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自2000年以來不定期發布的《世界城市名冊》,被譽為「全球關於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排名」。
GaWC獨特之處在於,評級指標中並不包括直接的GDP或製造業產值,而是根據銀行、保險、法律、諮詢管理、廣告和會計這六大高級生產性服務業機構在世界700多座城市中的分布,關注點在於城市在全球活動中具有的主導作用和帶動能力。從而針對世界城市名單分為幾個級別:Alpha、Beta、Gamma、High Sufficiency、Sufficiency幾個等級。從國內的城市等級來理解的話,其實就是一線、二線、三線以及準世界城市幾個等級。
其中Alpha(一線)等級的城市又被分為Alpha++、Alpha+、Alpha、Alpha-,我們可以分別理解為:一線超強城市、一線強城市、一線城市和一線弱城市。Beta和Gamma等級的細分也是類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最新一期的《世界城市名冊2020》這份榜單。
從表格上可以看出,與前幾年相比,Alpha++與Alpha+兩個等級的城市基本沒有什麼變動,Alpha++依舊是倫敦與紐約。Alpha+也是幾個城市間排名的細微變動。香港、上海、北京同為Alpha+,香港依舊是中國的「第一城」。對比這份榜單上次的排名,上海上升一位,北京下降兩位。但是Alpha++與Alpha+中無弱旅,中國獨佔三席,是入圍城市最多的國家,足夠我們驕傲。
上海超越北京。上海這些年,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對內主動服務改革發展大局,對外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敢與全球頂級水平對話,敢與世界強手比拼,始終有勇立潮頭、敢為天下先的心氣和魄力。不過高處不勝寒,越往上,路會越不好走,我們也期待上海今後能有更亮眼的成績。
廣州、臺北和深圳3個城市入選Alpha-。廣州和臺北從Alpha城市下滑至Alpha-城市,深圳位置不變。
Beta+(二線強城市)我國只有成都入選,從2016年成都連升4級到Beta-,成所有城市中進步最快的。今年的榜單中,成都比上次排名再躍升12位,位列全球第59名。去年是西部大開發20周年,成都無疑是西部大開發的受益者,「一帶一路」更是引領成都由內陸腹地躍升為開放前沿。
入選Beta級(世界二線城市)有天津、南京、杭州、重慶4城。天津和南京分別上升了7名和5名,重慶更是從Beta-晉升為Beta,而杭州市則從Beta+降至Beta,且排在天津、南京等城市之後。杭州的下降讓成都成為唯一站穩Beta+的中國城市,期待杭州今後的表現。
入選Beta-(世界二線弱城市)的城市有8座,分別為:武漢、長沙、廈門、鄭州、瀋陽、西安、大連和濟南。鄭州和西安是首次晉升為Beta-城市,今年是鄭州第三次登上該榜單,城市等級從四線躍升二線,鄭州以飆升37位的最快速度,跑步進入全球二線大城市行列,也是提升幅度最大的中國城市,位列全球116位。西安從2018年時的世界三線城市首次晉升為世界二線城市,排名上升25位,也比較顯眼。
入選Gamma+、Gamma、Gamma-的城市依次是:青島、蘇州、昆明、合肥、海口、福州、哈爾濱、太原。對比上面幾個等級,可以看出GaWC的榜單排名既看經濟,也不完全看經濟,比如有著我國最強地級市之稱的蘇州,就排在Gamma+,排名省會南京之後。想要擁有好的名次,還得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你對這份榜單還有什麼自己的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