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場哨響,比分定格在98:71,幾個小姑娘,梳著幾乎一樣的短髮,簇擁著獎盃,衝著她們的教練陳允利大喊:「臨沂一中,球夢鑄金!」
11月8日晚,在第十七屆CSBA全國高中女籃錦標賽中,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臨沂一中)女子籃球隊以全勝戰績奪得冠軍!
臨沂一中高中女籃在全國比賽中獲得過「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比賽冠軍」和「CUBA全國訓練基地比賽冠軍」。在CSBA全國中學生籃球錦標賽前十六屆的比賽中,曾多次獲得過亞軍季軍。而今,終於在自己學校承辦的第十七屆CSBA中國中學生籃球錦標賽上圓夢「冠軍」。
「我們奪了4個全國冠軍,26個省冠軍。獎盃要多到體育館裡都放不下了……」臨沂一中女籃隊員們既滿是驕傲,又不太好意思似的地告訴記者。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這群小妮兒,不孬!」臨沂一中女籃奪冠的消息一經傳開,便引爆臨沂社交媒體,登上當地熱搜榜,成為老區人民街談巷議熱門話題。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這是臨沂一中師生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對於體育,對於籃球,對於已經習慣奪冠的臨沂一中來說,冠軍足以證明優秀。
從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到籃球運動特色學校,臨沂一中憑藉著一座座獎盃、一面面錦旗不僅繼承發揚籃球傳統,更是將籃球教育打造成自己的一張獨具特色的靚麗名片。
據統計,新世紀以來,臨沂一中男子籃球隊參加全省、全國各類重大比賽40多次,曾獲得過CSBA中國中學生籃球錦標賽高中組第六名,山東省冠軍4次、亞軍4次,為全國各名牌大學和社會培養輸送180多名高水平運動員。其中,多名隊員被選入省專業隊和國家青年隊,30多人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名校錄取並進入校隊主力,100多人被省內高校錄取。
近幾年,臨沂一中籃球隊高考升學率達百分之百,60多人次被臨沂市政府授予二等功和三等功。臨沂一中女子籃球隊參加全省、全國各類重大比賽50多次,獲得國家級冠軍4次、亞軍3次、季軍5次,山東省冠軍21次、亞軍20次,為全國各名牌大學培養輸送150多名高水平運動員。
「冠軍的意義在於聚人心、鼓士氣,在於強化團隊意識,弘揚拼搏精神。」臨沂一中現任校長李世良總結道。
這是對臨沂一中三十多年素質教育的最好註解!
「萬千寵愛於一身」。這是臨沂一中籃球隊的特權。
學校從招生政策、訓練環境、經費投入等方面給籃球隊的發展創造便利:配齊四塊室內標準木地板籃球場,並安裝大功率空調;配置輔助訓練力量的「健身房」與訓練器材,改善球隊的訓練環境;為籃球隊員提供空調四人間,二十四小時開放熱水。
臨沂一中在校學生9200多人,教職工860多名。踐行素質教育三十多年來,始終把體育擺在學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從硬體配套到氛圍營造,從課程安排到活動開展,從專業訓練到大眾普及,體育文化與素質教育早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為了提高教練員的整體訓練水平,學校先後派教練赴美國學習,教練員每年參加全國教練員培訓學習班。為了鍛鍊隊伍,學校除了參加政府組織的正式比賽外,還主動聯繫省內外知名學校,參加各類邀請賽、交流賽,為隊員創造鍛鍊成長的機會,豐富隊員的比賽經驗。
臨沂一中女籃多次被選派代表省青少年女子籃球出訪。2013年,受教育部學生體育協會推薦,歐洲籃球協會邀請,臨沂一中女籃參加了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國際青少年籃球錦標賽,以全勝戰績奪得冠軍。
從籃球運動到籃球文化,籃球特色與學校發展相伴相隨。
