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為何獨獨留下四人不殺?

2020-12-14 詩珊涵義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建國後對開國功臣大肆屠殺而聞名天下。

朱元璋生性多疑,當上皇帝後,更是膽大包天,野心勃勃,攻克了自己苦心經營的江山,於是採取「殺」的策略,痛下殺手,「殺明朝34位開國功臣」。

#《明實錄》共三十四卷,《明實錄》共三十四卷,《明實錄》共三十八卷,《明實錄》共三十八卷,《明實錄》共三十三卷,《明實錄》共三十三卷,《明實錄》共三十四卷,《明實錄》共三十四卷。即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和常茂6個人被封為公爵,被稱為開國六公。

其中中山侯湯和、長興侯耿炳文、江夏侯周德興、德慶侯廖永忠、潁川侯傅友德被封為侯。

在六位公爵和28位侯爵中,朱元璋硬著頭皮殺了30個,其中李善長是朱元璋信任最多的,他是開國功臣的頭號人物,還是親家的頭號人物,但仍難逃一死,在胡惟庸案中被處死。

#朱元璋稱徐達曾為「開國之君」,即「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之先;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相傳徐達病後,朱元璋派人送來蒸鵝給徐達,結果使徐達「背疽」而死。

當然,還有漏網之魚,信國公湯和、西平侯沐英、耿炳文長興、武定侯郭英四個人就是倖存者。

#當然有一個原因,四個人可以成為倖存者。

先來看看信國公湯和:湯和是個厚道的人,他和朱元璋是個鄉親,兩個人的關係怎樣一個鐵字了得。與此同時,湯和對朱元璋也有恩惠,當年走投無路的朱元璋能投靠郭子興,全靠湯和推薦。隨後,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過程中,湯和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朱元璋平定天下後,湯和見朱元璋對功臣大加打壓,他選擇及時歸隱,於是主動要求與朱元璋交戰,告退。

看到湯如此識時務,朱元璋非常高興。而且歸隱後的湯和天天遊山玩水,不結交貴族,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徹底打消了朱元璋的疑心。亦正因為如此,朱元璋一直沒有對湯和下毒,使湯和得以善終。

第二是看長興侯耿炳文:耿炳文為人低調收斂,做事謹慎謹慎,加上他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同樣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耿炳文也深受朱元璋的喜愛。在成功之後,耿炳文雖然沒有選擇歸隱,但他處處小心,從不爭權,朱元璋也一直沒有找到向他下手的理由和機會。

