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就找黃隊長!——記駐覃塘區大嶺鄉大嶺村工作隊隊員黃向剛

2021-01-08 網易

2020-12-25 08:11:28 來源: 覃塘宣傳

舉報

  

  

  「黃隊長,這是我家剛剛挖的紅薯,送給您嘗一嘗。」近日,記者剛走進覃塘區大嶺鄉大嶺村村委辦公室,就看見村民姚惠林送來半袋紅薯。她一早到地裡挖紅薯,專門挑了半袋大紅薯送給駐村工作隊隊員黃向剛以表謝意。

  

  ▲大嶺村組織黨員學習習近平扶貧重要論述「強化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活動會議

  黃向剛是覃塘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稽查大隊大隊長,2018年3月加入大嶺村這個大家庭,當地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黃隊長」。

  姚惠林於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戶。黃向剛駐村後,鼓勵她發展辣椒、果蔗、紅薯種植,並自掏1200元為其購買了3000株辣椒苗。2019年,姚惠林通過種養,收入2.8萬元,順利摘下了貧困帽。黃向剛了解到,因與鄰居有土地糾紛,姚惠林一家8口一直擠在8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黃向剛積極組織姚惠林和鄰居進行協商,明晰土地劃分,還代擬了和解協議。2019年12月,姚惠林順利建起了樓房,每個月鋪面租金收入2100元。「要不是黃隊長幫忙,我哪能過上『收租』的日子!」姚惠林言語裡充滿了對黃向剛的感激之情。

  

  ▲黃向剛(右一)走訪貧困戶

  「這是醫療保險繳費流程,不會上網繳費的來找我。」「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有事就找我!」……黃向剛耐心地給農戶講解醫療保險繳費步驟,並協助農戶完成醫療保險繳費工作。黃向剛誠懇又謙遜的話語,熱情又周到的服務,讓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在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發展產業的道路上,黃向剛更是卯足了勁,著力推動廣西貴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大嶺村番薯種植合作社合作,為合作社社員提供種植技術、經營渠道並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黃向剛和村幹部合力幫助該公司流轉了600多畝土地,種植紅寶石青柚、中藥材、玉米、番薯,並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務工的同時,每年還可為村裡51戶貧困戶發放分紅1.72萬元。

  

  ▲黃向剛(右)在大嶺村番薯種植合作社基地向區工信局匯報番薯生長情況

  

  ▲黃向剛(中)邀請貴港郵政公司到大嶺村番薯種植基地參觀指導

  如今,「有事,就找黃隊長」已經成為當地村民的定心劑。黃向剛依舊每天走村串戶,走到田間地頭,為群眾服務。

  

  

