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疫情不敢去醫院,左腿保不住了!疫情高峰期,哪些病耽誤不得?

2020-12-26 騰訊網

最近,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大家對「去醫院」這三個字諱莫如深。確實,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小毛病最好不去醫院,避免人群交叉感染。

但這不是說不能去醫院。很多人身體不舒服,選擇在家熬一熬,可這一熬,就有人可能熬出危險的。

1月27日下午3點左右,陸奶奶(化名)因病情加重被家人緊急撥打120,送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搶救室護士長王鈺煒記得,陸奶奶剛送到醫院時,生命體徵很不好,心跳每分鐘才40多次,血壓198/62,心電圖顯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原來,陸奶奶本來就是腫瘤晚期,有多發轉移,還有高血壓、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疾病。前些天,她在家中出現四肢乏力,睡眠困難,胃口不好,家人叫她應答不上等症狀。但由於她和家人對新冠肺炎疫情抱有恐慌情緒,一直猶豫著,沒有及時到醫院就診。直到三四天後,陸奶奶病情加重,家人才不得已叫了救護車。

浙大二院門診入口處,保安用額溫槍為每位進入人員測量體溫。

腿痛一忍,過年要失去一條腿

像陸奶奶這樣因為擔心新冠肺炎疫情而耽誤上醫院看病的,還真不少。

昨天凌晨一兩點,42歲的曉蘭(化名)由爸爸和弟弟攙扶著,來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濱江院區急診外科,接診的是當班醫生王達。

王達醫生看到,曉蘭的雙側下肢腫脹,尤其左腿腫得很明顯,腿上多處長了張力性的水泡,還有紅疹子。他吃驚地問曉蘭:拖了多久了?

曉蘭說,她是江西人,年前她就感覺雙腿脹脹的,偶爾有點刺痛。她覺得自己熬得住痛,再加上聽說外面有肺炎疫情,很多人都感染了,便想著先忍一忍再說。年初一開始,她的雙腿腫得厲害起來,特別是左腿,最後實在腫得不行,只好來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B超顯示有血流信號不清,考慮血栓可能。醫生認為,左腿可能保不住了。

曉蘭一家不死心,最後來到浙大二院。昨天凌晨到達時,她的左腿已經沒有肢體感覺,淤血、發黑,抬腳掌、動腳趾等動作都做不來,喪失了運動功能。

經過緊急行血管造影提示,曉蘭的左腿膝關節以下動脈沒有血流信號。王達醫生說,這意味著,左腿沒有血供,再加上肌肉腫脹明顯,已經出現壞死,如果不及時截肢,壞死的組織會釋放毒素,影響全身,產生併發症。

當曉蘭得知了這一殘酷的事實時,埋頭和弟弟哭了一通。左腿因為這短短幾天的耽擱,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雖然是疫情期間,但該上醫院還是得及時上醫院。能當地解決就當地解決,避免趕往外地,與更多人員接觸;如果當地條件實在有限,那可以到級別更高的醫療機構醫治。」王達醫生說。

哪些病耽誤不得,哪些病可以緩?

近視配眼鏡,拖一兩個月沒大礙

在疫情高峰期,哪些病耽誤不得?哪些病可以緩?眼科是浙二寒假裡最忙的科室,以這個科室為例,我們來說一說。

這兩天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通過眼結膜傳播,眼科症狀如結膜炎也可能是新冠肺炎的首發表現等說法多了起來,這讓大家開始擔心,是不是最近都不要去眼科看病了?萬一被傳染了怎麼辦?有眼部疾病的是不是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指出,往年寒假大部分中小學生都是來看近視的,還有一些是看遠視、散光、斜視、弱視等,這些問題不算嚴重,也不是急症。「如果是配眼鏡,拖個一兩個月沒有關係的;像斜視、弱視,本身就是會持續很長時間的病,拖一拖並不礙事。」

對於老年人常見的白內障,姚克教授說,「白內障通常是逐漸看不見的過程,這種是慢性的,每天眼睛糊一點,不用急。」但由於白內障有可能誘發青光眼,要是出現「哪一天突然看不到了」,一定要上醫院。

