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視野」先進封裝「風雲再起」

2020-12-14 愛集微APP

儘管封裝業算是大陸半導體業的「最強項」,但伴隨著先進封裝的演進,以及各方勢力紛紛拍馬趕到,先進封裝江湖「風雲再起」。

據Yole Developpement的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4年,先進封裝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2%,預估在2025年先進封裝將佔據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細究其驅動力,正是由於先進封裝可提高封裝效率,降低封裝成本,提供更好的封裝性價比,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成未來封測行業的主流。相應地,圍繞先進封裝的「搶位賽」亦愈演愈烈。

進階

追溯起來,半導體封裝技術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從最初的DIP到PGA,再到BGA、CSP,再進階到如今先進封裝風行,包括倒裝晶片(FC)、矽通孔(TSV)、嵌入式封裝(ED)、扇入型晶圓級封裝FIWLP、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OWLP、系統級封裝(SiP)等各有擁躉。

先進封裝勢起亦由下遊推動。江蘇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市場總監呂書臣指出,未來先進封裝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主要是因為終端產品對晶圓封裝的輕便性、移動性、多能化、高頻、低成本、可靠性及靈活形狀因素有越來越高的要求。

而且,隨著摩爾定律越來越接近極限,異構集成以及包括5G、AI、HPC和IoT在內的行業大趨勢,進一步推動了先進封裝的採用。呂書臣認為,從晶圓製造角度來追求以上因素不管從物理特性還是投資成本上都是不可實現的,因此先進封裝在整個產業鏈中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

可以說,先進封裝已成為未來封測行業增長的主要來源。據智研諮詢報導,從2017年到2023年,半導體封裝市場的營收將以5.2%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其中,先進封裝市場CAGR將達7%,而傳統封裝市場CAGR僅為3.3%。

而在不同的先進封裝技術中, 各機構也演繹出不同的猛進之勢。智研諮詢指出,3D TSV和FOWLP風頭最勁,將分別以29%和15%的速度成長,而FC將以近7%的CAGR成長,此外FIWLP的CAGR也將達到7%。另一分析機構Yole更為樂觀,預測2017~2022年,全球先進封裝2.5D&3D、FOWLP、FC等技術的收入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8%、36%、8%,明顯領先於傳統封裝表現。

逐鹿

先進封裝的巨大前景,使得眾多廠商「蜂擁」而至。除傳統的OSAT和IDM廠商之外,晶圓廠、基板/ PCB供應商、EMS / ODM等以其他商業模式運營的廠商均在向這個領域進軍,讓這一賽道驟然擁堵。

曾經,OSAT和IDM廠商兩大勁旅在封測市場力拼。IDM(整合一體化製造服務)與OSAT(外包封裝測試)是傳統半導體封測行業中的兩種商業模式。IDM如英特爾、三星都屬於這一模式,OSAT則側重為客戶提供代工封裝測試服務,如臺灣巨頭日月光、美國安靠,大陸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都屬於OSAT。

據Gartner數據,在封測行業中OSAT與IDM收入於2013年達到平衡,各佔50%,在後續的發展中OSAT模式逐漸超越IDM模式。據數據顯示,封測業2017年收入533億美元,其中IDM企業實現收入252億美元,同比增長5.4%,佔比47%;OSAT封測實現收入281億美元,同比增長8.5%,佔比53%。

但這一局勢伴隨著各方勢力的強勢介入,先進封裝的發展呈爆炸式向各個方向發展,而每個開發相關技術的公司都將自己的技術獨立命名註冊商標,如臺積電的InFO、CoWoS,日月光的FOCoS,安靠的SLIM、SWIFT等,顯現出諸候爭霸的新態勢,先進封裝版圖也將生變。

在晶圓級封裝OSAT企業將面臨來自上遊晶圓廠如臺積電等的跨界競爭;在系統級封裝OSAT企業將受到EMS企業如富士康等侵蝕部分市場份額。加上SEMCO(三星電機)、Unimicron、AT&S等基板和PCB廠商向高級封裝領域進行拓展,在面板級扇出封裝和有機基板中的嵌入式die領域大做文章,讓先進封裝格局再起波瀾。

對於這些勢力的角逐,廈門雲天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於大全比較看好晶圓廠、IDM以及OSAT。晶圓廠在2.5D和3D TSV等高端晶圓級封裝領域有優勢,因有前道環節的技術基礎,更容易進行切入和融合;而OSAT經過多年的發展,具備較大規模,多種技術能力和眾多客戶,在SiP、WLCSP和Bumping/FC等封裝技術方面鎖定勝局;基板廠商因有載板,在嵌入式封裝(ED)和模塊化方面可獲得一定優勢;而EMS/ODM切入這一領域,需要重構供應鏈,面臨技術、資金和客戶資源等問題,還需要看廠商的定位和發展策略

