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孩子放學從來不用接?這其中原因值得中國家長深思

2021-01-19 育兒寶

有一次朋友輝輝要去日本玩,想組團一起去,問到我的時候我說不去。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抗日戰爭那會日本人做的事,所以我心裡一直對日本人是抗拒的,不想去他們的國家去送錢,甚至有時也會抵抗日貨。一聽說這件事情時我態度就很強硬的說我有錢也不會去日本的,曾經在抖音刷到過他們平時的生活節奏很快,地鐵早高峰基本靠工作人員往裡面塞才會把人弄進地鐵裡,而且他們在路上都不喜交談,所以我更不想去了,因為我本身是個喜歡熱鬧的人。

但輝輝回來跟我說他在日本逛的體驗的時候說,日本的景點都挺好玩的,像東京鐵塔、皇居,國會議事堂,他去的季節正好是櫻花盛開的季節,說日本的櫻花真不愧是日本的象徵,太好看了!更重要的一點是,輝輝跟我說,他發現日本的學校在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基本沒有家長接孩子,學生都是相互結伴回家的,小學學校門口都沒有家長。

家長都不怕孩子丟了嗎?孩子還那麼小,而且放學的時候也是成年人下班的高峰期,路上人肯定多,這是我聽到這件事的第一想法。

在中國,孩子小學的時候從學校回來家長是肯定要去學校接的,而且在孩子放學前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就早早的在學校門口候著了,生怕孩子找不到自己,在孩子剛從教學樓出來家長看到就會遠遠地朝孩子伸手,如果家長沒有來接孩子,才會感到很奇怪。其實就別說孩子小學的時候了,甚至在孩子上初中時,走讀孩子的家長在放學後都會去學校接。

家長擔心孩子放學後發生什麼事情?

擔心孩子放學後的安全問題

怕孩子在路上不會過路,或者是不認識路在路上遇到壞人被壞人拐跑。在路上遇到發廣告的沒有自己的辨別意識被騙錢。

擔心孩子放學之後去別的地方玩

比如網吧或者其他同學家。在家長的意識裡,孩子放學之後就應該乖乖回家,不能晚歸,如果放學之後去網吧玩,那就是個有問題的孩子。同時在周內時孩子也最好不要去同學家玩,乖乖回家吃飯寫作業早點睡覺的孩子在家長心裡才最靠譜。

擔心孩子被拐賣

這點在第一點裡稍微提到,但是為什麼要單獨說呢?因為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萬一出了這種問題,毀的是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一生。著名娛樂節目曾經做過這麼一個測試:二十個孩子分別在不同時間和媽媽一起在一個小餐館裡,媽媽有事中間出去接電話,陌生人點著糖或者其他禮品來找孩子搭訕,以幫助孩子找媽媽的藉口讓孩子一起出去,二十個孩子裡有八個孩子都相信了陌生人,這證明一個孩子單獨出去就有百分之四十的可能!這個數據讓人震驚,而且中國每年被拐賣的孩子據記錄記載就有幾百萬,可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必須要增強。

中國家長為什麼會這麼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

家長的"護犢子"心理較嚴重

這是中國最根本的問題也是中國的家長最普遍的問題。雖然我們國家在很多方面深受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比如服飾,化妝品,護膚品,女性獨立之類的,關於孩子的教育也吸收了很多先進的思想,比如優秀培養,讓孩子上很多特長班,送孩子出國留學之類的,但很多家長從根本思想裡還是傳統的,對孩子的狠不下心去做個放養型的家長,還是認為只有把孩子的一切都照顧好了對孩子來說才是好的。家長會選擇淡化愛情,重視孩子,甚至有寶媽不惜辭去前景甚好的工作回家專門教育孩子,陪伴孩子。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會很依賴家長,並很難從家庭獨立出來,會習慣什麼事都要和家長商量一下。

環境和氣氛影響

一代傳一代,每個家長的前身也都是小孩子,都是由自己的爸爸媽媽撫養長大,而他們習慣也潛意識裡覺得就應該這麼教育孩子。在孩子放學前,都能注意到學校的門前是烏泱泱的家長,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反倒會使沒有去接孩子的家長感到不好意思甚至無地自容,不去接就是對不起自己的孩子,同時不去接孩子,孩子的心裡還會產生負面想法,會覺得自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為什麼別的人有爸爸媽媽接,而自己沒有。

