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政策發生了很多改變,二胎政策全面實施,三胎政策也在逐步放開。但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口出生率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許多家庭放棄生二胎,其實與二胎生育率前面的「三座大山」有很大的關係。
擋在二胎生育率面前的「三座大山」,每一座均讓父母難以喘息
一、堪比珠峰的房價
某研究機構曾對中國將近180個城市的1500戶家庭進行過調查,有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會生二胎,其中近一半的人是因為擔心加劇經濟負擔。
而逐步上漲的房價如同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讓許多想要生育二胎的家庭望而卻步。一組數據顯示:自2016年來,中國一線城市的平均房價已經上漲了60%。如此昂貴的價格,使得不少工薪階層放棄了生育二胎的打算。
二、無法計算的精力投入
奶粉,尿不溼,玩具,與這些看得見的成本相較,二胎家庭所付出的人力成本則無法估量。家有二寶的孩子,需要有人時刻看護,不光為了孩子的安全,也為了防止他們之間的爭執。
許多二胎家庭是這樣的生活模式:白天由家中的老人幫助帶孩子,夫妻上班,不管工作如何勞累,晚上也要自己帶娃。父母已經不年輕了,無論從道義上講,還是從良心上看,晚上都要負責照顧孩子。
每天下班後,夫妻雙方沒有自己的時間;家中的電視,電腦基本屬於閒置物品;同事們聊的韓劇和各種娛樂,自己一句都插不上嘴;周末和節假日更是全部都奉獻給孩子,逛公園兒,去博物館參觀,接送興趣班,去遊樂場,且沒有「曠工」和「請假」的權利。
三、難以承受的養育投入
半個世紀前,多數家庭都有不止一個孩子,多生一個孩子,意味著這個家庭多了一個勞動力,隨便給孩子弄點吃的,就能把他撫養成人。反觀現在的生活,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生活成本也隨之增加,多一個孩子就是多一份「債」。
還完貸款,擁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是許多工薪階層一輩子的奮鬥目標。母嬰用品價格貴得讓人直打哆嗦;考慮孩子上學那天價的「學區房」,不禁心頭又是一陣陣的發緊;男孩長大後,結婚所需的婚房和彩禮;女孩長大後,還有「嫁妝」錢;許多年輕人為了生活而奔波,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苦,與其說是不想生,倒不如說是不敢生。
生二胎的種種好處不能否認,養二胎有幾個硬性標準,你是否滿足?
一、我健康,所以生
想要二胎,首先要考慮夫妻雙方的身體是否可以承受。不少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和男性都有最佳生育年齡。隨著夫妻年齡的逐步增大,新生兒出現危險的概率也會增加。
二、鼓鼓的錢包是最好的支持
如果家中經濟狀況良好,沒有貸款,沒有負債,生完孩子可以安安心心地在月子中心靜養;出了月子,有錢可以請阿姨幫忙帶孩子,老人不需要幫忙,那麼孩子的養育問題則少得多。有房產,財務自由,是生育二胎最好的助力。
三、有人幫忙「好好帶」
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能跑能跳,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如果不用考慮工作的問題,全職帶娃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並不適合所有的工薪階層。
當父母請不起保姆時,家中老人便是好的幫手,但父母的身體狀況需要考慮,老人的育兒觀點是否跟年輕人契合,都是一個未知數。父母年紀大了,精力是否能跟上?不少父母的教育能力有限,孩子需要學習和教育,老人能否滿足孩子的教育要求呢?
四、平等對待兩個孩子
生了二胎,意味著家中有了兩個孩子,誰又能保證自己可以做到公平,不偏袒其中任何一方。退一步講,即使父母做到了大致上的公平,老人們能做到嗎?
「你是姐姐,需要讓著弟弟」類似的話我們聽過不止一遍,明明兩個都是自己的孩子,卻因為年齡上的差距和其他原因,導致另外一個孩子的情感被忽略,這樣的孩子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其結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