儘管各方勢力均參與角逐,但於大全分析沒有哪種技術將一統江湖,也沒有哪方勢力能獨步天下,市場的蛋糕足夠大,他們將在各自的擅長領域中繼續馳騁。

而從細分項3D堆疊來看,業界知名專家則更示好晶圓廠,認為他們有深厚的技術和雄厚的財力,在3D封裝領域更需要先進的晶片製造專業知識以及大量的計算機模擬來實現精確的堆疊,傳統OSAT廠商相對難以介入。

對於未來這些封裝技術的走向,於大全更看好晶圓級封裝、系統級封裝的增長潛力。他分析道,隨著摩爾定律的快速逼近物理極限,以及5G、AI、IoT時代的到來,催生了對高性能晶片、系統集成器件和模塊的需求,相應地帶動了上述封裝技術需求。目前先進封裝兩個重要的技術,一是基於矽通孔三維封裝,可以用於高能處理器和存儲器集成、三維晶片堆疊以及CMOS圖像傳感器的封裝集成;另一個是三維扇出型封裝,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布局

在先進封裝風起雲湧之際,國內的封測企業也在加快追趕。

畢竟,從中國大陸方面上看,封測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中發展比較完善的一個領域。長電科技、華天科技與通富微電是我國在封測領域的佼佼者,這些企業正深入參與到先進封裝的角逐中來。

而且,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進入以中國為主要擴張區的第三次國際產能轉移。隨著我國集成電路新增產線的陸續投產,未來數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增速將處於較高水平。國內本土封裝測試企業在政策資金的支持下也將快速成長,預計到 2026年我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在市場前景和技術進步的合力驅動下,以三大封測巨頭等為代表的大陸封裝企業近幾年在技術研發和先進裝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入,產品檔次逐步從低端向中高端發展,比如長電科技在SiP封裝、2.5D/3D封裝以及晶圓級封裝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與產出,華天科技則在WLCSP、TSV、Bumping、Fan-out、FC等多個技術布局,通富微電則擁有Bumping、WLCSP、FC、BGA、SiP等先進封測技術,並在2D、2.5D封裝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各有斬獲。

除領頭企業在跑馬圈地之外,大陸一些新興企業也在加快布局。目前中科智芯封裝工藝產線已經實現WLCSP/Cu Pillar及Fan-out產品的量產,一期產能12000片/月。而雲天半導體則密切關注5G市場應用,創新開發了多種先進封裝及系統集成技術,技術覆蓋了從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器件三維封裝、玻璃通孔技術、三維無源器件技術,以及面向毫米波晶片的扇出集成技術和AiP系統集成方案。於大全預計明年新廠房投產之後,每月4/6英寸產能將突破8000片/月,同時每月8/12英寸產能突破5000片/月,後年將進一步提升。

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玉鵬在最近舉辦的ICCAD上透露,公司已擁有FC、SiP等先進封裝技術,在2021年之後還將投入2.5D~3D等FOWLP技術。未來,甬矽電子將緊跟封測技術發展趨勢,推出多方位/多封裝技術的方案。

儘管成就不俗,但仍要指出的是,從整體來看,儘管封測三大巨頭在先進封裝營收或佔據三四成,但大陸整體封測企業在先進封裝的營收佔比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41%,更低於臺灣封測企業79%的水平。

特別如呂書臣所指,在一些高端封裝方面,比如存儲類的3D堆疊封裝、2.5D矽基轉接板系統封裝、高密度低間距bumping封裝、Fan-out/Panel FO方面仍存較大的差距。

為進一步提升大陸封測企業的封裝水平,呂書臣建議,一是國內設備、材料企業要給予支持,為先進封測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二是國內設計企業要儘可能將封測產業鏈轉移至國內(目前確實也是在這樣做),對國內封測廠尤其是新建立的先進封測廠給予支持,因為技術/良率是通過大生產做出來的,沒有投片量支持很難在工藝穩定性上有所提升。三是國內設計軟體能力要提高。四是封測人才培育力度要加大。(校對/Sky)

