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滑速度最快的三座城市,廣州、天津和青島,未來誰能翻盤?

2020-12-15 yun遊世界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這些年中國各個城市的發展速度都很快,特別是四座一線城市,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就是隨著時間的改變,現在很多城市的排名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增長很明顯,有些下跌非常嚴重,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下滑速度最快的三座城市,廣州、天津和青島,未來誰能翻盤?

廣州,如今它是屬於廣東的省會,還是屬於一線城市,一直以來在全國都佔據著很高的地位。目前從數據方面來說,它的經濟排名並不是出現下滑的情況,排名是第四的位置,可是增長速度不是很快。特別是重慶上升很明顯,跟它的經濟總量相差不是很大,未來只要繼續努力,很有可能就會超越廣州成為下個一線,對廣州而言壓力還是挺大了。

天津,它是屬於一座直轄市,並且還是非常重要的工業城市。隨著國家對環保事業看得越來越重要,從而導致天津面臨著轉型的現象。然而想要完全改型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期間會面臨很多的困擾,就在不斷優化的時候,天津經濟總量下跌有些嚴重,原來排名是第五的位置,可現在下降到第十名。

青島,這麼多年時間它一直在整個省份裡面佔據很重要的位置,同時也是屬於一座沿海城市。如今它不管資源,旅遊業或者航運方面,都做出了極其出色的成績,並且受到了很多人的看好。可現在它的發展並不是很出色,也能說進入到瓶頸之中,必須要通過轉型才能帶來更大的突破,現在經濟總量也出現了縮水的現象,未來還需多加努力才行。對於中國下滑速度最快的三座城市,廣州、天津和青島,未來誰能翻盤?不知你對這三座城市有什麼看法?誰更有機會呢?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宜居的3個城市比拼,杭州、青島和成都,未來誰能脫穎而出
    伴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以前想的很簡單,不僅可以吃,可以穿,還很暖和,現在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我想要的是一個誰都可以居住的城市,大家都知道,杭州、青島和成都這三個地方是最適合居住的,如果相互競爭,未來誰還會引人注目呢?
  • 中國發展「最快」城市,號稱碾壓重慶、天津,未來有望超越北上廣
    ,一下子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我國很多城市中,誰是最閃耀的城市?今天要聊的話題是中國發展「最快」城市,號稱碾壓重慶、天津,未來有望超越北上廣。近年來,隨著我國許多城市的發展,中國的經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人發現許多城市越來越商業化,來一個城市的時候,我只看高層建築,確實能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但是,這樣的城市壓力也很大,交通可能會越來越擁擠,今天介紹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即使是重慶、天津,將來也有可能超過北上廣,你知道是哪個城市嗎?
  • 濟南、福州、南昌,未來誰最有希望晉升新一線城市?
    2020年15座新一線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15座城市,而是屈居二線城市陣容的三座省會城市,分別是濟南、福州、南昌。那麼,未來誰最有希望晉升新一線城市?
  • 繼「重慶」後,誰能回歸「直轄市」榜單,武漢、廣州誰是競爭黑馬
    對於在1954年被降格成為省轄市的城市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了較好的發展,有望重回直轄市榜單。其中、武漢、西安、大連、青島、瀋陽、廣州都「摩拳擦掌」都希望成為直轄市。但在這些城市中,最有可能成為「直轄市」的幸運兒很有可能是武漢、廣州兩座城市。
  • 中國最喜歡針鋒相對的三對城市,競爭力很強大,誰都不願意服輸
    最近這些年,中國每座城市的發展都很不錯,綜合實力慢慢強大,給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隨著經濟總量上升之後,導致各處的競爭壓力變大,甚至還有些城市一直都很喜歡對比,希望能夠超越對方。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最喜歡針鋒相對的三對城市,競爭力很強大,誰都不願意去服輸。
  • 長沙,青島和寧波三座城市,不比經濟方面,就比旅遊,看誰更強?
    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一直穩步持續上升,這樣的發展速度,讓國人為之驕傲,讓世界為之震驚。我國土地遼闊,物產豐富,同時也是旅遊大國,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遊也成為了日常消費的潛力股之一,古籍讀了萬本書,所以,旅行也是一門學問,回到故鄉,和其他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夥伴們成為了光輝的資本,今天造成三個城市的經濟實力比較接近的三個城市,他們是長沙、青島、寧波。
  • 2019 全年中國城市GDP前20強排名,重慶或將超越廣州,青島負增長
    中國各城市近幾年發展較快,中國是世界經濟第二大體,僅次於美國。中國許多城市擠進了世界一線城市,在世界城市中也是佼佼者,我們熟知的北上廣深就聞名於海內外。那麼,2019全年中國前20強城市GDP如何呢?
  • 2020世界一線城市排名,上海超越北京,這座城市提升37名進步最快
    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自2000年以來不定期發布的《世界城市名冊》,被譽為「全球關於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排名」。
  • 區號「026」在未來會花落誰家,這三座城市最有可能
