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遷隊裡的柔情「女漢子」——記解放區駐士林村徵遷工作隊隊員遲穎

2021-03-01 YG觀察

「綠化徵遷六枝花,為了徵遷舍小家,既負責任又立功,群眾選出六枝花,講誠講義講大局,村裡徵遷向前行。」最近,這首名為《誇讚徵遷六枝花》的小詩,在我市各徵遷村裡廣為流傳。

徵遷隊裡的柔情「女漢子」

——記解放區駐士林村徵遷工作隊隊員遲穎

在我市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徵遷一線,不僅有男同志們忙碌的身影,還活躍著這樣一群「女漢子」。不論是走村入戶聽民聲,還是田間地頭忙測量,她們用獨有的真情、細膩、耐心和堅韌戰鬥在徵遷一線,工作絲毫不遜色於男同志,她們的真情付出也得到了許多徵遷群眾的褒揚。

4月10日,記者來到了解放區王儲街道士林村,見到了日夜奮戰在士林村徵遷工作一線的「徵遷一枝花」遲穎,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了她竭誠為徵遷群眾服務的點滴故事。

在士林村村委,記者首先看到了這樣一張徵遷工作進度統計表:截止4月8日,士林村共籤訂同意書114戶,搬空108戶,工作完成比例達到了95%,距離完成目標數僅一步之遙。

市直單位駐士林村徵遷工作隊工作人員何四清告訴記者,成績的取得除了群眾的支持、徵遷政策的合理之外,與全體工作隊員和村「兩委」成員們夜以繼日的努力分不開,而工作隊女隊員遲穎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據了解,遲穎在解放區團委工作,因為部門人員少,工作比較繁重,再來到徵遷一線,她的工作任務就更重了。每天早上一起床,遲穎就是連軸轉,中午從來沒有休息過,還要利用晚上的時間走訪入戶,做徵遷群眾的思想工作,經常都是忙得晚上九點多才下班。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遲穎對南水北調徵遷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感到肩上責任重大。

「我發現南水北調工作真的是牽扯到居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包括分房子,包括選房子,包括丈量房子,雖然這些是我們工作的一小部分,但是對於居民群眾來說就是他們生活中的大事了。真的是覺得不能因為自己而耽誤群眾的生活。」遲穎說。

正是因為有了這份責任心,在徵遷的每一項工作中,遲穎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時時將群眾的事放在心上,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每天的早出晚歸,也使得遲穎晚上下班回家後,3歲的孩子都已經入睡,看著他熟睡的小臉,遲穎也總是感到很愧疚。

「現在每天包括接孩子這塊,我都沒有接過一次,孩子都是由他的爸爸、由他的姥姥,他的爺爺去接。晚上回家都比較晚,很難把孩子照顧好。」聊起孩子,遲穎眼圈紅了。

雖然對於自己的小家,遲穎捨棄了很多,但是她對徵遷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終究有了回報,在她承包的9戶徵遷群眾中,已經有8戶籤署了徵遷協議。說起這個成績,工作組的男同事對她也是讚賞有加。

市直單位駐士林村工作隊工作人員何四清向記者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村民李國平這一家剛開始的時候,工作做通了。最後因為家裡面的各種原因,他來回反覆,這就需要女同志耐心細緻地去做工作,特別是遲穎同志她是包這一戶的,經過十幾天每天晚上做工作,最終這一戶把協議籤了。」

市直單位駐士林村工作隊工作人員崔奎也插話說:「分包戶按比例來說遲穎的戶比較多,但是她幹工作有想法有創新,任務在一個月的情況下,包了9戶拆了8戶,可見她做了多少深入細緻的工作,上上下下從群眾到我們市直工作隊、區直工作組,對她的評價非常高。」