在西方普遍可見的一種現象,在中國卻是沒辦法去避免的。但是也不是說培養孩子上學放學儘早獨立就要像孟子的母親一樣小時候到處搬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培養孩子獨立,但一定不能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也沒有被愛的感覺了,這樣的話適得其反,不僅沒有儘早讓孩子獨立,反倒傷害了孩子的心靈。

那麼相對比中國的孩子,日本的同齡孩子為什麼在放學後不需要家長去接就能和小夥伴相伴著回家呢?難道他們的家長不擔心孩子被拐賣什麼的嗎?

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很完善。在日本,政府規定每個孩子只能在自己的小區附近就讀,所以一般學校離家裡的距離就是15到20分鐘的路程,這點很大程度避免了孩子上學放學的交通安全問題。

日本人口少,拐賣人口現象不嚴重。日本人口少,而且在人販子拐賣人口後也很難有地方藏匿,日本的人販子市場不大。

日本的國民素質較強,家長從小教育孩子獨立。家長剛開始時會教孩子認回家的路,並在路上告知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同時學校也鼓勵高年級的學生放學後帶低年級的學生一起回家,這樣不僅保障了孩子的人身安全,同時讓學校內學生們加深友情。

中國和日本在這點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我認為,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中國是個人口數量非常龐大的國家,是日本人口的十倍。人口多,管理起來就相對來說比較難,而且牽扯到國家的土地,法律,社會制度問題,還有國民觀念問題,國民觀念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只能交給時間。

日本的這種孩子放學不用家長接的現象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有好處的,但是環境決定方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如果家長放學不去接孩子,那孩子出了點什麼安全問題,家長都來不及後悔,不過這種讓高年級孩子帶著低年級的孩子這種做法學校可以宣傳一下。有的學生在學校上了三年學,但年級之間認識的機會很少。

這種培養孩子提前獨立地意識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日本作為東方的國家學習西方思想學習的也挺好的,這點值得學習。但我們可以通過在思想方面,孩子為人處世方面來培養孩子,拿孩子的安全去教育,我勸家長們深思,思想比較先進的家長可以在孩子一個人回家的時候在後面跟著悄悄觀察孩子的變化,如果孩子通過了你的考察,那麼可以放心孩子一個人回家了。

