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朱元璋打天下的有34人,30人被殺,最後是哪4人活了下來?

2020-12-16 尋歷史真相

「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金雞報曉 》朱元璋

引言

朱元璋是歷史被低估的一個皇帝,從一個差點被餓死的普通農民到最後開創明朝,使得漢人能夠重見天日,他在位的時候勵精圖治,中原地區經過近百年的大亂之後終於民有所安。但同時朱元璋也被稱為一代暴君,與他一起建功立業的34個好兄弟,善終的只有4個。

一、湯和

湯和本來就是朱元璋的老鄉,兩人從小關係就非常不錯,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朱元璋在開過後不會殺他。因為在朱元璋眼裡,不僅僅是要鞏固自己的天下,更重要的是自己未來的接班人朱標是否能夠控制得住這幫開國功臣,顯然不行,因為朱標是比較溫和善良,不適合當帝王。

湯和在開國後被封為信國公,是功勞最大的那一批功臣,說他功高蓋主一點都不為過,但是為何朱元璋沒有殺他?首先是他自己比較機敏,他知道朱元璋對他這種功臣十分忌憚,所以他主動請辭。朱元璋知道湯和是一個識時務的人,所以賜給他一座府邸,讓他安心養老,最後湯和是自然老死,享年70歲。

二、郭英

郭英在開國時被封為武定侯,他一生隨著朱元璋南徵北戰,還和徐達等人平定雲南,戰功顯赫,再加上他是朱元璋的貼身侍衛,所以得到朱元璋的寵愛。同樣作為功臣的郭英為何沒有被殺,第一個原因是朱元璋既然選擇郭英作為自己的侍衛,對他的忠誠肯定是百分百信任,而且郭英在軍中是出了名的忠厚。第二個原因就是自己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妃子,寧妃是朱元璋非常寵愛的一個妃子,所以愛屋及烏,郭英也深受朱元璋恩寵。所以朱元璋在開國之後,並未對他痛下殺手。

三、沐英

沐英是朱元璋的義子,隨著他一直南徵北戰,與鄧愈一起徵討吐蕃,開國後被封為黔寧王。如此戰功顯赫卻不被朱元璋誅殺,主要有二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他是朱元璋的義子,而且對朱元璋十分順從,所以不捨得殺。第二個原因是他和太子的關係特別好,當初太子去世時,他因此一病不起,並且沒過多久去世,享年48歲。

三、耿炳文

他之所被重用,除了自己的赫赫戰功之外,也沾了他父親的光,朱元璋之所以沒有殺了他也看在他父親曾經力戰而死。可惜後來還是死在了朱棣的手裡,朱棣發動兵變時,他曾經率部隊鎮壓,可惜兵敗,他自知朱棣不會放過他,所以選擇自殺。

結語

其餘的開國功臣幾乎被朱元璋殺得七七八八,諸如第一武臣徐達,第一文臣李善長,包括後來的胡惟庸,藍玉等等淮西勳貴,幾乎無一倖免。

往期精彩文章

和珅明知嘉慶可能對他下手,為何不趁早起兵造反?原因很簡單

我們常說的「綠帽子」出自哪個典故?和漢武帝的嶽母脫不了干係

古人沒有化工染髮劑,如何使自己變白的頭髮重新變得烏黑亮麗呢?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曹操在此戰中損失了哪些將領?

魯迅當年花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如今值多少錢?

