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3歲住在家裡到30歲退休,我的財務自由秘密

2020-12-26 黎安說

關於財務自由的解釋,有很多人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說財務自由是指你再也不需要為了金錢而工作,也有人說財務自由是指你再也不需要為了金錢而出售自己的時間。

但其實財務自由是有公式的,財務自由只有一條公式,那就是:每月被動收入大於每月總開銷。

當我們滿足了這個公式的時候,就代表我們達成的財務自由。

同時由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到幾個重點。

第一,打工上班跟財務自由無關,這是什麼意思呢?

由財務自由公式,我們可以發現只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總開銷,一個是被動收入。

打工上班的收入叫做主動收入。主動收入的意思是要持續工作才有,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工作,你的主動收入就會停止,所以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卻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無法財務自由,那是因為沒有弄懂財務自由真正的意思。

上班工作跟財務自由這件事本身無關。

想要財務自由,我們必須要爭取的是被動收入,而不是主動收入。

第二,被動收入才是財務自由的關鍵。

什麼是被動收入呢?就是你不必做任何事,也會有錢,不斷流入的收入就叫做被動收入。

舉例來說,房地產的租金、股票的增值等等都可以算是被動收入。

財務自由最難的在於獲得穩定的被動收入,而被動收入最穩定的來源就是房地產。

所以《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作者才會一直鼓吹大家投資房地產。那是因為房地產的被動收入非常穩定,不像股票或是衍生性金融商品有高風險的特性。

第三,上班與財務自由有衝突。

從財務自由的公式,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件事,幾乎大多數人上班的目的都是為了金錢,要財務自由,讓自己再也不用為了金錢而煩惱。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每個人花無數個日子的時間在做的都是跟財務自由無關的事情,我們出售我們的時間換取每個月的薪資收入,但是薪資收入根本不在財務自由公式裡面,所以也就無法財務自由。

第四,薪水高不代表離財務自由更近。

很多人會認為,如果月收入十萬,自己就更接近財務自由。

其實這句話並不正確,幾乎每個人在銀行都會有存款帳戶,每個人存款帳戶的金額不同。

如果一個人月收入有十萬,這只是代表這個人的存款帳戶增加的速度比較快,並不代表這個人離財務自由更近的。

如果這個人能夠拿多一點的錢去進行投資,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這時候我們才能說這個人離財務自由更近的。

看到這裡我們明白了,

一、打工上班跟財務自由是有衝突的,打工上班增加的是主動收入而不是被動收入。

二、財務自由的關鍵在於增加被動收入,而被動收入最穩定的來源是房地產。

三、財務自由的公式是每月被動收入大於每月總開銷。

最後,你有進行任何被動收入的投資理財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分享。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啟發。

