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明朝開國功臣,又是朱元璋嶽父,為何進宮看望女兒就被賜死?

2020-12-14 騰訊網

朱元璋雖然是草根出身,但是他治理天下的能力一點都不差。建立大明王朝後,朱元璋除了對功臣集團封官拜爵之外,為拉攏他們還實行了聯姻,不但他自己的后妃多出自這些家族,他兒子的諸王妃也是如此。而因為入宮探望女兒被賜死的朱元璋嶽父名叫胡美,他的女兒胡氏在公元1370年被封為胡順妃。胡美是朱元璋冊封的二十八候之一,原名叫胡廷瑞,因避諱朱元璋字國瑞,而改名為胡美。

審時度勢,提條件歸附朱元璋。

相比湯和,唐勝宗,郭子興等人主動跟隨朱元璋,胡美屬於被動歸附。公元1361年,胡美本是陳漢政權陳友諒麾下的一名屬官,任江西行省丞相,駐守龍興。同年,朱元璋率兵攻下江州,直逼龍興,派人去招降胡美。大兵壓境,胡美自知沒有勝算,答應獻禮歸附。但是胡美要求不解散他手下的部眾,他仍然統領這些將士。當時朱元璋並不想答應,是劉伯溫分析利弊說服了他。此後,胡美成了朱元璋旗下的一員大將。

歸附朱元璋後,胡美屢立戰功。

公元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後,陳友諒攜家人逃往武昌。眼見大勢已去,陳友諒不甘失敗,公元1363年,集結六十萬大軍進攻南昌,反被朱元璋圍堵在鄱陽湖,且被亂箭射死。他的次子陳理在張定邊等人的護衛下,返回武昌,登基為新帝。同年冬天,胡美隨朱元璋攻打武昌。直到第二年二月,朱元璋再次攻打武昌,陳理接受朱元璋的招降,陳漢政權滅亡。

陳漢政權滅亡後,朱元璋稱帝路上的絆腳石只剩下張士誠和方國珍,在攻打這兩人,一統江南的過程中,胡美功不可沒。公元1365年,朱元璋率兵攻打張士誠,胡美與徐達等人為先鋒,直取淮東,到1366年,胡美攻下湖州,平江,無錫等城,又招降莫天祐。張士誠勢力基本被消滅,胡美因此戰之功被封為榮祿大夫。

《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莫天祐者,元末聚眾保無錫州,士誠招之。不從。以兵攻之,亦不克。士誠既受元官,天祐乃降。士誠累表為同僉樞密院事。及平江既圍,他城皆下,惟天祐堅守。士誠破,胡廷瑞急攻之,乃降。

同年冬天,朱元璋任胡美為徵南將軍,攻打福建的方國珍,這一戰中胡美又表現出色。胡美連下幾城,招降李宗茂,曹復疇。面對堅守不出的同僉達裡麻,陳子琦等人,胡美識破他們的疲敵計策,採取猛攻,最終使他們投降,俘獲糧食,馬匹無數,將士近萬人。

既是開國功臣,又是外戚,獲鐵券,風光無比。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論功封賞,胡美為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公元1370年,胡美的長女被封為胡順妃,胡美成為朱元璋的嶽父。同年底,胡美被封為豫章侯,年祿一千五百石,並給予免死鐵券。公元1380年,胡美改封為臨川侯。身兼開國功臣和外戚的雙重身份,又手握免死鐵券,此時的胡美風光無比。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如此恩寵,風光的日子,只持續了4年就結束了。

倉促死亡,因何觸怒龍顏?

公元1384年,胡美倉促之間被朱元璋賜自盡,其餘家人皆被處死。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朱元璋當時並沒有說明胡美因何原因獲罪,一時之間,朝堂之中人人膽戰心驚。直到公元1390年,李善長被牽連進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才揭露胡美的罪狀為「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

且不說胡美有免死鐵券,可以免過一死,胡美的死亡也透著詭異。胡美作為朱元璋的嶽父,進宮看望女兒,充其量賄賂幾個看守的當值侍衛,為何沒有在當時公布情況,又為何在詩歌六年,恰好是同是功臣集團的李善長牽連進胡惟庸一案,而一年後王國用的上奏說明朱元璋明知李善長被冤枉,依然處死了他。從這些詭異之處,不難看出,胡美犯的宮禁並非不可饒恕,只不過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反透出的是朱元璋對功臣集團的猜忌和屠殺。

從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到公元1390年屠殺胡惟庸,藍玉黨的20年時間裡,朱元璋屠殺的大都是渡江後曾率部歸降,戰功卓著的功臣,而胡美恰好也是。也就是說,胡美即使不死於當時的宮禁罪,也很可能被牽連進別的案件,難逃被屠殺的命運。所以說,胡美看似死於宮禁,實則是朱元璋的猜忌。

