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年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墜亡,讓我想起了那個在EVA中的少年

2020-12-14 溫暖大齡蘿莉動漫影視

兒時的我初看EVA,看到了嚴父和感恩

如果讓你評選出一位你最討厭的動漫角色,你會想起誰呢?

有這樣一部動漫作品,它誕生於25年前的1995年,它所散發出來的光芒依然沒能被時間掩蓋,反而經過了幾十年的時光這部動漫依然歷久彌新。

它的主題曲《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到今天依然在被傳唱,很多人在聽到那個熟悉的節奏響起的時候已然熱血沸騰,說到這裡你可能猜到了我今天要說的動漫名字——沒錯,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EVA)。

結合我之前提到的最討厭的動漫角色和《新世紀福音戰士》,你會想起誰呢?如果真的有一個「最討厭的動漫人物評選」,我想EVA中的碇源堂一定能獲得高票上榜。

作為片中男主角碇真嗣的父親,碇源堂這個角色可謂是所有動漫中父親中的一股泥石流。相比較其它動漫中的父慈子孝,碇源堂可謂是將父親的這個角色「發揮到了極致」。

作為他和亡妻唯一的兒子碇真嗣不但絲毫沒能感受到一絲父愛,而且碇真嗣被這個父親從生理到心理基本「虐」了個遍。這個做父親的已經生生地給自己兒子虐出了心理陰影。這個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角落陰影中的48歲中年大叔,也成了我幼時的童年陰影之一。

兒時在看EVA的時候常常一邊看一邊感恩父母,感恩自己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感恩自己父母都很愛自己,不用像可憐的碇真嗣一樣被一個「變態」的父親虐到幾近崩潰。

現在的我再看EVA,看到了現實和矛盾

成人後的我再度回顧EVA,我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觀點發生了改變,我一邊在心中怒斥主角碇真嗣的無能和軟弱,一邊又開始慢慢理解碇源堂的用意。我發現碇真嗣面對的是一個苛刻、嚴厲的父親,而碇源堂面對的則是一個不成熟甚至有些許幼稚的孩子和一個依仗他指揮的NERV。

碇真嗣的做法更加偏向於一個小孩子般的賭氣和對於父親的怨恨,而碇源堂時刻要考慮的是怎樣才能避免世界被使徒毀滅,而面對毀滅他要選擇最優、代價最小的途徑來獲得勝利,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面對即將被毀滅的世界都是可以拋棄的選項。

兒時對於碇真嗣的同情和對父母的感恩,成人後對於碇真嗣做法的厭惡和碇源堂的行為認同,讓我對於EVA陷入了深深的矛盾,我想也正是因為這種矛盾感成就了EVA在無數人心中成為經典。

就像莎士比亞說過「一萬個人眼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的EVA都是不一樣的,就連我自己就非常輕易地推翻了原先兒時的自己的觀點。就像我們喜歡看的動漫一樣,父母慈祥子女孝順的動漫是我們所有人都希望和喜歡看的,而且我們也希望自己喜歡的故事有一個溫馨的完美大結局,是不是跟烏託邦的樣子很像?

動漫就像是作者們為了作為觀眾的我們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烏託邦,而事實證明那些父慈子孝,溫馨美麗的烏託邦更加讓人嚮往而且能吸引更多觀眾,但是這一個個被驚喜打造出來的烏託邦終究還是烏託邦,就像紙永遠包不住火,現實世界也並沒有那麼多溫馨美麗的故事,往往充斥著太多太多的不如意。

14歲少年被母親打耳光之後跳樓墜亡

近日,又有這樣一則新聞讓人心痛「湖北一14歲少年被母親打耳光之後跳樓,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在看到這則新聞之後,心痛之餘我腦海裡立馬想起了EVA中的碇源堂和碇真嗣,我並不是想說碇源堂怎樣折磨兒子,也不是想說碇真嗣在接受了那麼多的虐待之後「依然堅挺」,而是想說就算是被稱為最有深度和充滿矛盾的EVA,也演不出現實中的一切「悲歡離合」。

