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在30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的人,都做對了這幾件事!

2020-12-12 第一財商學派

我們先說明兩點:

1. 不要跟我說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的人都是投了一個好胎,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

2. 30歲以前基本不可能只工作就實現財務自由。

經濟上的自由意味著你不能工作,只能依靠投資來滿足生活上的需要。

經濟自由意味著沒有工作了嗎?前不久,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浙江人有六套房子,他還在上課,月薪5000,」子遊為此寫了一篇文章。要是你,你會去工作嗎?

近幾年來,由於運氣好,隨著房地產的升值,經濟上的自由度逐漸遠離了遠方。真沒必要去工作嗎?

有時候人是陌生的,每天長時間工作之後都會感覺不舒服。毋庸置疑,「工作情緒比墳墓情緒更重要」。但如果你真的不能工作,你會發現它很有意思。你能和同事聊天。你每天都會有動力,你的生活也會更充實,當你工作出色的時候,你也會有一種成就感。

編者認為,經濟自由取決於選擇權:

如果你想工作,你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如果你不想工作,也可以依靠投資來滿足日常的需要。

如果你有選擇的權利,那麼有信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會不會是一種財務自由?

一、 被動收入才是財務自由的入門石

收入來源有兩種。其中之一是線性模型正如現在一樣,你必須在每天早上三點鐘坐在辦公室,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或晚上7點,才能拿到工資。關鍵在於單位時間的價值;關鍵在於能夠獲得時間紅利的指數模型。就一般人而言,即使躺下也能賺到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被動收入」。

所以,「賺」被動收入是我們獲得財務自由的唯一途徑,而投資和財務管理則是打開財務自由的金鑰匙。

據預測,富人的未來將來自股權投資。也有人說,沒有平等,人民就不會富裕。說明股票投資是當今最有利可圖的投資方式。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找到了有潛力的公司進行投資,就等於是直接坐高鐵賺錢!

財政自由的實現不外乎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過上美好的生活,並且真正掌握了時間。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遵循上面提到的四個步驟也許並不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因此需要長期的堅持和耐心。從今往後,請謹慎理財。理財能讓你發財,但絕對不能讓你一夜暴富!現在,我將和你分享一些方法,讓你能夠快速積累你所擁有的資產,並且很容易做到。

複利最大化:時間+複利=奇蹟

複利公式:本金*(1+收益)乘以 N的冪,其中 N為投資期限。拿365天來說,如果一次投資100,000,收益率為7%,那麼20年後,你就可以得到100,000*1.07^20=386968+。

如為40年,則100000*1.07^40=1497445+,或149萬。

想像一下,如果你有500,000美元的投資,在40年內就會超過700萬!複利的魔力在於其贏利能力、持久性和長期性。

二、 順應經濟的市場,抓住風口

由於金融自由的實現,它和金錢是不可分離的。起初,我說去工作不可能獲得財務自由。

金融自由度定義為被動收入大於支出。而且你從工作中掙來的錢總是有效收入。就算你每個月掙18萬,也不會有經濟自由。這是因為停止工作後沒有收入來源。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增加被動收入。

怎樣提高被動收入?

辦法就是創業,創業要順應時代潮流。要把握趨勢。

但我們普通人怎樣才能抓住這個時代的機遇創業?它涉及到持續學習的第一點。通過不斷地學習,豐富和強化,我們可以培養敏銳的眼光和深刻的思考。

你要想多賺點錢,就得加倍努力。但如果你想大幅度提高收入,最終實現財務自由,就必須採用全面的方法。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把一個樓層的高度增加兩到三層,你可以很容易地完成。但如果要建造幾十個高樓大廈,就必須在地基上重新規劃和建造。

2009年你要是選淘寶的話

假如你在11年中選擇微商

假如你選擇了16年自媒體

假如你選擇了18年的短視頻

這是大勢所趨,抓住機會繼續深耕會讓你賺很多錢。

在經歷了幾千年的自然選擇之後,那些最終能夠生存的人並不具有最高的智力和最強的能力,而是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人。

三、 你無法賺到你能力圈之外的錢

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說過很多次:

誰也不能在能力圈外賺錢,當你測試自己是否在能力圈外的時候,你已經在裡面了。

能力範圍以外的東西是什麼?在非專業人士看來,這是一個無知的圈子。

總是在能力範圍內賺錢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斷擴展你的認知能力。

《可憐的查理》中多次引用了查理·芒格的名言:

"我見過的聰明人,看不了書,不是一個。"

在擴大認知能力方面,最快的方法是結識成功人士,最方便的方法是學習模仿別人的經驗,而最廉價的方法是學習成本。

看書也是查理·芒格的一種習慣,即堅持下去。查理·蘇芒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讀名人傳記。

不管你讀哪位人類精英的傳記,只要你仔細閱讀,你就會發現你和這位精英越來越接近。能幫助他繼續成功的品質會繼續影響你。

與普通人不同的是,精英的寬廣視野會引導你不斷地獲得成功,不斷地追求財務自由。

讀書的效果因人而異,但是長期的讀書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達到令人驚奇的效果。這能幫你重新塑造甚至改變你的生活。

但如果頭腦充滿了知識,如果它不能正常使用,那麼這個生命周期和 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要實現經濟自由,身體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

總結

2020很艱難。雖然疫情暴發得到了控制,但全球經濟環境明顯適合於所有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我們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但在危機發生後,總會有巨大的商機出現,新的金融趨勢也會出現。順勢而為,把握機會,積聚財富,實現理財自由!

