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易拉罐能做些什麼?你有想過土豆、毛線、紙巾可以用來做精美頭飾麼?你知道被牛津大學邀請演講是種什麼體驗麼?
18個廢棄易拉罐做出最美鳳冠
2019年,手工博主@雁鴻Amiee用18個廢棄的易拉罐做出了精美的「京劇鳳冠」,從樣式的設計、畫稿到材料的打磨、掐絲,經過15天的製作,她做出了精美絕倫的鳳冠頭飾,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2019年12月更是受邀到英國牛津大學演講,可以說是絕對的寶藏博主一枚。
最初,她只是模仿影視劇中的頭飾造型,用手邊一些廢棄的物品做材料,製作出實物,當那些日常可見的材料在她的手中變成精美的視頻,不少網友都感嘆「手殘黨只敢看看」,她也因此得到了不少關注。
結合「山海經」走上原創之路
但是她並不滿足於此,如果只是模仿,那永遠都不會有自己的特色。於是她開始自己進行創作,更是結合山海經,製作出「山海經」系列經典造型。每個造型都結合書中描述,再加以她自己的理解和創意,每款造型都相當別致,她也因此得到了「國家寶藏」官方微博的稱讚連連。
不少網友都以為她是專業學設計的,其實雁鴻之前可是拿注射器的護士,她畢業於川北醫學院,也從事了兩年的護理工作。那又是什麼讓她放棄了穩定的醫院工作,選擇走上手作這條路呢?
雁鴻說,自己一直都很喜歡精美的飾品,這或許是骨子裡的小女生情懷,在做護士的時候就一直經營著自己的飾品小店,從醫院辭職也是因為想要專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大神的修煉之路
偶然的一次,她看到了仿點翠頭飾的手作視頻,她便對中國傳統美學和手作深深入迷,於是自己也開始嘗試。
現在的大神也是從菜鳥一步步修煉的,第一次做的仿點翠頭飾遠不如現在精美,甚至歪歪扭扭不成樣子。但是她沒有放棄,興趣使然,她不斷學習手作,從仿做到原創,從歪扭到精美,她堅持的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傳播中華傳統美學文化
她將自己製作的視頻發布在國內和國外的社交網站上,得到了國外不少網友的稱讚和關注,甚至有外國網友也開始學習手作、學習製作中國傳統頭飾。
2019年12月她受邀到英國牛津大學演講,她自己說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讓她和其他的手作大神能夠互相學習和交流。
像雁鴻這樣的視頻博主有很多,這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讓世界也能看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你喜歡手作麼?你最喜歡的視頻博主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