傳承了學校百年籃球歷史文化,高高舉起了特色名校的旗幟。在實施素質教育和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的辦學過程中,臨沂一中籃球體育傳統項目教學成績最為突出。
「戰勝自我,才能戰勝對手;付出超人的代價,才能取得超人的成績。」 這是臨沂一中女籃的座右銘,也是教練陳允利成功密碼。
科學訓練才是關鍵。「老陳可是個籃球明白人!」 李世良校長說。
2001年底,李世良找到陳允利教練,問他:「老陳,咱們的隊員有沒有進入北京大學的可能性?」的北京之行。
2002年初,陳允利教練帶著四位高三、一位高二隊員組成的校隊,先後戰勝了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隊、清華附中等球隊。那一年,臨沂一中用實力敲開了北京大學的大門。
陳允利1992年就進入臨沂一中擔任女籃主教練。四十年如一日,用自己對籃球運動的執著和追求,把自己所喜歡的籃球運動當作教育事業來做,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運動新人。
2005年起,每年金秋十月,臨沂一中傳統特色項目——籃球文化節——便會如約而至。在近兩周的時間裡,開展包括籃球主題班會、籃球主題講座、籃球主題攝影和徵文比賽、男子籃球班級聯賽、女子籃球友誼賽、三校區籃球友誼賽、師生表演賽、啦啦操匯演等近10項、超過200場賽事活動。
從一項運動到一種文化,融入的是教育,收穫的是素養。承載著的臨沂一中歷久彌新的文化積澱,學校男女籃球隊在全省乃至全國嶄露頭角。今天,女子籃球隊名揚全國。
回望過去三十年的風風雨雨,66歲地陳允利教練對記者說,桃李遍天下,這應該是一名教練最得意的事了。
薪火相傳,從平凡到卓越
臨沂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從三十年代籃球文化開端發軔到五十年代男子籃球隊傲視魯南,從七十年代體育項目百花齊放到經久不衰,人才輩出。
傳承籃球文化,高舉籃球特色旗幟。李世良校長把傳承學校百年籃球文化列為創辦特色名校的重要項目發展。
「體育和教育有著相同的精神內核和價值追求,那就是『育人』。」臨沂一中校長李世良說,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根本目標。
「五育」並舉。籃球運動作為體育的組成部分,是德育的鮮活教材,是智育的有力保障,是美育的生動展示,是勞動教育的必要前提。
開齊開足體育課,高三也不例外。「體育課也是『課』!」這是學校上下達成的共識。運動會開出新花樣:學生運動會、教師趣味運動會、線上運動會。
學校從「課程」的層面,就為體育以及體育老師賺足了「面子」:在臨沂一中,體育課從不會被「上自習」、被「學科測試」,體育老師也永遠不會被「有事請假」;在臨沂一中,高三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每周兩節的足額足份的體育課,這是高三學生炫耀的資本。「一中真敢這麼搞!」一些前來交流的老師們滿臉羨慕。
2003年10月, 39歲的李世良校長還擔任臨沂市籃協主席,為臨沂的籃球事業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臨沂一中發展進入快車道。學校多次承辦省級、國家級籃球比賽,為臨沂人民爭得榮譽。學校男女籃球隊更是在全省、全國打出名堂!
幾份耕耘,幾份收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李世良既是領導者,又是學校教職工男子籃球隊的主力隊員,課餘時間經常活躍在籃球場上,並多次參加市級職工籃球比賽。
在女籃招生困難時期,李世良為了一名隊員,親自跑到百裡之外的農村去找學生家長做工作,用自己的薪金給隊員買被褥、服裝和訓練用品,奔走呼籲為優秀學生提供減免學費等優惠政策鼓勵她們入隊;為解決女籃經費不足問題,李世良親自掏腰包為女籃外出訓練、比賽提供支持……
「引萬道清泉,澆時代花朵」。籃球文化,成為臨沂一中的血脈傳承;奪冠,也成為臨沂一中籃球精神的象徵。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於曉波 通訊員 薛明揚 李寶成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