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在瑜伽三角式、戰士二式中怎麼調整骨盆都擺不正?

2020-12-14 凡一說瑜伽

老師:瑜伽戰士二式中骨盆沒辦法擺正,怎麼辦?

今天按計劃來講這一周的第三個體式:四肢伸展式。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體式:下圖

不止瑜伽初學者很多資深的瑜伽練習者在聽到這個名字時可能也一臉懵,瑜伽裡面有一個體式叫四肢伸展式嗎?可以很肯定的回答,有。瑜伽拜月式裡面就有四肢伸展式,下圖

這是一個基礎體式……你會發現三角式、戰士二式、側角伸展式、雙角式、女神式……這類雙腳平行向兩側打開的體式都是從四肢伸展式開始的。這也是我把這個動式拎出來詳解的一個主要原因。

練習方法很簡單:

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向兩側大大的打開,按山式的要求調整全身。雙腳、雙腿、骨盆、脊柱和頭頸。吸氣時,雙手向體側平舉,呼氣,保持。練習方法很簡單,感覺就是用身體擺出了一個大字。下面我們主要來看一看這個體式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1、雙腳分開的距離到底是多大?

在瑜伽中經常會聽到雙腳大大地分開這樣一句話,那麼大大的到底是多大呢?

一般是指:雙腳大大的打開以後的雙腳踝和雙手體側平舉以後的雙手腕在一條垂直線上。下圖,

這是最常規的也是最適合每個人的距離。當然由於每個人力量和韌性的問題可以適當縮短雙腳之間的距離,但是不要再超過這個距離了。

2、腳掌的發力點在哪兒?

很多人在這個體式中可能更注重腳內側緣向下踩得力。因為很多人在雙腳打開到這個距離,以後,覺得腿很累或者是腳向外打滑。這時候就不自覺的把腳內側當成剎車一樣向下踩。導致腳掌的發力不均勻。

正確的應該是向山是:雙腳先將內側用力向下踩地板,再將外側向下踩地板,直到雙腳內外側均勻用力。

其它和山式要求是一樣的,比如:膝蓋和腳趾一個方向,膝蓋上提腿內側收緊卷尾骨骨盆端正,收腹收肋胸腔打開頭頸端正脊柱延展等等。

每一個體式都有它的作用,四肢伸展式也不例外,它除了作為很多側向站姿體式的準備動作外,它也有自己的一些功效和作用:這個體式可以平衡強化左右兩側的肌肉張力,使各個關節歸位,同時可以伸展腋窩,橫向打開胸腔。還有很多人在山式中找不到腳掌內外側均勻壓地的均衡感,和找不到雙腿內外側啟動發力感,在這個體式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體驗。

和這個體式密切相關的就是腳掌的變化,比如:右腳外旋90度,左腳掌微內扣。

這個腳掌的變化也有幾個細節,也和大家說一下。

1、足弓和腳後跟在一條直線。

一般外旋90度,我們會分兩步來完成:前腳掌向外45度,腳後跟向內45度,這樣整個腳掌呈90度以後依然和足弓在一條直線上,不需要再調整。

2、左腳掌微內扣,到底是內扣多少?

這個根據每個人髖關節的柔韌度來定,膝蓋和腳掌朝一個方向為準。如果你的髖關節外展外旋能力非常好,你左側腳掌也可以不用內扣和膝蓋正朝前方也是可以的。

3、骨盆端正的問題。

當腳右外旋90度,左腳內扣以後,理論上我們是要求髖端正的,但是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髖是沒有辦法擺正的。

當右腳外旋90度右髖也在做外旋,因為髖太緊了,這時左髖就沒有辦法擺正,它只能做內旋。也就是一側髖向外旋一側髖向內旋,對於初學者來說,骨盆就很難擺正。這就是為什麼你在瑜伽三角式、戰士二式中怎麼調整骨盆都擺不正?

如果這一段你沒有看明白什麼意思?沒關係,記住下面這句話就可以了:如果你在戰二、三角這類體式中內扣腳同側的髖關節向前偏一點,不能完全打開是可以的,也是正常的,沒關係,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把骨盆擺平。事實上,如果你強迫自己把髖擺正,那麼外旋90度角那一側的膝蓋就會內扣,因為髖擺正以後你把對側的髖給拉回來了,膝蓋也跟著回來了變成內扣。所以又說到一句老話了,不要強迫自己

戰二髖是端正

大家看一下上下圖,上面的戰二髖是端正,我們希望達到的最終的樣子。下面的三角式上面左側髖是向內的,可能是我們一開始的樣子。都是對的,在條件不夠時不要強迫自己做到最終的樣子

三角式上面左側髖是向內的

這讓我想起昨天大家在群裡面討論的問題:初學者是沒有辦法把體式所有的細節做到精準的,這時候怎麼辦,以身體舒服不產生擠壓和不適感為準。

那又為什麼這麼不厭其煩地告訴你精準的細節呢,是為了告訴你,終點在什麼地方,讓你從起點到終點走一條直線,在練習中,不停的向精準的最終的樣子靠近。並且少走彎路。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相關焦點

