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雖然是草根出身,但是他治理天下的能力一點都不差。建立大明王朝後,朱元璋除了對功臣集團封官拜爵之外,為拉攏他們還實行了聯姻,不但他自己的后妃多出自這些家族,他兒子的諸王妃也是如此。而因為入宮探望女兒被賜死的朱元璋嶽父名叫胡美,他的女兒胡氏在公元1370年被封為胡順妃。胡美是朱元璋冊封的二十八候之一,原名叫胡廷瑞,因避諱朱元璋字國瑞,而改名為胡美。
審時度勢,提條件歸附朱元璋。
相比湯和,唐勝宗,郭子興等人主動跟隨朱元璋,胡美屬於被動歸附。公元1361年,胡美本是陳漢政權陳友諒麾下的一名屬官,任江西行省丞相,駐守龍興。同年,朱元璋率兵攻下江州,直逼龍興,派人去招降胡美。大兵壓境,胡美自知沒有勝算,答應獻禮歸附。但是胡美要求不解散他手下的部眾,他仍然統領這些將士。當時朱元璋並不想答應,是劉伯溫分析利弊說服了他。此後,胡美成了朱元璋旗下的一員大將。
歸附朱元璋後,胡美屢立戰功。
公元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後,陳友諒攜家人逃往武昌。眼見大勢已去,陳友諒不甘失敗,公元1363年,集結六十萬大軍進攻南昌,反被朱元璋圍堵在鄱陽湖,且被亂箭射死。他的次子陳理在張定邊等人的護衛下,返回武昌,登基為新帝。同年冬天,胡美隨朱元璋攻打武昌。直到第二年二月,朱元璋再次攻打武昌,陳理接受朱元璋的招降,陳漢政權滅亡。
陳漢政權滅亡後,朱元璋稱帝路上的絆腳石只剩下張士誠和方國珍,在攻打這兩人,一統江南的過程中,胡美功不可沒。公元1365年,朱元璋率兵攻打張士誠,胡美與徐達等人為先鋒,直取淮東,到1366年,胡美攻下湖州,平江,無錫等城,又招降莫天祐。張士誠勢力基本被消滅,胡美因此戰之功被封為榮祿大夫。
《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莫天祐者,元末聚眾保無錫州,士誠招之。不從。以兵攻之,亦不克。士誠既受元官,天祐乃降。士誠累表為同僉樞密院事。及平江既圍,他城皆下,惟天祐堅守。士誠破,胡廷瑞急攻之,乃降。
同年冬天,朱元璋任胡美為徵南將軍,攻打福建的方國珍,這一戰中胡美又表現出色。胡美連下幾城,招降李宗茂,曹復疇。面對堅守不出的同僉達裡麻,陳子琦等人,胡美識破他們的疲敵計策,採取猛攻,最終使他們投降,俘獲糧食,馬匹無數,將士近萬人。
既是開國功臣,又是外戚,獲鐵券,風光無比。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論功封賞,胡美為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公元1370年,胡美的長女被封為胡順妃,胡美成為朱元璋的嶽父。同年底,胡美被封為豫章侯,年祿一千五百石,並給予免死鐵券。公元1380年,胡美改封為臨川侯。身兼開國功臣和外戚的雙重身份,又手握免死鐵券,此時的胡美風光無比。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如此恩寵,風光的日子,只持續了4年就結束了。
倉促死亡,因何觸怒龍顏?
公元1384年,胡美倉促之間被朱元璋賜自盡,其餘家人皆被處死。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朱元璋當時並沒有說明胡美因何原因獲罪,一時之間,朝堂之中人人膽戰心驚。直到公元1390年,李善長被牽連進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才揭露胡美的罪狀為「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
且不說胡美有免死鐵券,可以免過一死,胡美的死亡也透著詭異。胡美作為朱元璋的嶽父,進宮看望女兒,充其量賄賂幾個看守的當值侍衛,為何沒有在當時公布情況,又為何在詩歌六年,恰好是同是功臣集團的李善長牽連進胡惟庸一案,而一年後王國用的上奏說明朱元璋明知李善長被冤枉,依然處死了他。從這些詭異之處,不難看出,胡美犯的宮禁並非不可饒恕,只不過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反透出的是朱元璋對功臣集團的猜忌和屠殺。
從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到公元1390年屠殺胡惟庸,藍玉黨的20年時間裡,朱元璋屠殺的大都是渡江後曾率部歸降,戰功卓著的功臣,而胡美恰好也是。也就是說,胡美即使不死於當時的宮禁罪,也很可能被牽連進別的案件,難逃被屠殺的命運。所以說,胡美看似死於宮禁,實則是朱元璋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