14歲的年紀,真的就像花兒一樣的年歲,無數世人都想用最美好的詞綴修飾的年紀,很難想像這樣的一個年紀的孩子是抱著怎樣的信心和毅力親手斷送了自己的人生,也不敢去想像這位母親之後的生活和人生會產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那位母親將要經歷怎樣的悲傷。

白髮人送黑髮人也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心疼的悲傷,我們也無法想像那位14歲的少年在選擇跳下之時內心到底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但是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我用到了「又有這樣一則新聞」,沒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在面對學校或者父母的壓力之時往往選擇一死了之這種極端的做法,這讓我們作為成年人會感覺非常費解,到底是怎樣的經歷甚至是磨難,能讓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慷慨赴死」。

這個14歲少年的跳樓的起因只是因為淘氣,跟兩個同學一同在教室裡打牌被老師發現了,而老師選擇了請這三位同學的家長到學校「配合管教」。

母親來到之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後打了正在走廊裡罰站的兒子兩巴掌,然後就頭也不回地走掉了,男孩在默立了兩分鐘之後,抓住走廊裡的欄杆就從五樓跳了下去,並於當晚9點在醫院不治身亡,一朵還未來得及開放的花朵就這樣凋謝了。

現實就是這樣「露骨」的殘酷,沒有將要毀滅的世界也沒有時時刻刻需要防備的使徒,沒有帥氣無比的零號機也沒有在你身邊搞怪逗你開心的明日香,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僅僅可能只是因為母親憤怒的斥責。

一個耳光、一句斥責、一句「你怎麼不去死」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其實同樣殘酷,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時間的沉澱會讓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對於這些逐漸免疫甚至麻木,但是這些對於一個心智還不成熟的少年往往就會是引起雪崩的最後一片雪花。

青少年自殺距離我們從來都不遠,而這樣的悲劇發生也絕非偶然

2019年4月17日,上海一高架橋上,一個17歲的少年從高架橋上縱身一躍,當場身亡,起因是他與同學發生爭執,被母親嚴厲訓斥,後來少年與母親的衝突逐漸升級,母親在高架橋道路中央停車下車繼續訓斥少年,之後少年直接從高架橋上跳下,橋很高下面就是堅實的水泥地,監控中的少年沒有一絲遲疑。

2017年9月18日,浙江一個15歲的少女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與父母發生爭執,父母氣極說了一句「考得那麼差你為什麼不去死」,15歲的女兒聽罷絲毫沒有遲疑,轉身就從19樓跳下,當場身亡。

2019年3月17日,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因為打碎了學校的玻璃,害怕遭受父母的懲罰,在給奶奶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遺書之後,跳樓自殺。遺書上稚嫩的筆跡讓人心疼,僅僅是因為一場意外打破了學校的玻璃需要賠償學校600元錢,害怕受到父母懲罰,生生地將這個九歲的孩子逼上了絕路。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據統計近年來自殺是全國15-34歲人群死亡原因排名第一,有16%的青少年想到過自殺,這其中有5.85%曾經計劃過自殺,有1.7%自殺未遂,這個統計數字加上我國龐大的青少年人口基數,得出來的結果能讓我們所有瞠目結舌。

面對14歲少年被母親扇耳光之後跳樓的新聞,其實最讓我驚訝的是底下廣大網友的評論:「現在的父母壓力本身就很大,哪裡有時間來陪孩子。」「男孩跳樓肯定還有別的原因,母親的耳光只是導火索而已。」「現在的孩子太矯情了,我們小時候都沒有人管,也沒少挨揍,也沒見誰自殺了。」「這得虧是在學校,這要是去了部隊,就是逃兵了。」

每次在看到這樣關於青少年自殺的新聞,這樣的聲音不在少數,有很多人都在批評現在的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過於「玻璃心」所以導致在遇到挫折後往往選擇逃避甚至走上絕路。

首先,我們不應該去討論這些論調是否正確,而是應該將我們的關注點放到未成年人的立場上,未成年人的心智不像我們成年人一樣健全。說白了我們不應該用我們成年人的想法去衡量孩子們的想法。

