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日本孩子的午飯,我才知道為什麼日本家長會羨慕中國家長

2020-12-14 瑞貝卡育兒經

所謂「美國人用腦子吃飯,中國人用嘴吃飯,日本人用眼睛吃飯」,其所折射出的就是三國的飲食習慣,歐美人注重營養,中國菜注重口味,而日本的各種美食則往往是精緻好看的代言人。但是其實關於孩子的午飯,有很多日本的家長是非常羨慕中國的家長的。

最近我的一個在日本定居生活的同學在朋友圈裡曬出了關於孩子午飯的那些事,並表示對於我們這些還在國內的家長深深的羨慕。在她的朋友圈裡,孩子的午飯便當都是這樣的:

有沒有食慾且不說,至少看起來就很可愛,會很吸引孩子。但想想也知道,這樣的午飯便當絕對是一種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我的這個同學說,一開始其實他也覺得這種標準的日式便當很沒必要,都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好吃就行了唄,有什麼可裝飾的,於是一開始給孩子準備的午飯都是這樣的。

但孩子一開學她卻傻了眼,原來在上個世紀70年代 ,日本政府為了鼓勵飲食單一的日本民眾豐富飲食,鋪天蓋地的宣傳「能一頓飯做出10種以上顏色的飯菜的女性才是合格的妻子」,所以在日本,孩子們的便當不只是簡單的食物,也是孩子們家長在展示水平的一場無聲較量。

而我的這個同學一向自詡「全世界最好的辣媽」,為了不「丟牌面」,只能硬著頭皮去研究如何做好日式便當。而直到她真的動上手,才知道:這種便當也沒有那麼好做,小小的一個飯盒裡,有炒的,有蒸的,有煮的,有炸的,為了孩子的一頓飯,直忙得人仰馬翻才算堪堪完成。

而這「悲慘」的忙碌經歷也讓她起了投機取巧的心思,於是一旦想偷懶就會去超市買半成品來節省功夫,但神奇的是,她居然在這裡碰到了很多孩子同學的媽媽來買半成品的經歷,一經交流,她才得知,原來日本的家長也對於這種「便當文化」深感疲憊,但又不得不遵守:

原來,上個世紀,日本女性普遍都是家庭婦女,整天的任務就是相夫教子,做起來這種便當雖有些繁瑣,但也還算可以接受;但在現在,日本的大多數女性也要出去工作,只有一部分丈夫有高收入的女性才是全職太太,而這些又要忙工作又要照顧孩子的媽媽們又不想因為便當而丟面子,被當成「不賢惠的女人」,所以經常用這種只需要加熱一下的半成品來偷懶。

了解了這些,知道了日本孩子手中的便當可能也沒那麼「神奇」,我的同學便只能繼續一邊跟孩子說「你的便當絕對是媽媽親手做的」,一邊偷偷的羨慕我們這些還在國內,對孩子的飲食只求健康好吃就行,沒有奇奇怪怪的要求的中國家長了。

