3月15日-4月5日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比賽為八人雙循環賽,獲得候選人賽冠軍的棋手將有資格向現任世界棋王挪威棋手卡爾森發起挑戰。
  • 西洋棋界第16位棋王:卡爾森
    2013年11月22日,在印度切納舉行的西洋棋世界棋王對抗賽中,挑戰者卡爾森以勝3局平7局、總比分6.5比3.5擊敗原世界冠軍、印度棋手阿南德,提前兩輪結束比賽,成為第16位世界棋王。2014年6月,在阿聯杜拜舉行的西洋棋超快棋世錦賽上,世界棋王卡爾森以21輪比賽積17分的優異表現,再獲一項世界冠軍頭銜,成為同時擁有西洋棋慢棋、快棋和超快棋世界冠軍頭銜的歷史第一人。2014年11月7日至27日,西洋棋世界棋王卡爾森和印度挑戰者阿南德,在俄羅斯索契進行了11局的較量,卡爾森以3勝7和1負擊敗阿南德,提前一輪衛冕並獲得60萬歐元的冠軍獎金。
  • 中國兩位天才選手參加2020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
    世界冠軍候選人賽2020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將於3月15日-4月5日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比賽為八人雙循環賽。獲得候選人賽冠軍的棋手將有資格向現任棋王挪威棋手卡爾森發起挑戰。新任俄羅斯體育部長奧列格·馬蒂欽、國際棋聯主席德沃爾科維奇、曾獲200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的著名俄羅斯網球選手阿納斯塔西婭·米斯基娜,以及傳奇西洋棋教練阿納託利·拜霍夫斯基出席了抽籤儀式。經過現場抽籤,八位棋手序號如下:1。
  • 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開幕 高手過招盡看手機直播
    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開幕 高手過招盡看手機直播北京時間3月16日晚22:00,備受矚目的2020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開幕。世界頂尖的八位男子特級大師匯聚一起,共同向挑戰棋王寶座的目標發起衝擊,候選人賽第一輪比賽將於17日晚19:00進行。
  • 棋王介紹:波諾馬廖夫
    世界棋聯(FIDE)西洋棋冠軍賽第4位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2002-2004年)(西洋棋世界冠軍賽簡介及歷屆棋王 )。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也稱西洋棋世界棋王賽,是世界西洋棋聯合會組織的最高水平的西洋棋個人大賽。該賽事正式創辦於1886年,大致上每兩三年舉行一屆,但並不固定,還因為世界大戰等原因,中斷過幾次。從1948年到1990年,基本上每三年舉行一屆。
  • 「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歷史首次!兩中國頂尖高手並肩作戰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葛萬裡2020年西洋棋世界冠軍候選人賽今日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拉開戰幕。包括中國棋手丁立人、王皓在內的八位國際特級大師將通過雙循環賽決出冠軍得主,向現任世界棋王、挪威名將卡爾森發起挑戰。
  • 西洋棋界第2位棋王:拉斯克
    拉斯克被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如此推崇並非偶然,他是西洋棋史上第二個世界冠軍,保持世界棋王的冠冕達27年之久,這是一項至今未被打破的記錄。  愛默奴紐·拉斯克(1868—1941),誕生地是德國的一座小城(現在是波蘭的巴爾利內克),自小通曉西洋棋。1880年7月開始顯示身手,他在德國棋協比賽中獲取冠軍,並得到大師稱號。同年8月,這位新大師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次規模不大的國際比賽中獲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