面對大家的讚譽,遲穎卻說這些工作的取得,都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她說,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個人工作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咱們村兩委的幫助,離不開市直工作隊、區直工作組,各個部門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後續的工作依然繁重,但徵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群眾、黨和政府信任我,讓我幹了這份工作,就容不得半點含糊。」遲穎最後說。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和幹部。自3月份我市吹響南水北調城區段徵遷工作號角以來,各徵遷村都湧現出了許多向遲穎一樣紮實工作、全心為民的黨員幹部,例如新莊村黨支部書記薛戰線,父母、弟弟、侄女全家都在徵遷範圍,他一人頂住家人提出的:「害怕吃虧,帶頭拆遷留『罵名』」的不良情緒,毅然籤訂了新莊第一份徵遷協議書……例如72歲老黨員李招來,雖體弱多病,卻從來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欣然同意搬遷……還有定和村委幹部王留根、駐士林村工作隊鄭舒民等,在徵遷工作中,他們表現出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的敢於擔當、率先垂範的優秀品格,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起到了黨員先鋒帶頭作用,為我市南水北調綠化帶徵遷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此,讓我們一起為他們的奉獻精神「點」個大大的「贊」吧。(豫青網焦作頻道記者報導)

來源:共青團河南省委豫青網焦作頻道

(http://www.yuqinge.com/jzpd/)

本節目為原創,如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熱線:0391—3675933

    媒體簡介:豫青網是由共青團河南省委主辦,創建於2008年9月,面向河南青年服務的綜合性門戶網站,並於2009年8月進行全新改版。豫青網是服務3000萬河南青年的崛起新銳網絡力量。豫青網關鍵詞:成長 創富 團聚。豫青網以"團聚河南青年的力量"為使命,為河南青年提供"資訊 交流 娛樂"的本土互動共享平臺,為河南青年打造最活躍最個性的精神成長家園,讓青春成為河南青年最個性的旗幟。