已經診斷為青光眼的患者,藥物控制良好的話,在家繼續用藥,或者自己去藥店配點藥,沒必要去醫院「趕熱鬧」。

另外,不伴有其它症狀的眼紅和不伴有其它症狀的活動性黑影(飛蚊症),一般是結膜下出血或玻璃體混濁,也建議在家再觀察一段時間。

不過,假期宅在家,用電腦、手機要節制;閱讀、書寫、看手機及電腦等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20英尺(6米外)遠方至少20秒以上放鬆下;中小學生寫作業時,注意「一寸一拳一尺」的姿勢;戴隱形眼鏡(包括角膜塑形鏡)者,如果出現疼痛等異樣,立即停戴,停戴一段時間後沒有好轉再考慮去醫院。

但眼部出現以下情況不能大意

要及時就醫

不過眼部疾病有輕有重,姚克教授建議,當出現以下情形時,即使在疫情時期,也需及時就診——

一是眼部因外傷,視力下降或有出血發生。「原先看得清的東西,現在看不清了,這時候就說明不是普通的輕傷了。」姚克教授提醒,特別是春節期間易發生鞭炮炸傷,導致眼部出血。

二是眼睛突然發紅、發痛,伴有頭痛,這種情況常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屬於急症,要儘早治療。

三是眼睛突然視物不清,或短期內視物不清逐漸加重,這種情形要警惕;眼睛突然像被窗簾遮住一樣,大概率是視網膜脫落等病變,也不能輕視。

假如你的症狀符合以上三種中的一種,不要因為懼怕疫情而不去醫院。

本身有眼部疾病的患者,是不是更容易通過眼結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姚克教授認為,目前尚未有這個說法,所以,「大家對醫院不要恐慌,到醫院就診時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就可以了。」

此外,眼部進異物、合併視物不清的眼紅等症狀,也需要及時就醫。

快報聯合浙大二院25個科室推出26路看病諮詢熱線

在線為你就醫提供意見

喉嚨疼、咳嗽、流鼻涕、腰酸、腿痛、眼睛疼……如果最近在家身體出現不適,到底該不該馬上去醫院?還是緩幾天再去?有沒有哪裡可以先諮詢一下的?

為此,都市快報聯合浙大二院,特別推出25個科室共26條免費求醫諮詢熱線,市民可先撥打諮詢電話,由專業醫護人員提供相應意見,幫你把把關,免得耽誤了病情,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註:熱線開通時間1月29日-2月2日

