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常寧採訪節選整理
人物:張友生----前中國男排隊員 張常寧父親
江寒秋----大學老師 張常寧母親
劉說蘭----女排退役球員
記者:對於網上不好的評論如何看待?
張常寧:小時候比較在意吧,看到大家說我不好的話,我心裡很在意,會難受,有時想為了大家喜歡我去做一些改變做些什麼,我現在看的更清楚一些,更理性一點,因為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我也知道什麼對我更重要。
點評:她確實頭腦比較清醒自己需要什麼,央視直播嘉賓和主持人都先後公開說過探班時發現,張常寧是非常努力的,當別人在午休的時候,她自己在訓練館訓練發球,就才有了2015年世界盃發球第一的成績,也有了裡約奧運會最後一球的驚豔,更讓人稱道的是2019世界盃對陣日本的七連發,而且在感情方面,已經嫁給江蘇男籃的吳冠希,同時兩人在運動成績上也是齊頭並進,成為一段佳話。
張友生:運動員都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只有自己知道,都應該吃苦在先,否則你出不了成績,我們家不會有那麼多嬌氣,都比較自覺,在我們家小孩撒嬌也沒用,瑞條件那麼好不努力,確實對不起老一輩打下的基礎,但是別人黑她的時候我控制不了。
點評:2018世錦賽張常寧的表現一般,被一些別有用心的網友罵,張友生忍不住跳出來說她女兒世錦賽期間在尿血,一下把這些網友的馬蜂窩桶開了,什麼張一分張尿血的外號都出來了,如果她沒實力教練組也不可能帶一個有傷病的隊員去參加世界大賽,一個運動員拖著傷病為國爭光得不應該得到球迷的加油聲嗎?這些網友多年以後我相信會為自己現在的行為感覺幼稚和羞愧的。
張常寧:我爸忍不了,其實外界的評論對我沒那麼重要的,我們和明星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要靠運動成績說話的,事實勝於雄辯,我可以用自己和行動證明我自己。
點評:明星可以靠摳圖,靠假唱,靠流量,運動員肯定只能以運動成績說話,我希望張常寧能堅持到2022世錦,拿下冠軍,完美!
江寒秋:她不管受傷還是生病不到迫不得已不會和我們說,2017集訓受傷了,踝關節一直到小腿全腫了,隊醫和領隊去接她,她是撐著拐杖回來的,直到上火車才跟我講。2016裡約奧運會前就查出她有腎積水, 2018年實在拖不下去才手術,直到手術前我才告訴老公,手術出來後他就哭了。
點評: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中國女排一些球員的傷病不是很公開,包括惠若琪2次心臟病手術,張常寧的腎積水,朱婷現在的受傷8周休息期也是撲朔迷離。
記者:人民代表的提案想法是如何形成的?
張常寧:因為2017全運會結束以後,我們隊很多隊友退役了再就業,有的待業,然後我就突然有這樣的想法,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只是極少數人能獲得,更多的普通運動員轉型比較困難,我既然站在能被大家看到的位置,我就有責任為他們發聲,大家看到的只是國家隊或省隊的隊員,但是下面很多運動員在奮鬥,像市體校的,她們可能達不到更高水平然後退役了,希望高校可以多招一些運動員,由現在的1%提高到3%,任凱懿是從大學聯賽進入俱樂部然後到國家隊的。
劉瑞蘭:我們那個年代文化課疏忽了,那時搞運動其實就是一條死路,拼不上去就到社會自己靠自己了,那時就給我們的帽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點評:N年前,在一個外資電子廠調研的時候,在倉庫看到一個比我還高大約1米8的女孩子和男生比力氣,好奇一問,在倉庫的男生本來力氣就比較大都輸了,女孩休息的時候我問她為何那麼大力氣,她說原來是某省的皮划艇隊員,實在太苦了受不了南下來打工。
記者:你的傷病如何?
張常寧:更科學了之後康復條件更好,現在的醫療條件比如手術技術,康復設備,就不像郎導她們下來之後。現在經常站著膝蓋都不行了,那些傷病對生活造成影響,我們現在會好很多,我們並不是時間全部用在訓練上,我們還上學,身份有大學生、研究生。希望自己不要辜負大家的期待,更不想辜負自己多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