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病人發熱會是哪些原因?如何區分?要用消炎藥嗎?

2020-12-16 劉永毅醫生

發熱,今年大家對這種情況有點害怕,是吧?但是,發熱是人生病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避不開!腫瘤病人常見的發熱原因有哪些?是不是都要用些消炎藥呢?

感染是發熱最主要的原因,病毒、細菌入侵機體後免疫系統應激反應導致發熱。比如感冒發熱,腫瘤壞死發熱,肺癌致肺不張、阻塞性肺炎發熱,體內留置導管引發感染髮熱……,等等。

一般性病毒性感染,比如普通感冒,白細胞大多不會明顯升高,一兩個周也就可能自愈了,對症治療就可以了。細菌性感染髮熱可能出現高熱、寒戰,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一般會明顯升高,需要給予消炎藥治療。

腫瘤治療的某些藥物也可能引起發熱,但是大多低溫,一過性、藥停自愈,比如幹擾素、白介素、唑來膦酸等等,可對症處理。

放療、化療也可能引起發熱,比如肺癌、食管癌放療後導致放射性肺炎引起發熱。化療引起發熱則可能危險些,為什麼?化療導致白細胞減少,減少到一定程度,體內菌群可能失衡,比如腸內菌群外移,隱性感染、發熱,需要抗炎、升白等緊急處理。

腫瘤性發熱,癌症病人發熱常見原因,尤其是中晚期病人,非感染性發熱,反覆發作、纏綿難愈!

若是化療、靶向治療等全身性治療後,腫瘤產生壞死物,機體吸收後導致的發熱,這可能是比較「好」的發熱,過一段時間也可能緩解。

腫瘤的代謝物質刺激機體應激反應是腫瘤性發熱最主要的原因

腫瘤性發熱可能有汗,但多不會寒戰,病人常常自己沒有感覺到,量體溫多在38℃左右,很少有寒戰高熱,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常沒有明顯升高,C反應蛋白也多正常範圍。

癌性發熱多不能完全控制,能控制腫瘤當然最好,也可以用些中藥控制,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物對癌性發熱相對有效,尤其「吲哚」效果比較好。

