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人的守望 | 成信大校友參與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氣象保障工作!

2021-03-05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今天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

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他們將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

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

45年前的今天

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

「氣象保障是衝頂最後階段的重要保障」。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說,在西藏自治區氣象局預報服務團隊有力支持下,登山隊不僅準確選定了27日的衝頂窗口期,且根據天氣預報精準確定2日凌晨2時10分攻頂,整個過程每3個小時的精準氣象預報為登頂成功提供了必要條件。

視頻:王勇峰談氣象保障

今年

是人類珠峰北坡登頂60周年

60年前

中國人第一次在珠峰

展開五星紅旗

那一次

氣象保障便發揮了重要作用

工作人員在珠峰大本營安裝調試氣象應急車  洛桑攝

60年後

再測珠峰

天氣又一次成為「攀登者」

面臨的最大考驗

好在,氣象保障一直都在

5月7日,西藏自治區氣象局2020珠峰衝頂測量氣象保障服務隊抵達日喀則市定日縣,正式開啟珠峰衝頂測量氣象保障服務。

氣象預報服務專報從7日起正式發布,每日定時通過手機簡訊和微信群向登山隊發送服務專報。氣象保障服務隊在衝頂測量當天20小時內,每隔兩小時施放高空氣象探測氣球一次,共10次採集距地9000米內各高度層的溫度、溼度、氣壓、風等氣象要素,並與珠峰大本營周圍布設的4個自動氣象站和L波段探空雷達採集的數據進行綜合對比修正後,為測量登山隊衝頂測量提供連續、立體、準確、可靠的氣象數據服務。

此次珠峰衝頂測量氣象保障服務隊由氣象探測保障服務組和天氣預報保障服務組組成,共有16名隊員。氣象保障服務隊隊長、山東威海氣象局援藏幹部日喀則市氣象局副局長石磊,是我校97級氣象系天氣動力專業校友。畢業以後在煙臺市氣象臺從事天氣預報工作,2017年調到威海市氣象局也分管天氣預報工作,2019年參加中直部門第九批援藏。

多年在內地從事氣象工作的他,以前從未想過會在珠峰上開展氣象服務。珠峰特殊的地理環境、地形因素,進行氣象觀測具有很大的難度。石磊校友表示,在雪域高原進行珠峰登頂的氣象保障服務工作跟他以往參加的各項保障活動相比差別很大。定日縣城海拔4330米,有的同志因為高原反應頭疼嘔吐,晚上睡不好,吃飯也吃不下。當地到了晚上比較冷,有時候還需要大家晚上加夜班裝卸氫氣瓶子(施放探空氣球用),但是大家精神面貌都挺好。

石磊校友說:「這次能參加珠峰保障,作為一名成氣院氣象人,我感到非常自豪。高原天氣複雜,服務難度大,能順利開展工作得益於我在學校裡學到的紮實基礎知識。感謝在校期間的授課老師們,感謝我的天氣學原理老師杜遠林老師。」

負責此次氣象探測保障工作的次旦桑珠,是我校93級電子系通信工程專業的校友,1997年畢業後一直在西藏從事大氣探測技術保障工作,1998年還曾參加過中國科考探險工作及2007年參加建設了珠峰大本營三個自動氣象站和5500米、5800米、6000米各一套自動氣象站,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珠峰登頂提供了氣象保障數據。現任西藏自治區大氣探測技術與裝備保障中心技術保障科科長、副研級高工。

5月12日,由於攀登路線積雪過深,高空風力過大,第一次登頂計劃未成功。5月16日,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二次向珠峰頂峰發起衝擊。5月21日,受印度洋氣旋風暴「安攀」外圍雲系影響,珠峰海拔7797米以上區域持續強降雪,且路線上積雪過深,第二次登頂計劃也擱置。

據次旦桑珠校友介紹,「前兩次沒能登頂,昨天我們看天氣情況也不好,其實心裡挺擔心這次無法登頂了。因為6月份進入季風氣候時期了就上不了珠峰了。但是今天氣象條件比較好,雖然山下在下雨下雪,但是珠峰頂上風比較小,所以有條件登頂。我們現在都挺興奮的。」