相關焦點

  • 明朝34開國功臣大多被朱元璋清洗,李善長不忿道:我有免死鐵券
    導語: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只有四人倖免於難,是真的嗎?這明顯是以偏概全,故意抹黑朱元璋,所謂明朝34個功臣,是指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十一月所封的6個公爵和28個侯爵,他們的結局如何,且往下看。
  • 當初陪朱元璋打天下有34人,朱元璋殺了30個,倖存的四人是誰
    所以每個開國皇帝上位的時候,手下必然集齊了一幫能臣武將,例如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初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曾經有34個人為他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朱元璋功成名就之後,這三十四個人裡先後殺了30個,那倖存的4個人都是誰呢?
  •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有34人,30人被殺,最後是哪4人活了下來?
    ——《金雞報曉 》朱元璋引言朱元璋是歷史被低估的一個皇帝,從一個差點被餓死的普通農民到最後開創明朝,使得漢人能夠重見天日,他在位的時候勵精圖治,中原地區經過近百年的大亂之後終於民有所安。但同時朱元璋也被稱為一代暴君,與他一起建功立業的34個好兄弟,善終的只有4個。
  • 盤點被朱元璋所殺的5大開國功臣,僅一人冤枉的,其餘皆死有餘辜
    說起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還真是一位傳奇皇帝,他早年當過和尚,也做過乞丐,後機緣巧合下加入反元起義軍,也就此開啟了自己的傳奇徵程。朱元璋一生未逢敗績,是一個天生的軍事家、政治家,但是在擊敗各大強敵以及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朱元璋卻對麾下的功臣動起了心思,大批開國功臣紛紛被殺,而這裡要盤點的,就是被朱元璋所殺的五大開國功臣,來看看都有誰吧。
  • 朱元璋讓他殺子,他殺了,朱元璋又說了一句話,他就把自己也殺了
    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因朱元璋「誇」他的兒子劍法不錯,不得已把兒子殺了,不料朱元璋並不滿意,又對他說了一句話,他聽完後憤而自殺。事後,朱元璋卻暴怒,把他家的男女老幼全部發配戍邊。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李世民朱元璋都大殺功臣,為何趙匡胤不殺一人坐穩天下?
    歷代以來,開國之君多濫殺功臣,可是宋朝開國之君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之後卻善待功臣,不殺一人而坐穩江山。這是為什麼呢?從秦漢以來,歷代開國之君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人,其一本身就是世代勳貴,其二出身草根。歷代開國之君多濫殺功臣,為何趙匡胤不殺一人就坐穩江山?
  • 朱元璋幼時為了湯和殺地主的牛,做皇帝後殺盡功臣也不殺他?
    湯和是明朝開國的功臣之一,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從小的放牛玩伴。明朝的開國功勳大多遭到朱元璋屠戮,可是湯和卻得以獨善其身。洪武二十八年,湯和以70歲高齡去世,追封為東甌王,名垂千古。比湯和能力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橫掃蒙古的馮勝、藍玉。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真的將所有開國功臣都殺了嗎?
    概括言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不少,留下來的極少,死因存疑的也不少。一、胡惟庸案、藍玉案大量牽連,前後被殺數萬人,其中包括大量涉案人的家屬,實為濫殺1、胡惟庸。朱標先朱元璋而死,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太孫,為保朱家天下,洪武二十六年,以謀反誅殺藍玉,據說誅殺萬人以上,開國大將馮勝(開國六公之一)、傅友德都被牽連而死。在以上兩場大案中,牽連甚廣,藍玉案後,活著明朝開國功臣已經所剩無幾。二、開國六公及明初最出名功臣的結局疑雲開國六公:李善長、徐達、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是朱元璋開國後封爵最高的六人。
  • 朱元璋建慶功樓殺功臣,僅一人脫身,並寫了首詩成功自救
    歷史上誅殺功臣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每個朝代都有誅殺功臣的例子,只不過是殺多殺少的問題,比如東漢和唐朝殺的功臣比較少,西漢和明朝殺的功臣比較多。隋唐和北宋的開國皇帝都出身於前朝的貴族,比如隋朝的建立者楊堅曾是北周時期的隋國公,唐高祖李淵在起兵前也是遠近聞名的留守,他們對於開國功臣都非常優待和寬容。
  • 廖永忠平定兩廣,想要屠城,朱元璋一句話讓廖永忠放棄殺念
    這時候的朱元璋雖然不用親自南徵北戰了,但是朱元璋手中的武將可是沒閒著。明朝建立後,問題就出現了,朱元璋開始卸磨殺驢。朱元璋發動了洪武四大案,這讓明朝的官員人人自危。因此朱元璋晚年大肆殺伐,給人以「暴君」的形象。人們對朱元璋的評價存在爭議,原因就是朱元璋的洪武四大案讓太多的人受到牽連,大部分人沒有得以善終,全被朱元璋給殺了。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人皮示眾後哪裡去了?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嚴厲的,觸犯了律法得到的處罰也非常殘酷,挨板子什麼的在明朝的刑法裡都是輕的,明朝最嚴重的刑法是把犯人的人皮直接剝下再用稻草填滿,最後掛在人多的地方讓人看,這種處罰聽起來都受不了,但是明朝還真的有人受過這種刑法,這個人就是藍玉,也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開國功臣,他後來被朱元璋剝皮填草
  • 駙馬喝花酒,朱元璋欲殺陪酒女,老頭出了個歪主意,救了她一命