喜歡記得關注。

相關焦點

  • 40歲!我退休了,分享退休後的計劃
    By@凱羅爾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自已是45歲左右財務自由退休的,現在提前了,促使我提前退休三大原因:主因:懷孕了,計劃外的,太意外了,自己已有兩個娃了,這個是第三個,經過一翻思想鬥爭後,還是決定要吧,去打胎,臣妾做不到啊!
  • 字節跳動程式設計師:28歲財務自由宣布退休!普通人可以提前退休嗎?
    前段時間,有位在字節跳動工作的,90後程式設計師火了,年僅28歲就實現了財務自由,宣布提前退休,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普通員工很難實現財務自由,真正提前退休,要滿足哪些條件呢?一、從事特殊工種從事符合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的員工,滿足以下3個條件,就能申辦特殊工種提前5至10年退休:① 從事符合國家規定的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種累計滿10年,或者井下、高溫工種累計滿9年,或者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累計滿8年;
  • FIRE運動: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終極目標不是退休,而是自由!
    FIRE就是通過實現財務自由達成提早退休。雖然FIRE字面上的意義是這樣沒錯,但FIRE真正的目標絕不是退休,而是自由。自由,代表有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能力。如果你很喜歡你的工作,就算達到了財務自由,你還是可以繼續這份工作。
  • 35歲提前退休,存款$100萬?23歲澳女身家20多萬,她是這樣做的……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提前退休財務自由是所有上班族的夢想,這也是下面這位年輕的女銀行家Mon Kumar的夢想,她計劃通過定期投資和從20多歲開始攢錢而現在才23歲很有財務頭腦的她,目前已經擁有21.9萬澳元的淨資產(其總資產減去所有負債所得),她是怎麼做到的,這裡她分享了自己的秘訣。
  •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看上去很美的「FIRE運動」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做到這一點,請您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FIRE運動,因為這個運動的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我們大家都很清楚「想幹啥就幹啥」是一種奢望,而「不想幹啥就不幹啥」才有現實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做到「不想幹啥就不幹啥」就已經足夠幸福了。
  • 才30多歲就實現了財務自由,靠的是什麼?
    如今,愈來愈多的人嚮往財務自由,可是判斷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財務自由的標準,卻並不是靠一個固定的存款數額而定,每個人都有自己定義的標準,許多人是覺得不工作也能維持開支才是財務自由,而有些人就會覺得保證家庭支出外還有小餘就算財務自由。那麼那些30多歲就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靠的是什麼呢?
  • 開除大廠,30歲退休|周天故事
    不過就在二十幾歲年輕人們拼命進廠的同時,有一群三十歲出頭的人正決定「開除大廠」,脫離 996 的生活軌跡,正式宣告退休。對於蔻蔻來說,FIRE 並不是給自己制定 30 歲退休、40 歲退休的目標和計劃,而是一種與生活同行的極簡理念。作為 FIRE 生活小組組長的她在小組簡介中寫道:「之前 FIRE 運動的核心法則是降低物慾、過極簡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 25 倍,但組長更推薦通過 FIRE 理念用溫和方式去給生活做減法,走上熱愛生活的途徑。」
  • 28歲就開賓利,實現財務自由,程式設計師郭宇的人生有多順?
    從各大媒體上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共同的關鍵詞,程式設計師,字節跳動,財務自由,退休,28歲。這一切,來源於郭宇2月份在微博和朋友圈發表的一封退休公開信。郭宇宣布28歲退休2008年的夏天,郭宇參加了高考,高考結束後,為了給他高中創辦的社團搭建網站,他開始了自己的程式設計師之路,他大學的專業是行政管理,所以編程只能靠自學。
  • 攢夠700萬,35歲就辭職:當代年輕人的「退休自由」
    文/陳玉琪 在參加工作的第十年,35歲的Joanna在去年退休了。彼時,她已經攢下了700萬元的個人資產,外加在北京、大連各有1套房產,每年超過10%的理財收益,讓她擁有了旁人羨慕不已的財務自由。 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成為了「FIRE運動」的一員。