參考資料《明史》《三世家典》

文章題目:陪朱元璋打天下的有34人,30人被殺,最後是哪4人活了下來?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人,有30人被殺,最後是哪4人活了下來?
    朱元璋出身草根,憑藉個人的努力,以及部下的配合,終於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擺脫了漢人被奴役的命運。從這一點來看,朱元璋不失為一個有為之君。但他在歷史上名聲卻不太好,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殺功臣。當年陪他打天下的34人,只有4人安享晚年。這4人是誰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當初陪朱元璋打天下有34人,朱元璋殺了30個,倖存的四人是誰
    所以每個開國皇帝上位的時候,手下必然集齊了一幫能臣武將,例如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初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曾經有34個人為他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朱元璋功成名就之後,這三十四個人裡先後殺了30個,那倖存的4個人都是誰呢?
  • 朱元璋登基後,為何殺功臣?當年隨他打天下的34人,僅兩人倖免
    朱元璋這個人是非常典型的殺功臣之人,前後利用大獄株連九族的殺掉了4萬多人,這4萬多人幾乎都是跟他打江山的老哥們、老朋友。比如藍玉、李善長、周德興、劉伯溫、胡惟庸等等。可惜朱標英年早逝,藍玉有居功自傲的性格,顯然不是年輕的皇孫朱允文能鎮住了的。朱標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藍玉也屠了,朱標不死,藍玉也不用死。藍玉不死,皇孫朱允炆根本鎮不住他,後患無窮。朱元璋都是為了兒子和孫子殺人,他擔心自己手底下這幫人太過強悍,能力太強,把他那兒子和孫子給廢了。所以先把他們幹掉,這樣一來他乾脆就把宰相給廢了,廢丞相權分六部。
  • 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為何獨獨留下四人不殺?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建國後對開國功臣大肆屠殺而聞名天下。朱元璋生性多疑,當上皇帝後,更是膽大包天,野心勃勃,攻克了自己苦心經營的江山,於是採取「殺」的策略,痛下殺手,「殺明朝34位開國功臣」。在六位公爵和28位侯爵中,朱元璋硬著頭皮殺了30個,其中李善長是朱元璋信任最多的,他是開國功臣的頭號人物,還是親家的頭號人物,但仍難逃一死,在胡惟庸案中被處死。#朱元璋稱徐達曾為「開國之君」,即「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之先;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相傳徐達病後,朱元璋派人送來蒸鵝給徐達,結果使徐達「背疽」而死。
  • 朱元璋打天下後大宴群臣,劉伯溫不敢吃,吃的後來都被殺了
    ,一起打天下的大多是大老粗圖:朱元璋突然,一陣冷風颳過,劉伯溫的筷子掉到了地下,再看他時,已經是大汗淋漓這哪是慶功宴呀,完全是斷頭飯嘛圖:胡惟庸可到頭來呢你們的功勞越來越大,慢慢的也就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會讓皇帝認為你們有二心胡惟庸處理許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請示,就擅自加以處理藍玉私元主妃,妃慚自盡死
  • 朱元璋殺的功臣中,這個人最冤枉,全家七十餘口人全部被處斬
    根據朱元璋公布的李善長謀反細節:一是當胡惟庸拉攏李善長的時候,李善長沒有主動向朝廷稟告;二是李善長抓到胡惟庸與蒙古之間往來的奸細封績時,並沒有上報朝廷。平心而論,朱元璋給李善長定的罪名根本站不住腳,其中,就有以下五點原因:其一,李善長被殺的時候年事已高,況且早已辭職歸家,在朝廷中根本沒有自己的勢力。
  • 朱元璋為什麼要誅殺這麼多開國功臣?34人僅1人善終!
    在我看來,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地誅戮功臣集團,起碼有這樣幾點考慮: 首先,一般來說,功臣集團是打天下的班子,他們的能力且不說,只說他們所掌握到的人脈關係、政治軍事資源,實際權威等等,這都是讓一個君主不能放心的;他們有隨時綁架皇權的能力,這就要嚴重地威脅到皇權的穩固。
  • 明朝34開國功臣大多被朱元璋清洗,李善長不忿道:我有免死鐵券
    導語: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只有四人倖免於難,是真的嗎?這明顯是以偏概全,故意抹黑朱元璋,所謂明朝34個功臣,是指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十一月所封的6個公爵和28個侯爵,他們的結局如何,且往下看。
  • 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實草」傳示天下,最後藍玉人皮到哪裡去了
    元妃自覺無顏示人,上吊自殺。對於如何對待戰俘中的王室女人,朱元璋早有規定,不得隨意妄殺或侮辱,需善待。但藍玉視聖諭為無物,膽大妄為,朱元璋認為藍玉是在挑戰皇威,違抗聖旨。四、搶佔民田,擅養死士。在藍玉被封涼國公後,更加驕橫跋扈,強佔東昌府一帶的百姓田地,被御史發現。御史按律對他進行查問,藍玉不但不配合,還著人鞭撻御史,將他轟出府門外,「玉捶逐御史」。
