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進階之奧數解題思路詳解系列三

2021-01-13 學知三人行

每日進階之奧數解題思路詳解系列三

圖示法解決乘法問題

例題:小白兔上山採摘了許多蘑菇。它把這些蘑菇先平均分成4堆,3堆送給它的好朋友,自己留1堆。後來它又把留下的這一堆平均分成3堆,將2堆儲藏起來,自己吃1堆,自己吃的這一堆有12個蘑菇。小白兔一共採摘了多少個蘑菇?

思路導引:可以用下圖表示出題目的意思。

從圖上不難看出小白兔自己留的1堆的個數是3個12,先求出這一堆是12×3=36(個),再乘4就能求出小白兔原來一共採摘的個數。

完全解答:12×3=36(個)

36×4=144(個)

答:小白兔一共採摘了144個

點評:此題運用圖示法能清晰地表示出題中的數量關係,從而輕鬆解題。對於這種題目中文字敘述比較繁瑣、不能直接看出數量間的關係的,一般都藉助直觀圖來幫助理解。

練一練

1.張叔叔從水果生產基地拉回一車蘋果,他把這車蘋果先平均分成3份,將其中的2份送往附近的超市,自己留下1份。然後他將留的1份又平均分成13份,自己留下1份。自己留下的這一份11個,其餘的全部分給親戚朋友。張叔叔一共拉回多少個蘋果?

2.大猴採了許多桃,它把這些桃先平均分成4堆,3堆送給小猴們吃,自己留1堆。後來又把留下的1堆平均分成5堆,將4堆給其他大猴吃,自己吃1堆,自己吃的這一堆有21個桃。它一共採了多少個桃?

抓住不變量解決實際問題

例題:甲倉庫存糧230噸,乙倉庫存糧220噸。要從甲倉庫運多少噸糧到乙倉庫,才能使乙倉庫的存糧噸數是甲倉庫的2倍?

思路導引:根據甲倉庫和乙倉庫存糧的噸數,可以知道甲、乙兩倉庫一共存糧多少噸。從甲倉庫運糧到乙倉庫,雖然甲、乙兩倉庫的存糧發生了變化,但存糧的總量並沒有改變(如下圖)。

把甲倉庫現在的存糧看作1份,乙倉庫現在的存糧就有這樣的2份,甲、乙兩倉庫一共有這樣的3份,用總噸數除以3就可以求出這樣的1份,即甲倉庫現在存糧的噸數,與甲倉庫原來存糧的噸數相比較,就可以求出運給乙倉庫的噸數。

全解答:230+220=450(噸)

1+2=3

450÷3=150(噸)

230-150=80(噸)

答:要從甲倉庫運80噸糧到乙倉庫。

點評:此題中從甲倉庫往乙倉庫運糧前後甲、乙倉庫存糧的總量沒有發生變化,這是解題的關鍵。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尋找不變量,根據不變量來題是常用的解題方法。

練一練

1.有甲、乙兩桶水,甲桶裡有水30千克,乙桶裡有水46千克。現在從甲桶裡倒一部分水給乙桶,乙桶裡的水的質量正好是甲桶裡的3倍。從甲桶倒給乙桶多少千克水?

2.學校有兩個科技小組,第一小組有32人,第二小組有28人。學期中途進行了一次重新調整,從第二小組調了一批人去第一小組,現在第一小組的人數是第二小組的2倍。第一小組增加了幾人?

用「倒推法」解決實際問題

例題:小敏、小麗和小蘭一共有90本圖書,如果小敏向小麗借4本,再借給小蘭12本,三人擁有圖書的本數就一樣多。三人原來各有多少本?

思路導引:要求三人原來各有多少本,就要從三人現在擁有的本數開始想起。現在三人一共有90本,而三人本數一樣多,所以每人有90÷3=30(本)。根據「如果小敏向小麗借4本,再借給小蘭12本,三人擁有圖書的本數就一樣多」,可以知道:

這樣只需要根據每人的不同情況進行倒推計算就可以了。

完全解答:90÷3=30(本)

小敏:30+12-4=38(本)

小麗:30+4=34(本)

小蘭:30-12=18(本)

答:小敏原來有38本,小麗原來有34本,小蘭原來有18本

點評:倒推法是邏輯思維中的基本思想,是當順向思維難以解答時,可以從結果去逆向推測的思考方法。本題就是根據題意從最後三人的本數入手,逆向推理、分析,從而順利解題。

練一練

1.媽媽買了24塊糖果分給哥哥和妹妹。如果哥哥給妹妹2塊,妹妹再給哥哥3塊,兩人就一樣多。哥哥和妹妹原來各有多少塊?

