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內智能製造指數報告首發 企業呈現「智造」爆發力

2020-12-15 同花順財經

疫情突髮帶來的人力缺口,使得每個行業都面臨著挑戰,伴隨復工大潮來臨,如何在疫情下保障企業快速復工復產值得。智能製造無疑成為大勢所趨,是創造新動能、打造新優勢,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產業邁向中高端的關鍵舉措。

近日,21世紀產業研究院發布《2019中國智能製造指數(CIMI)報告》。報告以全球智能製造視野,構建科學的指標指數體系,通過詳實的最新統計數據分析,研判了當前中國及各省份、重點城市的智能製造發展水平,並結合典型案例探討我國發展智能製造可供參考的樣本和路徑,對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註:CIMI是中國智能製造指數英文Chin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ex的簡稱。

有顆粒的陽光

2019中國智能製造指數(CIMI)報告

從我國實際來看,智能製造還處於發展初期。因此,無論從國際大勢看還是從國內大局看,我國製造業都到了發展智能製造的關鍵階段,必須積極謀劃,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是搶佔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更是傳統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如何看待我國智能製造發展水平?當前各地智能製造發展呈現怎樣的狀態?哪些地區存在發展優勢或存在怎樣的短板?典型企業的智能製造發展存在怎樣的可借鑑經驗?

21世紀產業研究院從全球各國智能製造出發,客觀地理解分析、研判中國在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水平中所處的位置,並進一步延伸至全國各省份以及35個重點城市進行測算並分析,為當前各地智能製造發展情況提供預判分析。

PART 1/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情況

1.各國搶灘智能製造。報告詳細分析了包括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法國、德國及中國在內的國家智能製造相關政策支持,並表示製造業重國更是藉助新興技術,大力支持智能製造的發展,力爭搶佔製造的新高地。

2.經濟基礎成為智能製造的支撐。報告根據2018年各國人均GDP來評判,並表示製造業增加值體現了國家製造業發展水平,中國無疑擁有相當大的優勢。

3.勞動者素質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保障。從各國高等教育輸出人數來看,中國佔絕對優勢。良好的高素質勞動力絕對數,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研究型人才在中國總體人口中佔比依然不足,人才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

4.技術作為智能製造的重要環節,深刻影響著智能製造的水平。全球創新指數彰顯了一個地區的創新環境。其中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佔世界前列,申請專利數遠超其他國家,新興技術企業(深科技企業)中國以746個排世界第二。

5.領軍企業為各國智能製造發展起表率作用。海爾、富士康、上汽大通等中國企業榜上有名。

6.中國智能製造擁有基礎,正呈現相當爆發力。中國依靠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體系,廣泛的應用場景,數量最多的製造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人才,新興技術企業的高速增長等指標,智能製造水平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無論是「燈塔工廠」的落地,或是創新企業的分布,中國正在呈現出強勁的爆發力。

PART 2/中國各省份智能製造發展指數

21世紀產業研究院從政策環境、產業環境、產業發展、綠色製造等指標出發,同時涉及一系列三級指標和四級指標,以期更加客觀地體現出中國智能製造發展情況。

01

智能製造指數廣東居首,江浙地區及北京位居前列。

從測算結果來看,2019年智能製造指數最高的前十名為:廣東、江蘇、北京、浙江、山東、河南、上海、湖北、福建、湖南。分地區看,長三角及珠三角的智能製造指數領先,不過中部地區如河南、湖北、湖南等地也呈現出相當的基礎。

02

政策環境指數:河南、湖南、河北全力推進智能製造。

政策環境主要體現一個地區對智能製造的政策推進力度。21世紀產業研究院梳理自2010年以來各地政策發現,河南省出臺了包括《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三年計劃》《深化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及覆蓋5G、人工智慧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體現了對政策層面的相當重視。其次,湖南、河北、福建也紛紛出臺政策,希望搶佔智能製造高地。

03

產業環境指數:北京、江蘇、廣東位居前三。

產業環境分為基礎設施配套情況以及國家級項目支持。從指數測算結果看,北京、江蘇、廣東位居前三位,體現出這三個地區在基礎設施及國家級項目支持方面的優勢。山東、浙江同樣屬於第一陣營。

04

產業發展指數:廣東遙遙領先,江浙、安徽排名靠前。

產業發展指數囊括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智能製造主要產品累計產量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開發及生產量指標。廣東居首,雲南、貴州、內蒙古增速明顯,上海則出現了負增長;江蘇、重慶基礎雄厚,山東新產品開發能力強,基本發達地區領跑產業技術支撐,而綠色製造廣東和江浙表現突出。