有這樣一句話我感覺說得非常好:「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本應該正確引導青少年和灌輸正確思想給青少年的父母,卻無時無刻將自己身上的壓力壓在了無辜的孩子身上,這本身就是錯誤和不公平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被我們所有人都掛在嘴邊,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父母少之又少,我們總是在盼望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強,能夠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這一點也非常容易讓很多父母矯枉過正。

「我對你嚴厲是為了你好」「你能不能讓我省點心,我白天工作累完了以後晚上還要讓你拖累」「你能不能學學那誰誰誰,你看看人家你在看看你自己」等等這些論調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是在這些來自父母的「殷切期望」之下長大。

所以不要總是說你一個孩子哪有那麼多的壓力,孩子的壓力絕大多數都是源於父母,而中國的父母有一點最「致命」,就是很少有父母能夠面對自己的孩子將他們對於孩子的愛勇敢地坦白說出來。

總感覺對於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總感覺自己要更加努力工作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將來,這一切歸根結底終究還是被傳遞到了未成年人的肩膀之上,有的孩子能夠堅韌挺拔承受住這些來自父母關愛的「附加物」,而有的孩子就會被這些壓力壓彎甚至是壓斷。

寫在最後

碇真嗣有一個嚴厲到幾近「變態」的父親碇源堂,但是碇真嗣沒有被挫折和困難壓倒,反而越挫越勇變得更加堅強。這是我們所有人希望看到的也是作者希望我們看到的,不過動漫終歸是動漫,烏託邦也終究不是現實。

真實的現實中有太多太多的像碇源堂一樣的父母,他們對於你十分嚴厲,他們不會對你說出他們心底那份愛,他們其實內心深處比誰都盼望你能像碇真嗣一樣堅強起來。

但是這些「碇源堂」們沒能意料到一些在他們眼裡看起來根本不起眼的小事,成了壓倒你的每一根稻草。這一根根稻草壓在這些原本最無憂無慮年紀的花朵身上,往往就成為了千斤巨擔

父母原本應該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但是現在的青少年卻逐漸轉變為父母與死神之間的一場豪賭的賭注,賭約的內容是看青少年能否扛住那一根根被壓在身上的稻草,到底是父母的理解和愛先到來還是那根壓死駱駝的稻草先至,我想只要是父母在面對這個選擇題的時候都不會猶豫,那面對你願意付出一切的人你又為什麼恥於開口呢。

