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寶媽曬出一則視頻,並配上一段文字:老師讓家長幫忙畫蝦,這位媽媽冥思苦想了一天也沒畫出蝦來,只能等待晚上下班的爸爸來幫忙了。爸爸果然是畫畫人才,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媽媽看後,不得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視頻一發出,瞬間引網友們笑翻,紛紛調侃道:
@我是:這畫工齊白石見了都得佩服;
@小公主:牛,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香香: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老師讓家長幫孩子畫蝦,家長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這個搞笑段子的背後,也有些網友對老師的要求有些怨言,覺得老師總是喜歡給家長安排各種活。先是檢查作業、再到給學校打掃衛生、幫孩子做手工作業等等,佔用了家長大量的時間和腦力。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學習的,而不是把問題老師丟給家長來解決。
老師讓家長幫孩子畫蝦,這個任務老師從未考慮過「可行性」
隨著社會教育壓力巨大,很多家庭都是把孩子丟給老人帶,父母出去工作。條件好一點的可能父母晚上還能回家陪伴孩子,條件差一點的可能一年才能回家一次。
如果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年邁的老人如何幫忙孩子畫畫?即便孩子的父母在身邊,他們是否有那個時間畫畫?讓家長來幫忙畫蝦,如果畫得四不像,是不是會受到同學們的比較嘲諷?老師讓家長幫孩子畫蝦,這個任務發布後老師是否考慮過其中的可行性呢。
老師總是以各種理由,把原本屬於學校的責任推給家長
記得在小時候讀書,老師都會提前教好學生,然後再布置作業讓孩子回家完成,並且叮囑不允許讓家長代勞,第二天由老師驗收。可如今的老師,無論是手工作業還是檢查作業,都把這個責任推向了家長的職責範圍內,家長沒做還得受到老師的批評。
老師的越位行為,是在企圖把「家庭變成第二個學校」
想起前陣子發生的一個事件,由於家長工作忙沒時間批改孩子作業結果被老師點名批評,還要求說明具體原因的事。老師一步步想方設法把學校工作侵入家庭,不想花精力去教育孩子,卻卯足了勁逼家長。這種「屢教不改」的逼迫,也是引得家長們紛紛不滿的根本原因。
學校生活侵入家庭,老師家長職責的混淆,帶來的危害不止一點點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學校和家庭應該是保持聯繫的。家長應該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社交發展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學校也應該了解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中。但如果學校生活侵入家庭,導致學校家庭職責的混淆,帶來的危害不止一點點。
加大家長的焦慮
對於家長來說,平時本就要忙於工作,沒有太多精力花在家庭上,特別是孩子的教育上。有些家庭更是因為文化程度低,缺乏完全監督孩子學習的能力,所以願意花更多的錢讓孩子上更好地學校,找更好地老師。
可老師如果一味地把給孩子批改作業、幫孩子做作業這件事加注在家長身上,無疑是在無形中加大家長的焦慮。家長不僅要應付巨大的經濟壓力,還要應付自己一知半解的孩子教育。
導致孩子過於依賴家庭
老師布置下來一項任務並且告訴孩子讓家長幫忙完成,學校大掃除也讓家長代勞。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在孩子的眼裡便會覺得「我覺得困難的事、我不會做的事請家長代勞就好」,孩子就會形成過於依賴家庭的思想,無法做到真正的獨立。
老師驗收作業和家長驗收作業,給孩子造成的心理效果是不同的
老師和家長在孩子的心理情感是不同的,對於老師孩子似乎有著天生的尊敬和懼怕感,而家長輔導作業,孩子則會顯得比較「皮」。常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段子,家長輔導作業,孩子做得不對,最後還和家長鬥起了嘴,最後輔導作業的效果可想而知。
CiCi媽寄語:無形中家長似乎成了一個「弱勢群體」,面對老師的各種「越位要求敢怒不敢言」。希望教育相關部門能制定相關政策,「不要讓職責亂了套,教育亂了位」。