(查看大圖)

城市層面,2019年智能製造指數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寧波、廣州、重慶、成都、鄭州、天津,深圳在所有城市中脫穎而出。

PART 3/總結

1. 製造業變革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國家戰略的核心。從全球重點國家發展重心及現狀而言,製造業已成為一大戰略核心,伴隨數字經濟成為當今時代發展主旋律的背景,製造業變革與數字經濟發展正在實現歷史性交匯。

2.從全球範圍而言,中國智能製造擁有基礎,正呈現相當的爆發力。

3.智能製造指數廣東居首,江浙地區及北京位居前列。長三角及珠三角的智能製造指數排名靠前,不過中部地區如河南、湖北、湖南等地也呈現出相當的基礎。

4.政策環境方面,河南、湖南、河北全力推進智能製造。

5.北京、江蘇、廣東智能製造產業環境具備優勢。

6.廣東智能製造產業發展遙遙領先,江浙、安徽排名靠前。其中,雲南、貴州、內蒙古工業增加值增速明顯,上海出現負增長,江蘇、重慶製造業基礎雄厚,浙江、山東新產品開發能力強。

7.發達地區領跑產業技術支撐,山東、 陝西、湖北具備潛力。北京以顯著優勢領跑全國,緊隨其後的是江蘇、廣東、上海,經濟發達地區在科技研發投入上顯得更加用力。山東、陝西、湖北在科研投入上同樣居於前列,這也意味著當地智能製造發展擁有一定的技術條件。

8.廣東及江浙綠色製造表現突出、天津最末。

9.深圳是智能製造城市之最。 無論是產業發展、產業環境、 綠色製造等方面,深圳均表現優異,在科研投入和製造業企業方面深圳也佔據絕對優勢從綜合實力而言, 深圳無疑是我國智能製造的標杆。

10.合肥產業環境最優,超越京滬深成為製造業「宜居」城市。

11.重慶、廣州、天津躋身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前五。

12.中部城市武漢具備智能製造加速發展的基礎與潛力。武漢本身便是製造業大市,同時,武漢也積極提出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戰略構想,這也為其智能製造的加速發展提供了相當動力。

13.中國頭部工廠的智能製造水平已經不輸世界其他國家。

14. 智能製造發展應重視政策激勵。我國目前已出臺了一系列智能製造相關政策,但落實到各地,相關政策的推出依然參差不齊。作為需要發展智能製造的區域,應當注重在政策層面對產業的激勵效用,積極推出相關政策以匹配產業發展。

15.基礎設施及配套同樣重要,發展智能製造時要做好「基本功」。區域發展智能製造不能光盯著單一產業,需要從基礎角度通盤考慮。

16.技術支撐是衡量智能製造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建議有志於智能製造升級的區域加大技術、人才投入。

17.先進技術的引進,幫助製造業降本增效,生產環節上過去的一些難題有了」答案「。

18.綠色製造應和智能製造同步發展。

智能製造賦能企業降本增效

危中有機,疫情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製造業向無人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提供啟示與展望。多數製造業企業已認識到,在生產環節上,要拋棄落後產能,擺脫傳統人力手工對產能和效率的束縛,極大降低對人力的依賴,確保企業的生產和運作也不會輕易受到疫情、事故、人員變動的影響。

隨著智能製造先進技術與管理工具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市場對整體方案服務商自身研發能力與系統集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對於智能工廠數位化設計與交付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作為智能製造整合者和規劃者,鼎捷不遺餘力地從實踐路徑、頂層設計與方案部署及效益落地的方法論上,給予企業全面的支撐與助力。

鼎捷軟體特邀鼎捷軟體智能製造專家張陽以「智能製造化'疫'為機,賦能企業降本增效」為題,就如何通過實現效益導向的智能製造來協助企業降本增效展開深入探討。

課程重點

一、通過智能製造,賦能降本增效

1) 製造企業對於智能製造存在的迷思及誤解

2)智能製造整合規劃路徑介紹

3)智能製造效益方案規劃

二、降本增效之智能製造案例分享

1)新製造模式

2)智能+車間案例

3)智能+物流案例

鼎捷數智工廠全流程智能+方案,就是協助企業在智能工廠與智能營運上,以貫穿營運層、執行層、設備層業務數據流為手段,打通數據,聯動協作,並透過深耕經營提煉的行業專業智慧,從而掌握邁向智能製造的最佳路徑與捷徑,帶給客戶回歸企業經營效益導向的智能製造規劃。

