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吃點甜,心情好了更吃甜,大人尚且對甜欲罷不能,更何況孩子?但現在,我們必須要幫孩子擺脫這份甜蜜的負擔!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限糖令」,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禁止加糖!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在2016年至2017年間,抽檢了部分國家市面上的嬰兒食品。在檢測過程中發現,部分生產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給嬰兒造成齲齒、肥胖等多種健康傷害。世衛組織建議:食品生產商不應在嬰兒食品中加入糖分或甜味劑,若含有糖果及果汁等含糖飲料需附上標籤,說明商品不適合3歲以下幼兒。
世衛組織:「限糖令」!
世衛組織要禁的是什麼呢?是游離糖。
世界衛生組織所說的需要限制的「游離糖」,指的是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這已不是世衛組織第一次發布「限糖令」,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曾在《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Guideline: 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中建議:限制游離糖的攝入,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建議把游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最好能進一步限制在5%以下。
這次針對 3 歲這個年齡段進行了特別提醒,嚴苛的背後,其實是對於糖分攝入過多給嬰幼兒帶來的健康問題的擔憂。
很多家長知道過多過早吃鹽對孩子不好,但和吃鹽比起來,吃糖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糖的危害被隱瞞了幾十年!
在製糖業的操控下,糖的危害被隱瞞了50年!
2016年9月12日,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收錄的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科研人員的一篇論文顯示,研究人員在回顧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糖業研究基金會(SRF,美國糖業協會與其有著密切關聯)的來往信函、內部文件,以及當時有關糖脂爭論的歷史報告後,發現了一個埋藏五十多年的驚天陰謀。
原來,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此前有一些研究認為,飲食中的高糖、高脂肪、高熱量是「罪魁禍首」。
但是為了糖的市場銷售,糖業研究基金會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贊助了一些研究計劃,成功地淡化了糖的危害,同時將飲食中的脂肪推為導致冠心病的罪魁禍首。
這其中就包括,該組織曾向三名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支付了相當於現在5萬美元的薪酬,請他們發表有關糖、脂肪、心血管疾病這三者之間關係的綜述報告。
報告中引用的研究都經過該協會精心挑選,把「加工」好的文章在1967年成功發表在最權威的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這篇「糖無害、脂肪有害」的文章,把糖分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描述得微乎其微,把患上心血管疾病的責任幾乎全部推給了飽和脂肪。
就這樣,糖順利被洗白。其中一位論文作者斯坦頓·格蘭茲稱:「這些企業成功地把大眾的注意力從糖類引開了。」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儘管有無數的人因為糖而影響健康,但糖的危害都沒有出現在學術文章和官方膳食指南裡,飽和脂肪獨自承受罵名……
可以說,在製糖業的操控下,糖的危害被莫名地淡化了。
糖的危害,上到下毀全身!
事實上,如果長期攝入高糖飲食,可以從上到下毀全身!
1. 增加患心臟病和癌症風險
2017年,PLOS Biology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也同樣揭秘了糖業研究基金會的另一個黑暗內幕——刻意隱瞞了糖可能引發心臟病和癌症的研究。
根據糖研究基金會的內幕文件顯示,1968年他們曾資助過一項代號為259的動物實驗研究,想看看糖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到底有多大。
實驗時,研究人員就已發現,大量攝入糖會影響腸道中的菌群,進而提高甘油三酯水平,可以增加人體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此外,在試驗中,已證實高糖飲食會使β-葡糖醛酸酶水平明顯增高。而這種酶,在當時就已經被認為與膀胱癌存在潛在的聯繫了。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繼續追查下去可能會發現糖攝入過多會增加癌症風險。
但是,得知消息的糖研究基金會,沒有批准完成研究所需的剩餘12周資金,整個項目陷入停滯。也終止了整個259項目的資助。也就導致了這些研究結果從未向世人公布。
2. 容易肥胖
北京協和醫院孕期營養門診韓東梅2017年9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糖攝入過多,會增加超重和肥胖的發生風險。糖可以轉化成脂肪,高糖飲食是直接造成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3. 易骨質疏鬆
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骨質疏鬆科主任葉進2018年1月在大河報刊文介紹,年輕的女性、兒童等人群喜愛吃甜食,而一些中老年人的補品中也常常有糖分出現,糖分攝入過度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鈣質的吸收,易導致骨質疏鬆。
4. 毀壞牙齒
2018年5月18日,在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編寫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發布會上,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馬冠生教授介紹,飲用含糖飲料後,口腔裡的細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殘渣發酵形成牙菌斑。含糖的碳酸飲料有一定酸度,長期飲用會酸蝕牙齒,增加患齲齒風險。
5. 增加皺紋
浙江省台州醫院營養科主任何曉琴於2017年5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吃糖太多會搶走人體內的膠原蛋白,使得皮膚的彈性變差,甚至出現皺紋和斑點,尤其是白砂糖等精製糖。
6. 造成營養不良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夏朋濱在2014年11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吃糖多了不僅易引起肥胖,還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因為吃糖太多會影響孩子食慾,那麼,其他營養素勢必攝入減少,導致體內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均缺乏,極易造成營養不均衡。
最後,糖不是一點都不能吃,只是在現在物質條件充足的生活條件下,一定要控制糖的攝入量。除了儘量減少的直接攝入糖外,還要學看配料表,減少游離糖的攝入。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