通訊員 | 方序 鄭芬芳 童小仙 王意菁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孩子病了,醫院不敢去?非處方藥清單請收藏
    原創 李曉蕾藥師 龍貓藥師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大家都遵守著:「摒牢」,堅持不出門的原則!龍貓藥師這幾天收到了很多的私信,都是諮詢:小朋友生病,又不能去醫院,在家可以服一些什麼藥?
  • 疫情下的血液病醫院:不能耽誤任何一個孩子治療
    原標題:疫情下的血液病醫院:不能耽誤任何一個孩子治療   「疫情期間三個病區有100多名血液病患兒住院,90%患兒及家長來自於全國各地,往往1名患兒住院,陪同家長少則2到3人,多則4到5人,血液病患兒免疫力低下,如果防護措施不到位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疫情雖重,但也不能耽誤任何一個孩子的診療。」
  • 我不敢病,更不敢老!
    經常看到有人說農民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體(不體檢,生病不積極治療),年紀大了不知道享清福,還要下地勞動,似乎老農民天生就是這麼個賤命,甚至有人與農民素質低下掛鈎——真的是這樣嗎?生老病死是一切生命的宿命,是一切生命的四大表象。
  • 法國屠宰場爆疫情!「網紅」神醫稱「中國病人被巴黎醫院耽誤」遭怒斥
    ▲拉烏爾醫生近日在法國國民議會新冠疫情調查委員會聽證會上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法國抗疫方式,完全不留情面。截圖為聽證會現場。拉烏爾認為,負責其病例的巴黎醫院沒有處理好這一病例。巴黎、馬賽醫生為死亡率撕破臉首先,關於死亡率,事實上,據BFM新聞臺報導,一份日期為4月14日(法國疫情高峰期)的文件顯示,巴黎公立醫院(AP-HP)的重症監護死亡率的確為43%。
  • 面對疫情 眉山心腦血管病醫院醫務人員奮戰在一線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面對疫情,眉山心腦血管病醫院醫務人員英勇奮戰在一線。勇於承擔市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發熱門診定點醫院責任眉山心腦血管病醫院作為東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也是眉山市衛健委對外發布的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熱門診定點醫院。
  • 疫情期間,如何安全去醫院就診?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記者溫競華、田曉航)新冠肺炎流行,醫院不免成為很多人心中「危險等級最高的地方」。特殊時期,其他病還要不要去醫院?有輕微發熱或呼吸道症狀就要去發熱門診嗎?怎麼才能避免交叉感染?針對一些民眾的疑問,記者進行了採訪了解。  其他疾病還要不要去醫院「湊熱鬧」?
  • 美國殯儀館:處在疫情高峰期 情況日益糟糕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死亡病例不斷增加,不僅讓許多醫院面臨崩潰,不少地區的殯儀館也不堪重負。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過去一個月,德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最大的殯儀館——「落日」殯儀館——所辦理的葬禮增加了一倍。
  • 非常時期,哪些毛病拖不得,哪些不急著去醫院?看這篇義診熱點諮詢大...
    問題7 因其他疾病需要到醫院就診時應該如何防護? 原則上應儘可能少或不去醫院,除非是需要立即就醫的急症,危重症患者或存在需要及時處理的病情。前往醫院的路上和在醫院內均應該佩戴口罩。如果可以,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 疫情期間到醫院看病安全嗎 去醫院怎麼辦如何做好防護
    疫情期間到醫院看病安全嗎 去醫院怎麼辦如何做好防護  疫情期間,有的人出現發熱或呼吸道感染症狀,對要不要去醫院舉棋不定。特殊時期,該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怎樣避免交叉感染,做到安全就診呢?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昨日採訪了福州市第一醫院醫務部質控科主任安魯毅。  1.到醫院就診如何做好防護?
  • 由於疫情,優化了急診就醫哪些流程?
    兒子豆豆一歲半,昨晚突然高燒39.5℃,退燒貼、溫水擦拭等物理降溫無效後,立馬去醫院掛急診,檢查後各項指標正常、開了藥回家觀察。擔心的石頭暫時可以放下,回頭想了一下,急診就醫的整個流程相比之前看病有了很多改善。本文根據實際就醫流程,站在用戶的角度分析下疫情對急診就醫流程帶來了哪些流程變化。關於「急診」,對於大家並不陌生。
  • 往年一票難求,疫情高峰期空蕩蕩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多數在廣州工作的人員選擇推遲返程時間,返穗列車車廂內空蕩蕩。在湖南常德開往廣州的K6581次列車上,記者注意到,原定載員118名的硬座車廂,行李架上空落落,每節車廂實際乘坐僅十餘人。由於疫情期間口罩成為「出行必備」,乘客間甚少交流,車廂內靜悄悄。乘務人員介紹,該趟列車硬臥車廂的載員數量同樣很少。