相關焦點

  • 14歲少年被母親在學校打耳光,沉默3分鐘後跳樓,母親後悔了嗎
    近日,武漢市江夏區一所中學內,一個初三男孩在走廊上被母親當眾扇耳光、責罵,幾分鐘後原地跳樓,搶救無效後死亡。據悉,這個14歲的男孩張某是因為在教室與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班主任請了家長到學校溝通。目前,當地教育和司法等部門介入處理善後。
  • 武漢14歲男孩跳樓自殺,只因母親二耳光:有多少父母逼死了自己的孩子
    是提醒18歲的自己少吃點,以後會長胖;還是在19歲一個孤獨又悲傷的時刻,使勁抱抱自己;或是在20歲滿世界遊歷,看一眼那些將要消失的風景?如果是我,我只想回到兩天前。跑到那個14歲的男孩面前,告訴他:不要自殺。湖北武漢一 14 歲男生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墜亡這是我近期看過的,最痛心的新聞。
  • 武漢14歲男孩被母親扇耳光後墜亡,當眾踐踏孩子尊嚴真的對嗎?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武漢14歲男孩被母親扇耳光後墜亡,當眾踐踏孩子尊嚴真的對嗎?9月17日,湖北武漢江夏一中發生了一起墜樓事件,一初三學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有路過的同學試圖阻攔,可由於事情發生的很突然,大家都未能及時反應過來。據江夏區網信辦通報,事發前,墜樓男孩曾在教室與同學玩撲克被老師發現,參與學生都要求請家長過來。
  • 詭異事件:成都14歲女孩跳樓墜亡,隨後同棟樓30歲圍觀女子也跳下7樓
    近些年來,媒體常有報導,很多十幾歲的少年,為一點小事,他們經歷的那些,在大人們看來都不是事的情況下,就輕易地自殺了,真是令人痛心不已!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成都市雙流區發生了墜樓事件,一名才14歲的女孩跳樓墜亡,隨後不到10分鐘,同棟樓又有一位年輕女子也跳下了高樓,她們之間互不認識,也沒有任何關聯。這起駭人聽聞的跳樓事件,在當地引起了巨大反響,也吸引了民眾對此事件的高度關注,人們不禁要問:她們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要這麼輕易地結束自己生命?因此,社會中也是各種猜測不斷,恐慌的人們希望能夠揭開謎底。
  • 武漢14歲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因當日玩撲克牌被請家長
    9月17日,湖北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學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 據了解,17日下午該校九年級學生張某銳(男,14歲)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後跳樓。
  • 疑壓力大且私自買iPhone6遭斥 臺14歲少年跳樓身亡
    人民網1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私立延平中學14歲周姓初二學生,疑因課業壓力大,加上日前私自挪用家用金,購買iPhone6手機遭母親斥責,15日下午5時許下課返家時,直接搭電梯到27樓,再走上頂樓跳下,送醫不治,父母聞訊趕到醫院,萬般不捨、痛哭失聲。
  • 天才少年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說服。母親:我等不及他要跳樓了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他長大成人後的行為。魏永康有著「東方神童」的稱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他2歲的時候,就識得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掌握初中知識,8歲上重點中學,13歲就考上大學了,在他17歲那年,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他的這些閃閃發光的經歷,令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
  • 14歲男孩被母親扇耳光跳樓:媽,除了去死,我別無選擇
    就在前幾天,9月17日,武漢江夏區,一個初中學校裡,14歲男孩張某銳從5樓跳下,不治身亡。這幾天,我不斷在微博刷到這個視頻,還看到了整個過程的完整版,真的讓人窒息。接著,後續完整版視頻曝光,我看完了全過程,這真的是我近幾年看過最壓抑的視頻了。也是在看過這視頻之後,我確信「幾個巴掌打不出一個少年想要跳樓自殺的決心」。
  • 天才少年林嘉文,16歲出書18歲跳樓身亡,遺言:請給予我尊重
    梵谷、海明威、海子,他們都是人類中的佼佼者,他們本真、實誠、嚴肅、寂寞地生,他們沉遂、憂苦、為人所不解地死。天才對純澈、深徹的「本我」有著執著的追求,他們畢生都在為了這個目標而戰鬥,直至離去的那一刻,如今也有一位歷史天才,17歲就已經出書,卻在18歲選擇跳樓自殺,真是讀懂了歷史卻沒懂自己。
  • 重溫《少年的你》:誰把我們的天使寶貝變成了惡魔
    我和她爸爸給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那個自殺的孩子或許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學和她開幾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樓自殺了。"自我感覺高人一等,對死者不尊重,遇事不懂反省,只會把責任推給對方……有這樣狹隘、自私的母親,難怪魏萊傷害別人時都如此理直氣壯。而魏萊的父親,更是因為女兒留級,一年沒和她講過話。
