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進階之奧數解題思路詳解系列三
圖示法解決乘法問題
例題:小白兔上山採摘了許多蘑菇。它把這些蘑菇先平均分成4堆,3堆送給它的好朋友,自己留1堆。後來它又把留下的這一堆平均分成3堆,將2堆儲藏起來,自己吃1堆,自己吃的這一堆有12個蘑菇。小白兔一共採摘了多少個蘑菇?
思路導引:可以用下圖表示出題目的意思。
從圖上不難看出小白兔自己留的1堆的個數是3個12,先求出這一堆是12×3=36(個),再乘4就能求出小白兔原來一共採摘的個數。
完全解答:12×3=36(個)
36×4=144(個)
答:小白兔一共採摘了144個
點評:此題運用圖示法能清晰地表示出題中的數量關係,從而輕鬆解題。對於這種題目中文字敘述比較繁瑣、不能直接看出數量間的關係的,一般都藉助直觀圖來幫助理解。
練一練
1.張叔叔從水果生產基地拉回一車蘋果,他把這車蘋果先平均分成3份,將其中的2份送往附近的超市,自己留下1份。然後他將留的1份又平均分成13份,自己留下1份。自己留下的這一份11個,其餘的全部分給親戚朋友。張叔叔一共拉回多少個蘋果?
2.大猴採了許多桃,它把這些桃先平均分成4堆,3堆送給小猴們吃,自己留1堆。後來又把留下的1堆平均分成5堆,將4堆給其他大猴吃,自己吃1堆,自己吃的這一堆有21個桃。它一共採了多少個桃?
抓住不變量解決實際問題
例題:甲倉庫存糧230噸,乙倉庫存糧220噸。要從甲倉庫運多少噸糧到乙倉庫,才能使乙倉庫的存糧噸數是甲倉庫的2倍?
思路導引:根據甲倉庫和乙倉庫存糧的噸數,可以知道甲、乙兩倉庫一共存糧多少噸。從甲倉庫運糧到乙倉庫,雖然甲、乙兩倉庫的存糧發生了變化,但存糧的總量並沒有改變(如下圖)。
把甲倉庫現在的存糧看作1份,乙倉庫現在的存糧就有這樣的2份,甲、乙兩倉庫一共有這樣的3份,用總噸數除以3就可以求出這樣的1份,即甲倉庫現在存糧的噸數,與甲倉庫原來存糧的噸數相比較,就可以求出運給乙倉庫的噸數。
全解答:230+220=450(噸)
1+2=3
450÷3=150(噸)
230-150=80(噸)
答:要從甲倉庫運80噸糧到乙倉庫。
點評:此題中從甲倉庫往乙倉庫運糧前後甲、乙倉庫存糧的總量沒有發生變化,這是解題的關鍵。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尋找不變量,根據不變量來題是常用的解題方法。
練一練
1.有甲、乙兩桶水,甲桶裡有水30千克,乙桶裡有水46千克。現在從甲桶裡倒一部分水給乙桶,乙桶裡的水的質量正好是甲桶裡的3倍。從甲桶倒給乙桶多少千克水?
2.學校有兩個科技小組,第一小組有32人,第二小組有28人。學期中途進行了一次重新調整,從第二小組調了一批人去第一小組,現在第一小組的人數是第二小組的2倍。第一小組增加了幾人?
用「倒推法」解決實際問題
例題:小敏、小麗和小蘭一共有90本圖書,如果小敏向小麗借4本,再借給小蘭12本,三人擁有圖書的本數就一樣多。三人原來各有多少本?