相關焦點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戰功赫赫,傳聞卻是吃了一隻燒鵝而死
    徐達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也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兩個人都出身農家,還一起靠給地主放牛為生。朱元璋皇覺寺出家後,還是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於是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興命回鄉募兵,年僅22歲的徐達也加入了起義軍。徐達從次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他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也戰功赫赫,是大明朝的第一功臣,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朱元璋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後沒有虧待徐達,徐達也一路高升,仕途順利。
  • 明朝第一個異姓王,朱元璋殺光他的兒子,娶盡他的女兒!
    說起明朝異姓王,很多人會想到徐達。 常遇春等人,實際上,在朱元璋時期,第一個不同姓的王是郭子興。朱元璋成為皇帝後,他對嶽父郭子興的支持表示感謝,追封嶽父為「滁陽王」,在滁州為郭子興建廟,每年祭祀。從洪武三年到明朝滅亡,滁陽王廟香爐持續了273年。 郭子興也是朱元璋的第一位異姓王。 然而,儘管郭子興與朱元璋有恩,但朱元璋還是殺害了他的兒子並娶了他的女兒。郭子興是元末的草莽英雄。 韓山童在潁州起義時,郭自興率先領導紅巾軍佔領了濠州。 他被任命為紅巾軍的元帥。
  • 盤點被朱元璋所殺的5大開國功臣,僅一人冤枉的,其餘皆死有餘辜
    說起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還真是一位傳奇皇帝,他早年當過和尚,也做過乞丐,後機緣巧合下加入反元起義軍,也就此開啟了自己的傳奇徵程。朱元璋一生未逢敗績,是一個天生的軍事家、政治家,但是在擊敗各大強敵以及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朱元璋卻對麾下的功臣動起了心思,大批開國功臣紛紛被殺,而這裡要盤點的,就是被朱元璋所殺的五大開國功臣,來看看都有誰吧。
  • 此將是朱元璋第一個賜死的功臣,朱元璋賜死他的理由好特別
    廖永忠是朱元璋賜死的第一個功臣。朱元璋賜死他的理由非常特別。是什麼樣的理由呢?廖永忠是安徽巢縣(今為巢湖)人,年少有大志,武力過人,有謀略。朱元璋喜不自禁,親手寫了「功超群將,智邁雄師」八個大字,製成匾額賞賜給他。不過,廖永忠這麼大的功績,朱元璋建國後,卻沒有對他封公,只封為「德慶侯」。為什麼來?朱元璋有解釋:「廖永忠在鄱陽湖作戰時,忘我抗敵,可謂奇男子。但卻派與他要好的儒生窺探朕意,所以封爵時,只封侯而不封為公。」朱元璋為何這樣說呢?這事牽扯到了另一個皇帝——小明王。
  • 1390年,朱元璋為何要賜死已經賦閒在家,77歲的李善長?
    然而在明朝,朱元璋的手段顯然就要恐怖的許多,僅僅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就有數萬人被殺,而目的,也僅僅是為了鞏固明朝政權。胡惟庸和藍玉被殺,實際上倒也情有可原,畢竟這兩人位高權重,又較為囂張跋扈,已經是威脅到朱元璋的統治,被殺倒也不足為怪。然而在胡惟庸案中,最為倒黴的,可以說是李善長。
  • 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為何獨獨留下四人不殺?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建國後對開國功臣大肆屠殺而聞名天下。朱元璋生性多疑,當上皇帝後,更是膽大包天,野心勃勃,攻克了自己苦心經營的江山,於是採取「殺」的策略,痛下殺手,「殺明朝34位開國功臣」。在六位公爵和28位侯爵中,朱元璋硬著頭皮殺了30個,其中李善長是朱元璋信任最多的,他是開國功臣的頭號人物,還是親家的頭號人物,但仍難逃一死,在胡惟庸案中被處死。#朱元璋稱徐達曾為「開國之君」,即「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之先;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相傳徐達病後,朱元璋派人送來蒸鵝給徐達,結果使徐達「背疽」而死。
  • 那年今日 600年離奇案,朱元璋為何將他無罪賜死?
    其為明初著名戰將,大明王朝開國功臣。洪武三年十一月憑戰功封潁川侯,洪武十七年四月論功又晉升為潁國公,食祿三千石,子孫世襲;然而,卻又於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死」,頗具撲朔迷離的傳奇色彩。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12月20日)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突然對傅友德下了一道敕令:「賜死,爵除。」從表面上看,傅友德之被「賜死」似乎與兩年前他向朱元璋請求賜給他懷遠的一片土地有關。不過,如果是因為「請田」之事,那麼為什麼朱元璋當時沒有對他「賜死」而拖到兩年之後呢?於是,有學者認為,傅友德被「賜死」另有隱情。
  • 明朝34開國功臣大多被朱元璋清洗,李善長不忿道:我有免死鐵券