  •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是謀反嗎?其實朱元璋另有目的
    胡惟庸與藍玉案件習稱「胡藍之獄」,是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政治事件,而「空印案」與「郭桓案」則是對涉嫌貪墨的官吏進行大規模的鎮壓。可以說,這「明初四大案」中,藍玉案的疑團是最多的。在這起政治事件中,超過一萬五千人牽涉其中,其中,更有幾十位地位顯赫的貴族被殺。雖然,藍玉案的死亡人數是最少的,但是,案件中存在的疑團卻是最多的。時至今日,史學界仍未停止對此案的討論。
  • 他,因何事情成為第一個被朱元璋剝人皮的呢?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最討厭的就是官員的貪汙了。朱元璋,底層百姓出身,一窮二白,崛起於元末的動亂時代,雖最終得到了天下,然而,他並沒有躺著享受這一切。底層百姓生活的經歷,時時刻刻在告訴他,要想百姓生活,那些個官員應該清廉自律,不可貪汙腐敗。
  • 朱元璋深夜批改奏摺,一宮女送來熱粥,朱元璋:粥不錯,人處死
    時間一直都是流逝的,幾千年的漫長時光自然不可能是由同一個人一直統治,各個朝代更迭不休,從秦始皇上位到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我國歷史上一共有559個帝王。但是真正能夠被稱為千古一帝讓後人一直銘記的君王其實也是寥寥無幾。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一個。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十分貧窮,早些年還曾因為父親討債而顛沛流離。
  • 壹點音頻|話說朱元璋:「殺降」的常遇春給朱元璋惹來大麻煩
    「話說朱元璋」上回書說道,朱元璋面對的最可怕的對手是陳友諒。而自己隊伍中有一個「百年難求」的大將軍叫常遇春,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常遇春在勇猛無敵的同時,有一個難以改掉的壞毛病,那就是「殺降」——,什麼是「殺降」呢,那就是在戰場上殺掉所有的俘虜,並以此為樂。
  • 廖永忠平定兩廣,想要屠城,朱元璋一句話讓廖永忠放棄殺念
    明朝的建立,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此後朱元璋仍然南徵北戰,雖說明朝建立了,但是天下還沒有統一。元朝的殘軍敗將仍然存在。這時候的朱元璋雖然不用親自南徵北戰了,但是朱元璋手中的武將可是沒閒著。明朝建立後,問題就出現了,朱元璋開始卸磨殺驢。朱元璋發動了洪武四大案,這讓明朝的官員人人自危。
  • 南京發現朱元璋女兒墳墓,墓中竟有「活人」居住?難道是守墓人?
    南京發現朱元璋女兒墳墓,墓中竟有「活人」居住?難道是守墓人?在一些歷史話題的小說中,就有古墓派,這是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虛構的門派。因居住古墓而得名。當年,全真教始祖王重陽舉義師反抗金兵,建造了一座石墓存放軍糧物資,其中機關眾多。
  •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遺憾「天下奇男子」王保保有多牛?
    王保保「天下奇男子」的稱號是哪來的呢?說是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聚集手下將領喝酒聊天,就問:「誰是天下奇男子?」眾位將領都說:「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
  •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進駐采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
  • 李世民朱元璋都大殺功臣,為何趙匡胤不殺一人坐穩天下?
    唐朝初建時,河北有竇建德,洛陽有王世充,山東一帶還有李密的瓦崗軍等,隋煬帝在揚州留守的部隊也割據一方自立,因為種種原因,各路諸侯彼此攻伐,損傷不小。最終,李淵的唐朝翦滅群雄,一統天下。一些人雖然表面投降,一旦情勢有變,又蠢蠢欲動。比如李密,就是先降後叛,這也就讓唐高祖李淵不得不揮起屠刀,將那些懷有異心的功臣,逐一滅殺。
  • 朱元璋要殺劉伯溫,劉伯溫說「有個字我不會寫」,最後竟保住一命
    《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有一個情節,和珅和紀曉嵐被罰掃大街,兩人劃了一條三八線,結果乾隆撒了一把土,就讓這兩人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大打出手。試想一下,兩個當朝一品大員當街打架,放在那個年代實在是有辱斯文,有傷風化。可乾隆卻看得開心,「自古臣子不吵,皇帝哪能安心?」
  • 朱元璋的舉薦人,大明開國武將中唯一一個安享晚年之人,大智若愚
    這個人自然是湯和,湯和這個人一生都跟著朱元璋忠心耿耿,為人謙和不居功自傲,十分謹慎,這也是他能夠安享晚年的原因吧。>湯和這個人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把騎馬射箭當成自己的娛樂活動,到了成年以後身高七尺,舉止灑脫,頗有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