相關焦點

  • 日本孩子放學從來不用接?這其中原因值得中國家長深思
    有一次朋友輝輝要去日本玩,想組團一起去,問到我的時候我說不去。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抗日戰爭那會日本人做的事,所以我心裡一直對日本人是抗拒的,不想去他們的國家去送錢,甚至有時也會抵抗日貨。在家長的意識裡,孩子放學之後就應該乖乖回家,不能晚歸,如果放學之後去網吧玩,那就是個有問題的孩子。同時在周內時孩子也最好不要去同學家玩,乖乖回家吃飯寫作業早點睡覺的孩子在家長心裡才最靠譜。擔心孩子被拐賣這點在第一點裡稍微提到,但是為什麼要單獨說呢?因為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萬一出了這種問題,毀的是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一生。
  • 日本的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學,為什麼家長不接送?看到處罰明白了
    ,可有明就會有暗,社會中陰暗的一面依然存在,而讓所有人最痛恨的一定人販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人販子無處不在,可以說,只要有孩子的地方,那人販子也會在不遠處,所以,家長很少會讓孩子獨自外出,就連孩子上學放學也要親自接送才覺得安心,就怕自己一個疏忽,孩子就被人販子盯上,可是,日本的父母從來不會接送孩子,這是為什麼呢?
  • 看完日本幼兒園的午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人會嚮往中國幼兒園
    之前我的同學去了日本生活,在那裡結婚生子後,到了孩子妞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令我同學特別苦惱,日本的幼兒園中午沒有午餐,需要孩子自己帶飯吃,這讓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的新手媽媽,感到十分為難,況且孩子帶的便當都是父母用心製作過的。
  • 日本孩子上幼兒園教育已免費?可中國孩子卻還要交各種費用
    一般來說,孩子在幼兒園主要是為了培養他們的社會屬性,在和同齡孩子們交往過程中,慢慢開始自己的「社交圈」,而這也是為了之後的學習生涯做準備。可日本的孩子,幼兒園時期不僅學習社交,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學習技能,這一點就遠超中國多年。
  • 日本孩子1年級就可以獨立上下學,他們是如何保證交通安全的
    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不願意,接送孩子上下學,是每個上學日對家長來說風雨無阻的任務。有一個讓國內家長都好奇的日本現象是:日本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就連1年級新生,家長都放心讓TA獨自行動,這是什麼原因呢?在我國可是書包都要家長背著上下學的啊。
  • 日本孩子的獨立,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育兒寶媽羨慕不已!
    在地圖上,日本和中國屬於鄰國,也同屬於東南亞地區。但是在很多文化教育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差異。在中國,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被父母照顧的井井有條,從一日三餐到學習生活無一不例外。很多家長總是一般抱怨孩子的嬌生慣養,一邊又事無巨細地給他打點好一切!
  • 為什麼日本年均一個諾貝爾獎?了解日本寶媽的4條家規,就知道了
    日本的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的規矩意識,並且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引導孩子要做一個守規矩的人,給家裡立規矩,讓孩子去遵守。1.日本家庭對於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費,是非常的注重,在孩子小時候不會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適當地受到挫折。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學校就會教育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絕對不能退縮,只有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一個好孩子。
  • 一家長參加家長會,穿著打扮讓引人注目,讓孩子難堪
    馬上就要過年了,有些學校也陸續開始放寒假,假期之前,學校會邀請孩子的父母去學校,這個父母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對父母來說,也可以知道孩子在學校,另外,也能促進親子關係,但是,最近小明開了監護人會,所以不開心,這是怎麼回事?
  • 給孩子開家長會,要穿得有「家長」的樣子,免得孩子被朋友嘲笑
    家長會是一種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的最有效方式,不僅能讓家長們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日常和行為表現,也可以使老師和家長多溝通,掌握孩子在家裡的一些情況,所以對於教師家長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溝通機會。小樂看到同學們看他爸爸的眼神和表情,以及在私底下議論他爸爸,讓他心裡感覺有點丟臉,覺得爸爸這樣讓他很難堪,很沒有面子,所以才悶悶不樂的,小樂媽媽了解後,馬上對小樂爸爸進行批評,並讓小樂爸爸進行自我檢討。