  覃塘區委宣傳部指導 覃塘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字來源:《貴港日報》

  圖片來源:駐大嶺鄉大嶺村工作隊隊員 黃向剛

  編輯:潘夢君

  初審:甘亞萍

  終審:陸安幸

  稿件版權歸覃塘宣傳及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扶貧攻堅:記覃塘區退役軍人、扶貧工作隊員韋捷
    退役軍人韋捷,是一個出生於貴港市西北部大石山區的壯族之子,退役後到貴港覃塘區委宣傳部工作,他以軍人本色,長期紮根在覃塘區基層一線,獲得2016-2017年度全區「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優秀工作隊員,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號獲得者。
  • 2020年貴港市覃塘區大嶺鄉公開儲備村級後備幹部100人公告
    【導讀】華圖廣西社會招聘考試網同步覃塘區人民政府發布:2020年貴港市覃塘區大嶺鄉公開儲備村級後備幹部100人公告,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廣西考試筆試群:788544395】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 林梅與132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座談交流
    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參加座談。座談會上,4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先後發言,匯報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分享駐村工作心得體會,交流駐村工作經驗,提出工作意見建議。林梅在座談交流中指出:各駐村工作隊幫扶藍田以來,派出優秀幹部,傾注真情實意,投入資金力量,把脫貧當作「自家事」,流了很多汗,下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承受了很多委屈。
  • 興安南麓駐村工作隊的「創業記」
    「又來訂單了,黃書記。」哈爾濱海關駐黑龍江省青岡縣昌盛鎮興東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公彥超坐在電腦前,看著屏幕彈出的訂單提示,詳細校對後,立刻告知村幹部將小米裝箱發貨。公彥超說,工作隊幾十次考察調研後發現,興東村不僅地處寒地黑土核心區,適宜小米生長,這裡的土壤天然硒含量也大大高於普通耕地。「產業想發展好,得有獨特性,也要符合市場需求。」公彥超說,為充分利用優質土壤資源,村裡流轉近600畝耕地,發展有機小米種植和精加工產業。「為保障米質,沒添加任何化肥農藥和除草劑。」
  • 紅峴村有個馬隊長——記渭源縣清源鎮紅峴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紅峴村有個馬隊長 ——記渭源縣清源鎮紅峴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馬振龍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通訊員 祁小平  深秋時節,渭源縣清源鎮紅峴村秋葉多彩,天朗氣清。
  • 徵遷隊裡的柔情「女漢子」——記解放區駐士林村徵遷工作隊隊員遲穎
    徵遷隊裡的柔情「女漢子」——記解放區駐士林村徵遷工作隊隊員遲穎在我市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徵遷一線,不僅有男同志們忙碌的身影,還活躍著這樣一群「女漢子」。不論是走村入戶聽民聲,還是田間地頭忙測量,她們用獨有的真情、細膩、耐心和堅韌戰鬥在徵遷一線,工作絲毫不遜色於男同志,她們的真情付出也得到了許多徵遷群眾的褒揚。
  • 大學教師扶貧記——記沅陵縣松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賀煒城
    砥礪黨性,請纓擔使命2018年初,懷化學院青年教師賀煒城經過遴選,預定為省第二批扶貧工作隊員。當時,身為獨子的賀煒城,因父親去世不久,母親體弱多病,作為家裡頂梁柱的他,心裡放不下母親和妻子。但是,他更加明白,作為一名黨員必須主動投身於黨的偉大事業,自覺砥礪黨性、淬鍊自我。很快,賀煒城得到了母親和妻子的支持,請纓擔任沅陵縣杜家坪鄉松溪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 件件實事辦在老鄉心坎上 ——記天井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七組貧困戶楊智勇介紹,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栽植小米辣前,村委會就與重慶市星能釀造有限公司籤訂辣椒種植收購合同,只要種得好,完全不用擔心銷售的事,這讓大家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去年7月,縣商務委副主任葉盛舟開始擔任該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在他的努力下,村裡產業發展、村民增收等發生了改觀。今年2月,天井村村民種植的100多畝青菜爛在地裡,讓不少村民著了急。
  • 珠暉區:以「產業」為引領 駐村工作隊隊長進行經驗交流
    7月5日,珠暉區全體駐村幫扶工作隊長來到東陽渡街道金松村開展觀摩交流活動。紅網時刻衡陽7月8日訊(通訊員 劉高 王群 記者 石珊)為進一步提高珠暉區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扶成效,7月5日,珠暉區全體駐村幫扶工作隊長來到東陽渡街道金松村開展觀摩交流活動,學習交流金松村在基層黨建、產業扶貧建設、探索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等方面的好經驗和好做法。
  • 桐柏縣月河鎮駐村工作隊隊長景文桐:明明白白扶真貧
    2017年,已經45歲的他被單位黨組織派駐到桐柏縣月河鎮彭坎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初夏,景文桐見到貧困戶張玉崎時,他正在桃園裡忙著賣桃,旁邊有一群外地前來收購潘桃的商戶。上百箱潘桃整裝待發。「今年,因為有了電商銷售,潘桃的價格比去年高一倍還多,產量也比去年好,感謝駐村工作隊隊長的悉心指導。」這是彭坎村產業調整獲得成功的一個縮影。
