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被霸凌,這位狠心的父親將腦癱兒培養成拳擊冠軍

2020-12-05 媽咪Jane黃靜潔

最近,某視頻平臺製作了《和陌生人說話》系列,首期視頻《魚缸中的大衣哥》剛剛上線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該視頻以大衣哥疫情期間呆在家裡,卻被村裡人踹門要跟拍他為切入點,記錄了大衣哥24小時被跟拍,毫無自由可言的生活。

  出名後、有了錢的大衣哥,從此失去了人生自由。自費幫村裡修路從來換不回一句好話,借出去的錢通通打了水漂,村民每天以跟拍他謀生……他就像一個毫無感情的機器人,任憑村民擺布,卻只能一次次賠上笑臉。

大衣哥對生活的無力感,同樣延續到了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前些日子,兒子小偉結婚,瞬間關于小偉的教育問題引起網友的熱評,畢竟小偉14歲就輟學在家,以打遊戲混沌度日,無論大衣哥怎麼說,小偉就是一句話:"咱家這麼有錢了,哪裡還需要我去努力掙錢呢?"

  大衣哥還有一個女兒朱雪梅同樣也沒讓老父親省心,愛吃零食的她一吃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以至於體重飆升到200斤。看著這兩個"不爭氣"的孩子,大衣哥似乎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兒子找不到工作,他就讓兒子給自己當經紀人,算是給兒子一個飯碗。女兒那麼胖,大衣哥只想她能找個就近的婆家嫁出去就好。

  對於兩個孩子的現狀,大衣哥表示跟自己對他們缺乏教育有關。但是對於自己是否應該為孩子的現狀負責這個問題,大衣哥卻表示:"不愧對他們,我已經盡力了,給了他們吃,也給了他們穿。"

  聽上去大衣哥說的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但是父母對孩子的責任真的只是"給吃、給穿"就夠了嗎?

  經《中國式家庭表達報告》調查發現,其實在家庭教育中,秉持大衣哥這種理念的父母不在少數,很多家長認為我已經在努力養家了,孩子發展成什麼樣,這是孩子自己的造化。

  有網友看了大衣哥的故事,紛紛留言表示,父母給孩子的愛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吃飽穿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性格養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改變孩子的性格和人生。

  在這期《和陌生人說話》中,還有一個全國拳擊業餘冠軍老汪的育兒故事。老汪愛好打拳,但是他的兒子汪強卻是一個腦癱患兒,連走路都走不穩,更別說繼承老爸衣缽練習拳擊了。因為腦癱,汪強從小就是被欺負、被霸凌的對象。"傻子,打他!"這句話伴隨了汪強的整個童年。眼看著兒子被欺負,老汪心裡別提有多難受了。最開始,老汪教兒子對那些霸凌他的人微笑,老汪說:"你對著他們笑,他們就不會打你了。"結果與老汪預想的截然相反,汪強對著霸凌者微笑後,被打得更慘了。

  為了讓兒子真正變強大,老汪開始帶著汪強去河邊、去小樹林練習拳擊。這對於腦癱兒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老汪必須狠下心才能改變兒子總是被欺負的現狀。汪強就這樣跟著老汪不斷練習拳擊,老汪把自己當人肉沙包,讓兒子使勁對著自己"招呼",老汪被兒子打得頭破血流、全身浮腫,終於讓兒子練成了。

  後來,有人想欺負汪強,汪強一記擺拳過去,就把對方打來趴在地上不能動彈,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挑釁這個"傻子"了。

經過一番努力後,汪強還成了全國俱樂部爭霸賽冠軍,老汪最開始本來只為了兒子不被欺負,結果卻成就了兒子的人生。

  一個大衣哥,一個老汪,兩位父親都深愛著自己的子女,但是他們付出的方式不同,一個認為我掙錢給他們花就足夠了,另一個卻想要陪伴著孩子改變他的命運,因此子女成長的軌跡也大相逕庭。兩相對比下,似乎只給錢花,卻絲毫不介入教育的模式顯得有些不負責,畢竟孩子成長並不只是有錢用就好,他還需要父母做他的指路人,帶領他、陪伴他攀越人生一道一道山峰。