相關焦點

  • 駐村生活|駐村,我贏來「女漢子」的桂冠
    駐村生活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中,女隊員少之又少,所以,我剛來到村子時,沒等走訪完就發現部分貧困戶對我的到來表示出明顯的疏離感,而且,村裡快速傳開「工作隊來了一個女的」,那言語間透露出「小瞧」的意思。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會覺得,女隊員能踏踏實實在這土山溝裡待下去嗎,能吃得了農村工作、生活的「苦」嗎,能像那些男隊員一樣進村入戶拉家常、蹲在田間地頭幫村民琢磨幹實事兒嗎?所以,我理解那份「小瞧」,但我也告訴自己必須用行動作出回答。其實,女隊員駐村工作確實要比男隊員承受更多。2018年10月22日,我第一次踏入輝南縣金川鎮坦平村。
  • 雄安徵遷丨「幹部群眾一家親,和諧徵遷暖人心」
    大陽村片區駐村工作組正在為徵遷群眾做房屋測評工作。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今年31歲的劉盼是大陽村村民代表,他和愛人在村子裡有一套70多平方米的住宅。劉盼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已經在安新縣城租好了過渡房,劉盼的孩子現在村子裡讀一年級。村子拆除後,按照入學集中安置和就近安置的原則,駐村工作組正在幫助孩子轉學到縣城的小學就讀。
  • ...花開——記通江縣人民法院駐鐵佛鎮谷山包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守百姓平安 候春暖花開——記通江縣人民法院駐鐵佛鎮谷山包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 2020-03-02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駐覃塘區大嶺鄉大嶺村工作隊隊員黃向剛
    她一早到地裡挖紅薯,專門挑了半袋大紅薯送給駐村工作隊隊員黃向剛以表謝意。  黃向剛駐村後,鼓勵她發展辣椒、果蔗、紅薯種植,並自掏1200元為其購買了3000株辣椒苗。2019年,姚惠林通過種養,收入2.8萬元,順利摘下了貧困帽。黃向剛了解到,因與鄰居有土地糾紛,姚惠林一家8口一直擠在8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黃向剛積極組織姚惠林和鄰居進行協商,明晰土地劃分,還代擬了和解協議。2019年12月,姚惠林順利建起了樓房,每個月鋪面租金收入2100元。
  • ...希望進村來——記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
    「天路」通山外 希望進村來——記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忠富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傑 通訊員 胡紅霞8月16日一大早,採訪車從石門縣城出發,一路向北行駛,沿著隨行的石門縣文旅廣體局駐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忠富告訴記者,這段19公裡長的「天路」,海拔在16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遠通到金河村白竹山片區。2018年,在張忠富的帶領下,金河村修通了幾代人盼了上百年的「天路」,結束了常德市最後一個自然村不通公路的歷史。「天路」通向山外,也讓張忠富走進了村民心底。
  • 五岔溝林業局駐村工作隊當好「七員」
    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牢記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貧,時刻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保鋒村下轄五個自然屯(六個社),總戶數476戶,常住人口1652人,2015年,全村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91戶,通過幾年的努力,現已全部完成脫貧摘帽。當好服務發展的參謀員。
  • 走轉改,背包記—桑春林:駐村路上甘願灑下心血的怒族漢子
    在駐村隊員和村委班子的眼裡,他是「領頭雁」,在群眾的心中他是貼心人「嘎雀」,他就是馬吉鄉布臘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桑春林。2017年3月,桑春林被組織選派到馬吉鄉布臘村駐村並擔任第一書記。生活上,他與駐村隊員和村委會幹部同吃、同住、同勞動。三年來,班子成員的集體意識、工作意識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轉變,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工作進程有條不紊,也更加明確了共同奮鬥的目標。桑春林:「我到了以後,就把我們村裡面的力量,把這個思想統一過來,力量統一過來,有限的人員給他擰成一股繩以後,形成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包括鄉裡面,包括群眾的感受,也是不同凡響的。」
  • 秀嶼新城項目徵遷全速推進!
    連日來,秀嶼高鐵新城項目的廣大黨員幹部大力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堅持節假不休、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初心擔使命做表率,形成了黨群同心上下合力齊頭並進的良好工作氛圍,項目徵遷工作快速推進。截止10月9日,項目建設涉及的3295戶民居面積157.8萬㎡,已完成丈量1380戶71.15萬㎡,佔比45.1%。
  • 興安南麓駐村工作隊的「創業記」
    哈爾濱海關駐黑龍江省青岡縣昌盛鎮興東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公彥超坐在電腦前,看著屏幕彈出的訂單提示,詳細校對後,立刻告知村幹部將小米裝箱發貨。興東村黨支部書記黃福東說,多虧了工作隊,他做夢也沒敢想在村裡發展產業。「要想擺脫貧困、杜絕返貧,發展產業是根本。」公彥超說,為實現「造血式」扶貧,2017年工作隊開始謀劃在村裡發展產業,2019年,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小米加工廠在興東村正式運營投產。「建廠子不容易,經營什麼,如何經營是關鍵,當時沒少下功夫。」
  • ——記永定區旅外局駐村幫扶工作隊