你覺得日本家長的做法我們可以學習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接娃放學,國內媽媽穿睡衣,日本媽媽穿西裝,孩子怎麼想?
    前幾天去接女兒放學,校門口被堵得水洩不通,都是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其中一位寶媽穿著大紅色睡衣睡褲,還有一雙棉拖鞋,兩隻手插在睡衣兜裡,頭髮隨意地紮起,打著哈欠在玩手機,看樣子應該也是來接孩子的。周圍不少家長投來異樣的眼光,但這位穿睡衣的寶媽絲毫不在意。
  • 家長穿睡衣接孩子放學,老師好心提醒卻被怒懟「要你多管閒事?」
    睡衣的保暖質量是不容置疑,而且穿著較為舒適,這或許就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原因。 新名詞出現「睡衣媽媽」引發熱議!步入冬季以來,在不少的學校門口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家長穿著睡衣接孩子放學,似乎大家已經是見怪不怪。
  • 專家稱接孩子就是「溺愛」,別繼續害孩子了,家長:你家沒孩子吧
    家長很多行為都被指出是對孩子的「溺愛」,但有些並非如此,家長也有著自己的原因,大家發現國外的孩子都從小自己上下學,但國內並非如此,孩子都已經上六年級了,家長仍然在接孩子放學。
  • 老師讓家長幫孩子畫蝦,家長們使出渾身解數,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視頻一發出,瞬間引網友們笑翻,紛紛調侃道:@我是:這畫工齊白石見了都得佩服;@小公主:牛,佩服的五體投地啊!@香香: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老師讓家長幫孩子畫蝦,家長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背後原因值得深思這個搞笑段子的背後,也有些網友對老師的要求有些怨言,覺得老師總是喜歡給家長安排各種活。先是檢查作業、再到給學校打掃衛生、幫孩子做手工作業等等,佔用了家長大量的時間和腦力。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學習的,而不是把問題老師丟給家長來解決。
  • 為什麼中國孩子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們深思
    在2018年,有一次在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針對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所做的一項調查中,想像力則排在倒數第一,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但創造力僅僅排在倒數第五,這是一項多麼令人吃驚的數字。值得深思的是,如何保護孩子的想像力?詹青雲的《奇葩說》裡,引經據典,封為辯論大神。亞里斯多德、麥克盧漢,如數家珍;《西線無戰事》亦或是《霍亂時期的愛情》,都能娓娓道來。
  • 接孩子放學也有大講究,這七個注意事項,看看你做錯了幾個?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逢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總是擠滿了家長,場面十分壯觀。有的父母開著汽車在學校門口等著,也有的父母沒有時間,由爺爺奶奶去接孩子。2、切忌忽早忽晚剛入園的孩子還沒能完全適應校園生活,父母可以適當去早一點,等孩子適應之後則不用特地提前,但也不能最後一個去接。試想一下別的小朋友都被家長接走了,只剩下自己的孩子孤零零地等著,他的內心一定是不安、焦慮的。
  • 為什麼日本孩子放學都不用接,不怕有人販子嗎?這點得向日本學習
    眾所周知,日本的許多文化都是從我國引進過去的,例如:文字、建築、宗教文化等等。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日本這幾百年來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以至於有些體系、制度反倒值得我國去學習與借鑑。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關於日本孩子上下學的事情。
  • 寶爸每天主動接娃放學,孩子的話揭露真相:學校新來了個美女老師
    我鄰居的兒子上幼兒園一年多了,因為孩子爸爸工作很忙,這期間基本上都是她在接送孩子。但最近我鄰居發現,自己的丈夫不但開始有意識地去接送孩子,甚至還要早去一會兒——孩子四點放學,孩子爸爸三點就會站在校門口等著。我鄰居在欣慰之餘也有些疑惑:丈夫這是開竅了?
  • 什麼時候所有的中國小孩,能和日本小孩一樣,自己上學和放學?
    「要是她迷路了,或是上錯了車,她就必須自己找出原因。」小孩子獨自上學,在日本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已是常態。為何日本人放心自己的孩子獨立上學、放學呢?有哪些主要原因?在交通秩序良好的情況下,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在上學放學期間擔心被車輛撞,出意外等情況的發生。而在我國孩子的學校離家裡一般都有一段較遠的距離,如果家長不送孩子上學,會很擔心孩子。而且在國內,一到放學時間,校門口經常會堵車,校門口兩邊隨處都是停著的汽車,在這種安全隱患比比皆是的情況下,更不會有父母願意讓孩子獨自上下學。
  • 幼兒園放學,家長的三種接娃方式,不光老師討厭,對孩子危害極大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要說被接放學的經歷,恐怕七零八零後的朋友們是沒體會過了,但是作為家長,接自己孩子放學的經歷那可真是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這年頭,你以為站在幼兒園門口,看見自己家孩子直接接走就結束了?那可不一定!恐怕很多父母常說一句話;「我們小時候都還是自己回家呢,誰接啊,現在這孩子,太嬌氣。」