相關焦點

  • 天津:父親培養腦癱兒成為拳擊冠軍,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很難想像,一個連話都說不清楚,走路都搖搖晃晃的人,怎麼就成了拳王呢?而這背後,是一對父子長達30多年對命運的反抗!可是漸漸地,他們卻高興不起來了。1歲的時候,汪強還是不會走路。大夫說,這是腦癱、智遲。這樣的診斷將這個家庭推入了深淵,夫妻兩人陷入深深的絕望。他們不敢想像,孩子今後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 「狠爹」讓腦癱兒成為拳擊冠軍
    從毫無自理能力的腦癱患者,到職業拳擊運動員,再到全國拳擊協會拳王爭霸賽69公斤級別冠軍……在天津拳擊手汪強的生命中,父親汪寶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汪寶柱記得,曾有一位專家告訴他,腦癱兒的康復效果、長大後的生存狀況不是由醫生決定的,而是由患兒的父母決定,「只有我們不舍不棄的信念,才是孩子真正的良藥。」
  • 孩子被霸凌欺負怎麼辦?這3條育兒策略,培養小孩「不好惹」能力
    「孩子被欺負」這問題上,與其說用「欺壓回饋給欺負別人的小孩,直接打回去」,不如把孩子培養出讓人覺得「不好惹」的能力與氣質,把孩子的膽子壯大,遇事不慌,大膽開朗,遇到挫折也不容易退縮,面對霸凌者也不會縱容,反抗回去。
  • 父親當陪練被打壞身體,35歲腦癱兒重返拳臺,期待另一個奇蹟
    ,獲得2017體壇風雲人物大眾體育精神獎提名,世界拳王泰森,我國奧運拳擊冠軍鄒市明都對他讚賞有加。汪強是個早產兒,3歲多患上腦癱,為了給他治病,父親汪寶柱打兩份工,花光了積蓄,儘管一點兒效果也沒有,汪強到了6歲多依然不會走路、說話、智力低下,但是父親從未放棄拯救兒子。
  • 推著腦癱兒子跑馬拉松,這位父親今年來到了成馬
    兒子坐在推車上,父親推著他跑完全程。這位父親叫羅書堅,來自浙江。從2015年的杭州馬拉松開始,他便開始推著患有腦癱的兒子全國各地參加馬拉松,全馬、半馬,他的足跡涉及杭州、北京、廈門、蘇州、成都……「我想帶著他看看全國。」今年參加成馬,羅書堅路過美食加油站時不禁被美食所吸引,不由得要了一碗吃了起來。
  • 推著腦癱兒子跑馬拉松 這位父親今年來到了成馬
    兒子坐在推車上,父親推著他跑完全程。這位父親叫羅書堅,來自浙江。今年參加成馬,羅書堅路過美食加油站時不禁被美食所吸引,不由得要了一碗吃了起來。據悉,羅書堅的兒子出生時因重度窒息導致嚴重腦損,被診斷為腦癱。看到其他孩子跑跳著跟家人玩耍,羅書堅就覺得內心很痛苦。
  • 11歲男孩因姓川普被霸凌 目前喬舒亞已經改成其父親姓氏「貝託」
    11歲男孩因姓川普被霸凌 目前喬舒亞已經改成其父親姓氏「貝託」時間:2018-12-16 10:39   來源: 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1歲男孩因姓川普被霸凌 目前喬舒亞已經改成其父親姓氏貝託 美國德拉瓦州塔利中學一名11歲男孩因姓川普遭到校園霸凌,最後被迫改名了。
  • 做23年人肉沙包,把腦癱兒子培養成拳王!父親:我不能要他的腎
    」,被父親送入普通學校讀書,還拿下全年級第二名;後來,父親默默做了23年人肉沙包,眼睛幾近失明,終於將兒子送上拳臺成了拳王;現在,父親身患尿毒症卻不肯接受兒子的腎,只因不想剝奪那本已殘缺的人生。01.腦癱兒成了全年級第二名小時候,
  • 這位腦癱父親的教育觀,將孩子送上成功之路
    一開始的時候,這孩子連走路都走不動,更別說是繼承父親的衣缽,繼續拳手之路了。因為腦癱,兒子小時候常常被小朋友們欺負。"笨蛋"、"傻子"這類話語陪伴了兒子的整個童年。看到兒子受到欺負,老汪痛定思痛,開始一起陪伴兒子練習拳擊。
  • 郭晶晶父親:將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也給她穩坐豪門媳婦的底氣
    而郭晶晶之所以能在豪門裡受到尊重,除去世界冠軍的身份外,也與父母的培養離不開關係。作為郭晶晶的父親,郭爸爸省吃儉用將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面對豪門親家不卑不亢,讓女兒穩坐豪門媳婦的寶座,果然是虎父無犬女。
  • 腦癱兒成職業拳擊手:一秒能打6拳 贏全國冠軍
    汪強是一名69公斤級的職業拳擊手,從事著世界上最危險、對抗最激烈之一的運動。32歲的他打了20年拳擊,拿到過全國俱樂部爭霸賽冠軍,在自己的拳擊俱樂部裡,帶過數百個徒弟。  很難想像這樣一位拳擊手,同時也是一名腦癱患者。他說話吃力、脖子肌肉僵硬,視力、聽力和反應能力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這還是訓練多年的結果。
  • 《少年的你》:「霸凌者」兼具可惡與可憐的標籤,可惜父母看不見
    《少年的你》只不過將那些隱秘的,大家不願意面對和接受的事實,血淋淋地撕開了一角讓你睜大眼睛看,別走神,校園霸凌就在身邊,而無論是霸凌者還是被霸凌者,其原生家庭的缺陷都不容忽視!少年如花的年紀,她們陷入欺凌與被欺凌《少年的你》,本該是一群為了高考和理想埋頭書山題海的少年,卻在沉重的學業下隱藏著一顆躁動不安的心。