  • 柳葉湖脫貧故事:同興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速寫
    現有貧困戶80戶219人,同興村位於白鶴鎮的東南端全村共30個村自然小組,有農戶936戶,人口3288人耕地面積7200畝。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棉花,瓜果為主3月21日,因擔心工作日貧困戶外出務工未在家,龔隊長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們像往常一樣,利用周末節假日走訪貧困戶們。
  • 安化:駐村工作隊在抗疫扶貧一線當尖兵
    1月26日,向全體縣派工作隊員發出了立即返回幫扶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號召。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7日,366支縣派駐村幫扶工作隊的700餘名工作隊員全部返崗作戰,防控疫情。2月5日,住院治療一周的駐南金鄉寶塔山村工作隊隊長羅福清再次返回幫扶村。
  • ...下「軍令狀」——記省軍區駐桑植縣龍潭坪鎮紅軍村工作隊隊長楊凱
    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楊凱穿著迷彩服沐浴在陽光裡,和諧地成為海拔1500多米大山的一部分。山,是紅軍村最顯著的特徵。高聳入雲的山頭,曾經是保護革命火種的屏障,而今一度成為阻礙群眾脫貧致富的鴻溝。80多年前,30多名村民跟隨賀龍的腳步,翻過大山鬧革命,村子也因此得名。「面對貧困,同樣是一場戰爭。」
  • 安化縣抗疫扶貧一線366支駐村工作隊在戰鬥
    1月27日,366支縣派駐村幫扶工作隊的700餘名工作隊員,積極響應26日返崗號召,全部返崗作戰,開展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2月5日,住院治療一周的駐南金鄉寶塔山村工作隊隊長羅福清,再次返回幫扶村。1月28日下午,羅福清因入戶宣傳時不慎摔傷頭部,被送往縣人民醫院手術治療。醒來後的第一句話,問的是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回村工作。「湖北返村人員情況摸排清楚了嗎?
  • ——記省軍區駐桑植縣紅軍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楊凱
    在桑植這片紅色大地上 , 省軍區駐桑植縣紅軍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楊凱如一名不知疲倦的「鐵甲戰士」 , 與時間賽跑 , 和貧困搏鬥 。 駐村徵戰8個年頭以來 , 楊凱始終把黨的囑託和貧困群眾的期待牢牢記在心頭 , 信念堅定 , 矢志不移 , 以真抓促落實 , 以實幹求實效 , 帶領貧困群眾強基礎、補短板 , 拓產業、謀發展 , 帶領貧困群眾行進在脫貧致富的陽光大道 。
  • 記廣州市番禺區發改局駐五華縣楊恩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亞鵬:為貧困...
    ●本報記者 黃鈺然  在五華縣橫陂鎮楊恩村見到廣州市番禺區發改局駐楊恩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張亞鵬時,他剛結束一個扶貧工作會議。「現在主要是查漏補缺讓大家奔小康。」
  • ...百姓裝在心裡——記新疆油田公司駐南疆「訪惠聚」工作隊總領隊
    「自從穿著紅工服的新疆油田工作隊來了以後,村子的變化嘛太大了,房子新的,沙發茶几新的,瓷磚也鋪的是新的,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這是庫其村683戶2563名老百姓共同的看法,在他們眼裡,這些改變離不開他們最信賴的親人——新疆油田公司駐南疆「訪惠聚」工作隊總領隊、庫其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沙拉木•庫爾班。
  • 「感恩條句」貼門上 黨的恩情記心中——覃塘區石卡鎮坭灣村見聞
    「社會主義好,永遠跟黨走」「住好房不忘黨恩」……覃塘區石卡鎮坭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746人,目前已全部脫貧。貧困群眾脫貧不忘黨恩,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看到了脫貧戶家門上的「感恩條」。該村貧困戶譚悅忠戶,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享受扶貧易地搬遷政策,在大嶺鄉金嶺小區分配得到一套具有產權的商品住房,從而解決了他家面臨的最大困難,於2018年脫貧。其本人對黨和國家的感激之情有感而發,於是用紅紙寫下「住好房不忘黨恩」張貼在門口。吳國權說,全村脫貧戶成功脫貧以及村中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升,是近年來村中最大的喜事。
  • ...照亮扶貧之路——追記黑龍江省龍江縣九裡村駐村工作隊隊長丁鐵剛
    新華網哈爾濱5月6日電(記者梁冬、馬曉成)料峭的春風從廣袤的黑土地上呼嘯而過,黑龍江省龍江縣龍江鎮九裡村駐村工作隊駐地門垛上,鮮豔的國旗迎風挺立,但駐村工作隊隊長丁鐵剛卻在春天到來前倒下了。3月20日,丁鐵剛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他的人生永遠定格在48歲。
  • ...百姓心中閃光——阿克蘇市公安局駐盛苑社區工作隊為民服務兩三事
    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徐龍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聯繫轄區及附近的企業,幫助他和妻子、弟弟在工業園區內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今年以來,工作隊介紹輸送80餘名居民進入企業就業,有的當紡織工人,有的當維修工,有的當保安、保潔員……工作隊通過常態化聯繫企業,搭建就業直通橋梁,將轄區內富餘勞動力就業難的問題逐步解決,讓居民有事幹、有錢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