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句話出自《大學》,是孟子講的大學之道。所述的意思就是: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我們要將古人的智慧應用在時代的前端,用現代青年的眼光來看古之哲學智慧。我對於此語的心得體會具體如下:
知止——明確做人做事的原則,理清自己的期許 「止」指「歸宿」、「立場」。「知止」即對目標、歸宿和自己的原則立場有明確了解,能集中詳細觀察思維預定的事物和義理,獲得智慧,也就是自知。
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 「定」是定向。知止指對歸宿有明確了解,則已經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應指堅定不移。「知止而後有定」即是說,能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了解,然後方能堅守不移,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人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能靜——動機純正,心不妄動,「靜」是靜心。常言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所以靜可身心皆怡,亦可為後動而蓄力。
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安」是隨遇而安。從容不迫,思緒清晰,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更好,遇到突發問題時以最好的方法解決。
能慮——思慮周到,驅除偏見。「慮」是思考精審,全面分析。「慮,謂處事精詳」。遇事多思考,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在平常的生活中,思慮不時之禍,而得人生之福。
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得」有完成、達成的意思。朱子《大學章句》釋「得」字為:「得,謂得其所止」。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個思維程序運行的過程。
在我看來,此雖為大學之道,又為為人之道,處世之道。如果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能做到「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那麼,就算你沒有獲得什麼大的成功,但是你的人生,是成功的。
我們學習國學,就是為了汲取先賢們的知慧和經驗。學習國學,能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
而在最後,我想告訴每個學習者,應根據自身實際,選取喜歡的書目來學習國學,不必人讀我讀,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