  • 30歲,你還活在狗籠裡嗎 ?(高人好文)
    然而,我想對那些20幾或30幾歲的年輕人說,如果你們安於每月都有薪水領,有地方住有飯吃,偶爾可以聚餐、逛街、唱歌這樣的舒適圈,然後到了月底把薪水花光時,就窩在家裡吃方便麵等月初的薪水入帳。這樣的人生,其實,是和站在狗籠裡的狗貓沒有兩樣的。因為,你們和那些被豢養的狗貓一樣,是沒有自由的。沒有財務自由,沒有逃出籠外去享受更多人生體驗的自由。
  • 經濟獨立,提早退休,在35歲那年
    30 多歲就做到財務自由,提前退休,這是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始於美國,追隨者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 25 倍,早早在 30 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以我自己為例子來說說:如果我每個月日常開銷是300元的話,一年的總消費額就是36000元,這個數額的25倍相當於90萬元,加上還未還清的70萬房貸,我大概需要攢錢達到160萬就能真正做到fire。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35歲那年提早退休,目前還有11年的距離。
  • 阿里P8六年「財務自由」 36歲辭職環遊世界
    前不久,字節跳動28歲程式設計師退休去日本開酒店引發網友熱議。該程式設計師名叫郭宇,14年入職字節跳動,2020年辭職,工作6年據說身價過億。今天上午,有一位36歲的阿里P8寫了一篇告別帖,從阿里辭職,宣布:「去繼續看看世界,了卻自己的心願,同時也保留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力,熱愛生活。」從告別帖來看,這位阿里P8名叫鄭重,花名「放鶴」,在阿里任職同樣為2014到2020,共6年。
  • 有些人二十幾歲就提前退休了,憑什麼?
    四年前我搬到德國生活,有時上午德語課後就會到市中心的圖書館裡稍作複習,斯圖加特的城市圖書館是全世界最美的圖書館之一,每次身處這座極簡又明亮的建築內,在清亮的燈光映射下,我都覺得好像是小時候去遊泳館那麼興奮。也是在這裡我偶然結識了來自英國的蘇珊,當時的她三十五歲左右,我們碰巧在找同一本書,聊起天來才發現她為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 30歲,你還活在狗籠裡嗎?
    然而,我想對那些20幾或30幾歲的年輕人說,如果你們安於每月都有薪水領,有地方住有飯吃,偶爾可以聚餐、逛街、唱歌這樣的舒適圈,然後到了月底把薪水花光時,就窩在家裡吃方便麵等月初的薪水入帳。這樣的人生,其實,是和站在狗籠裡的狗貓沒有兩樣的。因為,你們和那些被豢養的狗貓一樣,是沒有自由的。沒有財務自由,沒有逃出籠外去享受更多人生體驗的自由。
  • 期權過億,28歲退休的字節跳動程式設計師,旅居日本開溫泉酒店
    01 非計算機專業,拿到支付寶實習,字節6年實現財富自由你的28歲在幹嘛?剛碩士博士畢業?還在苦苦等待一份大廠的offer?而有的人,28歲,就實現財務自由了,宣布光榮退休。昨天一則八卦「如何看待年僅28歲的郭宇宣布從字節跳動退休?」衝上了熱搜榜。
  • 23歲拿下CPA,27歲逆襲財務總監!學霸分享經驗考試經驗方法
    這段時間,疫情影響之下,有不少人紛紛表示「今年太難了」「投了200份簡歷,一個面試的都沒有」「在家根本不知道能幹啥」。另一方面,有的人卻抓住這次機會,要麼把危機變機會,要麼在家默默備考拿證厚積薄發!有的人看似幸運,其實是因為一路以來都在風雨兼程!
  • 20歲當兵的我參加汶川抗震救災、奧運安保,30歲初中畢業的我當上了財務經理
    我是大海中的帆船,會計就是我的燈塔,為迷茫的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大家好,我叫劉闖。今年31歲,江蘇徐州人。徐工集團就坐落在我們徐州,徐工集團是中國知名的企業,工程機械,暢銷全球。我15歲的時候,徐工集團特別火,工資也高,我想即使上大學畢業後,還要在工廠裡上班。
  • 40歲華為中層失業,年薪250萬,別擔心因為已經財務自由了
    最近,筆者收到了一個提問:四十歲華為中層,年收入二百五十萬,失業了如何理財才能財富自由?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對財富自由似乎有了什麼誤解。
  • 那些能在30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的人,都做對了這幾件事!
    不要跟我說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的人都是投了一個好胎,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2. 30歲以前基本不可能只工作就實現財務自由。經濟上的自由意味著你不能工作,只能依靠投資來滿足生活上的需要。經濟自由意味著沒有工作了嗎?
  • 原來「財務自由」也分層次?看看怎麼一步一步來實現
    財務自由是很多人都很關心的問題。財務自由就是即使不工作,財務收入也能大於財務支出。說得簡單點就是無論你每天躺在家裡刷手機,還是看電影,也有小錢錢入帳,並且生活水平還不受影響。並且還能來場說走就能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