    導語: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只有四人倖免於難,是真的嗎?這明顯是以偏概全,故意抹黑朱元璋,所謂明朝34個功臣,是指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十一月所封的6個公爵和28個侯爵,他們的結局如何,且往下看。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人皮示眾後哪裡去了?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嚴厲的,觸犯了律法得到的處罰也非常殘酷,挨板子什麼的在明朝的刑法裡都是輕的,明朝最嚴重的刑法是把犯人的人皮直接剝下再用稻草填滿,最後掛在人多的地方讓人看,這種處罰聽起來都受不了,但是明朝還真的有人受過這種刑法,這個人就是藍玉,也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開國功臣,他後來被朱元璋剝皮填草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真的將所有開國功臣都殺了嗎?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名實兼具的宰相,由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推薦而入相,有才能魄力,但喜好弄權,而且還專權,由此和朱元璋產生巨大矛盾。洪武十三年被誅殺滅族,之後朱元璋開展清查,延續十來年,據說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李善長(開國六公之一)、陸仲亨、唐勝宗、費聚等大量功臣被牽連而死。2、藍玉。明初大將,常遇春妻弟,本屬太子朱標一系。
  • 朱元璋為何將嶽父滿門抄斬?6年後他自曝四個字,讓百官心生寒意
    說起朱元璋的嶽父,也許大家第一反應是郭子興。大腳馬皇后是朱元璋最心愛的女人,而郭子興只是馬皇后的義父。但別忘了,作為皇帝,不僅有無數後宮佳麗。嶽父自然也有無數。我們今天說得朱元璋的嶽父,並不是靠裙帶關係從政的。他為朱元璋建立明朝做出了巨大貢獻,還被朱元璋賜免死鐵券。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捕魚兒海戰一戰成名,為何晚年被朱元璋剝皮?
    藍玉是安徽定遠人,他的姐夫是著名的明朝開國猛將常遇春。常遇春是開國功臣第一梯隊的佼佼者,而藍玉是明初功臣的第二梯隊的佼佼者。常遇春是太子朱標的嶽父,所以藍玉作為太子妃的舅舅,很是維護朱標太子的儲君地位。
  • 明朝最大的開國功臣劉伯溫死後,為何被自己的主子朱元璋挖了墓
    這個人就是劉伯溫,他幫助朱元璋開創了大明王朝。可以說劉伯溫對於明朝有著巨大的貢獻,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功臣,為何死後,會被他的主子朱元璋掘墓呢?首先介紹一下劉伯溫,劉伯溫(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姓劉,名基,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 明朝最聰明的開國功臣,3兄弟都躲過了朱元璋的殺戮,得以善終
    洪武四大案分別是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和藍玉案,這些案子基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為消滅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危險的人,包括貪官汙吏,同時因為朱元璋的兒子朱標英明早逝,為了讓皇孫順利登基,朱元璋也就擔下了「暴君」的形象。
  • 將軍戰死,有人欺負她的妻子,朱元璋感嘆:此人如狼似虎!
    朱元璋一生閱人無數,馭人之術更是高明。如果手下有糾紛,或者是有人找他告狀,他可以很快辨明真情,為弱者伸冤。在明朝,有一位將軍戰死,他的妻子因為貌美,被其他人惦記上,最終為此事告上御前,朱元璋辨明原有,當眾說了6個字,此後無人再敢動她。此女名叫高氏,是將軍陳為的妻子。
  • 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處以剝皮之刑,四處展示,最後人皮去哪了
    眾所周知,藍玉乃明朝開國大將,朱元璋麾下一猛將,立下無數戰功,朱元璋為何最後如此對他?後來朱元璋又是如何處理藍玉的人皮的? 朱元璋接到消息以後,大喜,當即宣布給藍玉增加500石俸祿,讚美他是「明朝的衛青」,甚至將藍玉的女兒冊封為蜀王朱椿妃,朱元璋和藍玉成了親家,關係自然愈發親密,那麼這樣一位戰功顯赫,且和朱元璋互為親家的大將,為何會落得「剝皮揎草」的下場?
  • 朱元璋賜死一武林高手,其後代在200年後把朱元璋83個後代害苦了
    不過好在朱元璋緊緊抓住了亂世的機遇,在成長道路上結識了一批三觀相合的能人異士,最終才能成功奪取天下。朱元璋旗下,既有坐鎮後方出謀劃策的謀略大家,如劉伯溫、朱升等,也有征戰沙場,以命相搏的武將,如常遇春等。
  • 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十大戰將!
    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列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2、常遇春——鄂國公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安徽鳳陽府人,明朝開國名將,號稱「常十萬」,是太子朱標的嶽父,同時也是朱元璋另一猛將藍玉的姐夫。
  • 明朝宗室身為天潢貴胄,為何淪為廢物?這事要怪朱元璋、朱棣
    在清軍、農民軍的雙重打擊,明朝的江山風雨飄搖。當年朱元璋開創明朝,分封諸王,希望後世能夠守住朱家的江山。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數量已經達到十多萬人,然而他們卻沒能保住江山,反而淪為廢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說明朝宗室是廢物的人不是我,而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
  • 朱元璋提拔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連忙磕頭告罪:我有毛病不能當官
    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他一手建立明朝,並且還是草根出身,曾經當過乞丐向別人乞討過,他的一生是十分傳奇的,而他的性格也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自己的嶽父進宮看女兒,就被他給殺了,而他還沒有給出什麼罪名。朱元璋想提拔自己的小舅子郭德成,小舅子郭德成卻怕得連番拒絕,甚至還聲稱自己有病在身,不適合當官,別人搶著當官,而到他這卻連番拒絕,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