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隊長,這是我家剛剛挖的紅薯,送給您嘗一嘗。」近日,記者剛走進覃塘區大嶺鄉大嶺村村委辦公室,就看見村民姚惠林送來半袋紅薯。她一早到地裡挖紅薯,專門挑了半袋大紅薯送給駐村工作隊隊員黃向剛以表謝意。
▲大嶺村組織黨員學習習近平扶貧重要論述「強化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活動會議
黃向剛是覃塘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稽查大隊大隊長,2018年3月加入大嶺村這個大家庭,當地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黃隊長」。
姚惠林於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戶。黃向剛駐村後,鼓勵她發展辣椒、果蔗、紅薯種植,並自掏1200元為其購買了3000株辣椒苗。2019年,姚惠林通過種養,收入2.8萬元,順利摘下了貧困帽。黃向剛了解到,因與鄰居有土地糾紛,姚惠林一家8口一直擠在8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黃向剛積極組織姚惠林和鄰居進行協商,明晰土地劃分,還代擬了和解協議。2019年12月,姚惠林順利建起了樓房,每個月鋪面租金收入2100元。「要不是黃隊長幫忙,我哪能過上『收租』的日子!」姚惠林言語裡充滿了對黃向剛的感激之情。
▲黃向剛(右一)走訪貧困戶
「這是醫療保險繳費流程,不會上網繳費的來找我。」「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有事就找我!」……黃向剛耐心地給農戶講解醫療保險繳費步驟,並協助農戶完成醫療保險繳費工作。黃向剛誠懇又謙遜的話語,熱情又周到的服務,讓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在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發展產業的道路上,黃向剛更是卯足了勁,著力推動廣西貴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大嶺村番薯種植合作社合作,為合作社社員提供種植技術、經營渠道並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黃向剛和村幹部合力幫助該公司流轉了600多畝土地,種植紅寶石青柚、中藥材、玉米、番薯,並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務工的同時,每年還可為村裡51戶貧困戶發放分紅1.72萬元。
▲黃向剛(右)在大嶺村番薯種植合作社基地向區工信局匯報番薯生長情況
▲黃向剛(中)邀請貴港郵政公司到大嶺村番薯種植基地參觀指導
如今,「有事,就找黃隊長」已經成為當地村民的定心劑。黃向剛依舊每天走村串戶,走到田間地頭,為群眾服務。
覃塘區委宣傳部指導 覃塘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字來源:《貴港日報》
圖片來源:駐大嶺鄉大嶺村工作隊隊員 黃向剛
編輯:潘夢君
初審:甘亞萍
終審:陸安幸
稿件版權歸覃塘宣傳及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