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發布了2020年世界級城市名冊。排名前50的一線城市中,中國一共有6個,分別是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臺北、深圳。具體排名方面,與2018年的名冊相比,上海的排名超過了北京,廣州的排名則超過了臺北,深圳的排名上升幅度較大,由55位升至46位。名冊中,鄭州、西安替換蘇州、青島,首次名列Beta-級,成為世界二線城市。
本次公布的粵港澳地區一共有3個,佔據了一半。專家認為,這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整體實力在不斷提升。
GaWC官網發布的《世界城市名冊2020》(可放大查看)
廣州超越臺北 深圳排名上升
根據GaWC官方網站發現,該機構從1999年開始一共發布了9份研究報告,分別反映了1998年-2020年世界城市體系的變化。
在GaWC發布的2020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中,GaWC將世界城市分為五個大的等級:
Alpha(一線城市)
Beta(二線城市)
Gamma(三線城市)
High Sufficiency(高度自給自足城市,也可理解為四線城市)
Sufficiency(自給自足城市,也可理解為五線城市)
每個大的等級中又區分出若干個帶加減號的次等級。
在該組織最早於1999年發布的一份簡單的報告中提出,全球共有120個世界城市進入榜單,其中中國大陸有3個:北京和上海為Gamma級;廣州被列入初現端倪(Minimal evidece級)。
從2000年的榜單開始,GaWC第一次對世界城市體系進行了系統研究,將世界城市劃分為5個檔次,12個級別。在這份榜單中,廣州被列入了Gamma-級,深圳為自給自足級。隨後2004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6年、2018年的6份榜單中,廣州分別被列入Gamma-級、Beta-級、Beta級、Beta+級、Alpha-級、Alpha級。
在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則顯示,全球一共有55個城市進入Alpha級別,其中包括6座中國城市。Alpha+級別的有8座城市,其中中國入圍的城市有香港、北京、上海,分別排在整個名冊的第3、4、6位。臺北和廣州為Alpha級,排名第26和27位。深圳為Alpha-級,位列第55位。
在2020年最新的名冊中,進入Alpha級別的城市減少至50個,中國仍然有6座城市入圍,名單與2018年一致。在該名冊中,Alpha++級別的仍然僅有倫敦和紐約兩座城市。Alpha+級別的則有7座城市,其中中國入圍的城市有香港、上海、北京,分別排在整個名冊的第3、5、6位。廣州、臺北、深圳均為Alpha-級別,列在了34位、36位、46位。與2018年的名冊相比,上海的排名超過了北京,而廣州的排名則超過了臺北。
鄭州西安替換蘇州青島成為世界二線城市
在2020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中,Beta-級別以上的中國城市有19個,與2018年數量保持一致。其中,除香港繼續維持第三外,12座城市排名上升。Alpha級別之外,杭州從Beta+下降至Beta,武漢從Beta下降至Beta-;蘇州、青島兩座城市則面臨跨越等級的下降,直接從Beta-降至Gamma+。
今年的名冊中上升較快的城市以中西部為主。比如,成都上升12位,成為中國唯一一個Beta+級的城市,距離躋身世界一線城市僅有一步之遙。重慶也上升了9位,成為Beta級的城市。
在Beta-級別中,鄭州、西安頂替蘇州、青島,躋身世界二線城市(Beta-級別)行列。該級別中,長沙、鄭州、西安排名均大幅上升。其中西安上升了25位,鄭州排名更是直接上升了37位,這兩座城市均由上次排名較後的Gamma+級別城市,躋身Beta-級別。
GaWC的排名依據是什麼?
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發布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是世界上對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榜單之一。該機構以英國拉夫堡大學為基地,從1999年起,GaWC開始發布世界城市分級報告。在GaWC發布的2020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中,將重要城市劃分為Alpha(一線城市)、Beta(二線城市)、Gamma(三線城市)、High Sufficiency(高度自給自足城市)、Sufficiency(自給自足城市)五大級別。其中每個級別又分為若干個次級別。
GaWC官方網站介紹,該機構發布的名冊是以175家先進生產性服務業公司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辦公網絡為指標,對世界707座城市進行排名。
GaWC用六大「高級生產者服務業機構」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分布為指標,對世界城市進行排名。主要包括:銀行、保險、法律、諮詢管理、廣告和會計,關注的是該城市在全球活動中具有的主導作用和帶動能力。GaWC評估世界城市的指標並不包括直接的GDP和製造業產值等。也就是說,這些行業的國際性機構在城市中分布得越多、等級越高,城市的得分就越高,越被GaWC認為是有影響力的世界城市。
專家介紹,GaWC是一個以歐美學者組成的學術機構,發布的這個排名相對比較客觀,是世界城市體系研究領域最為重要和權威的報告之一。但該研究偏重對金融、貿易權重計算,對外交、國際政治等非經濟因素以及科技、文化、教育等新興產業的作用未能充分體現。
來源:南方日報
目標:在黨的領導下建設現代化國際新型智庫。
理論:新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定位: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倡議下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與落地實踐。
服務:以大數據為依託,深耕大灣區「9+2」城市和100多個市屬區,為各級政府和企業決策、投資和招商引資提供諮詢。
業務:主辦或承接各級政府和企業各類粵港澳大灣區相關 課題研究與成果輸出、高端論壇與專業沙龍,教育培訓與校企合作 等項目。
原標題:《廣州超越臺北,深圳排名持續上升,GaWC發布今年世界級城市名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