相關焦點

  • 前沿科技 | 半導體先進封裝,其實離我們不遙遠
    之所以這樣篤定,是因為它不僅帶來了全新的交互解鎖方式,更是手機邁向「全面屏」時代的一次重大技術飛躍。或許你會說,蘋果的Face ID人臉識別解鎖方式不也同樣「真香」嗎?但此類方案不可避免的要保留住「劉海」。所以,包括蘋果在內,將來手機的發展方向,一定是「真」全面屏的時代,或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更富有科技感的屏幕下攝像頭的技術方案。
  • 先進封裝的江湖紛爭
    但當先進位程進入到了10nm時代後,摩爾定律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攻克下一代先進工藝的成本成為了很多企業的壓力。這也意味著,集成電路依賴先進工藝而實現性能提升的路受到了阻礙。先進封裝由於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性能,滿足了集成電路市場的需求,而受到了業界的關注。 至此,先進封裝的價值被釋放了出來。
  • 原來晶片的先進封裝是這麼玩的!
    而通過先進封裝可以相對輕鬆地實現晶片的高密度集成、體積的微型化和更低的成本,這使得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以及主要封測代工廠商(OSAT)都對先進封裝給予了高度重視,紛紛布局發展這方面的能力。在此情況下,近年來先進封裝技術不斷演進,產業型態也展現出一些新的特徵。
  • 兩個逆天封裝技術──InFO跟CoWoS,讓臺積電連拿三代蘋果
    餘振華得獎,靠的是他潛心研發兩個先進封裝技術──InFO(整合扇出型封裝)跟CoWoS。並指著一旁記者手中的iPhone說,「這個就有InFO,從iPhone 7就開始了,現在繼續在用,iPhone 8、iPhone X,以後別的手機也會開始用這個技術。」早年,蘋果iPhone處理器一直是三星的禁臠。但臺積卻能從A11開始,接連獨拿兩代iPhone處理器訂單,讓業績與股價持續翻紅。
  • 對先進封裝的一些思考
    晶圓級封裝:適用於移動應用的有吸引力的封裝解決方案 如今,許多電子系統仍然由多個元件組成,這些元件在晶片切割後單獨封裝,並且使用傳統的印刷電路板互連。然而,這些年來,對於更「苛刻」的應用就需要先進的3D集成和互連技術。因為這大大減小了電子系統的尺寸,並且實現了子電路之間更快,更短的連接。
  • 盛美半導體設備為先進封裝客戶打造晶圓級封裝工藝設備產品系列
    (NASDAQ:ACMR)作為集成電路製造和先進晶圓級封裝(WLP)製造領域領先的設備供應商,今日強調其為先進封裝客戶打造廣泛的溼法工藝設備產品系列,可滿足新生的先進技術要求。盛美的成套定製、高端溼法晶圓工藝設備,可支持實現銅 (Cu) 柱和金 (Au) 凸塊等先進晶圓級封裝工藝,以及矽通孔 (TSV)、扇出(Fan-out )及小晶片等工藝。
  • 華天科技(崑山)電子有限公司晶圓級先進封裝項目投產
    1月6日上午,華天科技(崑山)電子有限公司晶圓級先進封裝項目投產暨新辦公樓啟用儀式舉行。市委常委、崑山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沈一平出席活動。企業當天投產的高可靠性車用晶圓級先進封裝生產線總投資20億元,其最大特點在於實現全智能化無人管控,產線設備95%實現國產化,解決晶圓級車載封裝領域被國外企業「卡脖子」難題,實現國產中道高端封裝技術的國產化替代。項目達產後,企業將年新增傳感器高可靠性晶圓級集成電路先進封裝能力36萬片,年新增產值10億元,新增就業人員500人。
  • 36氪首發|實現70nm精度三維空間跨領域應用微納先進位造,「魔技...
    36氪採訪的「魔技納米」就是一家使用雷射無限視場逐點直寫技術,將納米級製造精度與實際商業生產結合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商用納米級三維雷射直接設備能夠兼顧高精度和高自由度,實現在納米精度上三維結構的自由設計,具有高速度、超分辨、大範圍和無限視場等性能。
  • 印證「地緣政治必爭之地」預言?傳臺積電赴日設封測廠
    臺灣傳媒引述消息報導,臺積電(2330.TW)(美股代號:TSM)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以各出資一半的形式,成立合資公司,在東京設立一座先進半導體封裝測試廠,近期籤訂合作備忘錄後將對外宣布,如果屬實,新工廠將是臺積電在臺灣以外設立的第一座封測廠。
  • 甬矽電子:用先進封裝技術打入高端晶片「藍海」
    走進甬矽電子位於餘姚中意生態園的新廠房,幾個千級、萬級、十萬級的無塵車間排列在長條形的廠房中,一臺臺設備高速運轉,上遊客戶的晶圓等在這裡完成封裝、測試,最終成為完整的晶片,貼裝到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居、數位電視等內部。