2.三隻籠子裡共養了18隻兔子,如果從第一隻籠子裡取出4隻放到第二隻籠子裡,再從第二隻籠子裡取出3隻放到第三隻籠子裡,這樣三隻籠子裡的兔子就一樣多了。三隻籠子裡原來分別有多少只兔子?

用等量代換法解決實際問題

例題:張老師購買了3個書包和2支鋼筆共用去96元,已知1個書包的價錢與2支鋼筆的價錢相等,1個書包和1支鋼筆的價錢各是多少?

思路導引:根據題意可知,

①3個書包的價錢+2支鋼筆的價錢=96元;

②1個書包的價錢=2支鋼筆的價錢。

思路一:將①式中的3個書包換成價錢相等的若干支鋼筆,根據②式可知,3個書包可以換成3×2=6(支)鋼筆,等式①就變成6支鋼筆的價錢+2支鋼筆的價錢=96元,這樣就能求出1支鋼筆的價錢,再乘2,可求得1個書包的價錢。

思路二:將①式中的2支鋼筆換成價錢相等的若干個書包,同樣根據②式可知,2支鋼筆正好可以換成1個書包,等式①就變成3個書包的價錢+1個書包的價錢=96元,這樣就能求出1個書包的價錢,再除以2,可求得1支鋼筆的價錢。

完全解答;

方法一:

3×2=6(支)

96÷(6+2)

=96÷8

=12(元)

12×2=24(元)

方法二:

96÷(3+1)

=96÷4

=24(元)

24÷2=12(元)

答:1個書包24元,1支鋼筆12元。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時,要先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然後用一個未知量代替另一個未知量進行解題。

練一練

1.工地上運輸隊正在運石子,2輛大貨車和2輛小貨車一共可以運石子36噸,1輛大貨車運的量相當於2輛小貨車運的量。每輛大貨車和小貨車各運多少噸?

2.體育老師買了3個足球和1個籃球,一共用去210元。已知買1個足球的錢可以買2個籃球,每個足球和籃球分別是多少元?

周期問題

例題:2015年12月1日是星期二,2016年12月1日是星期幾?

我們知道,一個星期有7天,也就是以7天為一個周期不斷地重複。12月1日是星期二,那麼再過7天是8日,還是星期二。所以要求2016年12月1日是星期幾,就要先求出2016年12月1日是2015年12月1日後的第幾天。2016年是閏年,2月有29天,2015年12月1日後再經過366天就是2016年12月1日,366-7=52(個)……2(天)。從2015年12月1日開始經過52個星期,最後一天還是星期二,從這最後一天再過2天就應該是星期四。

完全解答:366÷7=52(個)……2(天)

答:2016年12月1日是星期四。

點評:如果兩個日期的差正好是7的倍數,那麼這兩個日期的星期數相同:如果有餘數,是幾個星期零幾天,那麼就從起始日期的星期幾往後推出餘下的天數。計算天數時,可採用「算頭不算尾」或"算尾不算頭」的方法。

1.暑假裡陽陽一家去內蒙古大草原遊玩,7月28日出發,8月13日到家。已知7月28日是星期日,他們到家那天是星期幾?

2.2019年6月3日是星期一,2019年8月7日是星期幾?