  • 相比日本的「變態」體育課,中國的「病態」體育課,更值得深思
    雖然我們一直提倡全面素質教育,但是中國的教育更偏重理論知識層面,對體能教育不夠重視。而且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更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在日本,我們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情況,日本學校在教育方面,並沒有給孩子太多的學習壓力,反而提倡在體育運動上多花時間。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日本課堂的視頻,小孩子們在教室裡跳比自己高好幾倍的箱子,做各種高難度運動。
  • 不怕孩子放學沒人接了
    文/妮妮小時候我們上學放學都是一群孩子一起走,很少有家長會接送孩子上下學。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現在的道路上車越來越多,孩子們如果自己走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這樣就會讓其中不少一部分家長喪失了工作的機會,這樣也會增加家庭負擔。所以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孩子放學的時間也正好是上班族下班的點,所以家長們根本就趕不及去接孩子。要想順利接到孩子,就得全職在家,這還是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不過針對這一問題,教育部倒是給想出了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 「PUA式育兒」影響孩子,但部分父母沉迷其中不自知,值得深思
    「PUA式育兒」對娃影響很大,可悲的是,中國部分父母沉迷其中不自知其實,中國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PUA式育兒」。所謂「PUA式育兒」也很好理解,就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為了讓孩子聽話,用「打壓」的方式責罵、貶低甚至是直接否定孩子。喜歡「PUA式育兒」的父母心裡,總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就如《少年說》某一期節目裡,一個小女孩,就哭訴了自己的經歷。女孩對媽媽說:「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 爸媽灰塵僕僕接兒子放學,孩子一句話令媽媽淚崩!網友齊喊值了
    身邊的家長常常都會感嘆:「哎,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哎,若是我的孩子能夠如此,我便是睡著都能笑醒了。」「哎,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再看看自己家的小屁孩真的是秒速炸毛。」這不,昨天人民日報官方帳號在12點25分發布的一篇名為「我爸爸媽媽又不偷又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文章,又令一大波網友為之羨慕。
  • 「三點半難題」破解記——全市近10萬個家庭不再為「下午放學接孩子」犯愁
    市民馬林有兩個孩子,大兒子今年在朝陽小學上一年級,接孩子放學是最讓她頭疼的一件事。「我和老公都上班,老人要在家中照看二寶。接孩子放學真成了一件大難事。」在記者採訪中,很多小學生的家長都表示,下午接孩子放學這件事讓人大傷腦筋:有的工作忙,抽不出時間;有的請假難;有的只好先把孩子接到單位再繼續忙工作。無奈之下,許多家長只能讓孩子放學後去接送站。
  • 接孩子時家長的這三種行為,會讓老師厭惡,透露出了教養格局
    雖然高中生大部分是不需要家長接送的,但這樣的爭議也讓「接孩子」的問題浮出了水面。中學生很少一般都是住校,或是自己上下學,很少需要家長接送了,而家長接孩子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小學,為了避免校門口交通擁堵和發生意外,小學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孩子的上下學也越來越成體系、制度化。
  • 放學後家長遲到,小學生的舉動讓人既想笑又心疼!
    近日,廣東潮州一小學生放學後,遲遲不見家長來接,左等右等無果之後索性就盤腿躺在地上繼續等待。小朋友枕著書包,兩條腿晃來晃去,小肚子也被氣得鼓鼓的。 說實話,家長接孩子放學遲到的現象很常見。但能做到這個小朋友的程度,卻是很少見。看他的樣子,也就是一二年級的學生。
  • 「懶媽媽」穿睡衣接孩子放學,老師委婉提醒:稍微穿正式點吧
    孩子上學以後,接孩子放學這件事,就好像融入了家長們的生活,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少媽媽面對這件事的時候,心態就會變得有些「隨意」。尤其是當媽媽在家休息的時候,沒準備外出,穿著就很隨意,眼看到了接孩子的時間,衣服也不換,直接就穿著大花睡衣就去了,也沒想到這件事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
  • 幼兒園4點放學,媽媽卻5點下班,職場寶媽該如何接孩子?
    但是對於真正有工作的寶媽來說,隨著孩子上了幼兒園,自己的生活又要做出一番調整,看似輕鬆了卻又多了一道新難題:孩子放學和家長下班的時間有衝突,到底該由誰來接孩子?孩子幼兒園放學沒人接,難道只能做全職媽媽?
  • 韓國這家寵物狗「幼兒園」,每天準時上課,放學還要家長來接!
    韓國這家寵物狗「幼兒園」,每天準時上課,放學還要家長來接!現在養寵的人越來越多,主人對狗的熱愛甚至超過了人類,在國外一些寵物狗還要上學,這樣的生活簡直堪比人的待遇。為了讓主人放心,幼兒園的老師會給它們拍照片和視頻發給家長,讓主人放心,看到這些狗狗一個個就聽話得像個孩子,而且這些狗狗每天的課程也很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