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劇《在一起》國慶假期熱播 呈現真實小人物的感人瞬間

2020-12-14 紅星新聞

9月29日,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東方、江蘇等多家衛視開播。取材於疫情期間真實故事的情節,讓不少觀眾淚奔,這部劇也被觀眾稱為「最好哭的電視劇「。豆瓣上,該劇評分也一路走高,升至8.9分。

張嘉益、譚卓、張天愛、梅婷、雷佳音、鄧倫、張靜初、蔣欣、楊洋、劉敏濤、陳數、陸毅、靳東、海清、馮紹峰、孫儷……這是該劇強大的演員陣容,再看幕後的導演編劇團隊:有《走向共和》的張黎、《長安十二時辰》的曹盾、《老酒館》的劉江、《天盛長歌》的沈嚴、《小歡喜》的汪俊;編劇則有《我的前半生》的秦雯、《安家》的六六、《紅海行動》的馮驥等。

雖然雲集了如此多大牌,但真實平凡的人物才是這部劇的重點。正像導演沈嚴所說,這些故事的底子就很感人,我們是拍老百姓,不是要演成一個英雄。所以克制一點,不要有太多淚水、煽情;接地氣,接近人物就好了。演員雷佳音也表示,把這段時光記錄下來,把那些無名英雄默默的奉獻的故事記錄下來,就很有意義。

《在一起》劇照

蹣跚的背影,令人淚奔

早在開拍之前,《在一起》就引發了眾多關注。作為國內第一部關注抗疫題材的電視劇,《在一起》於今年3月官宣,4月起在北京、上海、無錫等地正式開機,6月中下旬陸續殺青。《在一起》分為《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決戰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等十個單元,每兩集一個故事,聚焦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的真實人物與事件。

「同志們,這是一場戰爭。站在戰場第一線只能是我們。雖然不知道明天我們將會面對什麼,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今天我們該如何準備……」作為《在一起》的開篇,《生命的拐點》聚焦病毒爆發的初期。面對病毒,周一圍飾演的江漢醫院院長譚松林緩緩地、堅定地說出了這番話。周一圍和張天愛劇中飾演的醫護夫妻「以車為家」。他們的原型,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病區副主任塗盛錦和護士曹珊。當時,塗盛錦和曹珊把酒店、值班室的床讓給了同事,自己選擇住在車裡,一住就是29個晚上。

同樣在《生命的拐點》中,張嘉益飾演的院長張漢清,一個轉身蹣跚的背影就讓不少人淚奔。張漢清的原型是56歲的金銀潭傳染病醫院院長張定宇。抗疫期間,張定宇的妻子不幸被新冠病毒感染,他本人也深受「漸凍症」的病痛折磨。

談到這個角色,張嘉益表示自己很受感動,在開拍前,他查了很多張定宇的資料,覺得最難演好的就是張院長的腳步,「他是一個真實的、特別高大的人物。他的腳步是高低不平的,卻是最堅定的、最踏實的。」

幾乎所有主角都有原型

《在一起》中幾乎所有的主角都有原型。《擺渡人》中,雷佳音飾演的外賣小哥,白天是外賣騎手,晚上是志願保障司機。《同行》中,楊洋飾演趕回武漢馳援的醫生樂彬。樂彬的原型,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朱彬。疫情爆發時,正在上海華山醫院進修學習的朱彬,為了回到武漢,輾轉從上海飛往長沙,再租車自駕回武漢。租車公司得知他是馳援武漢的醫生後,立即免掉了3000多元的租車費用。

《武漢人》中,劉敏濤飾演社區幹部塗芳。該社區的原型,是累計確診患者達32人的武漢東湖新城社區。這裡的社區工作者們,每天都要從早到晚地奔波忙碌。一天要接打200多個電話,大到為病患安排床位,小到解決居民的吃喝,甚至還要幫忙遛狗。

雷佳音說,他希望這部劇呈現的風格就像紀錄片一樣,給觀眾提供一種真實感,演員一定要克制,不要那麼煽情或催淚,「大家都有群體記憶,很多情緒只需要你『點一下』,就都懂了。」他說,「就照著中央電視臺十套那個《法制進行時》的風格——你就感覺他們演得好像又對又不對,但恰恰是那樣,能給觀眾提供一種真實感。」