思路導引:要求三人原來各有多少本,就要從三人現在擁有的本數開始想起。現在三人一共有90本,而三人本數一樣多,所以每人有90÷3=30(本)。根據「如果小敏向小麗借4本,再借給小蘭12本,三人擁有圖書的本數就一樣多」,可以知道:
這樣只需要根據每人的不同情況進行倒推計算就可以了。
完全解答:90÷3=30(本)
小敏:30+12-4=38(本)
小麗:30+4=34(本)
小蘭:30-12=18(本)
答:小敏原來有38本,小麗原來有34本,小蘭原來有18本
點評:倒推法是邏輯思維中的基本思想,是當順向思維難以解答時,可以從結果去逆向推測的思考方法。本題就是根據題意從最後三人的本數入手,逆向推理、分析,從而順利解題。
練一練
1.媽媽買了24塊糖果分給哥哥和妹妹。如果哥哥給妹妹2塊,妹妹再給哥哥3塊,兩人就一樣多。哥哥和妹妹原來各有多少塊?
2.三隻籠子裡共養了18隻兔子,如果從第一隻籠子裡取出4隻放到第二隻籠子裡,再從第二隻籠子裡取出3隻放到第三隻籠子裡,這樣三隻籠子裡的兔子就一樣多了。三隻籠子裡原來分別有多少只兔子?
用等量代換法解決實際問題
例題:張老師購買了3個書包和2支鋼筆共用去96元,已知1個書包的價錢與2支鋼筆的價錢相等,1個書包和1支鋼筆的價錢各是多少?
思路導引:根據題意可知,
①3個書包的價錢+2支鋼筆的價錢=96元;
②1個書包的價錢=2支鋼筆的價錢。
思路一:將①式中的3個書包換成價錢相等的若干支鋼筆,根據②式可知,3個書包可以換成3×2=6(支)鋼筆,等式①就變成6支鋼筆的價錢+2支鋼筆的價錢=96元,這樣就能求出1支鋼筆的價錢,再乘2,可求得1個書包的價錢。
思路二:將①式中的2支鋼筆換成價錢相等的若干個書包,同樣根據②式可知,2支鋼筆正好可以換成1個書包,等式①就變成3個書包的價錢+1個書包的價錢=96元,這樣就能求出1個書包的價錢,再除以2,可求得1支鋼筆的價錢。
完全解答;
方法一:
3×2=6(支)
96÷(6+2)
=96÷8
=12(元)
12×2=24(元)
方法二:
96÷(3+1)
=96÷4
=24(元)
24÷2=12(元)
答:1個書包24元,1支鋼筆12元。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時,要先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然後用一個未知量代替另一個未知量進行解題。
練一練
1.工地上運輸隊正在運石子,2輛大貨車和2輛小貨車一共可以運石子36噸,1輛大貨車運的量相當於2輛小貨車運的量。每輛大貨車和小貨車各運多少噸?
2.體育老師買了3個足球和1個籃球,一共用去210元。已知買1個足球的錢可以買2個籃球,每個足球和籃球分別是多少元?
周期問題
例題:2015年12月1日是星期二,2016年12月1日是星期幾?
我們知道,一個星期有7天,也就是以7天為一個周期不斷地重複。12月1日是星期二,那麼再過7天是8日,還是星期二。所以要求2016年12月1日是星期幾,就要先求出2016年12月1日是2015年12月1日後的第幾天。2016年是閏年,2月有29天,2015年12月1日後再經過366天就是2016年12月1日,366-7=52(個)……2(天)。從2015年12月1日開始經過52個星期,最後一天還是星期二,從這最後一天再過2天就應該是星期四。
完全解答:366÷7=52(個)……2(天)
答:2016年12月1日是星期四。
點評:如果兩個日期的差正好是7的倍數,那麼這兩個日期的星期數相同:如果有餘數,是幾個星期零幾天,那麼就從起始日期的星期幾往後推出餘下的天數。計算天數時,可採用「算頭不算尾」或"算尾不算頭」的方法。
1.暑假裡陽陽一家去內蒙古大草原遊玩,7月28日出發,8月13日到家。已知7月28日是星期日,他們到家那天是星期幾?
2.2019年6月3日是星期一,2019年8月7日是星期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