企業升級轉型、智能製造的推進是一個長期過程,具有個性化和動態變化。未來,鼎捷將與各方夥伴一起,助力企業從營運模式到組織、流程、機制、系統的全面適配改造,協助企業應用價值真正落地,推動國內智能製造標準化及數位化轉型實踐進程。

來源: 鼎捷軟體

相關焦點

  • 政府工作報告推進智能製造 美好置業房屋智造迎來發展新契機
    作為全年政策風向標的政府工作報告於近日出爐。對於產業界來說,報告中著重提到的「推進智能製造」將成為重要戰略方針。  這就意味著,在中國經濟戰略轉型的情況下,智能製造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發展裝配式建築逐漸已經成為業界共識,並且成為政府與企業合力促進發展的新興產業,未來市場規模有望超過萬億。
  • 江北新區智能製造產業園 用「數字」密鑰開啟「智造」未來
    2020-11-30 08:41圖文來源:新華日報 一批新項目背後,江北新區智能製造產業園——用「數字」密鑰開啟「智造」未來在11月25日舉辦的「工業互聯 智造未來」主題論壇上,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曙陽如是說。作為智能製造產業園一家經營20餘年的老牌企業,聚隆一直在追趕「智造」。劉曙陽說,企業上市後,花了3億元建設智能化工廠。經過智能化改造,工廠設備的生產能力由10萬噸提升至20萬噸,這不是簡單的翻番,這背後是涉及生產、管理、銷售等整個流程的智能化改造。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開幕
    大會圍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緊扣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助力製造強國、網絡強國、質量強國建設。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次大會以線上活動為主,搭建雲上會展平臺,同步舉辦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工業品牌節活動。
  • 南通智造靚彩2020南京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南通智造靚彩2020南京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來源: 市工信局 發布時間:2020-11-27 字體:[ 大 中 小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於11月26日至28日在江蘇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 從製造到「智造」 遼寧丹東重振輕工業名城雄風
    從「製造」向「智造」華麗轉身  丹東市大力推進位造業發展,並確定了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的總體思路,重點從技術研發、公共技術服務、智力支撐、借力轉型四個方面完善智能製造支撐體系,推進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及企業智能化升級。積極培育新動能,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雲上智造」時代即將到來
    網頁截圖中新網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申冉)雲論壇、雲巡展、雲發布、雲工廠、雲物流、雲銷售……26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拉開帷幕。無處不在的「雲」概念,讓這場大會成為「雲上智造」時代的全景展示舞臺。
  • 「智造寶雞 科技賦能」 第三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
    西部網寶雞訊(記者 魯鵬飛)11月20日,以「智造寶雞、科技賦能」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展覽會在寶雞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展會共設置智能製造及機器人展區、智慧生活展區、機器人大賽三大展區,展覽面積達15000平方米。共匯集120餘家企業參展,秦川集團、中信重工、航天科工、庫卡等行業龍頭企業攜明星產品亮相展會。
  • 2020賽意信息用戶大會智能製造分論壇:百名行業大咖論道智造未來
    12月17-19日,以"場景驅動 數智企業"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數位化峰會暨賽意信息用戶大會成功舉辦,作為國內知名的專業數位化盛會,自2014年開始,大會已成功連續舉辦至第7屆。在19日上午的賽意智能製造平行分論壇上,數百名業內研究學者、行業大咖、合作夥伴齊聚一堂,探討在數位化時代趨勢下,傳統製造業的"智造"轉變之道。當下,智能製造成為了製造業尋求數位化轉型,探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那麼,企業在疫情,用工荒,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等大環境下,該如何將企業的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全路基管理規劃打通,為製造企業量身定做"智造"轉型方案?
  • 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重磅發布
    現代快報記者從開幕式上獲悉,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簡稱「雙十」發布),以及2020國內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當天重磅發布,這些都展示了工業軟體、智能製造平臺與系統集成、機器人等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
  • 「東莞智造」跑出加速度!3000家單位開展智能改造
    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即將亮相!鎖定12月2日-4日,東莞廣東國際現代展覽中心,逛智博會,看製造業智能發展的無限可能。據了解,本屆展會有3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7家東莞本土高端智能製造企業將亮相智博會!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26日在南京開幕