正如出品方所說,《在一起》所採用的「時代報告劇」類型,是以較快速度創作、以真實故事為原型,以紀實風格為特色的影視劇作品。《火神山》導演姚曉峰表示,這部劇的目光投向大時代中的真實小人物,將為未來的文藝創作提供更多的鮮活素材,「真實是所有做電視劇、做電影的人希望抓住的東西,最動人的東西就是真實的。我們用一種最接近真實的創作方式來完成創作,是一次在創作理念上的推進,是一種觀念的改變。」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喬雪陽 圖據片方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98」後抗疫女民警張錦星: 堅守崗位護航國慶假期
    「98」後抗疫女民警張錦星: 堅守崗位護航國慶假期 2020-10-08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一起》——與你同在,抗疫劇就得這麼拍!
    距上一個抗疫劇《最美逆行者》播出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於這部劇的評價也是頗有爭議,觀眾們對於這部劇的點評也是褒貶不一。繼最美逆行者之後,又一部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萬眾期待下開播,一經播出好評如潮。
  • 抗疫劇《在一起》:比劇情更催淚的,是故事背後的原型
    抗疫,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剛剛過去的國慶就像「遲來的春節」,遊子歸家,闔家團圓。對比年初「疫情封城」時空蕩蕩的街道,如今熱鬧的一切顯得如此難能可貴。近日開播的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把那段恐慌與焦灼的日子,真實地還原在了觀眾面前↓《救護者》片段裡,病房人滿為患,醫護人員日夜奔忙,24小時一刻不停的各類儀器聲音尖銳刺耳,走廊裡擺滿了一個挨著一個的裹屍袋……開播以來,看哭了無數觀眾的《在一起》,成為了本年度
  • 致抗疫劇《在一起》:別讓鍾南山院士當主角
    抗疫劇《在一起》要拍了。 傳得最廣的一條消息是陳道明有可能出演鍾南山院士。 以陳道明的實力,他要真的演的話,演好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 抗疫劇《在一起》太催淚,這些原型人物都被網友找出來了
    國慶假期電視劇《在一起》熱播取材於疫情期間真實故事的情節讓不少觀眾淚奔豆瓣評分各單元主角裡,有逆行的醫護、惶惶不安的病患、白天送藥晚上接送醫護的外賣小哥……所有人「在一起」,成為年初這場疫情的集體記憶。整部電視劇中,每一個角色和情節,幾乎都能找到真實的人物和事物。
  • 抗疫劇《在一起》預告片燃爆全網!10個故事講了這3個道理,和孩子一...
    一部既感人又適合和孩子一起看的電視劇計劃在國慶上映。日前,這部電視劇的預告片一經曝光,立刻引起了網友共鳴。大家紛紛表示「感人」「好想哭」。這部戲就是年度抗疫劇《在一起》。《在一起》用10個故事講述2020 年初最真實的狀態,一個個溫馨的故事講述著平凡人的偉大,一幕幕感人的鏡頭訴說著小人物的英雄壯舉。
  • 兩名荊州人的故事改編登上抗疫劇《在一起》!
    最近,有兩部抗疫劇在熱播,一部是已經完結的《最美逆行者》,一部是還在更新的《在一起》,其中《在一起》更是在網絡上引起廣泛討論,而在《在一起》這部電視劇中,有兩個人物的故事原型是荊州人。在電視劇《在一起》的第四個單元——同行中,演員趙今麥飾演的原型就是甘如意,劇中的名字叫做榮意。
  • 一線醫護紀實和小人物點滴兼具,抗疫劇《在一起》也太好哭了吧
    這個國慶黃金周最期待的電視劇就是《在一起》了,張嘉益、雷佳音、朱亞文、黃景瑜、陳數、靳東、鄧倫、海清、劉敏濤這樣的陣容不可謂不豪華,以抗疫為主題的時代報告劇題材更讓人想一窺成色。現在《在一起》播出兩天,已經有兩個單元故事和觀眾見面,果然沒有辜負期待!
  • 「這是一部看片段就淚流滿面的劇」,抗疫劇《在一起》一開播就衝上...
    由國家廣電總局組織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和耀客傳媒、尚世影業共同出品的重點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9月29日正式開播。該劇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基礎,還原小人物在大環境下平凡善意的舉動,展現了疫情下「全民互助、攻克時艱」的平凡的偉大。
  • 抗疫劇《在一起》定檔9.29,多家平臺聯合響應,最高禮遇連播三輪
    還有八天,期待已久的抗疫劇《在一起》將在多家平臺聯合播出,實在是讓人振奮。如今抗疫劇《最美逆行者》正在熱播,雖然在細節上的設計還有所欠缺,過於形式主義,但畢竟《最美逆行者》有紀錄片的屬性,也有藝術創作的成分,所以也能理解。
  • 抗疫劇《在一起》 記錄無名英雄的無私奉獻
    2020-10-07 09:07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抗疫劇《在一起》>記錄無名英雄的無私奉獻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邢虹  實習生  鄒安琪)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是長假期間最受關注的電視劇。