相關焦點

  • 不求答案,跪求思路的奧數題,真的賺暈了
    前兩年有這樣一道奧數題在網上特別流行,當時想了很長時間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思路,今天再次看到,卻還是蒙圈的很。當初乍一看覺得這算是哪門子題目啊,根本沒有解題的思路啊,思來想去都想不通,所以直接在網上搜索答案,不可思議的是,看了答案以後,自己回頭再想解題的過程還是不那明朗,可能是我笨,但也是這道題真的很厲害。你有很好的解題思路嗎?
  • 《中考數學120解題模型三劍客》「3+4」系列作品及作者簡介
    可謂30年積澱,15年磨一劍,打造了一套以思維導圖解題課件為載體,將初中數學的解題方法、套路、技巧歸類、總結、系統化,整合為143個解題模型。精選近年全國各地有代表性、示範性的中考經典題型,「借題發揮」,與思維導圖解題課件深度融合,一課一題一視頻,用7部作品,280多集視頻(結合中考數學考試的改革變化規律與時俱進,持續升級中)分為21個類別系統剖析中考各類真題、母題、典題、難題、好題。
  • 王者榮耀:進階舞姬貂蟬銘文出裝思路詳解
    王者榮耀:進階舞姬貂蟬銘文出裝思路詳解 貂蟬作為王者峽谷中為數不多的法刺英雄,其複雜的被動機制、
  • 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讓孩子上奧數前,這幾個問題你考慮了嗎
    她說她大的小孩9歲了,沒時間來聚餐,因為給他報了三門課外培訓。分別是英語、圍棋、還有奧數。而且奧數學了一年多了。這麼小就學了一年多的奧數了?朋友說,沒辦法,競爭太大啊,不能讓孩子落後於人啊。其實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多大年齡學奧數,這個問題一起以來備受爭議。而且也是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
  • 我為什麼沒讓孩子學奧數?
    我僅以自己閱讀過的書和材料說明自己的觀點,以三個國家——中國、俄羅斯、法國的學習方式來比較。各國能參加國際奧賽的孩子都是萬裡挑一的牛娃。中國是這樣,法國、俄羅斯也不例外。中國攻奧數的方式們很清楚,就是不斷的刷題,練難題、怪題;攻做題技巧,以時間和量為優勢。而俄羅斯的模式是由老師給出幾道或十幾二十道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
  • 「奧數」真的有用嗎?孩子初中數學跟不上,和小學沒學奧數有關?
    文/妮妮很多父母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報很多的輔導班,特長班,比如說奧數班就受到很多家長的青睞,家長們都覺得奧數有助於孩子的智力提升,對學習數學很有幫助。甚至有不少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小時候沒上奧數班,上初中數學成績就開始下降。
  • 門薩會員眼中的小學奧數——《俠客島之家的牛爸牛媽牛娃們》之十一
    尤其是有天賦的小孩,不能過於偏執的使用低年級的初級方法來解題,要適時的、正確的對待的高年級方法(方程、代數等)這些能力也是能順利向初中學習過渡的重要保證。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很多反思和感悟。有些知識,類似腦筋急轉彎,可以當點心。而有些知識則是必須當主菜的。
  • 丁真眼神裡的純真被調侃沒做過奧數,小學還有必要學奧數嗎?
    走紅後丁真有很多稱呼,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小野狼」,粗糙的皮膚、立體的五官,偏偏笑起來十分靦腆,眼神單純又清澈,被網友們調侃說確認過眼神,是沒有做過奧數的人。 正在上學的孩子們,只要是數學好一點的,幾乎都被奧數摧殘過,許多大學生同樣談起奧數就臉色大變,好像又想起了曾經被支配的恐懼。
  • 《中考數學120解題模型三劍客》全家福(完整目錄及簡介)
    ★進階之劍‖核心作品作品名稱:《中考數學120解題模型分類通關講座》。內容提要:用21個專題+900多頁PPT+174集視頻,分類剖析了「中考數學120解題模型」的應用技巧 。較好地解決了數學學習和解題過程中「一聽就會、一做就錯;思路不暢、速度不快」等問題。
  • 初中數學做題少了,沒解題思路,多做題又沒有足夠時間,怎麼辦
    問題描述:平時做題少,考試就發懵,沒有解題思路,有了解題思路,也經常出現低級的計算錯誤,自己看出現的錯誤都覺得好笑。可是由於學科多、時間緊,又都在反對搞題海戰術,這可怎麼辦呢?答:首先要明白一點,中高考並不是單純地在考察你的知識是否掌握了。考試除了考察你的知識掌握情況之外,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也是考試的一個重要考察方向。
  • 寧波小升初不拼奧數拼什麼?口奧!
    所謂口奧,顧名思義,就是口答奧數題。即不動筆,老師直接提問你奧數題目,孩子用心算的方式,口頭回答,不能用手寫答題的。  為什麼要口奧?三是練速度與準確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快與準,畢竟面試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一套面試題,分給口奧題的時間一般在五至六分鐘,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對題目做到分析、切入、計算。其次考四五年級奧數結合一部分三年級奧數知識點。
  • 初中數學跟不上,與小學沒學「奧數」有關嗎?數學老師告訴你答案