作為已經畢業離開母校23年的校友,次旦桑珠校友說他非常感謝母校的栽培,也一直密切關注著母校的建設和發展。「母校是我人生的起點,我一直努力為母校爭光,也希望母校越來越好!」

珠峰的壯美背後

是極端低溫、強烈紫外線

風沙、雨雪更是家常便飯

即便做好防護措施

手和耳朵也會長出凍瘡

腳上也會磨出水泡

為了校準觀測設備

對比氣象數據

氣象保障人員也要從大本營出發

背著儀器,負重爬山

在海拔5200米以上

每向上攀登100米

都是對體能極大的消耗

也會面臨未知的風險

夜裡,在大本營的帳篷中

裹緊了睡袋

也常常被凍醒

但即便如此

即便吃著泡麵

他們都覺得格外香

山,就在那裡

那麼

氣象人也會一直在那裡守望

這是勇敢者對勇敢者的信任

也是探索者對探索者的承諾

就像是這片土地上的中國人

他們

用前行的堅韌,高亢的精神

經歷風雪,百折不撓

盼你安全「歸來」!叮,你有一份返校複課須知請查收.

述聲電臺·聽她說 | 你若豁達開朗,便是繁花似錦

官宣!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返校複課有關事項的通知、

聚焦·兩會 | 成信大師生熱切關注全國兩會召開!

沒什麼,就是想你了.

@抗疫醫務人員子女,「夏蓮行動」來啦!明日起申請報名,獲取「一對一」志願指導和諮詢服務

全民營養周 | @杏仁兒:吃得營養,才是免疫的基礎!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與成都惠隆恆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畢業生,正在報名!四川省事業單位招聘8000+人