  • 同樣是抗疫劇,《在一起》比《最美逆行者》高在哪裡?
    自這部抗疫劇播出之後,風評就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邊紛紛稱讚這部劇讓人感動;另一邊瘋狂吐槽這部劇讓人尷尬。於是在這部劇播出的三天後,豆瓣評分低達2.4,甚至還有下滑趨勢。由於該劇屬於抗疫劇,讚美的是在抗疫中無私奉獻的最美逆行者,所以豆瓣直接關閉了評分通道。
  • 《在一起》熱播的背後:為什麼臺鈴節能電動車能成為行業獨家贊助商?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國慶假期,一部以抗疫期間的感人事跡為藍本創作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正式播出,不僅在多家衛視平臺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更是獲得豆瓣8.8的高分好評。這部立意宏大的現實題材影視劇,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甚至被譽為「年度最好哭的劇」,顯然沒有辜負大眾的期望。
  •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150多名演員零片酬主演抗疫劇《在一起》,收穫無...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上演了無數個抗疫的感人故事,在疫情面前,全中國14億人民萬眾一心,空前的團結,團結的讓外國人感到既吃驚,又害怕。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團結的民族,簡單不可思議。 2020年3月22日,根據真實的人物故事改編的抗疫電視劇《在一起》正式開拍,該劇還原小人物在疫情下平凡善意的舉動,展現了疫情下「全民互助、共克時艱」的真實事跡。
  • 首播最高收視0.3%,「抗疫劇」《在一起》沒打響第一槍?
    那阻礙《在一起》首播收視熱度高漲的原因是什麼?其後續能否迎來翻盤?這是當前市場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真實、共情、細膩,但抗疫劇有「受眾」壁壘?「太壓抑了,剛剛從疫情中走出來,我不想再體會一遍那樣複雜的心情」。身處北京、這兩天剛剛回家的小暖告訴記者。
  • 一線戰「疫」志 盡顯身邊小人物的擔當│戰「疫」記
    從蕭山日報春節復刊起,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群不普通的平凡人上,開設一線戰「疫」志專欄,從每天四個版中單獨開闢一個專版,聚焦活躍在戰「疫」一線的普通人,挖掘近百個普通人背後感人小故事,向這場戰「疫」背後的百姓致敬。
  • 集結中國影視夢之隊,抗疫劇《在一起》發布會曝催淚幕後
    《在一起》由上海廣播電視臺、耀客傳媒、尚世影業共同出品。該劇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基礎,講述了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整部劇由《生命的拐點》、《擺渡人》、《救護者》、《同行》、《決戰火神山》、《搜索24小時》、《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口罩》十個單元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兩集,共20集。 牢記責任擔當緊跟時代腳步
  • 除了抗疫劇《在一起》,今年耀客還備下了這些硬通貨
    3月上旬,耀客又接下了首部抗疫劇《在一起》的艱巨創作任務……不過,憑藉在現實題材領域的深耕蓄力和對當代生活的觀察積累,《安家》不僅完成了房產中介行業劇這道創作難題,還交上了一張優秀的民生答卷。通過對生活經營理念的傳遞,這部劇成為了上半年的話題劇,也獲得了本屆白玉蘭獎的多項提名。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以「小切口、小人物、大情懷、大主題」為創作思路,以「真實、鮮活、溫暖」的現實主義創作基調,反映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電視劇的藝術形式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豆瓣8.7高分抗疫劇《在一起》,到底好在哪裡?
    」引言:斷斷續續用了四五天時間,終於刷完了20集高分抗疫劇《在一起》。14位業內優秀導演,18位頂尖編劇,還有51位橫跨老、中、青三代的知名演員。本劇從「小人物」入手,展現「大事件」的殘酷與悲壯。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藍本,用《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和《武漢人》十個單元進行集中呈現,記錄了中國軍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動人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