  • 為什麼中國孩子怕走丟,日本孩子卻可以滿街跑?看了這些恍然大悟
    所以,現在的中國家長尤其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儘量避免孩子單獨外出。其實,不只是中國如此,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可是日本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現象,在日本孩子們可以滿大街走動,家長根本不用擔心,而日本兒童丟失率是全世界最低的。是日本的犯罪分子格外善良,不會把目標對準孩子嗎?
  • 一組圖見識到日本孩子「變態」的體育課,中國家長深思:我們的娃差...
    很多家長都好奇,為什麼日本的學生們,在冬天上學的時候,還是穿著短褲短裙呢?也有很多家長看到,冬天飄著漫天大雪,一群群孩子穿著短褲短裙在雪裡奔跑。 這樣的現象,在日本太常見了,中國家長們操心了,「他們不冷嗎?孩子凍壞了怎麼辦?」
  • 為什麼日本足球比中國足球強?
    這小日本竟然還能進倆,是不是皇馬沒上主力。但如果你仔細一看,皇馬除了受傷未出場的貝爾,其餘球員都是全主力,日本球隊竟是清一色全日班。更讓人意外的是,90分鐘內雙方戰成2:2,加時賽皇馬依靠羅總的兩粒進球才贏下比賽。但這並不影響我對日本足球的敬畏,世俱杯決賽能看到亞洲球隊的身影,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 我為什麼送孩子去日本讀國際學校
    在日本教育系列故事《不入籍不能享受日本9年義務教育?NO!一張經營管理籤證全搞定》、《入讀日本公立學校全過程大揭秘》相繼發出後,我們對日本教育制度&福利、入讀日本公立學校的過程都有了初步認知,今天,悅洋海外採訪到孩子入讀私立學校的家長,再來一起聽聽她們的故事。
  • 「睡衣家長」被嫌棄,日本媽媽穿得像選美:有娃後穿衣不能太自由
    於是就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父母到底該不該穿著睡衣去孩子學校?一、媽媽穿著睡衣去開家長會,孩子在教室哭得喘不過氣臨近期末考試了,不少地區都開始阻止家長會,讓家長做一些放假準備了。嫻嫻今年已經上五年級了,是一個大姑娘了,對外貌也十分的在意,每天都要把自己的辮子來來回回收拾好幾遍,才願意出門去上學。可是這次的家長會,媽媽讓嫻嫻大失所望,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原來是嫻嫻的媽媽穿著睡衣來了教室,其實媽媽一直都喜歡這樣穿出門,厚厚的加絨睡衣,讓人感覺特別舒服,於是就沒有換衣服出門,直接來開孩子的家長會。
  • 日本憑什麼每年一個諾貝爾獎?看看日本媽媽的4條家規,值得借鑑
    「遇事不輕易放棄」是日本媽媽和老師從小教育孩子的重點,孩子敢於面對失敗,才能勇於解決問題,更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被打倒。不管是公主還是平民,都要自己整理書包在日本,不管多小的孩子都需要自己整理書包、背書包,從來沒看過哪個家長會幫孩子拿。
  • 日本的孩子為什麼會提前「早熟」?看完這些照片,網友:難以接受
    說到日本,不知道你對它有什麼印象?在小編看來,在日本社會女性的第一個特徵是「早熟」。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電視上,日本人都能很容易地看到許多未成年少女穿著暴露的衣服參加選美。那日本孩子為什麼這麼早熟呢?看完這些照片我想每個人都能理解為什麼。首先,你心目中那個濃妝豔抹的女人多大了?在給出的答案中,小編認為大多數網友都會猜測照片中的女孩可能是20多歲吧?但令人驚訝的是照片中的小模特才12歲!那麼,日本為什麼會形成這種「早熟時尚」?原因如下:一。
  • 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看到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值得借鑑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日本那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為啥能躋身於發達國家的行列! 直到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位普通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我突然懂得了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11歲也就是我們小學五年級的孩子。 試想一下,大多數家庭的早晨是什麼樣子?
  • 日本孩子為什麼從小學到中學都要打掃廁所?原因令人驚嘆
    在中國要不要讓孩子掃廁所?我想這個問題提出來一定會遭到家長的反對,理由很簡單:孩子學習這麼緊張,廁所又是那麼髒,怎麼能讓孩子去做這些事呢?有時候,有人把掃廁所看做是一種處罰,對犯了錯誤的孩子的一項必修任務。
  • 今天給孩子開家長會,我卻遲到了!
    下午2:30有家長會,中午請假,回到家安頓好孩子午休,看看才1:30,時間還早,難得有這個機會,我也躺著午睡下,不知道過了多久,一睜眼,傻眼了。我自視生物鐘很準,家離學校走路也只有15分鐘路程,所以做好打算2:10分出發,就鞋也未脫,貼著孩子床邊躺下了。午後太陽暖洋洋的,摟著寶貝不一會兒就睡著了,不知道多久,我猛地睜開眼,抬手看了下手錶,一根針指向3,呀,15分了,要遲到了,我一跳而起。
  • 看到日本小學的教育,我明白了日本強大的原因!真希望中國能引進
    二、給予孩子最大的鼓勵,培養團度意識 在日本的小學,也經常會舉辦運動會,但是我們的運動卻略有不同,在日本小學的運動會沒有個人冠軍,只有團隊冠軍。我在網上就曾看過一個點讚量過百萬的小學生運動會視頻,其中有一個小男孩在跳高這項運動上失敗了十幾次,但是老師和同學們並沒有責怪他,反而一直在一旁鼓勵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