  • 圖解瑜伽體式|怎麼做都感覺無力的戰士二式
    圖解瑜伽體式|怎麼做都感覺無力的戰士二式 瑜伽乾貨 | 直播課 | 名師專訪 文 | 徐君子 圖 | 趙圓滾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戰士二式 梵文:Virabhadrasana Ⅱ
  • 瑜伽戰士一式和戰士二式各自的特點和易錯點詳解(建議收藏)
    連"臺灣第一美女"林志玲都在練的瑜伽戰士系列,你練對了嗎?戰一、戰二、戰三是瑜伽站姿中非常經典的動作,也合稱為戰士系列。他和所有的站姿其實一樣都可以強化腿部力量和線條,聽這名字就充滿力量。
  • 老師:瑜伽戰士一式中後面的腳後跟踩不到地面怎麼辦?
    瑜伽戰士一式後面的腳後跟踩不到地面是怎麼回事這幾天在看評論區留言的時候,看到有幾個人提到同一個問題:在瑜伽戰士一式中後面的腳腳後跟不能落地,如果強行踩地的話,骨盆就擺不正,身體沒有辦法穩定,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先來認識一下戰士一式。
  • 瑜伽體式 | 分享瑜伽"骨盆"治癒系體式(小魚老師)
    蔓陀拉生活館 | 瑜伽無處不在它象徵著健康年輕的盆它是承上啟下維持身體平衡的盆一個樓房最重要的是根基要穩 而在人體脊椎平衡中骨盆正起著根基作用「正」點女神①下犬式細節:側角式進入頭頸脊柱一條線,身體在一個平面⑧三角扭轉式細節
  • 瑜伽戰士二式膝關節容易內扣,是在替踝、髖關節背鍋
    瑜伽戰士二式膝關節不要內扣,要調整膝關節朝向腳尖處。這句口令是不是很熟悉?但是很多人照做了,膝關節卻更疼了,逐漸發現,不同身體條件情況不同,口令解決不了體式練習的問題,口令只是程序化的話術。落實到練習本身,你得了解身體情況,找到解決方法。
  • 瑜伽戰士二式-開髖又美化腿部線條,調整腿型
    願剛走入瑜伽的你,能從此文中獲益。 玄瑜伽提醒:接下來會做一系列的體式糾錯,最容易練錯的體式集錦,並附有正誤對比圖,大家可以收藏起來細細對照看自己做對了嗎? 易錯體式:戰士二式
  • 瑜伽戰士系列之——戰士一式
    戰士一式不踮腳後跟練習作用:1、增加根基(腿部)的力量和積耐力;2、啟動骨盆轉動意識;3、伸展腿部肌肉群;4、改善肩頸的僵硬;再次打開雙手側平舉,同時屈右膝向右向下,直至右膝蓋在右腳踝的正上方;右大腿與地面平行,右小腿與地平垂直;來到的體式是戰士二式;
  • 為什麼建議想美腿瘦腰的人多練習瑜伽三角式?
    打算花一段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些瑜伽的基礎體式。幫助初學者更好地了解體式的練習方法,功效以及體式的難點和要點。在基礎體式中培養身體的覺知。以及培養動作和呼吸的協調性,為在瑜伽之路上走得更遠更穩少走彎路,打下結實的基礎。昨天和大家介紹過瑜伽基礎動作山式。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瑜伽中的三角伸展式。先來認識一下體式,下圖。
  • 瑜伽戰士二式天天做,這三個常見錯誤你注意到了麼?
    文章丨瑜伽網圖源丨瑜伽網戰士二式是瑜伽練習中出鏡率非常高的體式,幾乎每一個伽人都練習過,看似簡單只是一個四肢伸展的動作,但是如果練錯了,給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會非常大。所以今天小編帶給大家幾個戰士二中的注意點,幫助大家改正錯誤,減少練習進階的阻礙。
  • 練瑜伽:為什麼你膝蓋總喜歡內扣,剛調正,一不小心又跑回去了?
    瑜伽體式詳解:掌握了這4點,也就相當於掌握了戰士二式的精髓!按照原計劃,今天我們來介紹戰士二式。戰士二是一個基礎的站姿體式。也是戰士系列中最簡單的一個體式。以前給大家介紹過,戰士系列中戰二相當戰前準備階段,戰一是準備妥當了準備發動,戰三就是衝鋒了。所以我自己在給初學者編排體式時喜歡先戰二再戰一,最後再戰三。
  • 瑜伽體式精講-三角扭轉式
    今天給跟大家分享一個站立扭轉體式—三角扭轉式。脊柱扭轉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保持肩膀固定,骨盆配合脊柱轉動,二是保持骨盆固定,肩膀配合脊柱轉動。三角式扭轉式通過保持骨盆的中立位和軀幹轉動來進入體式。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轉動脊柱,如果因為身體僵硬導致脊柱的活動範圍受限,那麼生命就會變得非常有限,但如果脊柱變得強壯和柔軟時,你就會散發出健康的光芒。扭轉體式在獲得和保持脊柱健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扭轉中軀幹左右兩側的肌肉一起工作,產生足夠的扭矩來轉動脊柱。這可以調節軀幹的肌肉,恢復脊柱兩側流動性和平衡,也能改善步態,增強四肢在日常生活中的力量。