  • 科普貼「1」:傳統封裝技術中的SIP和DIP
    本文說說半導體封裝技術,而且先從傳統封裝說起。傳統封裝通常指將晶圓切割成單個晶片後再進行封裝的工藝,主要包括SIP、DIP、SOP、SOT等形式,部分國家和地區、不同企業發展水平不一致,有時候把QFN和BGA也列入先進封裝範圍。
  • EDA365:先進IC封裝,你需要知道的幾大技術
    先進集成電路封裝技術是「超越摩爾定律」上突出的技術亮點。在每個節點上,晶片微縮將變得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昂貴,工程師們正在把多個晶片放入先進的封裝中,作為晶片縮放的替代方案。 然而,雖然先進的集成電路封裝正在迅速發展,設計工程師和工程管理人員必須跟上這一關鍵技術的步伐。
  • 「專利解密」毫米波封裝,長電科技SiP三維封裝結構
    隨著半導體技術摩爾定律的演進,電子器件變得微型化並且越來越輕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多晶片封裝技術逐漸得到人們重視,主要應用於要求微型化和減重的可攜式通信終端。目前封裝製程中大量使用高密度線路、多種封裝材料,同時還要考慮各種晶片以及功能器件的使用,因此整個封裝體很複雜,各種材質的搭配不易平衡,容易導致整體的翹曲變形。
  • 三星和臺積電(TSM.US)向先進封裝邁進,中國大陸晶圓廠面臨新挑戰
    三星、臺積電等晶圓廠走在先進封裝前列在先進封裝的徵程上,臺積電和三星無疑走在時代前列。臺積電在Fan-out和3D先進封裝平臺方面已處於領先地位,其先進封裝技術儼然已成為一項成熟的業務,並為其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三星的FO-PLP技術也已用於自家的手錶中。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重視,臺積電是第一人,也成為其甩開三星、英特爾的主要差異點。
  • 應用於先進封裝印刷工藝的賀利氏一體化解決方案
    隨著5G新興市場的發展,對於半導體封裝在智慧型手機,物聯網領域的應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於功能傳輸效率,噪聲,體積,重量和成本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不但尺寸越來越小,厚度越來越薄,還要集成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作為先進封裝的系統級封裝(SIP)是理想的解決方案。
  • 晶片封裝選型指南!
    來源:本文由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翻譯自「semiwiki
  • 「中國IC風雲榜獨角獸公司候選1」甬矽電子:立足現有封裝產線,著重...
    目前,雖然我國封裝測試產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從全球範圍看,我國在半導體先進封裝測試領域的發展仍是任重道遠。甬矽電子成立於2017年11月,致力中高端半導體晶片封裝和測試,客戶群包括MTK、展銳、晶晨股份、翱捷科技、韋爾股份、匯頂科技、兆易創新、恆玄科技、唯捷創新、海櫟創、飛驤科技、昂瑞微等國內和海外晶片設計公司。
  • 「ICspec半導體芯聞」高端晶片製造的兩大難點被突破!
    「ICspec半導體芯鮮事」最近幾天,國內半導體公司頻頻收到利好消息,進一步提振了全體國人的信心。就在前幾天,寧波南大光電發布了一個重要公告,大意是公司生產的高端ArF光刻膠通過了各種測試,成品率達標。但是現在,有好消息來自中國的歐飛光集團,該集團已經成功開發了用於半導體封裝的高端引線框架。終於有了突破。
  • 晶片供應「危機」了嗎?
    缺「芯」的後果是亞健康汽車行業每一次的大熱門新聞,好像都與「事故」相關,而如果因晶片短缺而可能導致的幾十家車企上百萬臺車的停產,絕對屬於一次大事故。其次就是涉及到晶片製造的流程,一塊完整的晶片要經過「架構設計、晶圓生產、晶圓塗膜、晶圓光刻顯影蝕刻、離子注入、測試、封裝」。晶片由集成電路經過設計、製造、封裝等一系列操作後形成。一般來說,集成電路更著重電路的設計和布局布線,而晶片更看重電路的集成、生產和封裝這三大環節。
  • 2020,遊戲產業革新「風雲再起」
    8月25日,坐標中國遊戲產業聚集地——「上海」,「36氪遊戲產業回藍計劃」將聯合遊戲及相關領域知名企業高管,從三個維度對遊戲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和解讀。遊戲技術創新電子遊戲誕生初期,遊戲主機和電腦作為算力最強的個人家庭娛樂設備,佔據著大量遊戲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