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以下文章來源於想動侯 ,作者xuzhouke
想動侯
專注牡丹江本地體育新聞、體育賽事、體育活動、體育達人、體育產業,牡丹江人的體育世界。
6月3日 星期三
天氣:13/11℃ 陣雨
明日:21/10℃ 雨
以前學詩詞,貪多,生怕人家會的,己不會,類似熊瞎子掰包米,學一首,忘一首。最後,滿足感很強,但一細究起來,能成誦的或能講個一二三的,不多。溫飛卿的這首菩薩蠻就是這種情況,前前後後的,也背了多遍,但仍有霧裡看花之感。再次相遇,決定把包米掰徹底了。
俞平伯解小山。近有兩說,或以為「眉山」,或以為「屏山」,許昂霄《詞綜偶評》:「小山,蓋指屏山而言」,說是。若「眉山」不得雲重疊。無疑,俞先生贊成屏山說。
周汝昌有不同看法。他在《千秋一寸心》中點評:「已將眉喻為山,再將鬢喻為雲,再將腮喻為雪,是謂文心脈絡。蓋晨間閨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縷,掩於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雲也,雪也,構成一幅春曉圖,十分别致。」周先生特別考證,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又有「八字宮眉捧額黃」之詩句,其良證也。
葉嘉瑩舉五代詞人韋莊的一首詞《荷葉杯》,「一雙愁黛遠山眉」,證實有山眉的說法,「遠山」是眉毛的形狀,彎曲得像遠山;「黛」是眉毛的顏色。但葉也認為眉毛可以像小山,但無法重疊,另外,詞中第三句有「懶起畫蛾眉」。一般來說,在這樣短小的一首詞裡,不會前邊提到眉,後邊又提到眉,顯得散漫駁雜。葉以溫另一首菩薩蠻中的句子,「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說是一個女子早晨剛剛醒來,還沒有起床,也沒有講話,揉一揉臉,在枕頭旁邊有「屏山掩」,把屏山和睡臉結合在一起寫。所以,認為屏山的可能性更大。
知乎上,有網友還有更新的觀點,通過考證古代中國婦女的服飾,唐代的婦女喜歡在頭上戴很多的插梳,因此認為小山指一個個高起的插梳。姑且當作一說,想像力豐富而已。
還是喜歡俞或周的評詞,微言大義。葉的評點,用西方的符號學又語序軸或聯想軸,感覺倒是聯想頗多,但卻破壞了詞的意境。相反,倒是她的以詞解詞,還有可圈可點之處。
把砂鍋都打了,找沒找到底呢?還真不好說,但意外收穫卻是,這首詞無意中倒是能背個八九不離十。
葉還推崇飛卿另一首菩薩蠻: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飛煙,雁飛殘月天。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翦。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俞平伯的評說:「簾內之精穠如斯,江上之芊綿如彼。千載以下,無論識與不識,解與不解,都知是好言語矣。」
飛卿留下的詩詞一共60多首,其中有14首是菩薩蠻,卻鑄就一座豐碑。網上一評論精妙,引用如下:「飛卿菩薩蠻,雍容綺繡……蓋曲子詞本是民間俗唱與樂工俚曲,士大夫偶一拈弄,不過花間酒畔,信手消閒,不以正宗文學視之。至飛卿此等精撰,始有意與刻意為之,詞之為體方得升格,文人精意,遂兼入填詞,詞與詩篇分庭抗禮,爭華並秀。」
溫飛卿,不愧花間詞鼻祖。
來 源:想動候
編 輯:欒 茜
審 核:臧 喆
原標題:《【慶斌晨語】溫飛卿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眉山?屏山?》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