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四句處世箴言,讀懂智慧一生!

2020-12-26 飛魚心語

文/飛魚

《菜根譚》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

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

1、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菜根譚》中說:「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年輕人剛出來社會,還沒經歷過世事,自然陋習也比較少,思想也單純,而在社會中經過千錘百鍊的人,閱歷增多的同時,陋習也會增加。而作為一個君子,不能太圓滑,不如敞開心扉,坦然地活著,保持本性。

《五妹》中的女主五妹,她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始終記住母親教導她的話,做人要有善良,做事要有良心。

所以即使她一生坎坷,生活經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她唯一堅持的就是一顆善良的心,善待自己的家人,與姐妹和睦,甚至對於陌生人也是樂於相助。

有一次,她在姐姐的介紹下,進廠裡當財務,遇到一個工人出了事故,沒錢去醫院治病,自己就掏錢給他們治病,但需要他們寫一個借條,事後遇到廠裡不見了東西,也是站出來為那個員工說話。

還有一次在她去一個有錢人家中做家政工作的時候,看到了有客人來家裡談事,然後留下一個信封,裡面是錢,就像要賄賂那家人的意思。

於是有錢人家給了她一百塊,她不但不要,反而叫那家人不要為了眼前這一點利益而毀掉自己的一生。

當時有錢人家不聽,還把她趕了出去。

最後,那家人沒有接受賄賂,又把她了回來,謝謝她,然後給她介紹工作,當一個會計師助理。

做人,保持初心永遠是最重要,堅定自己的信仰,聽從內心真實的聲音,心存善良的人,一生會得到厚福。

2、弄權一時,悽涼萬古

《菜根譚》中說:「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悽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悽涼。」

意思就是做人,如果沒有道德,只會依附權勢的人,下場會很悽涼。而做人心胸寬廣,懂得給人留後路,就算受到一時的冷若,也不會遭遇悽涼。

《五妹》中的在街道辦工作的張秘書,就是一個攀炎附勢的小人,他之前因為五妹沒有答應跟他結婚,然後對五妹耍流氓,五妹就錯手打傷了他,於是他就把這件事永遠記在心上,多年之後,恰好遇到五妹單位要分房子,於是就在背後對五妹搞小動作,讓五妹分到的房子又被人收回了。

張秘書這個小人心態,依仗自己有一點權力,就跟一個企業的財務勾結,只要那個財務聽他的話,就把房子分給那個財務,所以那個財務為他辦事。

他因為好賭,叫財務從公司的帳戶中靠著出去辦事的名義,而把那一筆公款私吞,然後拿去賭博,最後輸得清光,背上了挪用公款的罪名。

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和底線,得饒人處不饒人,違背原則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那麼,他將會被他所做的一切付出沉重的代價。

孔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個人如果為了富貴而辜負了情義,倚仗權勢而做沒有良心的事情,最後都會落得悽涼萬古的悲慘下場。

而有些人為了大義捨棄小義,為了大局而攝生成人,做出犧牲,這樣的人格,才是值得後人所敬佩的。

3、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菜根譚》中說:「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的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地頭早。

這句話告誡我們,想要成為真正的強者,就必須抵住誘惑,把持心性,不要因小失大,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回頭是岸。

《五妹》裡面的二姐紅蘭,算是嫁的條件最好的,日子過得不錯,自己在一家外企中當總經理,算是事業有成的人。

但是二姐她這個人差點就把自己的後半生搭進了監獄,幸好了五妹發現夠早,即使把她拉了出來,不如她的後半生,降因為挪用公司公款而被人告坐牢。

二姐因為炒股,就把公司的錢私自用到自己的帳戶上,以為自己利用了公司的錢賺一筆快錢之後,就把公司的窟窿填上。

但是她把五妹叫進廠裡當財務,以為五妹會幫她瞞著老闆,但是五妹看二姐陷得越來越深,就不怕得罪二姐,也要勸她回頭,把股市的錢套出來還給公司,就算是股市虧錢了,也要借錢把公司的錢還上,這樣才能讓自己安全度過這盤險棋。

二姐在作為律師三姐的勸說之下,認識了自己犯錯的嚴重性,才醒悟過來,趕緊把資金套現,歸還公司,不然自己真的會惹上牢獄之災。

人生,總會因為眼前的一些利益而一時糊塗,蒙蔽了雙眼,犯下了錯,但只要能夠即使承認錯誤,並且糾正過來,才能挽回損失。

4、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菜根譚》中說到:「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為人處世最高的境界就是以退為進,學會進退自如的人,才活得瀟灑。