    3位數區號的城市;位於南部地區的廣州,區號為020;位於我國東部地區的南京,區號為025和上海的區號為021。這些擁有三位數區號的城市,要麼是我國的直轄市,要麼就是我國的特大中心城市。從010到029中間,有一個區號是值得注意的,這個區號就是026,026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一直都是空著的,而在我國還有很多特大城市對於026這個區號還是比較期待的,在未來026究竟會花落誰家了,在小編看來在三座城市大可能。
  • 三個中心城市的候補城市,瀋陽、青島、烏魯木齊,誰更強?
    我們都知道,北上廣深這四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實力是我國最強的,對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無數的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9個城市都被認定為我國的國家中心城市。
  • 最適合白手起家的城市
    說句實在的,創業選擇哪座城市,這個問題可以寫一本書了,如果誰告訴你哪個城市最適合創業,絕對是拍腦袋的回答。城叔給不了標準答案,只能告訴你怎麼去選擇,主要通過以下四個維度去綜合考量: 1:創業環境 中國的城市分為一線、二線、三線、一直到六線,每個城市的創業環境是不一樣的,根據最近的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中國創業環境最好的城市十大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杭州、北京、廣州、成都、武漢、南京、長沙。
  • 河北三座城市比拼,滄州、保定和邯鄲,未來誰能更快脫穎而出
    眾所周知,每個城市都有競爭力,畢竟這樣才能更好地出現,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除了成都以外,不容易改變,其他2線和3線也經常發生變化,今天說的,是滄州、保定、邯鄲、河北三個城市角逐,未來誰能更快嶄露頭角。
  • 這是10年來人口增長最猛的城市!
    硬實力之外,另一個最具觀察力的指標是人口吸引力,誰又是過去10年間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根據各城市的2019年統計數據,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多達14個。其中,重慶人口超過3000萬高居第一,但由於重慶面積實在太大,已經不能當成一個城市來看待了。要知道,傳統意義上的重慶主城9區的常住人口規模,也不過800多萬人。
  • 我國地鐵「最發達的3座城市」,除了北京和上海,第三個城市是誰
    我國地鐵「最發達的3座城市」,除了北京和上海,第三個城市是誰,每個城市都在普及自己的交通設施,交通設施的普及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移動,也給這個城市帶來了很大的發展變化, 我國地鐵最發達的三個城市,除了北京和上海,你知道第三個城市嗎?
  • GDP排名下滑最快的城市 山東省佔了一半
    來源:大貓財經原標題:GDP排名下滑最快的城市,這個明星大省佔了一半……作者|貓哥來源| 大貓財經各個城市之間的經濟競爭,絕對是這些年大發展的一個原因,所以各地的GDP排名大家一直很關注,排名高的城市機會多,掙錢也多點。過去這些年,排名下滑最厲害的城市有哪些呢?
  • 這些逆勢上升的城市能成為北方翻盤的希望嗎?
    但是,北方僅有一個北京的帶動遠遠不夠,需要有更多的城市和北京遙相呼應。而上述逆勢崛起的北方城市濟南、鄭州、西安和徐州自然會被寄予厚望。但是,它們真的能承擔起如此重任嗎?如果按照行政等級來劃分,北京、濟南、鄭州和西安大致屬於同一類城市,都是行政中心城市。
  • 繼北上廣之後,我國又有2座城市躋身世界一線,並非青島、天津
    對於大家來說最關注的便是每個城市之間的排名,其中我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都已經相繼進入世界一線城市的隊伍中,成為人人羨慕的天選之子好,而對於這些城市來說,不僅能夠提升知名度,還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更多的投資商以及人才前來,促進經濟的良性循環。
  • 中國這一座城市,與北京天津兩市相鄰,發展速度卻讓人惋惜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建國以來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時也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中國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地區的發展比較快,例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上海廣東地區,當然,天津市作為中國的直轄市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周邊的城市也被這些大城市牽引著,取得了很好的發展。
  • 瀋陽,大連、西安和青島,這三座城市在北方誰能排進前三?
    在我國北方地區,北京、天津這兩個直轄市可以說是天獨厚的北方第一、第二城的代名詞,當然20年前瀋陽可能對天津不服,但現在天津異軍突起,東北瀋陽蹉跎,逐漸拉開距離。瀋陽是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曾經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由於近幾年的GDP數據不太大,很多人忘記瀋陽,覺得瀋陽和同級成都和武漢等城市逐漸拉開距離,而同為北方重量級城市的西安,近幾年發展的還算風生水起。
  • 中國工業城市20強:成都第16位,重慶領先廣州,嘉興緊追青島!
    那麼我們以2019年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對我國工業城市20強進行排序,從中我們也能找出一些發展的規律。公開資料顯示,去年規上工業前十強依次是上海、深圳、蘇州、東莞、北京、佛山、重慶、廣州、天津和無錫。觀察發現,工業十強城市中有九座來自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城市僅入圍了重慶。大家熟知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不僅三產強大,工業領域同樣穩居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