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伯牙子期的典故更是強調了知音難覓。更何況人生在不如意的時候,曾經圍在階前花下的那些所謂朋友,再也不見蹤影。患難見真情,路險知馬力,才高不過八鬥,有友有朋真好漢。一個好漢三個幫。
這些都看似是題外話,卻能引出一段公案。話說,蘇軾這個暴脾氣,因烏臺詩案被貶杭州,雖看似清閒,整日裡觀山賞月,沒事做點東坡肉,又把個西湖修理成了一個大公園,看那些每日裡走上蘇堤散步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裡也有知足感。只是在心裡深處,哪能對被貶一事放得下。正如他所說,人生如逆旅。
和他同樣感受的又何止他一個。好友錢勰(穆父)亦是如此,先是被貶至越州,今天的紹興,後又徙遷至瀛洲,過杭州,與老友相會,心裡感慨萬千。蘇軾也正要離開杭州,一身流離,二人心心相通,坐下來,喝一杯酒,悽悽話別。蘇軾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詞句。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詞的上片先對三年的工作進行回顧,蘇軾說,你我一別京城已是三年,踏盡天涯,步履艱辛,紅塵漫漫,無法相見。這是逆境,話雖然簡單,卻是飽含深情的。再困難的逆境也沒有嚇倒這兩個暗夜裡的鬥士。
你看,他下句就寫道,依然一笑作春溫。相見一笑,如沐春風。這是怎樣的胸襟怎樣的氣量!久別重逢,不言其他,只是美好,相顧之間,暖如最美四月天。蘇軾高興,錢勰也高興。
蘇軾評價錢勰說,你心始終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似秋天的竹竿。這句話化自白居易《贈元稹》詩句,即「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可喜的是友人與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高風亮節,真可謂是志同道和。
在詞的下片中,老哥倆又捏了幾盅小酒,再次將要面對別離這一千古難題。蘇軾不禁惆悵之感驟從心生。你連夜就要揚帆出發,看眼前雲海茫茫,月光疏懶。二人都陷入了沉思。
不要端著酒杯愁眉不展了。也許是錢勰,也許是蘇軾,終於先把酒杯斟滿,對著那微茫的月色,對著那江天的無極,舉杯道別。蘇軾依是用那爽朗的笑回應著錢勰的離別。他說,人生只不過是我們寓居的旅店,我也只是其中的匆匆過客。
人生總會有起起落落,看淡一些,每一天我們都只是過客,做值得做的事情,說願意說的話,輕鬆自然,不媚上不欺下,珍惜身邊走過的每個身影,逆境時,不妨學學蘇東坡,哪怕他們步履蹣跚,告別時,都別忘了叮囑,我亦是行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