    朱元璋是個不忘初心的人,當上皇帝後仍然十分痛恨那些貪官,甚至規定貪汙60多兩白銀以上就要殺了他們。自洪武十三年(1368年)正月,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朱元璋執政的三十年間,已殺了至少三十萬大小官員。甚至到最後都無官可用,許多朝政只能由自己來處理。
  • 朱元璋為什麼殺了這麼多開國功臣,卻偏偏留下湯河
    朱元璋這麼喜歡殺功臣,卻偏偏留下了湯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原因,首先來給大家朱元璋講講為什麼要殺功臣。這意思是說,逃跑和保持不動都是不詳的預兆,朱元璋就聽了周德興的話,直接造反了,後來當了皇帝,現在朱元璋要過來殺他,他也是無處可逃,也沒法可守,就這麼被朱元璋殺掉了。1394年,朱元璋又殺掉了穎國公傅友德,傅友德原本是一個很不出名的將領,後來在北伐的過程中,硬是用五千精兵一日破城,後來又是七戰七勝,一下就把名氣打響了。
  • 如果朱元璋不殺胡惟庸、李善長、藍玉,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元璋掌權後,曾對不少大臣痛下殺手,其中就包括開國功臣胡惟庸、李善長、藍玉三人。因為朱元璋唯恐他們會篡奪自己後世子孫的皇位,所以也就先下手為強了。那麼,假如當初朱元璋不殺掉胡惟庸、李善長、藍玉,當他的皇孫朱允炆繼位後,大明江山改姓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要想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對諸多問題進行一番分析。我們先來深入探討一下朱元璋殺這三個人的原因。李善長是明朝的開國功臣。
  • 朱元璋的外甥即將被殺,馬皇后給了他一件破衣服,從而撿回一條命!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他帶領漢人從元朝的壓迫中走出,建立了明朝,從此漢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朱元璋徵戰了大半輩子,在這段時間裡,他的身邊出現了無數謀士和武將,明朝成立後這些人便被封為了開國功臣。
  •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人,有30人被殺,最後是哪4人活了下來?
    朱元璋出身草根,憑藉個人的努力,以及部下的配合,終於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擺脫了漢人被奴役的命運。從這一點來看,朱元璋不失為一個有為之君。但他在歷史上名聲卻不太好,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殺功臣。當年陪他打天下的34人,只有4人安享晚年。這4人是誰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明朝最大的開國功臣劉伯溫死後,為何被自己的主子朱元璋挖了墓
    可以說劉伯溫對於明朝有著巨大的貢獻,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功臣,為何死後,會被他的主子朱元璋掘墓呢?劉伯溫死後時間不長,朱元璋聽信胡惟庸的讒言說:劉伯溫會風水之術,尋龍點穴,自己死後說不定給自己找了個龍穴(註:風水學認為龍穴對後世子孫有庇護作用,會庇佑後世做皇帝)。
  • 臣子請朱元璋到家裡喝酒,誰知朱元璋走到半路,卻下令殺了他全家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由於家境貧寒,讀不起書,後來又因父母過世,做了乞丐,更沒有讀書的機會,所以他能坐上皇位,其實完全是靠自己的手段和與人交往。由於見了世態炎涼,所以選擇了參加農民起義,沒想到還真幹出了一番成績,之後還拉起一大堆老鄉跟著他,後來很多人都成了開國功臣。今日小編要講的開國功臣叫胡惟庸,和朱元璋是老鄉,開國後在朝堂上是混得也算不錯,因為還有其他老鄉和他一起拉幫結派,朱元璋是看在眼裡的。
  • 紅樓夢:皇上為何不顧開國功臣與探春和親的功勞,執意查抄賈府?
    《紅樓夢》賈探春為救南安王爺和親出嫁到海外,可是賈府還是被抄家了,為何探春的犧牲沒有換來賈府的平安呢?第一,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定律。賈府是跟著高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明朝開國功臣34位,朱元璋殺了30位,這些大將都是當年跟著朱元璋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中開疆拓土的兄弟。《紅樓夢》裡的皇帝還不錯。沒有誅殺功臣,榮國公後期不問世事在梨香院中靜養。賈府才得以生存。不過到了賈政和賈赦這一代,皇帝再也沒有心思在網開一面了。賈府被抄家是遲早的事。第二,功過不能相抵。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戰功赫赫,傳聞卻是吃了一隻燒鵝而死
    徐達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也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兩個人都出身農家,還一起靠給地主放牛為生。朱元璋皇覺寺出家後,還是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於是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興命回鄉募兵,年僅22歲的徐達也加入了起義軍。徐達從次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他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也戰功赫赫,是大明朝的第一功臣,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朱元璋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後沒有虧待徐達,徐達也一路高升,仕途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