  • 疫情下,市民去醫院看病要注意哪些?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在疫情之下,去醫院需要注意哪些?發熱患者來到醫院又該如何就診呢?來看看記者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的探訪。記者範思成:「我現在就是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六號門,在我的身後,此時進入到醫院的車輛都會經過門口工作人員的體溫測試。
  • ...目前狀況與七個月前的第一輪疫情高峰期不可同日而語,死亡率已...
    當地時間10月29日,義大利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專員阿爾庫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在最近21天內增長了8倍,幾乎每周翻一番。但他同時指出,目前狀況與七個月前的第一輪疫情高峰期不可同日而語,死亡率已由當時的9%下降到了6%,治癒率從11%升至47%。阿爾庫裡表示,現階段尚未出現重症床位不足的現象,但多地醫院有人滿為患的嚴重問題。
  • 北京K歌之王裁員 受疫情裁員公司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K歌之王裁員 受疫情裁員公司有哪些? 疫情還在繼續,似乎各行各業都會遭受直接或者間接的損失,誰也逃不掉。受疫情傳播的影響,假期延長、公司放假、影院停業,就連街上那些往日吃飯要排隊的餐飲店,如今也都繼續關門歇業中......休克式療法,阻斷了疫情   原標題:北京K歌之王裁員 受疫情裁員公司有哪些?     疫情還在繼續,似乎各行各業都會遭受直接或者間接的損失,誰也逃不掉。
  • 冷水江市人民醫院:疫情常態防控 血透室在行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血透室疫情防控工作,落實醫院應對冬季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會議精神,確保血透患者的生命安全,近日,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院血透室組織開展冬季新冠疫情和防控專項培訓。科室會議由冷水江市人民醫院血透室主任肖平蘭主持,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通知》進行了詳細的宣讀講解。血透患者是城市當中一個較大的特殊群體,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常年往返於醫院,每周兩到三次通過透析治療來延續自己脆弱的生命。
  • 疫情沒結束害怕去醫院?福田普通門診放心去!
    「疫情還沒結束,不太敢去醫院,買藥怎麼辦?」 「福田醫療機構是安全的,可放心前往,若有需求,家庭醫生也可送藥到家。」 3月20日上午,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率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王小平、衛生健康局局長董宏偉做客深圳電臺《民心橋》節目,回應市民關切。
  • 51歲大姐廣場舞后突然腹痛不止,去醫院一查,慌了!醫生提醒:千萬不...
    >在廣場上「秀」了段網絡上新學的勁舞結果卻住進了醫院小腸都差點保不住熱舞后突發劇烈腹痛劉大姐是金華某小區廣場舞的領舞「大姐大」,疫情期間宅在家,劉大姐在網上學了新的舞蹈,就想著可以教給小姐妹們。在家熬了半個小時,依舊腹痛難耐,劉大姐趕緊去了醫院。劉大姐在金華的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後,並未發現異常,但有一點引起了醫生的注意,劉大姐說痛的地方,醫生按壓下去疼痛沒有加劇,醫生考慮到症狀與體徵不相符,懷疑是血管問題。「孤立性腸繫膜上動脈夾層。」
  • 95後二胎媽媽去醫院路上生下寶寶,疫情期間這些手術拖不得!
    疫情當下,去醫院看病不僅不方便,還存在一定風險。所以有些人身體稍有不適,總想著先熬一熬,拖一拖,等過陣子再看也不遲。但有的毛病,拖不得。今天(2月25日),杭州一位95後二胎媽媽在去往醫院路上意外生產;上周,義烏一個阿姨心絞痛惡化成心肌梗塞,險些錯過手術機會……錢報記者了解到,杭州各大醫院急診手術一直沒有停,擇期手術也在逐步開放中。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建議儘快到醫院就診,符合手術指徵的及時預約手術。
  • 疫情期間,到醫院就診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於春富說,儘管如此,目前仍有3165名密切接觸者因隔離期限未到而沒有完全解除隔離。因此,現在還不能盲目樂觀、不能放鬆警惕。疫情開始前,提出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今天還是要提醒大家:「防輸入、防回流、防反覆」,即:不僅防省外病例輸入,還要防境外病例回流,同時要防疫情反覆。
  • 他們選擇赴美生子,卻因疫情被迫在美國流浪
    韓欣被告知,航司一個小時前剛剛修改了規定,拒載單上原定37.3的體溫紅線被卡死在37度,寶寶剛好超了0.1度,複測的要求被拒絕,按規定不得登機。當時疫情剛在美國蔓延,除了測量體溫和佩戴口罩,各機構都未採取進一步防疫檢測的手段,機場空曠的大廳裡,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