腫瘤病人發熱需要明確原因,尤其是感染性還是腫瘤性?感染需要用抗生素,而腫瘤性發熱用抗生素可能就適得其反,也可能是感染性發熱、腫瘤性發熱並存,最好搞清楚原因,對症下藥。我是劉永毅醫生,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 腫瘤病人需牢記「三八六五」
    褚倩表示,首先腫瘤病人大多數經歷過放化療,身體狀況不如之前,免疫力往往低於常人;其次,腫瘤病人中老年人居多;第三,當腫瘤出現進展時,病人的體力狀況會進一步的惡化,此時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加;第四,腫瘤病人會普遍出現營養不良,如放化療後會出現食慾不好、噁心嘔吐等現象,再如頭頸部腫瘤患者在放化療期間,由於放射治療導致口腔和咽部的疼痛,影響患者進食,這些情況都會讓病人營養狀況變差,也更容易感染病毒
  • 【答疑】是感染性發熱?還是腫瘤發熱?這個指標幫您區分!
    本研究旨在評估它們在區分感染性發熱和腫瘤發熱(TF)方面的價值,並研究它們在評估非中性粒細胞減少型肺癌患者(NNLCPs)預後方面的作用。 臨床研究 這項回顧性臨床研究包括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的588例發熱性NNLCPs,其中311例細菌感染的NNLCPs和277例腫瘤發熱的NNLCPs。測量PCT、CRP和常規炎症標誌物,包括白細胞(WBC)和中性粒細胞(NEU)的水平。
  • 如何預防流感?流感病人就診會被隔離嗎?聽華西專家說
    不過,對雞蛋過敏的人要小心了!梁宗安提醒,因為流感疫苗是在雞胚中生產的,所以對雞蛋過敏的人不能接種流感疫苗。另外,發熱時不能接種流感疫苗,一般需要等發熱問題解決後才能接種;用過免疫抑制劑的人,要謹慎接種,建議先諮詢醫生。問題五:醫療機構如何應對流感?
  • 抗生素並非萬能消炎藥
    阿莫西林更是被當成一種普通的消炎藥成為家庭藥箱的常備藥。很多人都知道抗生素不能濫用,但具體哪些常用藥物是抗生素?抗生素和消炎藥有什麼不同?很多人一知半解。每年11月的第三周是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今天,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溫馨帶大家近距離認識一下「抗生素」。
  • 腫瘤患者渾身沒勁、不想動,都有哪些原因在作怪?如何緩解?
    腫瘤治療,要看重生命的長度,也要看重生命的寬度!影響病人生活質量主要有3個原因,乏力、疼痛和睡眠,三者之間並不是獨立存在,大多相互影響、加重,尤其是乏力、疼痛發生的情況比較多。 資料顯示大約有40%—80%的腫瘤病人在不同階段發生過乏力,持續時間長短也有不一樣。
  • 腫瘤病人總是渾身沒勁兒,走路都成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幾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出現疲勞乏力的症狀,癌症病人總感覺特別累,渾身沒力氣,充分的睡眠和休息之後,也不能緩解,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這種與癌症相關性的疲勞乏力,在臨床上被稱為「癌性疲勞」,表現為乏力、失眠、虛弱、嗜睡、疲勞、精神萎靡、易怒、肢體沉重感、行動緩慢、焦慮等症狀。癌症病人疲乏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 什麼是消炎藥 消炎藥竟有這麼多種類
    消炎藥相信大家都知道,也都使用過,小編從小到大就吃過無數的消炎藥,雖然分不清它的種類,只知道它們統稱為消炎藥。那麼,什麼是消炎藥你知道嗎?常用的消炎藥有哪些?牙疼吃什麼消炎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什麼是消炎藥在國內消炎藥通常指的是抗生素,或者抗擊人體發炎的藥物。在醫療上,針對感染引起的炎症,使用的消炎藥其實是抗生素。
  • 體溫一高就緊張,發熱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居家常用的測量體溫的部位是口腔、腋下,現在比較流行的耳溫槍,就是用紅外輻射信號的方法來測量鼓膜的溫度。醫院裡面常用的還有一個溫度,就是肛溫,代表直腸的溫度。一般來說肛門和鼓膜的溫度比較相近。臨床上面,把腋溫大於37℃、口腔溫度大於37.3℃、鼓膜也就是耳溫和肛門的溫度高於37.8℃,稱為發熱。
  • 反覆發熱、肺炎不好,原因竟然是……
    5.肌力下降,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A.累及哪些肌肉 B.區分近端還是遠端 C.明確肌力下降的發展進程 D.區分是進展性還是突發性
  • 消化系統腫瘤癌痛原因有哪些,氬氦刀能止癌痛嗎?
    消化系統腫瘤出現之後對身體影響很大,會產生消化系統障礙,同時還可能會出現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血等症狀。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導致腫瘤轉移,從而出現其他不良症狀。因此出現消化系統腫瘤之後最好及時進行手術治療,避免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 腰有會痛的腫塊,是脊柱腫瘤嗎?如果有三種症狀,請注意
    脊柱腫瘤也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與其他腫瘤一樣,脊柱腫瘤的病因多種多樣且複雜。遺傳、吸菸、飲酒、熬夜或惡劣環境等,可稱為誘發脊柱腫瘤發生的因素。脊柱是人體的中軸骨,承載著人體的大部分負荷,脊柱中有重要的神經和脊髓。
  • 識別發熱的「障眼法」——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
    在發熱門診值守6天,接診過300多名發熱病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馮高科博士通過3個典型病例,教您了解和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病情:患者男性26歲,3天前夜間受涼後間斷出現鼻塞、流涕(水樣鼻涕),今天出現發熱,在家測量體溫38.7℃,服用感冒靈衝劑,症狀未見好轉。
  • 新型冠狀病毒冠肺炎遇上流感季,該如何區分?
    原標題:新冠肺炎遇上流感季,該如何區分? 當前是新冠肺炎防控關鍵期,也是流感高發季節。當新冠肺炎遇上流感季,該如何區分新冠肺炎與流感、普通感冒呢?該如何正確認識新冠肺炎,並採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十五期邀請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況九龍教授,和我們一起分享新冠肺炎的相關話題。
  • 成人發熱39度怎麼辦?一定要吃退燒藥嗎?
    對症處理針對患者的發熱進行治療,患者體溫39℃可以考慮應用物理降溫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應用酒精擦拭患者額頭、腋窩或者頸部大血管等處,多飲水一般就能起不錯的效果。如果患者體溫不下降反而升高可以考慮用藥,常用的退燒藥都可以,比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中成類藥物都可以考慮,一般將體溫控制在理想水平之內。
  • 癌症病人食欲不振該怎麼辦?吃得好,活得才能久!
    癌症病人食欲不振的情況比較普遍,尤其是一些中晚期患者。食欲不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營養不良,它帶來的很多問題除對生存時間不利,對病人的生活質量也有嚴重影響!哪些原因會造成病人沒胃口、不想吃飯?該怎麼處理呢?
  • 退燒了還傳播病毒嗎?關於發熱要知道的5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不少人都擔心會不會中招,一旦有咳嗽、發熱就會嚴陣以待,其實發熱原因很多,比如流感、發炎、免疫疾病等等,如果自己乖乖待在家裡,沒有去過疫區,沒有接觸過確診、疑似病例,應該不用擔心,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感冒而已。發熱其實是很普遍的病徵,難以單憑發熱判斷所患的疾病,那麼,出現發熱情況,該如何處理呢?
  • 抗生素和消炎藥,你懂它們的區別和應用嗎?用錯後果難以承受
    劉阿姨最近膝蓋一直會疼,到骨科門診看病時,醫生說:「這是關節炎,給你開點消炎藥。」 劉阿姨連忙擺手:「消炎藥我家就有啊,頭孢、氟哌酸,吃哪種合適?」 醫生笑著說:「您說的這些都是抗生素,和消炎藥可是兩碼事。」
  • 別再當成消炎藥亂用了,小心「藥」你命!
    頭孢、××沙星、××黴素……仿佛是人手必備的萬能藥,然而經常服用這些藥物真的好嗎?抗生素和消炎藥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感冒了能不能吃抗生素?抗生素使用過程中又存在哪些誤區?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抗生素的那些事,一起來看看吧。 抗生素就是消炎藥?
  • 如何利用微創手術殺死腫瘤?
    腫瘤微創手術適合哪些情況?適用哪些病人?這些病人通過微創手術生存情況如何?本期健康周刊走進株洲市二醫院(株洲市腫瘤醫院),邀請專家名醫,為市民介紹有關情況。株洲市二醫院也是株洲市腫瘤醫院,在腫瘤治療方面積累了多年經驗。
  • 腫瘤科普:三種方式區分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
    對任何人來說,腫瘤都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它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持續性破壞,甚至還會給患者的生命帶來嚴重威脅。臨床中根據腫瘤的形態、危害以及生長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了良性與惡性兩種。 其中,良性腫瘤危害較輕、治療難度小、預後效果好;惡性腫瘤危害較重、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