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網絡上刷視頻的時候,就看到過日本小便當,她們會把飯糰用手握成可愛的形狀,再貼上紫菜,放進買好的便當盒中,還會準備雕刻好的像小花似的胡蘿蔔,作為便當的點綴,十分有新意。
之前我的同學去了日本生活,在那裡結婚生子後,到了孩子妞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令我同學特別苦惱,日本的幼兒園中午沒有午餐,需要孩子自己帶飯吃,這讓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的新手媽媽,感到十分為難,況且孩子帶的便當都是父母用心製作過的。
看到其他幼兒園裡的小孩都帶著媽媽親手製作的精美便當,妞妞心裡很不是滋味,回到家裡也總是想要媽媽給自己做便當,每次同學做的便當又醜又難吃,孩子都會哭鬧的回家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嘲笑她。
等到回國,看到我家孩子上幼兒園什麼都不需要父母準備,只需要早上把孩子送上校車就可以了,同學就滿眼放光,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眼光,聽了她的「痛苦」經歷,我也是對她深表同情。
她還給我看了一些其他父母做的便當,樣式很多、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看上去就很有食慾,讓人垂涎欲滴,而且日本的便當不單單是飯那麼簡單,最主要還有各種主題,讓人眼花繚亂,讓孩子也食慾大開。
如此吸引人的便當,自然需要父母花費大把時間來準備食材,無論從食材的選取還是手工製作上,都需要父母花費一晚上來準備,有時候便當要想做的好看,還需要有卡通人物來做襯託,或者考慮很多不同顏色來做搭配。
不僅如此,日本幼兒園沒有可以給孩子加熱飯的工具,因此當父母要給孩子準備食材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天氣的變化,如果是夏天,就需要準備不容易壞的食材,比如:西蘭花這種,又營養又可以放在盒子裡的;冬天的時候,就要準備保溫效果好的保溫盒,可以讓孩子拿到幼兒園,中午吃的時候不至於是涼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在日本居住的中國父母,每天為了給孩子準備午餐費了多少心思,因此一回到中國就無比喜歡中國的幼兒園,不至於有那麼多麻煩事。
麻煩一:對從未做過飯的父母來說是一大難題
像我同學一樣的新手媽媽,曾經在家也沒有做過幾次飯,每天的飯菜都是自己隨便做做,到了日本還要每天給孩子帶上早上和中午的便當,每天想著如何變著花樣做飯就讓新手媽媽頭疼不已。
麻煩二:花費時間,費神費力
很多父母在做便當的時候,都會感覺十分頭疼,要花費一個晚上的時間才能夠做好,第二天孩子帶去幼兒園的便當,一邊看著各種製作便當的視頻,一邊動手切菜,一個不小心還容易切到手,為了孩子能在幼兒園拿出像樣的便當,父母不得不煞費苦心、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準備。
麻煩三:對便當的設計有所要求
上文也講過,日本便當不單單是只有飯和菜那麼簡單,還得有各種主題以及顏色的搭配,這就讓曾經過得很糙的父母犯了難,不懂得如何搭配讓便當看起來好看又好吃,只能從零起點開始,一點點摸索,不單單對便當的口感有所要求,還要對其顏色的搭配也有所要求。
經過一系列對日本幼兒園對便當盒的要求,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在日本居住的父母在給孩子準備便當這個問題上,得有多頭疼,怪不得回到中國的父母,都非常想要孩子留在幼兒園別再回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