  • 14歲女孩墜亡生前疑遭強姦致孕 引產後患重度抑鬱症
    【14歲女孩墜亡生前疑遭強姦致孕】祝小小跳樓自殺了。她進門後,徑直朝客廳窗戶走去,踩上凳子背朝外坐在窗沿上,仰頭就倒下去了,從11樓墜亡。下午的時候,她接了一通電話,心情非常不好,約朋友喝了很多酒。晚上11點,朋友通知家人過來接她,來的是媽媽和外婆。她們一進小區,就看到旁邊一單元有人墜樓,小區裡很多人在圍觀。
  • 14歲男生被母親打耳光,沉默三分鐘後跳樓身亡,背後真相讓人心痛
    文 | 阿哩 近日,武漢一名14歲男孩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自殺。被媒體曝光後,這件事情在網上開始發酵,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這名14歲男孩名叫張某銳,因為課間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抓,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 男孩在5樓的走廊上罰站時,生氣的母親走過來當著老師和很多同學的面,迅速甩了兩巴掌在孩子臉上,嘴裡還在說著什麼。
  • 逃學投奔外婆 14歲少年跪地求母:不願上培訓學校
    他逃學投奔外婆,媽媽追到高鐵站,發生這一幕14歲少年跪地求母:不願上培訓學校▲高鐵站的監控拍下了少年向媽媽下跪的一幕。視頻截圖華聲在線7月23日訊 因不想去半軍事化管理的培訓學校,14歲少年小鄧在家中偷偷拿了錢準備去外地外婆家躲一躲,面對追至高鐵站的母親,小鄧跪地懇求。在車站派出所民警的勸說下,小鄧才答應回家。「警察同志!最快去懷化的車是幾點鐘?我兒子拿錢跑出來了!」
  • 14歲男生跳樓,15歲女生深夜自殺,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視頻中,民警祝明倫聲嘶力竭地喊著。「我閨女七歲,兒子兩歲,我是警察,我陪你一起死行嗎?」事後很多人問他怕不怕,他說其實他也怕,當時只想著救人,看到她就想起自己的孩子。「她還是個孩子,必須好好活著。」02 14歲初中生被扇耳光後跳樓自殺我又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個熱搜上的四分鐘多的視頻。一個14歲的男孩在走廊上被媽媽打耳光,掐脖子,卻在沉默了兩分鐘後,沒有一絲猶豫就轉身跳上身後走廊的圍欄上一躍而下。
  • 14歲男孩被母親掌摑後跳樓身亡:批評孩子是門藝術,你真的會嗎
    9月17日,武漢一名初三年級的中學生,在學校裡被其母親當眾扇耳光後跳樓自殺,雖然已經儘快送醫,但是因為傷勢過重還是搶救無效死亡。難道孩子不應該被嚴格管教嗎?這名學生因為在班級中和同學玩牌,班主任請了家長,而怒氣衝衝的媽媽就在學校走廊裡當眾對孩子發洩怒氣。
  • 欲作弊大學生被抓後墜亡,心理承受能力低是主要,老師家長也有責
    6月6日,在山西中北大學,發生學生墜亡事件。 墜亡學生小楊已經大二,20歲,完全是個成年人。 因為上學期考試掛了一科,在這次補考中打算作弊,但被監考老師發現他抽屜裡的手機,就把他手機沒收了,卷子也被抽走了。
  • 歌手夢然:追夢30年,歌火了兩次,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截至目前,《少年》這首歌的全網視聽量已超過10億,「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既熱血又朗朗上口,成為各個平臺的刷屏神曲。 《少年》的作詞、作曲和原唱,都來自同一個人,歌手夢然。2019年,夢然30歲,職業生涯中已發行200多首單曲,距上一首大火的歌曲《沒有你陪伴我真的好孤單》已過去七年。
  • 「媽媽我怕」:成都14歲墜亡少女被性侵後的世界
    第一位墜樓的是約30歲的女性。據小區居民回憶,這位女性因為賭博輸錢太多,被脾氣暴躁的父親追打,從1單元7樓墜落在小區內庭一側的植被上,重傷,第二天搶救無效死亡。大約10分鐘後,2單元11樓,一個14歲的女孩墜落在小區外側,當場死亡。第二個墜樓的14歲女孩叫祝小小,出生於2005年11月26日,在成都市武侯區一所民辦學校讀初二。
  •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誰唱的 《少年》歌詞完整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是什麼歌  這首歌詞出自由夢然唱的歌曲《少年》。如果單說《少年》這首歌,可能很多網友都沒聽過,但只要看過副歌歌詞,相信十個人裡有八個人都聽過這首歌。  它的副歌歌詞是「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據悉,《少年》是由夢然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收錄於夢然在2019年11月14日發行的專輯《少年》中,雖然這首歌火了,但其演唱者夢然的知名度卻不高。
  • 父親癱瘓母親患癌,14歲少年休學照顧全家:要當男子漢扛下所有!
    讀罷已淚流滿面……家庭連遭噩運——哥哥病逝、父親癱瘓、母親患癌,這個年僅14歲的少年,被迫成了家中頂梁柱,家裡、醫院、果園三地奔走……很多人看著看著就哭了,他卻人前不掉一滴淚——「要當男子漢扛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