  • 李雅楠教你體式練習(二)
    昨天我們學習了基礎體式:樹式,戰士1,戰士2,戰士3,練習的小夥伴有什麼困擾可以留言。今天我們來分享:側腳伸展式,三角伸展式,單臂風吹樹式,風吹樹式。吸氣左手沿著左耳的方向右側去延伸,呼氣用右手臂推動右腿的力量,推右骨盆向前左骨盆向後,翻轉胸腔,扭轉頭部看向天花板,保持自然順暢的呼吸,注意讓你的右小腿垂直於墊面,右大腿平行於墊面,左腿外側同樣發力,吸氣手臂帶動身體回正,伸直左膝,呼氣雙手放下,轉動雙腳,換反側練習。
  • 瑜伽老師最愛的一組流瑜伽體式串聯,塑形效果太好了
    流瑜伽,因其體式銜接流暢、練習強度大、塑形效果好而受到很多練習者的喜愛,在眾多瑜伽流派中,喜歡流瑜伽的伽人應該不在少數!今天,小編分享一組瑜伽老師最愛的流瑜伽體式串聯序列吸氣,進入戰士一式,右手向上伸直呼氣,身體向左側側屈進入反三角伸展式11、戰士二
  • 18張瑜伽基礎站姿體式解剖圖,詳細標了每個體式細節和發力點
    練瑜伽找到體式發力點才是關鍵,詳解18張基礎體式發力點細節解剖圖18張瑜伽基礎站姿體式解剖圖,詳細標了每個體式細節和發力點我們都知道說做瑜伽體式不僅僅是擺個樣子,它的精髓在體式的細節和發力上。,你做的體式才不是模仿才能達到穩定平衡,才能起到鍛鍊的作用。
  • 挑戰10個「高難」瑜伽體式,每個瑜伽人都應試試!
    這個老師的瑜伽課體式都太簡單了! 這個老師來來去去都是練那些體式! 這個老師的瑜伽課一點挑戰也沒有! 要知道,艾揚格大師每天都將上犬、下犬、三角式等作為自己的必修體式!我們更應該拋掉這種想法,帶著感恩的心態練習每一節瑜伽課!
  • 瑜伽新月式是開胯下豎叉必練動作,為什麼你總找不到拉伸的感覺?
    上一篇文章中剛說過戰士一式後面的腳不能踩地,其中有一個原因是髖關節伸展內旋能力不夠,在那篇文章中,我說到多做新月式可以鍛鍊髖關節伸展內旋的能力,對戰一的幫助非常大,然後就有朋友問我了,都說新月是開胯下豎叉的必練動作,為什麼她練新月式的時候,找不到腿部拉伸的感覺,似乎開髖效果並不好,為什麼?和瑜伽戰士一式相比,新月式的拉伸更強烈,而對力量的鍛鍊會弱一些。
  • 為什麼建議大家多練習瑜伽扭轉體式?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為什麼建議大家多練習瑜伽扭轉式?理由太多,標題放不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以扭轉為主題的瑜伽訓練。在體式練習中,我們可能更多地關注前屈後彎的加強,而扭轉往往是順帶的練習,以扭轉為主題的練習偏少。所以建議大家多練習扭轉體式或者在每天的練習中加入幾個扭轉體式。
  • 18張瑜伽基礎站姿體式解剖圖,詳細標了每個體式細節和發力點
    練瑜伽找到體式發力點關鍵,詳解18張基礎體式發力點細節解剖圖我們都知道說做瑜伽體式不僅僅是擺個樣子,它的精髓在體式的細節和發力上。體式的細節關乎體式的功效,那體式的發力點就相當於體式的鑰匙,找到正確的發力點,你做的體式才不是模仿才能達到穩定平衡,才能起到鍛鍊的作用。
  • 瑜伽樹式:為什麼你的腳抬不高還總是往下滑?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瑜伽樹式:他最基礎的瑜伽站姿平衡體式。再一次調整骨盆和脊柱吸氣,雙手向上舉過頭頂掌心合十呼氣,保持,目視前方一個固定的點。保持3~5組呼吸後,雙手雙腳落下回到山式,反側練習。膝蓋能擺到什麼方向就擺到什麼方向,不要為了把膝蓋向外側打開而導致骨盆不端正,或者讓脊柱產生把轉和側彎4、雙手不能向上舉過頭頂。
  • 王菲、柳巖都曬過瑜伽樹式照,為啥女明星都在練樹式?開髖效果好
    據我觀察很多人在做樹式的時候先屈膝抬腳,然後再來調整身體進入山式,感覺是從樹式進入山式,而不是從山式進入樹式,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都是進入瑜伽樹式,但是過程卻有本質的區別。a、先調整身體進入山式,再進入樹式。意識著在進入的過程中,必須要啟動肌肉力量來保持支撐腿的穩定髖關節的端正,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在移動的過程中,你的身體依然處在練習的狀態,沒有讓能量場斷掉。觀察下面這張圖,孫儷在抬腿的過程中,左側腿,整個脊柱、骨盆依然是山式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