如果大家對財商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世界頂級思維》

主要是提升你的邏輯說服力、逆轉思維、邏輯思維訓練的正能量書籍,有利於開發訓練並提升你的記憶力。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購買。

在職場中,除了領導,要和這3種人處好關係,不然困難重重!

職場上,老實做事或鋒芒畢露,對你都沒有好處,這樣做才是正確的

富人的自律才是最可怕的!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富有!(深度好文)

窮人翻身法則!3項最好的投資,沒錢沒人脈時也能白手起家

有野心的窮人,在沒錢沒人脈時,利用好這3種資源,遲早混出頭

相關焦點

  • 才30多歲就實現了財務自由,靠的是什麼?
    如今,愈來愈多的人嚮往財務自由,可是判斷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財務自由的標準,卻並不是靠一個固定的存款數額而定,每個人都有自己定義的標準,許多人是覺得不工作也能維持開支才是財務自由,而有些人就會覺得保證家庭支出外還有小餘就算財務自由。那麼那些30多歲就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靠的是什麼呢?
  • 獲得財務自由要做的10件事情,你做對了幾件呢?(下篇)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獲得財務自由需要做的六件事情,接下來繼續來分享另外的4件事。7.不要急躁古人云:「欲速則不達」。只要足夠的努力和勤奮,一定能夠實現財務自由。還記得吸引力法則嗎?你越相信什麼就越能吸引到什麼,對於財富也是如此。
  • 考研成功的人,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都做對了這幾件事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考研成功的人,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都做對了這幾件事。一、優先選擇科研實力較強的學科本科的時候,大家接觸實驗的機會也不是很多,每天都在教室裡聽老師講理論,但是,研究生不同,應該聽前輩的話,研究生院之間每天都在實驗室醃製,我們在做實驗,寫論文,這時,科學研究實力強的學校的優點浮出水面,科學研究實力強的話,實驗室設備先進,能做的實驗也更多,只有在這樣的大學裡,綜合實力和專業素養才能大大提高。
  • 我在30歲之前學會的30件事(上)
    編者按:臨床心理學家 Meg Jay告訴我們,20幾歲其實正處於成年時期的關鍵時刻,甚至是最重要的、最有決定性的10年。如果不認清20幾歲的意義,中年危機或許比想像的更可怕。不過,正值20多歲的你,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那麼,該做些什麼才能不虛度光陰呢?本文作者給出了30條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那些實現財務自由的人都愛看什麼?
    年紀輕輕就實現財務自由什麼體驗?  財務自由的本質是選擇權,可以選擇不去做什麼,而不是可以選擇做什麼,財務自由既是一種經濟實力,也是一種價值觀和生活狀態,和每個人在生活中的取捨息息相關。  賺錢最笨的辦法是存款和上班,較好的是投資,最好的是做實體。
  • 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普通人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或許你會說為了「財務自由」;再問你知道什麼是「財務自由」嗎?當然知道了,「財務自由」就是不用上班,生活過得還不錯,想吃吃,想喝喝,啥事不往心裡擱(光想想都美);那我在問你,如和才能實現你說的這種「財務自由」呢?你說的這種「財務自由」存在不存在呢?俗話說:「坐吃山空」,就算給你一座金山,也會揮霍完的,因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
  • 27歲之前換了18份工作,30歲實現財務自由,你靠什麼比其他創始人賣...
    在老羅出來解釋之前,有人就猜測是靠的直播,並且都一筆一筆的列出來坑位費收多少錢,佣金多少,打賞多少等等。是,不能排除直播是很賺錢的,但是黑馬哥認為,真正為老羅賺錢的是他得銷售能力。他講段子,剃鬍子都是為了銷售,不管是錘子手機還是剃鬚刀,他做的都是為了帶貨,為了銷售。
  • 程式設計師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翻了幾頁,我就認定這是一本價值觀扭曲的「暢銷書」,將它束之高閣,畢竟父親從小教導我的是:規避風險、穩打穩紮。第二次看,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收穫,畢竟經歷了這麼多年社會毒打,早已不再談賺錢色變,早已不再篤信單憑工資就能贏得完美人生。《窮爸爸富爸爸》裡提到人生要儘快實現財務自由,讓錢生錢,一下擊中了我。在讀者群裡分享感悟,聊的特別火熱。
  • 財務自由,靠「投機」能實現嗎?
    來源:LinkedIn領英怎樣實現財務自由成為近年來關注的熱點,看過了太多因為「投機取巧」而暴富的例子,不少人已經蠢蠢欲動了。所以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靠「投機」實現財務自由可行嗎?缺點是太慢,而且你必須有足夠多的時間能玩下去。方式b:拿出自己能拿出的最大的資金,然後投入進去。後面這種玩兒法,就是所謂的All in。看起來極端,其實很多人都是這麼幹的,我自己也經歷過,誰沒年輕(蠢)過啊。我們來做個簡單的計算吧。