但有些人,不懂得進退,不懂得分寸,就算擺在眼前的東西,都能夠弄沒有。

待人寬容一份是福氣,渡人就是渡自己,給人方便,就是給己方便,不要丟失了分寸,沒給人留餘地,不然自己也會吃虧。

每個人都是有尊嚴,好面子的,如果做人太苛刻,不懂得給人留臺階下,那麼就會得罪別人,自己也得不到好處。

《五妹》中的阿芳跟王革生都發展到了求婚的地步了,但是阿芳還是把王革生弄丟了。

原因就是處於阿芳的性格,太過於強勢,不懂得分寸,得理不饒人,硬生生地把王革生跟她分開。

阿芳因為王革生的無意之下騎自行車撞倒了她,王革生覺得虧欠阿芳,所以過來家裡看望她,兩個人因此生了情意。

王革生在哥哥的兒子擺滿月酒的時候,打算帶阿芳過去給親戚認識,於是阿芳叫王革生求婚,王革生這個人好面子,自尊心也強,因此隨便跟阿芳求一個就算了,但是阿芳卻一纏住王革生,堅決要求下跪求婚,不懂得見好就收,於是把王革生逼急了,就跟阿芳分手了。

在王革生後來跟阿芳道歉的時候,阿芳還是不懂得見好就收,還是氣洶洶地,不肯原諒,王革生在他們家人面前,把面子丟進了,就算阿芳反過來求他,也心碎了,不挽留了。

幸福這個東西,如果你不懂得把握,會很容易流逝。

在我們生活中,如果面對在乎你的人,你卻因為一點小事而較真到底,不懂得退一步,總是揪著不放,說話沒有分寸,那麼再好的人,也會被你得罪,跟你鬧僵。

《菜根譚》,這一部完美詮釋人們處世的真理,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總結出來的精髓。

《周易》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為人處世雖艱難,但得《菜根譚》之良方,越早明白這四句話,越早悟透人生。

