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養過孔雀魚,也非常喜歡如同精靈一般的它們。卻總也養不好,甚至很多朋友會調侃說,養的次數多了之後,自己的經歷可謂是魚病大百科,而且任何一種病都可以帶來一次或者幾次毀滅性的打擊。
我一直講犧牲掉幾條魚或者是遭遇幾次團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清楚造成這些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如果你不搞清楚這些,而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亡羊補牢式的應對,相信我你不會久病成醫,但會自我封神。因為你只會剩下一柜子各種藥品和器具(這場景似成相識啊)
網上已有很多介紹孔雀魚疾病的文章,在這裡不做贅述。
以下是正文:
造成孔雀魚生病的幾種原因
生水養魚
我們這裡講的生水是指,從水龍頭裡直接放出來的自來水。這種水的確很乾淨,卻不適合直接用來養魚,尤其是屬於熱帶的孔雀魚。原因是這種自來水由於工藝需要其中添加了氯氣,而水中所含的氯氣對魚會造成致命的傷害。另外一點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水溫,水管裡的自來水即便是在夏天也會低於室溫,更不要說是在冬季。
解決辦法:最簡單的就是將自來水放入敞口容器中長時間的靜置,而曝曬和氣泵打氣都可以縮短靜置的時間,曝曬後使用時要考慮水溫。另外一種比較快速且簡便的方法就是使用除氯的藥品,比如魚樂寶等等。再有就是使淨化器,這個要看個人條件。
溫度波動
再次重申孔雀魚屬於熱帶魚,(誤區不管是冷水魚還是熱帶魚,大幅度的溫度變化都會對魚造成傷害,誘發疾病)而孔雀魚適應的溫度區間是16-26°C,為了避免溫度大幅波動,我們在換水的時候,水流儘可能要緩慢。尤其是在冬季,困水缸中的水溫低於魚缸水溫,此時使用困水缸中的水為魚缸換水,水流一定要緩慢,避免大水流衝擊魚體。在夏天的時候,困水缸和魚缸水溫相同時,這個時候換水水流可以適當加大。
解決辦法:困水缸中放置加熱棒,設置溫度要與魚缸水溫等同。換水流量緩慢,避免
大水流衝擊魚體。
水質惡化
水質惡化對於水生物來說,幾乎都是滅頂之災。那麼如何判斷水變質了呢,很多朋友都遇到過一種情況,明明是一缸清澈的水,可是魚還是不斷地生病,死亡。所以單純的依靠外觀並不能準確判斷一缸水的好壞,但我們除了通過肉眼去判斷,別無其它的辦法,因為我們沒有專業的檢測設備。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解決辦法:合理地控制飼養密度,並且匹配合適的過濾器材(上濾、側濾、底濾、外置濾筒)如果來不及購置過濾器材,或者壓根兒就不想購置這些東西。那麼除了降低飼養的密度還要控制餵食,並且一定要堅持定期換水。
堅持勤換少換的原則。
所有的辦法都是在於防,而非治。不要等到魚生病了,再回過頭來去彌補,要記住不是所有的亡羊補牢都有用。
以上這些就是孔雀魚日常的飼養中應該注意的事項,新魚如何處理會在下一篇裡說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