  • 爸爸》抵制偏見,父親在眾人嘲諷中,培養出冠軍女兒
    爸爸》影片講述了父親打破傳統觀念,培養家中兩個女兒為摔跤冠軍的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看一下,這部作品有哪些亮點。一開始一個大叔在看摔跤比賽並說道,如果印度派人去的話,我們國家也能夠拿到獎牌,而另一個人則嘲諷,如果動嘴皮就能拿到的話,這位大叔早就拿到了。他嘲笑如果上臺,他只會臨陣脫逃,也因為兩人不服並展開了一場較量,高個子的人仗著自己比較高,所以開始輕敵,但沒有想到自己一下子就被撂倒了,原來這位大叔原本是印度的摔跤冠軍。
  • 做了23年人肉沙包,他把腦癱兒子培養成拳王
    一個不被所有人看好的「腦癱兒」,被父親送入普通學校讀書,還拿下全年級第二名;後來,父親默默做了23年人肉沙包,眼睛幾近失明,終於將兒子送上拳臺成了拳王;現在,父親身患尿毒症卻不肯接受兒子的腎,只因不想剝奪那本已殘缺的人生。
  • 谷愛凌之後,又一美籍花滑選手歸化中國並成功入籍,父親是中國人
    為了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體育總局也特別授權花樣滑冰傳奇選手陳露為教練員,發起了一項名為「晨露計劃」的項目,致力於培養一批優秀的花樣滑冰和自由滑冰選手,同時也會面向全世界,去招募那些願意為中國效力的華人運動員。
  • 拳擊吧,少年!論青少年為什麼該練拳擊
    拳擊和搏擊運動正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在正規的拳館,小孩子能學會崇拜力量,信仰力量,慎用力量,對暴力的使用,有了理性的克制。既不會被霸凌,也不會成為霸凌其他小朋友的小霸王。拳擊如人生,這是阿宇的一位師長給阿宇的拳擊贈言,一直指導阿宇在拳擊訓練,拳擊教學,拳館經營中的方向。參加拳擊與搏擊訓練的小朋友們,會比一般小朋友更加自律,比一般小朋友會更加自信。
  • 霸凌者的4個心理根源:如何擊敗校園霸凌、網絡噴子們?
    霸凌者,通常看上去會很強勢、高人一等、掌握著主導權,其實他們是典型的外強中乾、色厲內荏。他們之所以會去欺負弱小,是因為心理不平衡,需要一種心理補償。有些霸凌者之前被他的父母或者其他人欺負過,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通過模仿那些欺負過他的人的行為,來獲得安全感。
  • 繼谷愛凌之後,又一位中美混血入中國籍,將徵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
    眾所周知,2022年冬奧會將在我們自己的主場北京舉行,對於這場冰雪運動的盛宴,中國冰上項目各支隊伍也早早開始了備戰,央視體育官方微博就針對林玉茂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專訪介紹。林玉茂,這位出生於2001年的小將,今年不過只有19歲,是自由式滑雪賽場上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林玉茂的父親是一位中國人,母親則是一位美國人,三歲就開始學習自由式滑雪的他,也堪稱是一位天才少年,父母二人為了更好地培養林玉茂滑雪,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舉家搬到了猶他州的滑雪名地帕克城,在那裡,誕生了許多滑雪名將,林玉茂也因此得到了極為系統的訓練。
  • 九歲男孩練出腹肌 娃娃拳手背後都有個「狠心」老爸
    從小練拳擊,不僅為強身健體,更為塑造一種獨立堅強的人生態度 娃娃拳手背後,都有個「狠心」老爸都說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別說擦著碰著,就連稍微受點委屈都會心疼不已。12月21日至22日,由浙江省拳擊協會、溫州市洞頭區禪武文化促進會主辦的2019年「寅領杯」浙江省拳擊俱樂部冠軍聯賽總決賽暨WBA中國區金腰帶爭霸賽上,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很多拳館館長都不約而同地將自己的孩子送上拳擊臺。而在日常訓練中,這些從小跟著爸爸耳濡目染的「拳二代們」不僅沒有受到特殊照顧,反而比一般學員要求更嚴,就算是滿臉淚花也不讓偷懶。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卻讓我意識到了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有多麼重要。一個無法面對失敗的孩子,是很難取得成功的。而且無意間就影響了自己的人際關係。在青少年心理學上頗有經驗的李玫瑾教授曾說:現在的孩子大多沒有忍受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