相關焦點

  • 《菜根譚的智慧》處世篇。退既使進 與就是得
    從今天開始,小編給大家分享一本非常著名的書《菜根譚》在接下來的機器裡,我會將菜根譚這本書的原文譯文解讀和其中的小故事全部給大家呈現出來。請大家關注我。我後續會將整本書慢慢給大家分享出來。讓我們每天學習,每天進步。
  • 《菜根譚》5句經典語句,建議收藏
    文化不僅陶冶情操,更能教我們為人之要,處世之道。《菜根譚》是一部千古奇書,作者洪應明用簡練深刻的語言表達出了曠達高遠的智慧。書以「菜根」為命名,菜根本是棄物,而菜根之香,只有心性淡泊沉靜的人,才能領會其中的真味,正如宋人所言:「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 《菜根譚》| 中國人的處世智慧,全在這8句話裡了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菜根譚》,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以精煉雋秀、雅俗共賞的文字,道出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人生寶訓,如和風細雨滌蕩心靈。——《菜根譚》一個「低」字,卻演繹出了深厚的境界,風範,哲學。李嘉誠曾給自己的兒子開出了一條訓詞:「樹大招風,低調做人。」古往今來多少成功者,都是從中領悟處世之道。三國時諸葛亮對蜀國居功至偉,劉備本想以皇位相讓,但諸葛亮謹守屬臣本分,低調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讓後人敬佩不已。
  • 年輕人不會為人處世?《菜根譚》:讀懂2句話,人緣想不好也難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菜根譚》是明代奇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就像一顆瑰麗無比的明珠。「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這是《菜根譚》書名的來歷,意思就「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練才能獲得」。
  • 《菜根譚》精選10句,老祖宗的處世謀略,讀懂掌握人生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的1個闡述涵養、人的一生、為人處事、問世的語錄集,為不世稀有的奇至寶訓。針對人的正行修養身心、修性育德,有難以置信的耳濡目染的能量。《菜根譚》優選十句,老祖先的為人處事智謀,了解把握人生智慧明朝洪應明老先生,以「安心茅舍穩,性定菜根香」為主題思想,寫出了廣為流傳迄今、經久不衰的經典菜莖語錄經典《菜根譚》,這本書深度融合了儒釋道3家觀念的精粹,從入門到精通的為何各位敘述了為人處事的聰慧和社會學,是難能可貴的一冊神書。
  • 《菜根譚》教你看透人性:人總是做著最壞的事,卻說著最善良的話
    所以想要走向社會,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學會為人處世,就是必備的能力。而在人性現實方面,總結的尤為出色的一本書,就是《菜根譚》了,它被稱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裡面有很多推心置腹的處世言論。《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深得儒釋道三家精髓,不教你做窮兇極惡的「狼」,也不做任人宰割的「羊」,而是做一個率真自在的「人」。
  • 一個人的處世態度,藏在他讀的書裡.
    ●《菜根譚》勝在深刻●《圍爐夜話》勝在平實●《小窗幽記》則勝在多姿多彩三書合讀,相信你對於文人的精神思考會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對於我們今天為人處世也會有參考價值。國學大師季羨林,推崇它平和淡泊、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經營大師稻盛和夫又說道:「企業管理的專著可以不讀,但《菜根譚》不可不讀」;至今李嘉誠的辦公室,還一直掛著它的名言警句……《環球》雜誌也認為「有關企業管理的書籍成千上萬,而從根本上說,多數抵不過一部《菜根譚
  • 曾國藩:性格猶豫的人,一定要讀懂這16個字,人生處世四句精華
    曾國藩語錄中曾說,性格猶豫的人,一定要讀懂這四句話,不然人生就會一敗塗地。物來順應:已經發生的事情,要學會適應,順應,要正確地面對,不要躲避,不要一味的抱怨,該來的總要來,躲也躲不過。心態放平,正確面對一切,才是人生的態度。未來不迎:不必為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擔憂和焦慮。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江南易林從《菜根譚》中精心整理了240個寶寶名字,個個富有為人處世的哲學智慧,對寶寶人生很有幫助,家長朋友不妨閱讀下文,獲得取名靈感。意白出處:白雲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閒適-菜根譚「意白」選自《菜根譚-閒適》,這句話的意思是:白雲慵懶,偏要去僻靜的地方與人相會。這是一種愜意美好的生活。
  • 國學菜根譚起名:160個志存於心、智慧響亮的名字,個個新穎
    《菜根譚》是一部對人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潛移默化力量的語錄集,分為修身、應酬、評議、閒適、概論、補遺這六個部分。其內容多數是一些為人處世的警世格言,有一些家庭甚至每天朗讀《菜根譚》十分鐘,作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可見其明心見性的作用。
  • 曾國藩留給後世的處世秘籍,40歲以後一定要逼自己讀懂!
    曾國潘一生的智慧絕學中,留給後人很多珍貴的東西,堪稱絕學,永世不衰!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曾國藩,汲取先人的智慧。 【國學生活】為大家錄出了視頻,把曾國藩的處世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
  • 夜讀丨《菜根譚》:這3則處世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菜根譚》中,總結了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值得每個人好好學習。喜怒不形於色《菜根譚》:「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做事留有底牌《菜根譚》:「御事而留有餘,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做事要留有餘地,不要用上所有才智,這樣才不會被意外弄得手忙腳亂。
  • 《菜根譚》:這3則處世天條,比風水厲害百倍
    《菜根譚》中,總結了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值得每個人好好學習。1、喜怒不形於色《菜根譚》:「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為人應世,不可以輕率地展現喜怒哀樂,不然,心肝都被人看透了。微笑待人是禮貌,表情嚴肅是厚重,容易歡喜容易愁,就是膚淺。
  • 男人三十歲後,讀懂這九條處世箴言,後半生會越走越順
    男人三十歲後,能讀懂這九條處世箴言,後半生會越走越順。《論語》中,九句值得傳世學習的良言,句句經典。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己,焉能正人。」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領導或者朋友,自己做不好的時候,其實很難能帶給別人好的影響的。
  • 容易生氣的人再忙也得看,讀懂莊子四句話,讀懂快樂的四重境界!
    這境界有成熟的智慧,豁達的眼界,覺悟的思想,也有超脫的心態。是「無為」,是「齊物」,是「逍遙」,是「遨遊」。當下的生活,各種焦慮,但不如讀一下莊子。讀懂莊子,才能讀懂真正的快樂。他認為人生的樂處,在「無憂」,而無憂就要智慧處世,成熟的處理問題。為人豁達大度,處事知道退讓,常常隱藏自己的鋒芒,時刻留有餘地。而不能像小有才氣的人那樣,自滿,斤斤計較,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莊子是個有趣的人,不喜歡說教,便把這個處世道理,用一則小故事來告訴我們。在《田子方》裡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 《菜根譚》:為人厚道,自帶光芒
    《菜根譚》:為人厚道,自帶光芒 人生哲理
  • 越早讀懂「借錢」的這3句名言警句,越少吃虧!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當朋友向我們借錢時,按照老祖宗三句箴言來做,將風險降到最低!其實,我們如果能夠按照老祖宗三句箴言來做,可以將借錢的風險降到最低。越早讀懂「借錢」的這3句名言警句,越少吃虧!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1、不要把錢借給別人,借出去會使你人財兩空;也不要向別人借錢,借進來會使你忘了勤儉。——莎士比亞當別人向我們借錢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借,因為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借出去會使你人財兩空「,估計大家對這句話的體會也是深有感受。
  • 李嘉誠經典15句話,句句都是處世箴言: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從12歲開始工作到90歲退休,李嘉誠縱橫商業足足78年之久,而他的一生,可謂是波瀾起伏。從一個寄居在親戚家裡的窮小子,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沒有人脈,一步一步成為「房產大亨」、「華人首富」,可見他的為人處世以及他的智慧。
  • 2020寶寶取名:120個菜根譚裡哲理豐富、寓意極佳的好名字
    《菜根譚》講的是古人為人處世的智慧,對人的正心修身有著不可思議的影響。正所謂「非死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芳」,一個人的氣質與修養是由內而外的,氣質高雅的人不需要藉助外物,也能讓別人感受到他的清新脫俗、與眾不同。《菜根譚》中蘊含的深刻的道理,能讓我們一生受益。
  • 菜根譚:有本事的人,落魄時都懂得自我救贖!更容易出人頭地
    在《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話:"天之機緘不測,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撥弄英雄,顛倒豪傑處。君子是逆來順受,居安思危,天亦無所用其伎倆矣。"王陽明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可謂受盡了命運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裡,估計早就鬱悶死了,但是王陽明卻在生活中一直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情緒,身處逆境扔不低頭,而是進行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