    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吳政隆,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馬秋林,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韓立明出席並共同為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開幕。第三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名單、「2020年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和「2020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也在開幕式上正式發布。
  • 江西石化業從製造走向智造
    「萬千百十」工程目標提前完成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得益於政府對智能製造的大力推動,江西石化產業「智能+石化」成效顯著,正從製造走向智造。  石化智造挑戰多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副處長吳斯告訴記者,石化行業的製造環節普遍存在複雜的物理化學過程,生產過程耦合性強,不利於數字建模,難以實現數位化。同時,原料複雜、生產工況波較動大,在實施智能製造的過程中,和汽車、電子等離散型製造相比,要面對著更多的挑戰,突破更多的技術瓶頸。
  •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品競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品競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成功下線張掖日報記者喬偉 楊靜文>12月18日,科技·生態·智造·未來——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舉行。「科技·生態·智造·未來」是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的主題,契合了這座城市發展的前景藍圖,也凝聚著張掖全市上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力量和汗水。自2018年10月開始,甘肅張掖就在甘州區規劃建設佔地1500畝、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產值300億元、可吸納就業3萬人的智能製造產業園。
  • 智能製造架構師陶王豹給阿里犀牛智造支招
    近日,阿里巴巴耗時三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這標誌著阿里新製造終於讓Made in Internet成為現實。對此,本網記者採訪了知名智能製造架構師陶王豹,對阿里該舉動進行深度解讀。
  • 杭州前進智造園:擔負新區智能製造的重要使命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每日商報」,原標題《前進智造園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 為新區智能製造增添新助力》,作者 薛瑾,36氪經授權轉載。 政府搭建服務平臺,讓製造走向「智造」。8月26日下午,為進一步助力錢塘新區數字經濟與高端製造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堅定落實杭州市「新製造業計劃」,前進智造服務中心在錢塘新區前進智造園正式成立。
  • 從「製造」到「智造」 德林特輪胎從未停下腳步
    這是對森麒麟輪胎匠心製造最好的肯定,也是森麒麟旗下品牌——德林特輪胎將繼續堅持發展的方向。圖注1:從「製造」到「智造「 德林特輪胎從未停下腳步創新是企業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德林特源自於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森麒麟不僅擁有國家級認可的實驗室,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具有民用航空輪胎的民營企業,森麒麟秉承著「自主研發,持續創新,技術領先,著眼未來」的研發理念,先後推出超低滾阻綠色輪胎、全季節缺氣保用輪胎、石墨烯導靜電輪胎、自修復輪胎、吸音棉輪胎、賽車胎等高性能前沿性輪胎。
  • 德林特輪胎從「製造」到「智造「 從未停下腳步
    圖注1:從「製造」到「智造「 德林特輪胎從未停下腳步創新是企業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德林特源自於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森麒麟不僅擁有國家級認可的實驗室,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具有民用航空輪胎的民營企業,森麒麟秉承著「自主研發,持續創新,技術領先,著眼未來」的研發理念,先後推出超低滾阻綠色輪胎、全季節缺氣保用輪胎、石墨烯導靜電輪胎、自修復輪胎、吸音棉輪胎、賽車胎等高性能前沿性輪胎。
  • FITMAN VR智能健身單車全球首發 助力傳統健身升級智造
    、FITMAN VR智能划船機,以VR智造助力傳統健身器械的產品升級。歷時一年多,FITMAN 新品首發,全球預訂。宇科展臺人頭攢動,迅速排起了長隊,FITMAN VR動感單車與FITMAN VR划船機被圍的水洩不通。
  • 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前瞻 四場論壇共話智造力量
    近年來,長沙藉助智能製造大會,以創新引領智能製造,工業發展平添新動力;同時也為國內智能製造搭建了一個對接國際的一流平臺,在新工業革命浪潮中展現國家級智能製造中心的應有擔當。 智能製造風生水起,形成獨特發展的「長沙模式」,正大跨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 東莞吹響智造「集結號」,加快打造全國高端裝備製造重要基地
    12日2日至12月4日,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廣東智博會」)將在東莞舉辦,在這場世界矚目的年度盛會上,東莞智造軍團的集結令再一次吹響,與世界級的機器人龍頭企業同臺亮相。這不僅是東莞先進裝備製造業創新力量的集結,也是對東莞先進裝備製造產業的新一輪「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