來源 |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報社、新華社、人民網、

景視覺、經濟日報、成信大黨委宣傳部、成信大校友辦、校友

  排版 | 倪濤  審核|倪濤

相關焦點

  • 珠峰高程測量氣象工作者如何洞悉「天時」?專家解讀
    珠峰高程測量氣象工作者如何洞悉「天時」 中國科技怎樣夯穩「地利」?專家解讀→  氣象保障洞悉「天時」  2020珠峰高程測量,先後三次衝頂,前兩次都因天氣原因不得不下撤到營地休整,足以說明天氣的重要性。那麼這一次氣象工作者是如何洞悉天時,保障隊員最終登頂呢?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目前,由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在登山集訓後,進駐珠峰大本營,正在開展登山適應性訓練和高海拔地區測量技能操練,計劃在5月份開展登頂測量。為推動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順利開展,保證測量工作的科學性、高程成果的精確性,自然資源部組織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
  • 珠峰高程測量成功登頂!挑戰馬拉松就是挑戰自己的人生珠峰
    總而言之,測量珠峰高度既是實際工作和研究需要,也是人類情懷使然。三、為什麼還要人扛著設備上珠峰峰頂?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珠峰峰頂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從山腳下的各觀測點瞄準峰頂測量,目標點難以一致。因此,必須由人將覘標帶上峰頂。
  • <20296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珠峰量身高背後的故事
    測量登山隊員在前進營地進行適當休整後,先後途徑北坳大冰壁抵達海拔7028米的一號營地;穿越大風口抵達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從海拔8300米的三號營地出發,經過第二階梯,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  據2020珠峰測量登山前線指揮部總指揮、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介紹,北坳大冰壁、大風口和第二臺階,是從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的三大難關。
  • 探路者定製裝備保障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藍朝暉)5月27日11點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作為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隊的指定裝備贊助商,戶外品牌探路者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探路者向珠峰高程測量隊提供了專為極寒環境所打造的專業戶外裝備,為他們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 全球通見證珠峰新高度,中國移動5G全程保障珠峰高程測量
    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的新高程——8848.86米。兩國團隊克服種種困難,紮實開展工作,最終確定了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中國移動圓滿完成2020珠峰高程測量通訊保障工作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由中國移動5G獨家負責全程通訊保障工作。
  • 2020珠峰高程測量開啟衝頂,山東人史志剛:參與測量我很榮幸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向更高海拔進發,開啟衝頂測量。據了解,此次測量登山隊30多人,由專業登山運動員和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測繪人員構成。老家在濰坊壽光的史志剛,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測繪人員,也是此次測量登山隊重力組中的一員。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據了解,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包括GNSS測量、水準測量、天文測量、重力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氣象測量以及業內相關數據處理等。同時,此次測量是在最新的國家測繪基準體系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珠峰高程測量,無論是精度還是權威性都更有保障。
  • 登峰測「極」|獨家揭秘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的幕後歷程
    1966年到1968年,中國科學院跟國家測繪總局兩次組隊,對珠峰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考察和基礎測繪工作,為中國此後對珠峰的精確測量做足了準備…… 1972年10月,國家體委和中國科學院向中央報告了「籌備再登珠穆朗瑪峰」的建議,要再次攀登珠穆朗瑪峰頂峰,並且對珠穆朗瑪峰重新進行科學考察,測量珠峰高程數據。
  •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兩國聯合對外宣布,經過兩國團隊的紮實工作,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也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最新的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的?人類測量珠峰的技術手段又經過了怎樣的進步發展?本報特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員蔣濤撰文向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 氣象保障珠峰衝頂,視頻全紀錄!
    從來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你,拿勇氣去攀登我,用全力去守護視頻全紀錄氣象保障感謝手機前的你陪我們一起走過回顧此次珠峰氣象保障 山,就在那裡!所以,氣象人就會在珠峰上,守望!明天凌晨,衝頂!在珠峰做預報,是什麼感受?兩次衝頂受困天氣?氣象預報團隊進駐珠峰大本營!22年,3上珠峰!這位氣象人有著怎樣的經歷!氣象保障服務隊:珠峰大本營,我們來了,請放心!
  • 無懼風雪 不止攀登——記2020珠峰高程測量
    2020年4月30日,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中國莊嚴向世界宣布:正式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  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重返珠峰之巔測高,也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開展的第七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但遇到大的地震,珠穆朗瑪峰也會突然下降,例如1934年尼泊爾一次大地震,珠峰高度一下子降低了60多釐米。」據黨亞民介紹,一般在三種情況下,就需要對珠峰高程重新測量。第一種情況是,當珠峰高度緩慢變化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需要重新測量珠峰高度。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李國鵬: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 隊員...
    此次任務中,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大隊長李國鵬擔任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近日,李國鵬向記者講述了此次珠峰高程測量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他表示,隊員們在珠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創下了歷史最長紀錄,每一個參加此次任務的隊員都是勇士;而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集中展示了我國最先進的測繪技術,也展示了中國人不屈不撓、勇於攀登的精神。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返回大本營測量結果待計算
    經過三次衝頂、兩番下撤,重返營地、再度進發等過程之後,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完成測量工作。於北京時間5月28日20時45分,登山隊全體隊員安全下撤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新華社)5月27日11時,8名登頂隊員成功登頂珠峰並進行測量。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頂峰,同「登珠峰」的...
    每經編輯:畢陸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今日凌晨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向峰頂進發!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剛剛,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峰頂峰。而不少網友疑問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為什麼不坐直升機上山,或用遙感衛星測量?據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稱,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衛星遙感精度不夠,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峰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等。本次珠峰測量為何凌晨衝頂?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李國鵬
    此時距離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已有45年時間,因而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此次任務中,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大隊長李國鵬擔任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近日,李國鵬向記者講述了此次珠峰高程測量背後驚心動魄的故事。
  • 珠峰新高程公布 珠峰 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今年我國測量登山隊隊員再次成功登頂珠峰,並開展各項測量工作。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實現了多個「首次」。
  •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兩國聯合對外宣布,經過兩國團隊的紮實工作,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也是我國對珠峰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最新的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的?人類測量珠峰的技術手段又經過了怎樣的進步發展?本報特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中尼珠峰測量聯合技術委員會成員蔣濤撰文向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 珠峰登頂測量前:有人在海拔6000米追星星
    測量珠峰的高度是一項複雜、精密、需要多部門參與的系統工程。在測量登山隊最終登頂前,需要測繪人員在珠峰腳下尋找適宜位置,以便在登山隊員登頂後進行配合測量;對珠峰高度的「零點」進行水準測量,作為珠峰高度的基礎;還需要氣象、登山嚮導等多部門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