  • 如果你30歲一事無成,做好這幾件事,定能扭轉乾坤
    唉,怎麼說呢,其實還是有挺多人30多歲了還沒做成什麼事,一般來說三十而立,事業必須達到一個不錯的標準,否則等有了家庭而沒有錢的時候,真的是寸步難行。那為什麼這些人到了30多歲,還是只能靠微薄的工資養自己和家人呢?一方面是他們自己沒有夢想。
  • 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只不過是做對了這8件事
    ……那些高度自律的人,應該個個是神仙吧?!不過熊覺得,自律這件事兒,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只不過是用了對的、適合自己的方法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而已。分鐘,做仰臥起坐30個。 作者說,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儘管幹勁兒消退是理所當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對挫折無動於衷。 「要把焦點集中到做不到的方面,針對做不到的事情儘可能多的寫下理由。」
  • 一篇文全方位看懂副業,實現財務自由沒你想的那麼難
    有人問:我今年剛大學畢業,工作枯燥乏味,每天都在想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財務自由。一想到這件事就感覺焦慮不安,這點薪水什麼時候才能實現我的目標呢? 如果放在以前,別人可能會安慰說,你還年輕,今年才畢業,哪有這麼快就財務自由的。積累多幾年經驗,那時候財富也會跟著提升。不要著急,都會有的。
  • 不想30歲的時候面對失業,那你就要做到這三件事
    中間危機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有些人他可能不去考慮這個問題,可是當隨著年齡漸長的時候,這個問題不可避免就要面對了。解決中年危機,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解決的。在30歲的時候,你有可能面臨很多的問題,一個是失業,一個是無法往上更進一步,當然最慘是失業之後找不到工作。
  • 從23歲住在家裡到30歲退休,我的財務自由秘密
    主動收入的意思是要持續工作才有,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工作,你的主動收入就會停止,所以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卻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無法財務自由,那是因為沒有弄懂財務自由真正的意思。上班工作跟財務自由這件事本身無關。想要財務自由,我們必須要爭取的是被動收入,而不是主動收入。
  • 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其實很簡單!
    來源:雪球實現財務自由,相信這是大多數投資人的終極夢想!我的標準很簡單,只要股市的年均分紅收入能滿足家庭的基本生活支出,那麼就可以說是實現財務自由了,因為即便不工作這個收入也能覆蓋你的生活開支。無論牛市還是熊市,也不管股價上漲還是下跌,分紅收入都足以讓你過上較體面的生活。
  •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財務自由?
    以我的理解,沒有無限的財務自由,因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不可能有無限的財富去覆蓋。但是如果物質欲望可以約束,有了這一基礎,還是可以實現基於此欲望水平的財務自由的。同時,如果物質欲望不斷顯著膨脹(或者出現重大變故產生嚴重的資產流失),即便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也有可能一夜打回解放前。所以,能否約束自我的物質欲望,這一點很重要。
  • 每個人在30歲之前要必須努力學會完成的10件事
    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每個人在30歲之前要必須努力學會完成的10件事!但是,這些最好在30歲之前完成,這一點要知道。而忽略的更加重要的事,因此學會分清主次,並且儘可能多做真正想做的事,其實從許多成功人士身上,都能夠看到這方面的優點,這也是最後獲得成功的關鍵。
  • 這群宅在家裡的日本主婦,憑什麼能實現財務自由?
    這群宅在家裡的日本主婦,憑什麼能實現財務自由?我們總是會佩服這樣的一群人,她們自帶氣場,活得獨立,不僅注重內在修為,也注重外在美,在人群中不動聲色,也能夠成為亮眼的存在。打開今天的文章,這群宅在家裡的日本主婦,正是如此。她們以「家庭」為事業,兢兢業業,日積月累,憑藉自身的才華和智慧,贏得了獨立的事業,也實現了財務自由。
  • 從負債10萬到存款30萬:會賺錢的人都在做這件事!
    前幾天,有位讀者給我講瞭這樣一件事:6歲的孩子突發白血病,急需手術費30萬。
  • 實現財務自由「開源」和「節流」一個都不能少,幾點建議分享給你
    在工作中,有的人從早忙到晚,分身乏術,根本就沒有一點自己的生活時間,可是忙到最後的工資薪水非常的少。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窮忙」一族,他們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沒有自己的規劃,只是在一味地瞎忙,這種狀態是對自己時間和經歷的嚴重浪費,可以肯定的說想要靠這種狀態達到財務自由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