    不過,在54歲的劉代明內心裡,卻有一份熱切:身後的客棧正在擴大規模,工人正在緊張施工,陣陣機器聲迴蕩在山裡,再過不久,遊客喜愛的「鳥巢」屋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十來間。劉代明這家客棧叫七年古寨。2014年,在廣西做生意的劉代明懷揣一筆錢回到老家,從小聽著垕王故事長大,他打算將這些故事和留存下來的古蹟遺址開發出來,發展鄉村旅遊。這種想法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思路不謀而合。
  • 安化:駐村工作隊在抗疫扶貧一線當尖兵
    1月26日,向全體縣派工作隊員發出了立即返回幫扶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號召。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7日,366支縣派駐村幫扶工作隊的700餘名工作隊員全部返崗作戰,防控疫情。2月5日,住院治療一周的駐南金鄉寶塔山村工作隊隊長羅福清再次返回幫扶村。
  • 柳葉湖脫貧故事:同興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速寫
    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棉花,瓜果為主3月21日,因擔心工作日貧困戶外出務工未在家,龔隊長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們像往常一樣,利用周末節假日走訪貧困戶們。每走訪一戶,幫扶路線圖上便多一顆紅心龔道明是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隊長,已在同興村工作了4年,對全村每一戶貧困戶的情況都了如指掌。但今天與以往不同的是,他的手上多了一張手繪地圖,每走訪一戶貧困戶,便用筆在地圖上標出紅心和編號。有貧困戶問他「龔隊長你這畫的是什麼哦?」
  • 大瑤山上「湘傳」的故事——記省委宣傳部駐江華如意社區扶貧工作隊
    寧林波是省委宣傳部駐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如意社區扶貧工作隊隊長、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這裡是下衝組,屬涔天河水庫水源保護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早就易地搬遷了,留在山上的只有零星幾戶不符合貧困戶標準的人家。  寧林波熟門熟路走進半山腰一戶人家裡,對主人說:「老盤,你做的竹椅在如意特色工坊上賣斷貨了,趕快再做一批。」老盤叫盤國輝,有一手竹編好手藝,做的躺椅結實精緻。
  • ...惠民生 聚民心】工作隊加盟互助隊,隊員變身「經紀人」!二堡鎮...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工作隊加盟互助隊,隊員變身「經紀人」!為幫助種植戶把葡萄摘下來、賣出去,二堡鎮各駐村「訪惠聚」工作隊主動作為,當起了葡萄的「採摘員」、銷售的「經紀人」,多措並舉助農增收。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對該類村莊,上級通常不設駐村工作隊,而只會派駐第一書記,由其負責所在村莊的扶貧工作。貧困村則必須駐有工作隊,隊員為3-10名,具體人數視村莊的貧困人口而定。駐村工作隊隊員之間通常存在分工,比如由一位隊員承包一個村民小組,負責該小組的扶貧工作,而第一書記則在村域層面上統籌安排、協調管理。
  • 如何做好脫貧攻堅駐村工作?武宣縣工作隊管理辦與祿新鎮駐村工作...
    武宣縣工作隊管理辦與祿新鎮駐村工作隊員座談研討 2020-04-29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化縣抗疫扶貧一線366支駐村工作隊在戰鬥
    1月27日,366支縣派駐村幫扶工作隊的700餘名工作隊員,積極響應26日返崗號召,全部返崗作戰,開展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2月5日,住院治療一周的駐南金鄉寶塔山村工作隊隊長羅福清,再次返回幫扶村。1月28日下午,羅福清因入戶宣傳時不慎摔傷頭部,被送往縣人民醫院手術治療。醒來後的第一句話,問的是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回村工作。「湖北返村人員情況摸排清楚了嗎?
  • 傾心為民 讓小村煥發生機——記霍城縣安監局駐蘭幹鄉中心村工作隊
    今年以來,霍城縣安監局駐村工作隊聚焦總目標,落實「1+2+5」目標任務,主動靠前,積極作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好評。工作隊員在養殖合作社給褐牛餵飼料好班子聚力強基礎駐村伊始,工作隊在全面掌握村「兩委」情況的基礎上,為村「兩委」量身訂製「傳幫帶」措施,積極推行「一對一」幫帶制度,與村幹部互結對子,在工作、學習等方面,手把手教,點對點幫,在互幫互促中,進一步提升了村「兩委」班子成員的綜合素質和水平
  • 林梅與132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座談交流
    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參加座談。座談會上,4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先後發言,匯報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分享駐村工作心得體會,交流駐村工作經驗,提出工作意見建議。林梅在座談交流中指出:各駐村工作隊幫扶藍田以來,派出優秀幹部,傾注真情實意,投入資金力量,把脫貧當作「自家事」,流了很多汗,下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承受了很多委屈。
  • ...百姓裝在心裡——記新疆油田公司駐南疆「訪惠聚」工作隊總領隊
    「自從穿著紅工服的新疆油田工作隊來了以後,村子的變化嘛太大了,房子新的,沙發茶几新的,瓷磚也鋪的是新的,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這是庫其村683戶2563名老百姓共同的看法,在他們眼裡,這些改變離不開他們最信賴的親人——新疆油田公司駐南疆「訪惠聚」工作隊總領隊、庫其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沙拉木•庫爾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