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些Tambaqui解碼的聲音表現了。這是一臺給我印象十分深刻的解碼器。我把它搭配CD機(Esoteric P03轉盤+Aune S1c時鐘)、數播(Aurender W20)都嘗試了,包括用同軸、AES、USB、藍牙都連接過,可以說,這臺解碼器在某些技術層面確實達到了頂級的高度,無疑會給每個聆聽者留下很深的記憶。
Tambaqui表現最佳的領域,是聲音的純淨度、清澈無比的透明感、非常開闊的聲場,以及很出色的兩端延伸。從聽音經驗來說,我覺得這臺DAC屬於各類失真度超低、測試表現會極好的機器。歸類的話,它的聲音和「韻味機」沒什麼關係,絕對是屬於高素質機、強素質機、頂級素質機一類。難怪著名的ASR測試網站(Audio Science Review )在測試之後給予它很高的評價,客觀測試中,特別是失真度和底噪水平,它屬於業界class-leading的水準。
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建議是把解碼的模擬輸出設置為Direct模式,然後後面用好的模擬前級、模擬放大器去調整音量。肯定會優於解碼自帶的數字前級。
下面我摘引部分ASR網站的測試結果。總失真和底噪(SINAD)達到了驚人的-121分貝,截至評測日期(2020年1月)是ASR網站測試過的器材裡的最佳結果。
DAC Audio Measurements
As indicated, I dialed down to volume to get 4.3 volts (next step was below 4 volt) for proper comparison to other DACs with 4 volt output. Our focus immediately goes to incredibly low distortion and resulting SINAD (sum of distortion and noise relative to our signal) of 121 dB. This by a hair beats our best of the best DAC before.
有興趣的可以去原文看看其他一些測試數據,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mola-mola-tambaqui-dac-and-streamer-review.10770/ Tambaqui各方面的表現都是優異的。當然,ASR不涉及主觀聆聽和判斷,只是做客觀測試(這是一個典型的「測試黨」網站)。
從我的主觀聆聽角度說,我覺得主觀聆聽的感受和ASR的測試是吻合的,我前面說了,從我的經驗來說,這個純淨、透明無比的聲音,就是典型的高指標高素質之聲。底噪、失真度、抖動都極低,才能出這樣純淨的聲底、高頻空氣感的完好保留、打得很開的聲場。低頻的延伸很好而且極其平坦(沒有加重的頻域)但是低頻的「實心感」或者說「衝擊力」會不如一些美國風格的頂級解碼(比如MSB)——總體風格上它還是趨於歐系解碼的表達,以精緻、細膩、通透無比見長,而不以聲音的溫暖厚重、衝擊力見長。
mola-mola Tambaqui解碼器的優點是非常突出的——無論客觀測試還是主觀聆聽,都展示為一臺絕高聲音素質、超低失真的DAC,表達各類音樂時都能作到信息量豐富、失真度和底噪超低、聲場開闊、層次分明、頻響延伸優秀。不過,和一些設計優秀的韻味派的解碼器相比,它對錄音的寬容度不象某些韻味機那麼好,換言之,假如是播放不大好的錄音,老錄音等,它徹底透明無染的播放,可能不如一些韻味機來得好聽。比如,我最近玩的法國totaldac,還有義大利Aqua的La Voce S3和La Scala,播放老錄音、一些人聲錄音,會比Tambaqui「好聽」。Tambaqui的表達方式,相對而言顯得老實有餘而美化不夠。
包括我也嘗試了Tambaqui的藍牙解碼水準,接到蘋果手機的藍牙,出來的效果嘛,就有點象Tambaqui解碼老錄音——老老實實、技術角度無可指摘,但是,也算不上「好聽」,可能它就是缺了一些潤色感。
肯定有人會問Tambaqui解碼的技術架構——他是delta-sigma解碼晶片的嗎?是用什麼解碼晶片?還是R2R結構的?根據廠家自己的介紹,其實都不是。它的技術架構類似於Audiobyte Vox,是一臺依靠數字升頻運算處理的解碼。內部會把數位訊號升頻為32比特/3.125MHz頻率來處理,因此,沒有解碼晶片、沒有R2R電阻網絡,算是一個新派的架構。
然而它確實做到了比Vox更佳的失真度和底噪水準。聽感上也比Vox更為純淨、通透、打開。畢竟價格是1:3。但Tambaqui和Vox兩機共享著聲音的通透和精緻感。只是程度上有差別罷了。
mola-mola Tambaqui 解碼器背後的耳機口並非擺設,無論高阻HD800還是低阻GS2000E都推得不錯,聲音方面仍展現解碼本身超級純淨通透細緻而纖毫畢現的底子,與我通過喇叭系統所反映出的解碼本身聲音特質高度一致。
不過推HD800雖足已可聽但仍有局限,比如聲場不算特別打開,動態也算特別好,外加一個獨立優質耳放顯然會更好。推低阻的歌德GS2000E木碗要明顯更給力,聲音的力度動態更好,但高頻音色略亮,細節滿天飛,但音量調大些會耐聽性不夠。感覺直推Denon或Focal Elear那種音色軟和暗一些的低阻耳機會更好。
結論:很有實用性的耳機口,順帶插一副耳機欣賞已很不錯,若主力玩耳機,仍建議配一臺中高檔耳放!比如性價比很好的高登GAX EVO耳放,配在後面已很出色。
mola-mola這臺解碼器是我近一年接觸過某些技術素質最強的DAC,聲音的透明度、純淨清澈而纖毫畢現的水平,反映在卓越的技術測試指標裡,可謂業界的頂尖水準。和某些國產的同樣追求技術指標的DAC相比,它還是顯得聲音更為自然,沒有那種乏味生硬機械之感。國外的評測裡甚至有認為它樂感出眾的。在我個人聽來,它顯然不是那種韻味派的解碼,但關鍵的頻段並不「薄」、不直白,表現各類音樂都是超級透徹的,要說缺點,就是和更昂貴的某些解碼相比(比如直接和MSB旗艦對陣過),低頻表現、中低頻的飽滿度會略微遜色。這其實不算缺點,因為對比的解碼又要貴出它幾倍了。在10萬元人民幣的價位之內,沒聽過有什麼DAC能和它比純淨透明度、超低失真、背景的寂靜、聲場的開闊等方面。
簡單說,假如用家在尋找一臺帶美化的DAC,mola-mola Tambaqui也許並不很合適,但假如用家在尋找一臺極端地純淨清澈、技術指標卓越頂尖而樂感自然無染的DAC,那麼它在10萬元價位之內都是佳選、甚至首要考慮的對象之一。
下一步我還會繼續測試Tambaqui解碼搭配roon core直接數播的效果,有興趣的可關注。這也是未來趨勢之一——恐怕有越來越多的DAC會附帶這種功能,能直接streaming(流媒體播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