    所以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數學,很多家長們都重金報名了「奧數班」。很多小學生在升入初中以後,成績都會有些許程度的下滑,特別是在數學考試的成績上,大部分學生都跌倒在了初中數學身上。這時候有些家長就開始後悔,後悔自己在孩子小學的時候沒有給他報名「奧數班」,那麼初中數學成績跟不上,與小學沒上奧數班之間有關係嗎?
  • 晨昏線圖解題思路
    今天中公講師針對晨昏線圖這一考點進行解題思路講解,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一、經典考題下圖為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教師資格考試】(2)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上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與之相對組成經線圈的那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為0時(或24時)。4.確定日出日落時間某地的日出時間就是該地所在經線與晨線的交點上的時間,日落時間就是該地所在經線與昏線的交點上的時間。某地日落日出時間的計算公式是12±晝長/2。以上介紹了晨昏線圖解題思路,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六年級數學小升初模擬測試題(帶解題思路、帶答案,可直接列印)
    這個學期沒幾天了,廢話不多說,下面選了十幾道前幾年小升初的模擬考試題,有的是奧數題,考查了小學學過的很多知識點,也會用到很多解題技巧,值得六年級的孩子做做看。並非都是難題,也有放水的題目,所謂難易搭配,做題不累嗎!如果都會做,說明你的數學真的很厲害了;有不會的,也沒關係,繼續努力,看看後面的解答,就當練練數學思維吧!
  • 高考改革後,對於小學生學奧數,幾年級開始學比較合適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比較重視奧數,那麼孩子多大開始學奧數比較合適呢?其實這個從專業的數據分析來看,一般在孩子三年級開始學習奧數是比較合適的。在從孩子三年級開始學習奧數的時候,其實孩子已經在學校通過兩年的學習,已經對數學有了一定基本的認識和計算方法,而且在這個時候,孩子也是思維方式的轉變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培養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和解題思路,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 一年級數學思維訓練100題,寒假讓孩子做做,不花錢也能學好奧數
    很多家長都在糾結一年級用不用學習奧數,現在學是不是太早了,小熊老師認為,奧數不是學不學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學,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學的問題。奧數和數學在本質上沒有任何的區別,他們都是去學習數學思想,學習奧數對孩子們的思維分析還是很有幫助的。現在很多教育機構都在推廣奧數,但是有很多方法不是很好,感覺有些走偏。
  • 清華數學系教授因10歲孫子的作業批奧數是文盲戲法,獲網友大讚
    王文湛教授認為,很多孩子上奧數屬於超前教育,根本聽不懂,老師屬於硬灌,甚至讓孩子把解題公式背下來,答題時直接套,不管孩子是不是真懂,他們追求的是做對得分。
  • 什麼是奧數?要不要學?
    這極大影響了學奧數隊伍的不斷壯大。3.奧數」究竟學些什麼?    大多數的家長和老師都不一定很清楚,可能就覺得只有那些思路比較新、怪,難度比較大的所謂「難題」、「偏題」才是「奧數」。「奧數」不等於「提前學」    首先,同底等高(或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這一點是小學四年級的內容,所謂的「等積變換」其實在小學奧數裡也就是這麼點內容,最多再深入一步,等高的三角形面積之比等於底之比,至於旋轉變換、反射變換等都是沒有的。
  • 清華教授做不出10歲孫子的作業,怒批奧數是文盲戲法,獲網友大讚
    可事實就是這樣,在某個講座中,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痛批奧數,他說:「現在的奧數題,不過是文盲的戲法罷了,可偏偏有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卻選擇相信這種教育。」王文湛教授認為,很多孩子上奧數屬於超前教育,根本聽不懂,老師屬於硬灌,甚至讓孩子把解題公式背下來,答題時直接套,不管孩子是不是真懂,他們追求的是做對得分。可這種方法對低年級孩子來說還行得通,對於高年級的試題來說就一無是處了,因為高年級的題需要的是思維能力的擴展,而不是照貓畫虎,因此,很多孩子都會被這樣的教育方式所毒害。
  • 行程問題(追及問題)三道典型例題(附解題思路及答案)
    解決追及問題,還要掌握三個基本公式: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解題方法:簡單的問題直接利用公式來解決,稍複雜的問題在理解行駛時間、地點、方向等關係的基礎上畫出線段圖,分析題意思,尋找路程差及另外兩個量之間的關係,然後運用公式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